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18.10.30
身障女性的醫療保健需求必須被看到!
身障女性通常被排除在基本醫療保健之外,如自閉症診斷、抹片檢查到避孕等,爭取更好醫療照護需要成為女權主義運動的核心。
廁所是否曾經危及你的生命?這是一位因脊髓性肌萎縮而需要輪椅的女性,於其個人臉書發布的貼文。她只能使用附有升降機的廁所,這種廁所與標準無障礙廁所不同。因為這種廁所非常少,她經常需要憋尿長達12個小時,導致她有經常性的膀胱感染,可能導致腎臟問題和敗血症,這是危及生命的。
獲得安全的廁所只是身障婦女健康不平等議題其中一個例子。
根據新書《Can We All Be
Feminists?》的數據,2017年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發現身障婦女接受乳癌篩檢的人比非身障婦女少三分之一。背後的原因很多,包括缺乏交通工具及輪椅與傳統乳房X光檢查機不相容等。由於類似的原因,身障女性常無法接受抹片檢查。
此外,因為醫藥人士常帶有偏見地認為身障女性不會有性關係,因此身障女性很難獲得避孕措施。而今年9月,英國成千上萬的自閉症女性由於醫療人員的性別偏見而錯失診斷,嚴重影響了她們的心理健康狀況。
財政緊縮使身障女性獲得醫療保健更加困難,尤其當政府削減社會福利預算的時候。他們會建議身障女性服藥使月經停止或使用成人尿布,而不是提供私人助理協助清潔和如廁。
這是不人道的,但很少被人談論。無論是因為文化裡的尷尬,還是因為對隱私的重視,許多人不願意討論個人醫療照護,如月經、避孕等,而性別歧視加深了問題的嚴重性,因為性別歧視不討論月經且經常忽視身障人的生活。
城市在規劃廁所或國家在提供抹片檢查時能意識到身障女性的需求,都可以幫助解決這些問題。而第一步就只是開始在談話中納入身障女性的需求。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8.10.01)
+ read more

2018.10.24
女性領導特質難上檯面?
儘管人們期待女性領導特質可以重新定義21世紀的領導者,但目前位居高層的女性仍然非常稀少,最近一項研究嘗試探索這個矛盾。
女性和男性皆偏好陽剛的領導特質
研究發現,不論男性或女性都認為成功的領導者需要傳統上被歸類為男性/陽剛的特質,像是果斷或能幹。而傳統上被認為是女性/陰柔的領導特質,像是寬容和合作,則被視為附加價值。這是第一篇探究男性和女性領導特質潛在權衡關係的研究,可協助我們了解為何多數高層領導者皆是男性。
研究人員要求273名參與者,從傳統上男性/陽剛的領導特質(著重變革行動的),和傳統上女性/陰柔的領導特質中(在意公共集體的),選擇並設計出他們心中理想的領導人該有的特質(研究如何定義領導特質變革行動的領導特質(傳統上被視為是陽剛的特質)包括:有能力、能幹稱職、自信、具備常識、聰明、有野心抱負、果斷、有競爭力、決策力和自立。負面的陽剛特質包括:傲慢、控制、反叛、憤世嫉俗和頑固。
公共集體的領導特質(傳統上被視為陰柔的特質)包括:善良、真誠、寬容、快樂、值得信賴、合作、耐心、禮貌、敏銳和使人愉快的。負面的陰柔特質包括:情緒化、天真、害羞、虛弱和容易屈服。)。結果顯示,當他們的選擇受到限制時,男性和女性參與者都認為果斷和能幹稱職是必要特質,而在意公共集體利益的傾向,則被視為是奢侈、多餘的,也就是非必須的領導特質。尤其男性參與者,更強烈認為能幹稱職是領導者的必要特質。
研究參與者同時被詢問他們願意盡最大努力減少哪些負面的領導特質。男性和女性參與者都傾向於抑制通常被認為是陽剛的負面特質,例如傲慢和頑固,而不是那些通常被認為陰柔的特質,如羞怯和情緒化。
