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當女生不「心」動…醫生會做些什麼?
2016.07.01
當女生不「心」動…醫生會做些什麼?
心跳停止後,搶救生命的時間分秒必爭,且就算救活了,也需要盡快給予相應的醫療照護,避免身體器官如腦、血管等因缺氧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但是最近有研究指出,發生心臟停止並救活後,女性相較於男性較少獲得的所需的醫療照護。   研究分析的心臟停止案例,一部分發生於美國1000家醫院中,另一部分為被轉院至急診醫院的140萬名患者。研究團隊蒐集了長達10年的資料,並依據患者年齡、健康狀況、醫院特色及其過往處理心臟事件的程序做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10年後男女的院內死亡率皆下降,但是女性仍比男性高;女性死亡率為64%,男性為61%。此外,研究還發現,女性因心臟的電傳導系統失常而發生心臟停止後,獲得冠狀動脈血管造影、血管擴張術以及能夠改善缺氧後腦損傷的低溫治療的可能性,分別較男性低了25%、29%及19%。   同時,研究指出,在這些心臟停止的案例中女性通常較男性年長,且較少在過去被診斷有罹患冠心病。女性較容易被診斷有其他健康問題,如:鬱血性心臟衰竭、高血壓、肥胖等,並且較多是因為肺動脈栓塞導致心臟停止,而非血管阻塞所致。   研究團隊說明,目前仍無法確定性別差異背後的原因,但是當生命正與時間賽跑之際,女性顯然較少獲得立即的照顧。此外,主要研究作者-康乃爾大學威爾醫學院心臟學學系的Luke Kim教授說明:心臟停止與其他疾病差異在於,心臟停止是緊急醫療事件中少數仰賴公眾如何反應的事件,因此應重視心臟病急救在社區的教育(包含心肺復甦術(CPR)或利用除顫器(defibrillator)給予電擊),而非只針對醫護人員或照顧者。   資料來源:Journal of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男性缺少Y染色體較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
2016.07.01
男性缺少Y染色體較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血液細胞中缺少Y染色體的男性,患有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較高且可能隨其年齡增長而增加。   男性有一條X和一條Y染色體,而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研究人員曾經認為在Y染色體的功用主要旨在決定男性性別和保證精子正常產生。但是最近的研究顯示,在Y染色體中含有大量的基因,而其功用是我們還不完全理解的。   另一方面,過去普遍認為: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一些體細胞內的Y染色體會遺失;這被看作是正常衰老現象的一部分。然而最近的一些研究指出,實則不然;例如在一項2014年的研究中,Forsberg和他的研究小組發現,Y染色體缺失的老年男性有較高的罹癌風險,也比其他人來得短命。   而在這項分析了超過3200名平均年齡73歲歐洲男性的血液樣本的研究中發現,原先就已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男性表現出血液細胞中Y染色體缺失的可能性高出將近3倍。不僅如此,有Y染色體缺失狀況的老年男性在未來八年間必須面對更高的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   專家表示,這項研究並不證明Y染色體的缺失與阿茲海默症有直接的影響。研究的共同作者、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人員Lars Forsberg說:「但這增加了Y染掃體缺失與疾病風險之間的關聯。這也引發了有朝一日可經由測試男性血液中Y染色體的缺失,來預測其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的可能性。」   未參與研究的Luca Giliberto博士(紐約曼哈塞的范斯坦醫學研究院的神經學家)認為這項關於阿茲海默症的新發現非常有趣且振奮人心。他指出,在研究人員控制了年齡、受教育程度、高血壓和糖尿病等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風險因素後,仍然可以看到血液細胞中缺少Y染色體的男性比其他男性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高出七倍。「由此看來“Y染色體的缺失"本身,是影響阿茲海默症的獨立危險因素。」。   同時,Giliberto也指出這項發現所開啟的更多問題:Y染色體上的哪些基因的遺失可能會讓一個男性更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Y染色體的遺失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學者推測無論哪個細胞機制失敗並導致了阿茲海默症,它是在我們青春期就開始的,而不是在我們70歲的時候。對此,Giliberto補充:如果Y染色體的遺失直到晚年才開始的話,那麼它對阿茲海默症風險的影響不會如此鮮明。   由於科學家還不完全理解Y染色體的運作,其關聯的原因尚未明瞭。   另一方面,Forsberg推測,既然Y染色體的缺失與癌症風險有關,免疫功能受損可能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Giliberto也同意Forsberg的看法,他指出Y染色體的缺失已可以在某些自體免疫性疾病看出——當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人體自身組織時。當前也有些學者懷疑免疫功能可能影響阿茲海默症的患病風險。   Giliberto總結:就現在而言,我們對於Y染色體與疾病之間的關聯,仍然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而且在“Y染色體缺失"可被當作阿茲海默症風險的“生物標記"前,我們仍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資料來源: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 read more
