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及減重對關節炎更有效
2022.05.23
運動及減重對關節炎更有效
許多人認為運動會傷害關節。但是,英國衛生部(NHS)新的臨床指南,建議關節炎患者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減重和運動,而不是止痛劑。   指南草案建議人們量身定製的運動計劃,並指出,進行定期和持續的鍛煉,即使最初可能會引起不適,但對他們的關節有益。長期運動,強化肌肉,幫助人們保持健康的體重,好處也會增加。   至於減重指南說,任何程度的減重都可能有益,但減掉本來體重10%比5%可能更好。   如果無法通過其他方式控制病情,應轉診髖關節或膝關節置換手術,不應因年齡、性別或肥胖而推遲轉診。   對於減痛,該指南同時推薦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如布洛芬;但不建議普拿疼或強效鴉片類藥物。   許多骨關節炎患者在許多情況下被困在止痛藥上,沒有其他有效的抒解方法。此指南破除了運動的迷思,不僅可以對控制病情產生影響,還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   該指南不涵蓋其他類型的關節炎,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22.04.29)      
+ read more
運動是憂鬱症的特效藥
2022.04.22
運動是憂鬱症的特效藥
大部分人都聽過運動有益健康。一項新的研究,站起來活動一下 —即使是小小的體育活動,例如快走,也可能大大降低患憂鬱症的風險。   研究團隊指出,運動對於精神健康顯著地有益,即使運動量低於公共衛生部門的推薦。運動並不需要太多。一週快走2.5小時,比完全沒運動的人,憂鬱症的風險較低。   研究指出,與不運動的人相比,每週進行相當於 1.25 小時快走活動的成年人患憂鬱症的風險降低了 18%;提高到相當於每週快走 2.5 小時的活動量與憂鬱症風險降低 25%。但是,運動超越2.5 小時的活動量,益處減少。   每一步都有幫助 加拿大神經科學家Jennifer Heisz說,有憂鬱症的人有時難以鼓勵他們運動,所以任何行動、每個行動,每步有益的訊息對這些人可能有幫助。   Heisz建議人們每天試著動一動,也許5分鐘或10分鐘的走路,對於整天坐著的人,也可以每30分鐘做兩分鐘的活動。   先前的研究 2018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了類似的結果:每週進行 3 到 5 次每次 45 分鐘鍛鍊的人,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天數減少了約 43%。即使是做家務,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天數也減少了約 10%。   2020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使是輕度運動也有助於保護兒童免於患上憂鬱症,亦即12 歲時每天 60 分鐘的簡單運動與 18 歲時憂鬱症的平均減少 10% 有關。   運動的類型包括跑步、騎自行車和步行,以及做家務、繪畫或演奏樂器等活動。   英國劍橋大學臨床醫學院由Soren Brave 和James Woodcock領導的團隊的研究發表在4月13日《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期刊JAMA Psychiatry       編編來源:Health Day (2022.04.13)      
+ read more
長壽所需的每日步行步數因年齡而異
2022.03.07
長壽所需的每日步行步數因年齡而異
人們朗朗上口的「每天 10,000 步有益健康」是幾十年前日本計步器的行銷喊出的口號。它事實上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近年來又有些研究指出,7千步其實就可以達到健康的目的。   為了瞭解最能改善成年人健康和壽命的每日步行步數,以及不同年齡的人的步數是否不同,馬薩諸塞大學體育活動流行病學家 Amanda Paluch領導國際科學家組成了 Steps for Health Collaborative小組,對來自四大洲近 50,000 人的 15項研究進行的統合分析,提供了新的見解。   最有益步數因年齡而不同   他們發現每天多走幾步有助於降低過早死亡的風險。   更具體地說,對於 60 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每天約走 6,000-8,000 步最能降低過早死亡的風險;而60 歲以下的成年人則是每天走 8,000-10,000 步左右。 這意味著更多的步數不會為長壽提供額外的好處。   Paluch 說,所以,我們看到的是隨著步數的增加,風險逐漸降低,直到趨於平穩。對於老年人和年輕人來說,這種平穩發生在不同的步數。   有趣的是,研究發現除了每天的總步數之外,與步行速度並沒有明確的關聯。也就是說,邁出步伐 —無論你以何種速度行走— 就會降低死亡風險。   這項新研究支持並擴展了 Paluch 領導的另一項研究的結果。該研究於去年 9 月發表在 JAMA Network Open上,該研究發現每天至少步行 7,000 步可以降低中年人過早死亡的風險。   2018 年更新的美國人體育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體育鍛煉。   該研究結果在 3 月 2 日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雜誌。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2.03.03)      
+ read more
繼續慢跑吧!它不會傷及你的膝蓋!
2021.11.23
繼續慢跑吧!它不會傷及你的膝蓋!
