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生育健康

當狗狗成為家人!生育率下降與飼養毛小孩有關?
2025.04.14
當狗狗成為家人!生育率下降與飼養毛小孩有關?
瑞典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有四分之一的瑞典年輕女性不確定是否想生小孩,或明確表示不願生育。與2014的十分之一相比,此比例大幅增加,顯示女性的生育意願下降。另外,有一個研究顯示,在某些國家,養狗的數量大幅增加,甚至超過小孩!全球對狗的情感依賴正在上升,但這是否意味現代人正在「以狗代子」?或者這股趨勢背後有其他因素?   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動物行為學系主任Enikő Kubinyi教授在全球頂尖的心理學期刊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的理論。他認為養狗與生育率下降確實存在關聯—但關聯可能與我們所想的不同。   觀點一:養狗會降低生育意願? 許多人將自己的狗視為家人,甚至比人際關係還重要。狗的數量逐漸上升,而人類的生育率卻在下降。即便身為有孩子的父母,也有人認為自己的狗比任何人都更重要。   一項匈牙利調查發現,19%的無子女者與10%的父母至少部分程度認為狗比任何人更值得重視。Kubinyi試圖解釋這個令人意外的現象。   Kubinyi指出,有些人認為在現代狗已經成為新的「孩子」,也有人對這種說法感到憤怒。例如,教宗方濟各曾批評沒有孩子卻溺愛寵物的行為,認為是自私的表現。一些研究顯示,狗主人確實對母職持有較為負面的看法,而擁有狗的母親則認為養育孩子更加沉重,降低她們再生育的意願。   觀點二:養狗會提升生育率? 相反的觀點則認為,養狗實際上可能會提高生育率。有孩子的家庭更有可能養狗,而有些伴侶則將養寵物視為「練習照顧孩子」,作為建立家庭的準備階段。此外,女性往往會覺得養狗的男性更有吸引力,這可能會提高男性成為父親的機率。根據此觀點,養狗並非取代生育,而是與之互補,甚至可能成為育兒的前奏。   狗還可能成為社交催化劑,促進人際關係。例如,遛狗可以增加社交互動的機會。然而,某些狗的行為問題(如具有攻擊性或過度吠叫)可能會使社交互動變得困難,尤其當飼主依賴狗作為唯一的情感寄託時。   缺乏社會支持,現代人轉向依賴動物 人類的照顧本能和需求社會支持是天生的,但當人際關係受到損害或缺失時,這些需求便轉向可以與人作伴的動物。這就是Kubinyi的「伴侶動物逃避理論(companion animal runaway theory)」。在這個理論下,孩子數量的減少並不是因為狗的數量增加,而是兩者背後有相同的趨勢—社會支持網絡的轉變。   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發展出了一種「合作育兒」模式,即社區內的成員共同分擔育兒責任。然而,在現代社會中這些支持網絡已經崩解,導致許多人覺得自己無法獲得育兒的協助。有些人則在人際關係中經歷了情感創傷,而狗提供了安慰與無條件的愛。當代文化進一步鼓勵人們將照顧的本能轉移到狗身上,這種趨勢反映在網路迷因上,寵物照顧產業蓬勃發展,飼主們也越來越常自稱為狗的「媽媽」或「爸爸」。   對於許多人來說,在缺乏支持的人際關係時,狗便成為最重要的夥伴,而牠們的思維與行為特質,也特別適合擔任這個角色。   應加強社會支持系統,養狗不應使人更孤立! Kubinyi總結道,狗的角色變化反映了西方社會在照顧與社會支持上的巨大缺失—人們試圖用毛小孩來填補這種空白。我們需要加強家庭支持系統,減少社會孤立。當養狗能夠促進人際連結,而非讓人更加孤立時,它才真正發揮正向作用。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5.3.25)、EurekAlert(2025.3.24)      
+ read more
精子活力強壽命長
2025.03.18
精子活力強壽命長
