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23.05.08
注意!您的衛生棉條可能致癌
2020年初在美國最受歡迎內衣品牌Thinx的月經褲中發現有毒PFAS化學物質。這些內褲的結果令人震驚。如果相關的月經產品:衛生棉條、護墊和矽膠杯等也含有PFAS,這可能會讓女性暴露在化學物質中,造成不孕、流產或致癌等健康危害。
因此,美國多州政府正在研擬規範,要求經期產品附上可能嚴重傷害健康的警告。
保障女性健康的立法
紐約在2021年成為第一個強制製造商在其經期產品包裝上展示有意添加成分清單的州。加州一項類似的法律也於今年生效。麻州、西維吉尼亞州和新澤西州都希望通過法律,在包裝上披露產品中使用的成分,而佛蒙特州的立法機構則禁止生產月經產品時使用PFAS等化學品。
然這些法律保障不足,因為只關注「有意添加」的化學物質,完全忽略任何有害物質可能是因為「污染」進入產品。
越來越多的州正在仿效立法。紐約州立法機構正在採取進一步措施,推動制定一項法律,以加強對經期產品中包含各種化學物質可能造成的嚴重健康影響的研究。
最近,2022年在眾議院的提案「月經產品知情權法」草案在能源暨商業委員會中停滯不前。
在台灣,衛生棉條及月亮杯都屬於第二級醫療器材,必須經過查驗登記始可上市。但,對於產品的添加化學物質並沒有查驗或標示的規範。
什麼是PFAS
PFAS是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的統稱。它具備防水、防油、及摩擦力小的特性,廣泛被用來作為表面塗料,如衣物、紙張護膜、食品包裝材料、炊具、消防泡沫等。因其持久不被分解而被稱為「永久化學品」。如長期接觸,毒物累積體內,可能引發癌症、心血管疾病、生育問題及孩童發育障礙等。
為什麼PFAS化學物質在陰道周圍有問題
由於您的經期產品正好長時間緊貼著外陰或陰道,這是一個重要的皮膚或黏膜暴露。這可能是有毒物質進入體內的一個非常相關的途徑。一旦它們進入體內,它們可以在血液中傳播,因此有可能到達身體的任何地方。雖然PFAS對生育能力影響證據不一,但是多項研究指出可能會干擾內分泌。
過去,衛生棉條(如Tampax)有添加香料,賦予衛生棉條「清新」氣味。然這些化學物質會擾亂陰道的pH平衡,消除有益的陰道細菌。此外,香料還可能含有鄰苯二甲酸鹽,這是一種已知的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會干擾體內荷爾蒙的微妙平衡,從而影響人的生殖和神經健康。這香料添加劑在美國已基本被淘汰。
每月有數千萬人使用月經產品。與身體最敏感和吸收性強的部位接觸之產品,其成分、安全性和健康影響存在如此多的未知數,這是不可接受的。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3.05.01)、Daily
Mail(2023.02.11)、Mamavation(2021.05.24)
+ read more

2023.05.05
乳房密度變化速度不一 可能是乳癌風險徵兆
乳房的密度是由脂肪與乳腺組織的比例决定。密度較高的乳房有高比例的乳腺組織、少量的脂肪組織。隨著女性年齡漸增,乳腺退化,脂肪組織會慢慢取代乳腺,乳腺密度降低。過去研究指出緻密型乳房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較大。
最新研究發現,乳房密度變化的速度似乎也與癌症風險有關。當一個乳房的密度下降較慢時,癌症比較可能發生在這個乳房。
研究怎麼做?
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聖路易斯地區2008年至2020年間947名完成乳房X光檢查女性的數據,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約為57歲。在研究開始時,這些女性都沒有罹患乳癌,研究結束時289人確診乳癌。
無論是否罹患乳癌,所有女性在10年內乳房密度都有顯著下降。罹患乳癌的女性,傾向有較高的乳房密度。但當分別測量同一名女性兩側乳房密度時,發生癌症的乳房密度明顯下降較慢。
美國癌症學會執行長Karen
Knudsen認為此研究發現令人興奮:「這是第一個長期追蹤個別乳房變化的研究,而非兩個乳房的均值。我們需要知道如何追蹤緻密性乳房的婦女,而不只是籠統地提醒她們。」
女性需要個人化的癌症提醒
美國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axine
Jochelson博士表示,新研究的結果表明乳房密度是乳癌的重要因子,但女性也應該意識到其他危險因素。
「從理論上來說,乳房保持緻密的時間越長,罹患癌症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個研究結論很合理,加強了緻密型乳房有較高風險的證據。」Jochelson博士補充說。但其他可能增加乳癌風險的因素包括有癌症家族史、飲酒過多、有過病變等,也應該納入考量。
編譯來源:CNN(2023.05.02)、Health Day(2023.05.01)、JAMA
Oncology(2023.04.27)
+ read more

