主題介紹

女性死於試管嬰兒手術
2006.08.11
女性死於試管嬰兒手術
繼2005年芬蘭的研究發現每7位施行試管嬰兒手術(IVF)的女性,就有1位會因為嚴重的併發症(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發炎、潰爛、出血)而住院後,英國列斯特郡皇家醫院更在昨日(8月10日)證實了一名婦女死於IVF手術併發症。目前為止尚未查出確切的死亡原因,但這名婦女是在取卵的過程中出現併發症,最後導致腎臟衰竭而死。   試管嬰兒手術(IVF)向來被認為是安全、低風險、為不孕症患者帶來希望的手術。許多家庭也為了求得一子/女,不顧一切辛勞或任何健康代價。其實,在試管嬰兒生殖技術的施術過程中,女性,不論是捐卵贈者或受術者,都非常辛苦。包括在取卵或胚胎植入的過程中,都要接受大量荷爾蒙注射,以取出卵子或讓胚胎著床,此時除了有身心不適及感染的可能性外,施打荷爾蒙或其他激素也增加了罹患卵巢癌或卵巢囊腫的機會。   之後,受術婦女可能要歷經數次的手術,才有可能成功受孕。而為了增加受孕的機會,醫師會一次植入多個胚胎,在確定受孕之後又必須減胎,以減少擁擠導致流產,減胎亦可能會引起感染。至於多胞胎的問題則可能對母體產生貧血、妊娠高血壓、產前及產後出血等傷害。最重要的是為了成功受孕而反覆的施術,讓婦女的身心受到很大的煎熬。   傳統的社會價值認為生育是女人的天職,甚至女性自己也將「傳宗接代」內化為自己與生俱來的責任及義務。自1978年第一個試管嬰兒在英國出生後,雖然帶給不孕婦女新的希望,但亦帶來另一種壓力與恐懼,而使得傳宗接代的重擔更形加重。   現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環境及心理因素都有可能使人不孕,因此使用人工協助生殖科技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不孕症在男女身上都有可能發生,但畢竟懷孕的還是女人,所有侵入式的手術也都是在婦女身上施行,因此關於手術對婦女身體健康風險的研究應該要特別注意才是。
+ read more
瘦身美容不實廣告氾濫成災
2006.08.11
瘦身美容不實廣告氾濫成災
先前某知名廠商由於廣告不實已受到多方關注,近日更因衛生局檢驗出其相關產品含有未經核可之成分,處以罰則與下令產品下架、回收、銷毀。事實上,該產品相關廣告自去年十二月即被主管機關認定誇大,違規事實早已符合廢止營業登記證照之規定,今年三月媒體報導衛生署將就此與經濟部研議,然而迄今八月,不實廣告仍舊隨處可見,此外,廣告代言人的適法問題也在移送公平交易委員會後,迄今亦無回應。倘若相關主管機關當時即能當機立斷依法處置,相信可以減少此次事件的損害。   長期以來,女性身體一直被塑造成「豐胸細腰即是美」的形象,再加上瘦身美容相關產品及其廣告的推波助瀾,瘦身美容幾乎成為台灣女性的全民運動。然目前瘦身美容的產品與廣告相當浮濫,不但嚴重傷害婦女健康,更影響青少女的身心發育。為了捍衛自身健康權益,台灣女人連線即今年結合台灣各地婦女團體,將「建構安全的瘦身美容環境」訂定為今年世界婦女健康行動日(528)主題,發起瘦身美容不實廣告檢舉運動,並偕同立委黃淑英國會辦公室共同檢視相關法令政策。   婦女團體發現導致目前瘦身美容不實廣告與產品氾濫情形的主要原因:   一、衛生主管機關執行不力,徒有法律       主管機關常有執法避重就輕之情形,對於違規案件往往處以最低罰鍰、對於連續違規案件亦未加重罰鍰及未依法廢止其營業登記證照。   二、相關罰鍰過低,廠商不怕罰   雖然目前有法可管,但相關法規對於不實廣告罰則訂定過低,以氾濫情形較為嚴重之食品、化妝品為例,其每件罰則約介於3萬~15萬,罰則與業者因廣告獲利相比微不足道,再者對於刊登媒體也同樣有罰則過低之問題,且部分法規並未對媒體作連帶處罰,使不實廣告依舊橫行市場。   三、通路商無法可管       隨著新興消費型態的改變,民眾多透過網站、電視頻道購物,然現行法規中卻未見對於通路商的規範與責任,以避免民眾處於不安全的環境中。      台灣女人連線在此疾呼,瘦身美容不實產品、廣告已氾濫成災,相關主管單位責無旁貸,對於違規者應大刀闊斧依法處置,並對於連續違規不實廣告產品提高敏感度主動進行稽查,以避免民眾受害事件一再上演;針對規範不足的部份亦應儘速修法,提供婦女安全的環境,善盡主管機關之責。 本文刊登於95年8月11日自由時報A23版
+ read more
保險套的使用,你正確嗎? 