一項新研究顯示,男性擁有強壯、快速游動的精子,不僅生育能力更強且更長壽。   研究人員追蹤50歲以上的男子,超過78,000位,發現精子有較高活力(精子游動能力)的男性,比精子活力較低的多活了近3年。精子活力高的男性預期壽命為80.3歲,而精子活力偏低的男性的預期壽命為77.6歲。   丹麥Copenhagen University Hospital博士生、主要作者Lærke Priskorn表示:「絕對值上,精子每毫升能游動的總數超過一億兩千萬的男子,比起0-5百萬游動總數的男子多活了2.7年。」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男性生殖醫學教授Michael Eisenberg指出:「精液品質與壽命之間存在聯繫,這一事實是一個重要發現。」並補充說,先前的研究也表明生殖健康與整體健康之間存在這種連結。   根據澳洲University of Newcastle生殖健康專家John Aitken表示,精子品質也可以協助指認未來的健康問題,特別是在年紀較輕時。「對男人來說,他們精子的特徵,對於未來身心的健康,提供了最重要的資料。」   精子品質和壽命的關連:氧化壓力 專家同意精子品質和壽命的一個可能關連在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   當自由基(不穩定的分子)在體內累積時,氧化壓力產生,引發對細胞和DNA的傷害,包括精子。   任何因素(基因、免疫、新陳代謝、環境或生活型態)加強氧化壓力的整體水平,都可以引發精子特徵的改變,接著導致死亡的模式。   根據國家癌症機構,抽煙、酗酒、殺蟲劑、工業化學物質和甚至空氣污染可以激發氧化壓力。   抗氧化劑補充品仍未被證明有助於氧化壓力。然而豐富的全食物,如柑橘、菠菜、甜椒、太陽花仔、杏仁、鮭魚、鮪魚、紅蘿蔔、芒果和羽衣甘藍葉,提供一種天然方式來支持精子和整體的健康。   研究結果發表在《人類生殖》雜誌上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5.03.05)、Human Reproduction(2025.03.05)、Human Reproduction(2025.03.05)、      
+ read more
九成以上國家面臨人口不足的威脅
2024.02.17
九成以上國家面臨人口不足的威脅
一份報告指出,到本世紀末,93%國家面臨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的情形,導致沒有足夠的年輕人來工作、納稅和照顧老年人。   國際生育協會聯合會提出呼籲,各國政府低估人口不足對社會和經濟帶來的風險,應提供更好的教育,讓人們能夠評估何時是建立家庭的最佳時機。他們還敦促衛生主管機關應強調飲酒過多、肥胖以及接觸過多空氣污染和環境化學物質的風險,這些都會降低整體生育率。   人口替代水準持續下降 根據這份報告,假設沒有移民的影響以及死亡率不變的情況下,每名女性生育2.1個孩子是最普遍被引用的「人口替代水準」,也就是平均每名婦女需要擁有2.1個孩子才能取代她們及她們的伴侶,人口得以保持平衡。然而,到2100年,幾乎每個國家的總生育率都會下降到2.1以下。   在已開發國家,過去一個世紀裡的總生育率一直低於這個數字。例如,自1970年代初以來,英國的平均生育率從未超過2.1。2022年的最新統計,這一數字已下降至平均每名婦女生育1.87個孩子。   同時,美國因為千禧年後的嬰兒潮使生育率在2006年達到2.1。但到2022年,這一數字下降為1.89。   與英國和美國相比,發展中國家的生育率高出許多。例如,西非國家尼日,2022年每位婦女平均生育6.86個孩子,是該年全球最高的紀錄。但如果照目前的趨勢來推估,即使是目前的發展中國家也可能面臨人口危機,預計到2100年尼日的人口將僅略高於更替水準(2.22)。   不過,人口替代沒有考慮到移民的影響,這意味著儘管生育率下降,一個國家的整體人口水準仍可能增加。   人口不足帶來許多社會影響 儘管許多科學家警告人口過剩對環境、食物和住房供應的威脅,但人口不足也是一個挑戰。如果不加以解決,可能會導致人口老化加劇,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需要被照護且無法工作。   作者在研究報告中寫道,過去50年來,許多政策都是以減少人口成長為目標,因為人們擔心人口過剩會導致流行病、飢荒、戰爭、大規模移民、加劇不平等以及破壞環境等情形,從而帶來人類末日,這種態度導致世界許多地區人口成長放緩。   