2023.05.04
你考慮凍卵/凍精嗎?「凍卵凍精意向調查」現正進行中...
台灣女人連線長期關注性別健康議題,推動性別健康相關法案與政策。
近來有縣市提出凍卵補助,因而社會對凍卵/凍精的討論度越來越高,為了解民眾對凍卵/凍精的看法,台灣女人連線正在進行【 凍卵凍精意向調查】歡迎民眾踴躍填答。
👉填寫問卷👉https://forms.gle/cody2MQ5aDaNCnCZ6
+ read more

2023.05.03
糞菌移植的口服藥丸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感染是常見的院內感染性腹瀉,其感染難治療並容易多次復發。不論是在歐美國家或是台灣,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情形均逐漸增加。
現今研究顯示「糞菌群移植」能提高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治癒。去年11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批准基於「糞便移植」的療法,以減少細菌感染的復發,使其成為同類療法中第一種在美國獲得批准。
今年4月,美國FDA准許了第一個由糞菌移植製作的口服藥丸,來治療「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
雖然在FDA認證處理糞便為藥物之前,捐贈者和他們的糞便都要做病菌的篩檢,口服藥物Vowst仍然有使患者生病的風險,也可能會包含食物過敏原。
糞便移植可以平衡腸道菌落
藥物名稱
Vowst被准許給予已經以抗生素治療,仍重覆感染的患者,以預防C.
difficile復發。裡面的成分是健康人捐贈的糞便樣本中的腸菌。
因感染服用廣譜抗生素會殺死正常菌叢、改變腸道微生物的平衡,使艱難梭菌大量增生並產生毒素,引起腹瀉、腹痛、發燒,甚至造成器官衰竭和死亡。每當有人感染,重覆感染的風險增加。
而糞便微生物移植可幫助一個人恢復腸道菌落的平衡。之前只有透過內視鏡將糞菌植入患者腸道的治療。FDA在2022年批准的另一個抗困難梭菌的產品只能由肛門灌注。
FDA的生活評估和研究中心的Dr. Peter
Marks在發佈准許的新聞稿中說:「今天的批准提供患者和醫護人員一個協助預防重覆性的困難梭菌感染。對於經歷這個可能致命疾病的患者,在促進療效和藥物取得管道上,口服糞菌產品是一項重大進展。
研究如何進行?
在隨機研究中,有89參與者服用Vowst,
有93人服用安慰劑,經過8週以後,服Vowst的人重覆感染比例較低,12.4%,而安慰劑組重覆感染39.8%。
另一個開放標籤的臨床實驗分析,比較服Vowst的90位參與者,和92位服安慰劑的人,發現的副作用包括脹氣、疲倦、便秘、發冷和腹瀉。
此藥物的製造商Seres Therapeutics Inc.
尚未公開其價格,但已計劃和食品公司Nestle合作推銷。
編譯來源: Health Day (2023.04.27)、U.S FDA(2023.04.26)、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22.01.20)
+ read more

