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某些化學物質影響青少女發育
2010.04.12
某些化學物質影響青少女發育
最近一份美國的研究發現,青少女暴露在某些化學物質中會導致早熟或青春期延遲,也可能提高日後的健康風險。這些化學物質一般稱為「內分泌干擾物」(endocrine disruptors),它會干擾內分泌或荷爾蒙,「酚」(phenols)、「鄰苯二甲酸」(phthalates)和「植物性荷爾蒙」(phytoestrogen)都屬於此類化學物質。市面上的指甲油、化妝品、香水、乳液、洗髮精等為了增加耐久性及香味都會添加這些化學物質;此外,也會出現在一些塑膠製品中,或是用來製成藥品和營養補充品的外層,以達到緩釋藥劑的效果。 這項研究總共包括1,151位6-8歲的青少女,而上述三種化學物質在所有參與者的尿液中都檢測出陽性反應。研究發現高濃度的「鄰苯二甲酸」和「植物性荷爾蒙」與青少女胸部提早發育有強烈的相關性,而在乳液、洗髮精等個人用品中所含的「鄰苯二甲酸」也與胸部、陰毛提早發育有關。此外,這份研究也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在青少女的發育上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過去已經有研究顯示青少女早熟可能會有醫療上的負面影響,例如:日後糖尿病、癌症的風險;而這份研究則發現某些化學物質會影響青少女的發育。研究人員表示,乳腺在發育的過程中,某一個時期是特別敏感脆弱的階段,因此,暴露在這些化學物質中有可能會影響日後罹患乳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環境衛生觀點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 read more
子宮頸疫苗可能損害子宮頸抹片檢查
2010.04.09
子宮頸疫苗可能損害子宮頸抹片檢查
英國倫敦聖喬治醫院婦產科顧問Mr. Paul Carter日前對媒體表示,新的HPV疫苗(子宮頸癌疫苗)給女性錯誤的認知,以為只要接種疫苗就不用擔心罹患子宮頸癌,倫敦的子宮頸抹片篩檢率因而從原訂80%降為70%。Mr. Paul Carter重申定期子宮頸抹片篩檢的重要性,並表示,英國每年透過子宮頸抹片篩檢而預防了4000-5000起子宮頸癌,子宮頸抹片篩檢仍是最不可或缺的癌症防治工具,特別是接種子宮頸癌疫苗也無法預防的細胞病變,都必須靠定期子宮頸抹片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在子宮頸癌疫苗上市之初,婦女團體便不斷強調政府應在核准此疫苗的同時也要著重抹片及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如今在台灣,已有少數縣市開始針對國中少女公費施打子宮頸癌疫苗,但部分地方政府卻沒有提供完整的健康資訊,例如台北縣政府給家長的子宮頸癌疫苗接種同意書中,就完全沒有提及接種疫苗後仍要定期子宮頸抹片篩檢等重要資訊!許多國中校護也因為沒有拿到衛教單張而來電索取,對此,台灣女人連線深感遺憾予以譴責,同時也希望台北縣政府能立即改善,避免英國的經驗在台灣發生。   資料來源: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184085.php   延伸閱讀 子宮頸疫苗家長被隱瞞的事      
+ read more
女性和男性對麻醉劑的反應不同
2010.04.08
女性和男性對麻醉劑的反應不同
最近在藥物動力學領域裡再度興起一股有關性別差異的討論,也就是女性和男性身體對各種藥物會產生怎樣不同的反應與作用,許多研究人員都已經提出相當多證據來支持性別差異的論點,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麻醉藥。 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在1999年時曾經對一份研究報告進行評估,結果發現以一般全身麻醉的狀況而言的話,相較於男性,女性較容易從麻醉中醒來,這表示在手術中女性需要的麻醉劑量應該要比男性多。另外也有研究發現在麻醉劑退去後,女性出現噁心、嘔吐等副作用的比例較男性高。 過去研發藥物的臨床試驗通常都以男性受試者為主,試驗結果則直接套用在女性身上;但是,過去的研究發現,即便控制體重的變因,麻醉效果從女性身上退去的時間較男性快兩倍,女性使用麻醉藥品所出現的副作用也較多。這樣的性別差異是藥物臨床研究者,甚至是藥品行銷人員都應該要注意的。 為了確保新藥研發也會注重女性用藥者的權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1993年推行了兩項重要政策:一、FDA研擬了一份正式的臨床試驗指引,其中強調臨床試驗應該要納入一定比例的女性受試者,且應有性別分析,以瞭解藥物的作用與效益是否有性別差異。二、FDA撤銷了1977年規定將女性排除在臨床試驗外的政策。 女性和男性的生理結構、機能不一樣,因此,在使用藥物時也可能出現不同的反應,除了女性體重較輕之外,研究人員也提出許多看法來解釋這些性別差異,包括:吸收藥物、代謝藥物的差異、肝臟酵素的影響、性荷爾蒙等。這些差異都有可能導致女性在服藥後出現較多副作用。此外,藥物臨床試驗的設計應該要能確保男性和女性用藥者的安全,但是,光是將女性納入臨床試驗是不夠的,在後續的資料使用、分析、應用時也應該要隨時注意性別所產生的影響。 資料來源:The World Anesthesia Drug Market        
+ read more
含糖飲料課稅,可解決肥胖問題?