研究的共同作者Andrea
Vial博士表示,當研究參與者在公共集體和變革行動的領導特質之間權衡時,男性和女性的參與者皆認為變革行動的特質,是領導力的真正標誌。而這特質被認為與男性相關,而非女性。
「這種為了成為領導者,必須高度著重變革行動的領導特質,可能會阻礙女性追求權力角色,同時阻礙已掌權的男性任命女性擔任重要角色。」Vial博士說。
女性認為女性領導特質使她們處於不利的位置
研究進一步研究另一群249名男性和女性參與者如何理解自己作為領導者或助理,以及他們認為領導者或助理該具備何種特質。研究結果是,男性和女性參與者都認為著重變革行動的特質是成為成功領導者的關鍵。相比之下,他們認為在意公共集體的特質,是成為成功助理的關鍵。
Vial博士表示,研究結果強調女性內化了刻板的陽剛領導觀。雖然女性似乎比男性更重視公共集體性,但她們可能認為與男性領導者相比,以傳統女性/陰柔的方式行事會使她們處於不利的位置。
從正面來看,該研究顯示女性領導者可能比男性領導者更支持公共集體的領導特質。
雖然該研究僅檢視一系列領導者特質,而沒有討論特定的背景脈絡,但該研究為解釋組織高層中女性的持續稀少做出了重要貢獻。該研究同時是性別角色研究計劃的一部分。
編譯來源:Frontiers in Psychology、Eurek Alert(2018.10.15)
+ read more

2018.10.23
孕婦適合吃抗抑鬱藥物嗎?
懷孕期間是否能服用抗抑鬱藥藥一直是兩難的選擇。最近一項究指出,抗抑鬱藥物SSRIs(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可能增加胎兒畸形的風險;而大多數抑鬱症孕婦患有輕度至中度抑鬱症,其中使用SSRIs是無效的。目前,風險/效益比並不支持在懷孕期間使用SSRIs。妊娠中重要的是要監測抑鬱症,如運動或心理治療,應被視為妊娠第一線治療而非藥物。
SSRIs是一種常用的抗抑鬱藥,透過選擇性抑制5-羥色胺(serotonin)的再攝取,用來治療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和神經性厭食症。5-羥色胺不僅是一種神經遞質,調節神經系統中的作用,而且是胚胎發育生過程中許多細胞類型之間細胞與細胞通訊的重要媒介,在胚胎發育中不可或缺。
研究指出SSRIs可能透過多種方式破壞胚胎發育,包括:對5-羥色胺的影響、對細胞中離子通道活性的影響、對生物電控機制(bioelectricity)的影響,以及對生物電機制細胞信號(bioelectrical
signal)傳導的影響。
刊登這篇研究的期刊《Bioelectricity》主編Dany Spencer
Adams表示,這份研究對懷孕期間使用SSRIs的爭論做出重要貢獻,除了將流行病學數據與來自模型系統的相關證據結合外,還聯結了SSRIs的生物電控機制,以及5-羥色胺在神經系統發育之前於胚胎中作用的經驗證據。
編譯來源:EureK Alert (2018.10.15)
+ read more

2018.10.22
吃太多水果會導致糖尿病?
雖然科學家們並不清楚導致第2型糖尿病的原因,但是,人們一直認為多吃糖會引起糖尿病。近幾年台灣的水果甜度越來越高,就有了吃太多是否會容易罹患糖尿病的疑慮。
那麼,得糖尿病真的是因為糖吃太多嗎?多吃糖是不是會引發糖尿病呢?答案是否定的,吃糖和患有糖尿病,其實沒有直接相關性。但如果長期多吃糖類食物,會導致多餘的熱量攝入,引發肥胖而有可能導致胰島素抵抗引起糖尿病,且多吃糖類食物,可能會使許多隱性糖尿病患者,迅速轉為顯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吃水果會導致糖尿病?