2023.04.28
蔓越莓可以降低尿道感染嗎?
50%的女在其一生至少發生尿道感染(UTI)一次,其中三分之一會出現復發性尿道感染。未經治療的尿道感染可能會發展為腎臟和敗血症等併發症。
長期以來,蔓越莓一直被視為尿道感染的預防或治療藥物。然而,迄今為止,一些相關研究對於其有效性有相互矛盾的結論。
澳洲Flinders
University等的科學家最近發表了一項全球性研究,顯示蔓越莓產品確實可以降低某些人群患尿道感染的風險。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Jonathan Craig
教授說,他的團隊研究「顯示了一個非常正向的發現,即蔓越莓汁可以預防易感人群的尿道感染。」
大腸桿菌和尿道感染
當細菌進入並感染泌尿道(包括尿道、膀胱、輸尿管和腎臟)時,就會發生尿道感染。
泌尿道中大腸桿菌( E. coli
)的生長是尿道感染的最常見原因。
這種細菌菌株天然存在於腸道中,但可以通過糞便污染進入膀胱。然後它粘在膀胱壁上並繁殖。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Gabrielle Williams
博士說,這些症狀可不是說著玩的:「反復出現尿道感染症狀的人有時會迫切需要一些可以幫助他們的東西。我知道有些媽媽們為孩子的尿道感染而流淚,所以有一些他們可以嘗試的東西是一件正面的事情」
多酚:蔓越莓作用的主力
抗生素處方是普遍的預防和治療方案,這導致了耐藥病原體的增加。
蔓越莓含有原花青素(PAC),一種多酚(polyphenol)。這些「攻防兼備」的營養素具有顯著的抗菌和抗氧化潛力。
在 2022
年的一篇研究文章中,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原花青素可能有助於抑制尿道內壁細菌生物膜的形成。他們還指出,原花青素可能會阻止尿道致病性大腸桿菌「腸道儲庫早期毒力基因」的活化。
對50項研究的分析:蔓越莓汁帶來顯著的好處
研究人員梳理了截至 2023年3月的Cochrane
腎臟和移植專業註冊庫。他們分析了將蔓越莓產品與安慰劑、抗生素或益生菌干預或未預防尿道感染的特定治療,對隨機對照試驗結果進行比較。
被分析的研究總數達到50個,共有8,857名參與者。
研究作者發現,食用蔓越莓產品與復發性尿道感染的女性患尿道感染風險降低密切相關。
研究人員也觀察到,食用蔓越莓產品對兒童、有尿道感染風險的人以及膀胱接受放療等醫療處置的人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
目前尚不清楚蔓越莓汁、藥片或不同劑量的原花青素是否對尿道感染更有效。
很少有人表達食用蔓越莓產品會產生副作用。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部不適。
然而,該研究報告稱,出現這些副作用的人數在服用蔓越莓產品、接受安慰劑或未接受特殊治療的組別之間可能沒有差異。
數據有限
研究小組指出,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哪些尿道感染人群會從食用蔓越莓中獲益最多。
Stephens
博士警告說:「目前可用的數據對於使用蔓越莓產品來預防孕婦、老年人或有膀胱問題者的尿道感染來說是有限或是不確定的。需要更多的數據才能就蔓越莓是否適合這些人群提供明確的建議。」
這是 1998 年首次發布、2012
年最後更新的綜述的第五次更新。它出現在_Cochrane
Reviews_中。
編譯來源:Cochrane
Library(2023.04.17)、MedicalNewsToday(2023.04.25)
+ read more

2023.04.19
癌症倖存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增加
數據顯示,癌症倖存者在隨後幾年中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而心臟掃描可能會發現早期心臟損傷,從而有可能為癌症倖存者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後續照護。
儘管之前的研究指出,接受過癌症治療的人未來患中風或心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更高,但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症診斷後的第一年。
僅有有少數人關注長期風險或心血管成像,以檢查尚未導致症狀的損害。
癌症倖存者有較多新的心血管問題
為了填補這些空白,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 Zahra
Raisi-Estabragh 博士和她的同事評估了18,714
名英國生物庫參與者的心血管健康狀況。這些參與者一半之前被診斷患有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血液癌、子宮癌或腸癌,一半沒有癌症病史。追踪他們的心血管健康近
12 年。
在研究期間,近三分之一的癌症倖存者出現了心血管問題,而對照組中這一比例為四分之一。
肺癌或血癌倖存者新發生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最高,其中近一半在隨後的幾年中出現心血管問題
—最常見的是缺血性心臟病、心律異常和心衰竭。
相比之下,乳癌倖存者中最常見的心血管問題是心衰竭、心臟周圍內膜發炎(心包炎)和機械性心臟問題。
Raisi-Estabragh說,這些差異很可能反映了癌症及其治療的具體特徵。
該團隊還檢查了 1,354
名研究參與者的心臟MRI掃描結果、發現乳癌和血癌倖存者心臟的大小和功能有顯著的有害變化。
化療以及放療有害心血管健康
儘管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無法證明癌症或癌症治療是導致心血管風險增加的原因,但事實上,血癌患者是接受了已知對心臟組織有害的化療以及放射性療法。
雖然吸煙、肥胖或糖尿病以及與癌症相關的生物過程也可能導致心血管風險增加,但是,專家認為一些乳癌療法在癌症倖存者中是會影響心臟功能的。
此研究進一步佐證了癌症治療對於患者癒後心血管健康的影響。在患者出現症狀之前心臟掃描可能會發現某些有害變化,這可能有助醫師及癌症倖存者出院後需要如何長期監測的策略。
University of Colorado的 Jose Banchs 教授和麻州 Beth Israel
Lahey Health 的 Tara Lech
博士在相關社論中寫道:「惡性腫瘤治療驚人進展,甚至治癒了病人,無疑凸顯了癌症後照護前所未有的必要性。」
研究結果發表在《心臟》雜誌上。
編譯來源:BMJ Journals(2023.03.21)、The Guardian(2023.04.18)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