2010.04.06
含糖飲料課稅,可解決肥胖問題?
循著課菸酒稅以降低購買量的模式,美國有不少州政府對汽水飲料課稅,但是最近一份新的研究發現,國小學童的汽水攝取量和肥胖率並沒有因此而降低。這份研究結果勢必再引起「肥胖稅」的爭議。 研究人員分析的資料來自2004年美國全國調查的數字,總共包括7,300位來自40個州的五年級學童;研究人員記錄了其後兩年間學童身高和體重的變化,以及學童喝汽水和運動飲料的頻率,也檢視各州在2004年對碳酸飲料課稅的情況。大致上來說,三分之二的學童所居住的州對碳酸飲料課的稅較其他食品來的高,平均一美元課4-5分錢的稅,有的州政府最高課到7分錢的稅。 研究結果發現,整體來說,課稅與否對學童碳酸飲料的攝取量和肥胖率並沒有影響;不過對於一些次族群的確會產生影響,例如:來自低所得家庭的學童、每天喝超過一罐碳酸飲料的學童、體重過重的學童、每週看電視超過9小時的學童等。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各州政府課稅的幅度大多低於4分錢,該課稅比例剛好可以舒解政府拮据的財政,但卻不足以影響飲料廠商或改變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因此,要造成一定的影響,課稅的幅度必須比現行的比例提高許多,若將課稅的幅度提高至12-18分錢,有可能就會造成顯著的影響;但是,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研究顯示高額的稅金可以降低學童碳酸飲料的攝取量和肥胖率。 上個月美國科羅拉多州政府才針對糖果和碳酸飲料降低3%的銷售稅(sales taxes);費城市長則提出要針對含糖飲料每盎司課2分錢的稅,如此一來,每一罐汽水的價格會增加24分錢。 資料來源:衛生事務期刊(Health Affairs)    
+ read more
果凍矽膠漏裂率高,法國全面下架
2010.04.01
果凍矽膠漏裂率高,法國全面下架
法國衛生主管單位日前發現知名廠商Poly Implant Prothese(PIP)生產未經核可的果凍矽膠填充物,在本週二時(3/30)已下令要求廠商將產品全面下架;並且建議已使用該產品的女性就醫進行檢查。 法國政府日前就已經針對PIP進行調查,因為該廠商所生產的矽膠填充物漏列率特別高;結果發現該廠商生產的填充物所使用的矽膠與當初核報衛生單位的矽膠不同。PIP表示:目前沒有研究證據顯示該填充物會引起其他不同或更嚴重的副作用,但漏裂率和乳房組織發炎的情形的確較嚴重。 PIP是專門生產矽膠填充物的廠商,位在南法。根據其網站的資料,該廠商所生產的矽膠填充物在全球66個國家都有銷售。我國並未核准該產品,因此,依法不得進口;然而,PIP的官方網站卻顯示其生產的果凍矽膠有銷售至台灣,令人擔心的是台灣業者以非法管道進口該產品。 台灣女人連線認為衛生署應針對此事件進行調查,以確保婦女健康;並提醒使用果凍矽膠的女性,術後第三年病人必須進行核磁共振攝影(MRI)檢查,此後每隔兩年都應檢查一次。此外,隆乳的女性若接受乳房攝影檢查或進行其他胸部檢查或治療時,應主動告知醫師自己曾接受隆乳手術,以免導致填充物破裂或誤診。   延伸閱讀 果凍矽膠隆乳
+ read more
女性痛風的風險因子
2010.03.31
女性痛風的風險因子
痛風是一種普遍的關節炎,因為血液中尿酸的濃度過高所引起,當關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時,會形成尿酸結晶,引起關節腫脹與發炎。過去一般認為痛風是男性的疾病,但是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老年女性痛風的問題也相當嚴重。最近有一篇研究發現肥胖、高血壓、飲酒等是女性痛風的主要風險因子。 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佛明罕心臟研究(_Framingham Heart Study_)中部分參與者的資料,總共包括的2,476位女性和1,951位男性;研究開始時,參與者都沒有痛風的症狀,女性的平均年齡為47歲,男性為46歲。研究人員長期追蹤了參與者的尿酸濃度和痛風相關的風險因子,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值)、飲酒、用藥、血壓、血糖、膽固醇和更年期狀態。這份研究總共追蹤了52年,大約在研究追蹤了28年後,女性出現104個痛風個案,男性則有200個;痛風的發生率在男性約是4‰,女性則是1.4‰。 研究發現女性尿酸濃度超過8mg/dL(每百毫升血液8毫克)時,罹患痛風的風險比尿酸濃度低於5mg/dL的女性高出46倍;而在同樣的尿酸濃度下,女性罹患痛風的風險比男性低許多。此外,和女性痛風有關的主要風險因子包括年齡的增加、肥胖、飲酒、利尿劑的使用和高血壓。 資料來源:關節炎與風濕病期刊(Arthritis & Rheumatism)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