如果你喜歡跑步運動,可能常聽見朋友勸說,這會傷害膝蓋。真是這樣的嗎?   最新的英國研究詳盡分析過去的研究資料發現,一個人的運動量和膝蓋關節炎的風險並不相關。   翻轉概念的研究   研究團隊綜合在全球六個不同地方進行臨床研究,蒐集了5,000人以上針對膝蓋關節炎症狀追蹤5至12年的數據。   在每一項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都會追蹤參與者每天的活動時間,估計他們身體消耗的能量。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運動所消耗的能量或者運動所花的時間,都和膝蓋疼痛或關節炎症狀都沒有關係。    洛杉磯宇宙足球隊的主治醫師,也是美國男子足球國家隊的隊醫 Dr. Bert Mandelbaum認同這項研究:「更加證實個人運動的多少,並不會增加骨關節炎的風險、發生或惡化。」   錯誤的觀念如何產生的呢?   Huffman認為:人們將運動相關的受傷誤認為是運動對關節所造成的影響。其實,膝蓋關節炎最明顯的風險是受傷、肥胖、基因、和女性荷爾蒙。運動越多的人有較多傷及膝蓋的機會,所以才有這種迷思。   Huffman指出事實上運動可以在幾個方面有助於防止膝蓋關節炎: ─ 運動時膝蓋的伸縮可促進液體滲入關節,給予較好的養分。 ─ 運動增加新陳代謝有助於控制膝蓋關節的發炎。 ─ 運動可以減重,繼而降低膝蓋的負重量。 ─ 運動增強膝蓋周邊的肌肉,穏定膝蓋,減少受傷的風險。   Huffman認為單純使用關節的多少並不是問題。不讓膝蓋受傷,最好是選擇適當的運動。   加州Cedars-Sinai Kerlan-Jobe機構的醫療事務共同主持 Dr.Mandelbaum説:「運動所提供的益處遠超過健康的關節。身體的活動可促進身心健康,在生活質量上扮演一個重要角色。益處包括減少焦慮、情緒較好、減少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因而比較長壽。」    這個研究最近發表在《關節炎和風濕病學》期刊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1.11.10)      
+ read more
減脂或增肌 哪種對心臟比較好?
2021.09.27
減脂或增肌 哪種對心臟比較好?
新的研究建議年輕人,比起長肌肉,消除過多的體重對心臟長期的健康較有益處。   研究的主要作者,英國Bristol大學傳染病學資深研究員Joshua Bell説:「我們依然鼓勵要運動,這對健康很有益處,身體強壯本身就是一種獎勵。但是,增加肌肉以避免心臟疾病不要有太多的期待,減少脂肪才是真正的重點。」   這項研究追蹤超過3,200位出生在1990年代的英國人。研究結果發現,在25歲時,在青少年期減少脂肪的人比增加肌肉的人,較不會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如高血糖、發炎或不好的膽固醇。   Bell指出要減低心臟病的風險因子,改變體脂似乎比改變肌肉更有作用,一些方法如減少不好的膽固醇,消除脂肪的保護力比增加肌肉高達五倍。   他說,青春期13至18歲之間,增加肌肉似乎對心臟有好處,但之後好處就消退了。肌肉對行動和自主很重要,但在心臟疾病的指標上,控制脂肪應是較高的優先順序。   此研究的發現很重要,因為它指出未來心臟的問題在青少年還健康時就種下了。雖然嚴重的心臟病傾向於老年時才發作,但並非一夕之間形成。維護心血管健康從青少年時開始,鼓勵多運動、均衡飲食,以保持健康的體態。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1.09.17)    
+ read more
運動有性別之分?許多家長仍認為男孩比女孩適合運動
2021.07.30
運動有性別之分?許多家長仍認為男孩比女孩適合運動
美國密西根大學護理學院Philip Veliz博士所主持的研究發現,相較於男孩,女孩從未參加過運動的可能性更大(35% vs 43%)。而且目前正在參加運動的比例也更低,女孩的比例為36%,男孩的比例接近46%。總體而言,大約40%受訪的孩童/青少年表示他們目前正在參加體育運動。   Veliz博士指出,性別刻板印象和缺乏女性教練作為榜樣是女孩退出或不參加體育運動的最大原因。   此外,女性運動員受到不平對待的雙重標準,或不像男性運動員那樣受到重視的刻板形象,在家長心中還是存在。參與運動的性別差距持續存在,父母是一部分重要原因。   Veliz表示,孩子們參加運動的平均年齡是6歲,這很需要家長的大力參與和支持。如果父母認為男孩運動比女孩好,可能會帶女孩去參加不同的活動,或者根本不運動。   家長心中的性別刻板形象 研究人員對3,000多名7至17歲的男、女孩童/青少年及其父母、監護人進行了調查。結果驚訝地發現,大約三分之一(32%)的父母認為男孩比女孩更擅長運動。孩子從未參加過運動的家長更認為女孩沒有男孩那麼有競爭力,運動對男孩來說比女孩更重要。   Veliz博士說,這些刻板印象可能導致我們所看到的女運動員在比賽中服裝的爭議,例如挪威女子沙灘手球隊因拒絕穿著比基尼泳褲參加比賽而被罰款;一名身障奧會女運動員被官員告知,她的短褲「太短而且不合適」。   缺少女性教練作為典範 Veliz博士更指出,女孩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女教練的相對缺乏」。只有58%的女孩有一位女教練,而將近九成的男孩有一位男教練,女性在青年及更高級別教練中的代表性不足。   因此,讓家長相信男孩和女孩對運動是同樣感興趣,並消除成為女教練的障礙,這是很重要的。Veliz說,隨著越來越多的女運動員有了女兒,這種情況自然會改善,一個喜歡運動的媽媽更有可能說出「希望我的女兒像我一樣參加這些活動。」   發展運動一個主要的問題是認為運動就是要「競賽」。但是,有些孩子只是好玩。事實上,運動是孩子身體活動的主要場域,為孩子的成長奠定基礎,讓他們覺得好玩想要一直玩,就可以持續投入在運動中。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1.07.27)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