全球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高峰94億,高於目前估計的80億,然後開始下降。如果不包括移民的影響,預計從2017年到2100年,許多國家的人口將減少50%以上。這種演變將導致人口變化,並產生深遠的社會影響。   研究提出警告警告說,一些專家預測,出生率下降可能會導致政治和社會摩擦增加,因為人口老化的國家會促進移民以維持經濟發展。   提高生育治療的機會 人們選擇不生或生育較少的原因很複雜,有些女性選擇不生孩子;有些人則選擇延後生孩子的時間,年輕時專注於職涯發展。然而生育能力與年齡有關,延後生育可能會導致生育困難,或者生孩子的數量少於最初的計劃。   此外,許多地區的肥胖率上升等生活因素的影響,也被認為與生育力下降有關。   就經濟層面來觀察,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壓力,尤其是兒童照護費用,是阻礙生育或影響生育孩子數量的另一個因素。   主要撰寫這份報告的Bart Fauser醫學博士表示,選擇建立家庭是一項人權。但生育治療往往是昂貴、難以獲得且不公平的,這種情況需要改變,必須採取更多措施來幫助人們更好、更公平地獲得生育治療。   國際生育協會聯合會(IFFS)是由生殖健康專家組成的機構,接受委託撰寫了這份報告。IFFS主席Edgar Mocanu指出,有許多方法可以提高生育力,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提供平衡的生育和避孕教育,每個人都可以決定何時避孕以及何時最適合他們組建家庭(如果他們願意的話)。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4.1.10)、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2024.1.10)      
+ read more
晶片模擬陰道環境?
2022.12.14
晶片模擬陰道環境?
過去十年來,人體中的微生物群一直是很熱門的話題。細菌群失衡是許多疾病的根源。但是,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腸道的微生物,女性陰道菌群時常被忽略。   陰道菌群失衡會導致細菌性陰道炎,這種病折磨著全球近30%育齡女性,每年的治療費用約為48億美元。還可能增加孕婦早產的風險,而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罹患細菌性陰道炎的女性,罹患性病的風險也較高,包括愛滋病。   目前治療細菌性陰道炎主要使用抗生素,但卻經常復發,還可能引起更嚴重的併發症,包括盆腔炎,甚至不孕症。因此,研發更有效的治療方法非常重要。   什麼是陰道晶片? 正如益生菌是腸道問題的解方,現在也在探討以活菌生醫製品來治療細菌性陰道炎。但進行臨床前的動物實驗很困難,因為人類陰道菌群和一般動物的樣貌有很大差異。例如,乳酸桿菌在健康人體的陰道微生物菌種中佔了超過70%,而其他哺乳類動物則低於1%。   因此,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創造了一個解決方法,以晶片複製人類陰道組織的微生物環境。「陰道晶片」由人類陰道上皮細胞和結締組織細胞組成,它複製了陰道的生理特徵,也可接種不同系列的細菌,相當於人類陰道組織,來進行研究。 在陰道晶片上 植生好的菌種 當科學家將雌激素置入陰道晶片時,晶片上的基因表現隨之應變,顯示對荷爾蒙有反應──這是在體外複製人類生殖器官的一個關鍵特徵。   有了人類陰道的活體模型,研究人員接著探討陰道的微生物菌種。研究人員將陰道常見的三種捲曲乳桿菌(L. crispatus)菌株以不同組合加入陰道晶片。3天之後,這三種菌落都成功地在晶片上定居,也開始產生乳酸,協助維持陰道的低pH值,且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長。   不只是協助維持酸性環境,捲曲乳酸桿菌的存在也影響了陰道晶片的先天免疫反應。和目前理論一致:好的微生物維護健康人類器官,控制發炎。   