通常,吃水果若是健康飲食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則不應該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但是,超過每日建議的水果量可能意味著一個人的飲食中含有過多的糖分。
水果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因此它是健康飲食的重要部分。選擇新鮮水果而不是乾果,少喝果汁或奶昔,可以幫助減少糖的攝入量。
風險較高的人應該少吃水果嗎?
超重的人比沒有超重的人更容易患第2型糖尿病。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如果一個人攝入的卡路里比燃燒的卡路里多。含糖的食物和飲料通常含有高卡路里。
若依照每日建議量(見水果指南)吃水果不應該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果汁含糖量特別高,但每天飲用不超過1杯果汁有助於將糖攝入量保持在健康的限度內。
患有前期糖尿病的人的血糖水平高於平均值,但尚未到讓醫生診斷出第2型糖尿病的程度。雖然前期糖尿病會增加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個人肯定會患上這種疾病。減肥和日常鍛煉有助於降低這種風險。一些藥物也可以降低人患糖尿病的風險。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嗎?
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吃水果,作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對於患有糖尿病的人來說,管理他們病情很重要的部分是他們的飲食,他們經常需要飲食計畫。他們可能需要監測飲食中的糖量或避免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
水果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糖。糖尿病患者在製定飲食計劃時可能需要檢查這些食物的量。除了糖和碳水化合物,水果含有豐富的纖維。含有纖維的食物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消化,因此它們比纖維含量較少的食物更慢地提高血糖。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會提高血糖水平。有些食物比其他食物更容易提高血糖。
有些人使用血糖指數(GI)來計劃他們的飲食。GI是特定食物提高人體血糖的量度。低GI的食物比高GI食物的血糖低。大多數水果是低GI,但有一些如哈密瓜和鳳梨,是高GI水果。加工食品會增加其GI,因此果汁的GI比整塊水果高。成熟的果實比未成熟的果實具有更高的GI。將具有高GI的水果與低GI食物相結合可使其成為更健康的選擇,例如:將成熟的香蕉切片放在全麥吐司上。而乾果、果汁和某些熱帶水果如芒果,含糖量較高。一個人可以選擇吃一小部分或避免經常使用這些。
結語
糖尿病的病因很複雜,但一個人不可能僅僅因為吃過多的水果而患上這種疾病。超重或高血糖是發展糖尿病的風險因素。適量吃水果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限制飲食中乾果和果汁的量可以幫助減少糖的攝取量。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8.10.11)
+ read more
/nail polish.jpg)
2018.10.18
「無毒」指甲油不一定安全!
哈佛大學研究顯示,標榜「無化學物質(無毒)」的指甲油可能含有與不孕症和癌症有關的有毒化合物。
儘管2004年歐盟禁止許多化學品使用在化妝品中,但科學家認為這導致了「令人遺憾的替代」,就是用另一種毒素來取代。這些化學品仍然經常在美國使用。在美國,化妝品不需進行安全性測試即可進入市場;在台灣,一般化妝品無須辦理查驗登記,也免申請備查。
因此,指甲油的包裝及標示的管理變得很重要。由於目前化妝品的包裝標示沒有管理規範,消費者和美甲沙龍業者很難理解這些標示對健康的真正意義。
研究結果
研究檢視了40種號稱「3無(3-Free)」到「13無(3-Free)」不同的指甲油,記錄了這些指甲油的成分說明及標示。所謂「3無」是指甲油沒有「甲苯(Toluene)」、「甲醛(formaldehyde)」和「DnBP」,許多指甲油不使用更多種有爭議的化學物質,聲稱「5無」、「7無」或「13無」。