2006.08.10
保險套的使用,你正確嗎? 
英國性病感染期刊(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上一篇研究報導顯示,許多青少年男女在發生性行為時沒有使用保險套,而既使有戴保險套,使用的方式也是不正確的--有些人太晚戴上去,有些則太早拿下來。   在調查來自英國各地的1,400名青少年男女後,研究員發現許多青少年雖然在發生性行為時有使用保險套,但約6%的人是在插入後才戴上,這樣其實並非正確的使用方式,因此也無法達到避免意外懷孕或感染性病的機率。研究中也發現,會持續正確使用保險套的男性,大部分是那些母親曾在他們更年輕時就討論過「性」的人。   此外,在保險套的使用調查中,青少年會戴保險套的原因是:       1. 避免感染性病       2. 避免女伴懷孕       3. 比較不會弄髒弄亂       4. 比較能持久   而不想戴保險套的主要原因為:        1. 感覺較親密        2. 性行為時感覺較好        3. 有使用其它避孕方式        4. 太興奮   專家呼籲,要減少性病的傳染,首要之務就是瞭解保險套的重要性。正確的保險套使用方式請參考http://www.twh.org.tw/04/01.html 想看文圖並茂的使用方式,也可以參考台北市女權會的「魔女恰恰」
+ read more
保險套的使用,你正確嗎?
2006.08.10
保險套的使用,你正確嗎?
 英國性病感染期刊(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上一篇研究報導顯示,許多青少年男女在發生性行為時沒有使用保險套,而既使有戴保險套,使用的方式也是不正確的--有些人太晚戴上去,有些則太早拿下來。   在調查來自英國各地的1,400名青少年男女後,研究員發現許多青少年雖然在發生性行為時有使用保險套,但約6%的人是在插入後才戴上,這樣其實並非正確的使用方式,因此也無法達到避免意外懷孕或感染性病的機率。研究中也發現,會持續正確使用保險套的男性,大部分是那些母親曾在他們更年輕時就討論過「性」的人。   此外,在保險套的使用調查中,青少年會戴保險套的原因是:       1. 避免感染性病       2. 避免女伴懷孕       3. 比較不會弄髒弄亂       4. 比較能持久   而不想戴保險套的主要原因為:        1. 感覺較親密        2. 性行為時感覺較好        3. 有使用其它避孕方式        4. 太興奮   專家呼籲,要減少性病的傳染,首要之務就是瞭解保險套的重要性。正確的保險套使用方式請參考http://www.twh.org.tw/04/01.html 想看文圖並茂的使用方式,也可以參考台北市女權會的「魔女恰恰」
+ read more
試管嬰兒腦性麻痺的原因
2006.08.10
試管嬰兒腦性麻痺的原因
一項刊登在醫學期刊小兒醫科(Pediatrics)的丹麥研究顯示,試管嬰兒比一般自然受孕的小孩有較高的腦性麻痺風險,其原因與早產有關,而非IVF手術本身的問題。   丹麥科學家在調查了1995-2000年內所有出生的小孩,其中包括9,255名人工受孕的試管嬰兒與394,713名自然受孕的嬰兒,發現試管嬰兒罹患腦性麻痺的風險比自然受孕嬰兒高出61%。主導此研究的Dr. Dorte Havidtjorn及其團隊表示,在將生育年齡、教育程度等因素納入分析時,其結果不受影響;但將多胞胎及早產因素納入考量後,則發現早產是造成腦性麻痺的主要原因,而非人工受孕手術本身,而試管嬰兒發生早產的機率高,因此腦性麻痺的風險也較自然受孕者高。  
+ read more
安胎藥可能遺害後代
2006.08.09
安胎藥可能遺害後代
美國波士頓大學作了一份有關己烯雌酚(diethylstilboestrol,簡稱DES)的研究,發表在癌症流行病學、行為指標及預防期刊中(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結果顯示:若母親在懷孕期間曾經使用DES安胎的話,她們的女兒將來罹患乳癌的機率有可能會提高兩倍;因此,呼籲在母體內就已暴露在DES的女性,應該定期做乳房篩檢,不要忽略乳房攝影的重要性。 DES是一種綜合性的雌激素,在1940至1975年間被用來給懷孕婦女安胎,直到1970年有學者發現母親使用DES的話,其女兒罹患陰道癌和子宮頸癌的風險會提高,甚至有可能導致日後不孕,DES才被停止使用在安胎上;也有研究指出母親使用DES的話,本身罹患乳癌的風險也會提高,此外,風險會隨著年齡和使用量增加,但是並不表示一定會罹患癌症。 這份研究之所以重要,正是因為有許多女性在出生前就已經暴露在DES中,而現在正是她們準備步入更年期的時候,更年期時體內荷爾蒙的改變,有可能引發乳癌,值得特別注意;此外,這些女性在進入更年期後,是否適合使用荷爾蒙療法也應仔細評估。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