在陰道晶片上 植生不好的菌種 創造了一個有好細菌定居的健康陰道晶片之後,研究團隊進行了另一個新的實驗。   他們將三個「壞」微生物菌種加入晶片:陰道加德納菌屬(Gardnerella vaginalis)、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 bivia)和陰道奇異菌屬(Atopobium vaginae)。結果顯示,晶片ph值上升、陰道的上皮組織細胞受到傷害,且發炎的物質大量增加。所有的反應皆相似於人類細菌性陰道炎患者的症狀。   陰道晶片試驗 替代動物試驗  研究顯示陰道晶片可以用來測試不同菌種組合對於陰道的影響。換句話說,陰道晶片可以替代動物進行細菌性陰道炎治療的臨床「前」試驗(pre-clinical trial),以確認最有效的療法。他們也正在整合免疫細胞進入晶片,來探究陰道微生物群如何驅動免疫系統的反應。   研究主持人Don Inger博士表示:「婦女的健康對全人類的健康很重要,但是創造工具來研究女性的生理仍然或缺。我們希望這個新的臨床前模型,能夠研發細菌性陰道炎新療法,同時可對女性生殖健康有新的了解。」   陰道晶片的研發資金來自於比爾和曼琳達蓋茲基金會,目的在創造細菌性陰道炎的生技醫療,將其移轉至人類的臨床實驗,減少產道感染、產前併發症和嬰兒死亡率,特別在資源匱乏的國家。   此論文發表在《微生物菌種》期刊。   關於器官晶片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2.11.28)、Microbiome(2022.11.6)      
+ read more
地球人口已突破八十億
2022.11.22
地球人口已突破八十億
#2021年全球婦女每人一生平均生育率為2.3胎 #2021年台灣婦女是0.975   聯合國 (UN) 證實,世界人口已達 80 億。   雖然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巨大的里程碑,但增長率實際上是自195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並且在2020年首次降至1%以下。    我們花了12年的時間才從70億人口達到這一點,因為全球大部分地區現在的生育率都低於維持人口所需的數量。   2021年每名婦女一生平均生育率為2.3胎,但在 1950年每名婦女生育5胎。   根據7月聯合國發布的《世界人口前景》報告,下一個10億人口 ─即達到90億─ 將需要大約15年的時間,也就是到2037年。   下一個十億中的一半人口預計將來自八個國家,其中五個在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及、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和坦桑尼亞。   明年, 印度的人口將超過中國,因為印度將趕上並開始超過中國 14 億的人口數字。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22.11.15)      
+ read more
Covid-19會降低精子活力
2021.12.27
Covid-19會降低精子活力
研究人員發現有些人感染Covid-19復原之後數月,精子數量、活動力會變少。精液本身並沒有傳染性。35位男子在有症狀的感染復原後一個月提供精子樣本,很明顯在60%的樣本中精子活動力減低,37%的樣本中精子數量減少。    《生育力和不孕》中報導,比利時120位平均年齡35歲男子在Covid-19症狀消失平均52天後提供精液樣本。復原後一到兩個月的51位男子精液樣本中,有37%精子活動力減低,29%精子數量低。復原後至少兩個月的34位男子精液樣本中,有28%活動力受損,6%精子數量低。感染的嚴重性和精子的特質並無相關。    研究人員結論:「想要懷孕的配偶應該警惕,感染Covid-19 之後的精子品質比較不好。估計恢復時間是3個月,但仍要追蹤研究來確認,並決定是否遭受永久的傷害。」         編譯來源:Reuters (2021.12.20)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