這40種指甲油是由12個品牌所生產,他們是最受歡迎的紅色及粉紅色,並有金屬亮澤和透明層。但研究未揭露是哪些品牌。
結果顯示,整體上廠商已移除了「DnBP」(2004年歐盟禁用),但有一半產品以「TPHP」替代,以防止指甲油剝落及變色。同時,並非標榜「無毒」的指甲油就沒有化學物質,例如,在三個聲稱「無毒」的品牌中發現了會干擾荷爾蒙的「TPHP」的含量高於100ppm。干擾荷爾蒙的化學物質與不孕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甚至乳癌等有關。
研究結果進一步指出,60%的樣本中含有干擾荷爾蒙的「DEHP」,其含量從微量到100ppm不等。DEHP與不孕症有關,也可能使人類致癌。目前已發現即使通風也能在室內環境中存在多年。研究人員警告說,這可能會使美甲沙龍業者處於危險之中。
其他聲稱「無毒」的指甲油所含的化學物質還有鉛,這與嘔吐、聽力損失和兒童學習困難有關;還有香精(fragrance)。
儘管FDA對化妝品進行了監管,但並不要求產品在進入市場之前獲得安全認證。 而「3無」或「無毒」這樣的標示和廣告宣稱也不需要得到FDA或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批准。 因此,指甲油的選擇對於使用者是一個困境。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10.10)、Eurekalert(2018.10.10)
+ read more

2018.10.17
全球剖腹產率15年間翻倍:每5個小孩有1個是剖腹產
在全球範圍內,通過剖腹產出生的嬰兒數量從2000年至2015年間幾乎翻了一倍-從所有出生人數的12%增加到21%。雖然低收入國家和地區的許多婦女和兒童仍然無法獲得剖腹產以挽救生命,但這種手術在許多中高收入國家或地區被過度使用。
當女性和新生兒發生併發症如出血、胎兒窘迫、高血壓疾病和異常嬰兒時,剖腹產是一項挽救生命的手術。但是,手術並非沒有風險,並且與未來生產時發生併發症有關。
據估計,10-15%的分娩在醫學上需要剖腹產因為併發症的憂慮或發生,這表明平均剖腹產率應該在這個水平之間。然而,研究作者指出,2015年有28%國家(47/169個國家)的剖腹產率低於這個水平,63%國家(106/169個國家)的剖腹產率高過,而至少有15個國家,剖腹產率超過40%。
Marleen
Temmerman博士表示,懷孕和生產是正常的過程,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安全的。剖腹產率大大地增加主要發生在資源豐富的地區且多是非醫療目的的剖腹產,這讓人擔憂,因為剖腹產可能為母親和嬰兒帶來併發症和副作用。研究呼籲醫療保健專業人員、醫院、贊助者、女性和家庭,只有在醫療需要時才採取這種方式進行。在發生併發症時,剖腹產可以挽救生命,我們必須加強貧困地區的剖腹產可用性,但不應過度使用它們。
全球剖腹產使用的差異
研究分析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資料庫的169個國家的數據,追蹤全球的剖腹產使用趨勢。從全球來看,2000年至2015年間,剖腹產的使用率每年增加3.7%—從2000年佔活產嬰兒的12%增加到2015年的21%。
而各地區之間的變化速度差異很大。南亞地區的使用增長最快。剖腹產在2000年未被充分利用,但到2015年被過度使用(從7.2%增加到18.1%)。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速度緩慢,剖腹產率一直很低(西非和中非的剖腹產率從3%增加到4.1%,在東部和南部非洲從4.6%增加到6.2%)。
在北美、西歐、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剖腹產繼續被過度使用,這些地區在2000年至2015年間,北美地區在15年間的剖腹產率從24.3%增加到32%,西歐從19.6%增加至26.9%,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從32.3%增加至44.3%。英國從19.7%增加到26.2%。
在台灣,2004年剖腹產率為33.1%,2015年為35.9%。十幾年下來都在30%以上,且呈增長趨勢。
作者發現,剖腹產使用的全球增長歸因於在醫療院所出生的人數增加,佔增加的三分之二,及醫療院所傾向剖腹產的介入增高,佔增加的三分之一。
觀察剖腹產使用率較高的巴西和中國,作者發現大多數接受剖腹產手術的是低風險妊娠和以前曾有剖腹產的女性。在巴西,教育程度較高的女性比較低的女性剖腹產使用率較高(前者54.4%,後者19.4%)。
在2010 -
2015年出生人數最多的10個國家中,各地區之間的剖腹產的差異很大
-
例如,中國各省之間的差異介於4%至62%之間,印度國內的差異範圍是7%到49%。美國、孟加拉國和巴西的報告指出,全國超過25%的生產是剖腹產,這些國家的一些地區剖腹產的比例是其他地區的兩倍。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內也存在巨大差異。與貧窮婦女相比,最富有的婦女剖腹產約是前者的6倍,而在私人機構中剖腹產的比例是公共機構的1.6倍。研究作者認為,這反映出貧窮與郊區人口長年缺乏衛生資源及人力的問題。
與剖腹產過度使用和使用不足有關的危害
當出現併發症時,剖腹產可以改善孕產婦、新生兒和兒童的存活率,還可以降低失禁和子宮脫垂的風險。然而,剖腹產對母親和嬰兒有短期和長期風險,沒有醫療原因下剖腹產沒有任何好處。婦女和兒童可能會受到傷害或死於手術,特別是在沒有足夠的設施、人力和醫療保健的情況下。
剖腹產後產婦死亡和殘疾的風險高於陰道生產。剖腹產的母親恢復較為複雜,並且剖腹產會導致子宮疤痕,這與出血、胎盤異常發育、異位妊娠、死產和未來懷孕的早產有關。作者表示,這些風險很小但是很嚴重,隨著越多女性剖腹產,每種風險都會增加。
有新的證據表明,通過剖腹產出生的嬰兒在出生時有不同的荷爾蒙、身體、細菌和醫療暴露,這可能會微妙地改變他們的健康狀況。雖然長期風險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但短期影響如免疫發展的變化,這會增加過敏和氣喘的風險,並改變腸道內的細菌。
解決過度使用剖腹產的問題
女性要求剖腹產的常見原因包括過去陰道產的負面經歷、對陰道產疼痛的恐懼或對骨盆底損傷、尿失禁、性功能降低等生產影響的擔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作者建議進一步研究放鬆訓練、生產培訓研討會、教育講座和製作小冊子,並與衛生專業人員會面,以促進支持性關係、合作和尊重。
對於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而言,改善教育、指引和溝通以及第二意見政策(second-opinion
policies)也可能有助於解決諸如產婦要求、剖腹產的便利性和經濟誘因及對訴訟的恐懼等影響。特別是,在某些地區,剖腹產被視為具有保護性,如果生產中發生併發症,相較於陰道產,剖腹產的醫生較不太可能被起訴。因此,年輕的醫生正在成為剖腹產的專家,同時他們對陰道生產的能力失去信心。
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於聲明稿中提出六項降低剖腹產率的建議,包括:告知婦女剖腹產的益處和風險,讓剖腹產與陰道產的費用於私立與公立醫院都一樣及確保醫院公佈其年度剖腹產率等。全世界剖腹產率驚人地增加,醫學專業本身無法扭轉這一趨勢,必須與政府機構、醫療保險業和婦女聯合行動,以停止非必要的剖腹產及提供女性與家庭最適合的產科照護。
對這份系列研究的評論指出,目前尚未解決的是當女性選擇剖腹產與醫療指令相左時,發生衝突的問題。雖然研究表示女性的要求並非讓剖腹產過度使用增加的主要推力,但是降低剖腹產率的努力不論如何都要尊重女性選擇其生產方式的權利。英國NICE指引指出,女性若希望剖腹產,她應被提供計劃性的剖腹產手術。不過指引同時點出,醫師可以拒絕提供,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也鼓勵在女性未提出剖腹產要求時避免使用剖腹產。而在台灣,政府雖然沒有限制女性選擇剖腹產,但是非醫療原因的剖腹產必須自費。希望這份系列研究能引發更多討論及研究來實踐降低剖腹產率使用。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8.10.11)
* _Global epidemiology of use of and disparities in caesarean
sections. _The Lancet Vol 392, Issue 10155, P1341-1348, Oct. 13, 2018.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