女人「心」風險:孕期血壓知一二
2016.06.30
女人「心」風險:孕期血壓知一二
一般在判斷高血壓時會以收縮壓/舒張壓為140/90毫米汞柱為標準,而高血壓前期則為收縮壓/舒張壓120-139/80-89毫米汞柱。最近有研究指出這些使用多年的標準可能低估了屬高血壓前期的懷孕女性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研究團隊為探討產前血壓值與產後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風險之間的關係,以507位中國孕婦為研究對象,他們皆無高血壓的紀錄且血糖、血脂皆正常。這些女性在懷孕期間(進入研究前、產前及產後不久)分別接受了7次以上的血壓測量;其中有309位在產後一年半內接受了血糖及血脂檢測。   研究團隊根據血壓測量結果將研究對象分為三類:懷孕期間舒張壓保持在71毫米汞柱以下(組一)、舒張壓保持在71-76毫米汞柱間(組二)以及舒張壓保持在76毫米汞柱以上(組三)。組三的平均收縮壓及舒張壓在高血壓前期的範圍內;並且根據產後持續追蹤的結果,組三的女性於產後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是組一的6.5倍。   研究團隊認為,研究結果支持了懷孕作為測試女性心/血管健康的觀念,亦即懷孕能夠呈現出女性潛在的血壓變化及血糖、血脂代謝的狀況。這三個指標若出現異常可能擾亂心/血管的功能並在未來發展成心/血管疾病。   此外,廣東婦女及兒童醫院(Guangdong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的產科醫師Jian-Min Niu說明,這項研究強調了懷孕期間常規的血壓測量檢查項目是重要的,有助於了解婦女於產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若能盡早發現新陳代謝方面的風險因素,並開始改善生活方式,如少鹽、低油、多運動等可能有助於延緩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資料來源:Hypertension    
+ read more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將強調「支持」母乳哺育!
2016.06.24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將強調「支持」母乳哺育!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曾於2008年聲明臨床醫師應於婦女孕期及產後介入並提供母乳哺育之支援來「促進」母乳哺育。今年,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重新檢視了聲明,並在新的聲明草案中強調「支持」母乳哺育,避免形塑出迫使女性違背其意願而母乳哺育的印象,並承認應由母親自己去決定什麼是對自身及嬰兒最好的哺育方法。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檢視了43個關於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及教育的臨床試驗,並發現每提供30位女性母乳哺育的支持,就會多一位女性母乳哺育達6個月。此外,將試驗結果合併後,預測出若提供女性母乳哺育的支持,女性有21%的可能性會以純母乳哺育持續至少3個月、20%的可能性以純母乳哺育3-6個月、16%的可能性會以純母乳哺育6個月。   然而,提供女性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與女性「開始」母乳哺育並沒有顯著相關;並且雖然許多證據顯示母乳哺育本身對嬰兒及女性健康有好處,但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對嬰兒健康的影響上沒有充分證據顯示有直接的影響。再者,沒有任何研究報告在探討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對母親健康的影響。此外,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還檢視了關於支持母乳哺育的措施的潛在不良影響,包括與選擇母乳哺育有關的焦慮、愧疚感以及產後憂鬱症,並發現不同的研究得出衝突的結論。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的Alex Kemper博士認為,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希望臨床醫師在重視母乳哺育的好處同時不要對女性施壓來促進母乳哺育,而是改以對想要母乳哺育的女性給予支持,避免女性因未選擇母乳哺育而感到罪惡。Kemper博士提到,母乳哺育與否是個應視母親個人狀況而定的私人選擇。   2016年10月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公布了最新聲明。   資料來源: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 read more
研究新發現:女性的上生殖道不是無菌的!
2016.06.22
研究新發現:女性的上生殖道不是無菌的!
  在人體中過去普遍認為是無菌的地方,竟被研究人員發現了細菌!而這些地方指的就是女性的卵巢和輸卵管。   研究人員還發現,罹患卵巢癌的女性相較於未罹癌的女性,在這些位置上有不同的細菌群體。這項發現引出了一個疑問——在上生殖道的細菌是否可能對卵巢癌的發生或進展產生影響?   北卡羅萊納州大學女性健康研究中心的主任Wendy Brewster博士在大學新聞發表會中表示:「這是個對生命的開始來說必不可少的地方——人們不會預期它充滿著細菌。但事實上就連在海洋底部的化學坑(chemical pits)裡都存在細菌,那麼為什麼不能在輸卵管裡呢?」。   研究人員從25名女性的上生殖道取樣。這些女性們皆已接受子宮、輸卵管或卵巢的移除手術。其中有一些婦女罹患癌症,而另一些則無。利用基因檢測,研究人員確定了樣本中發現的細菌。並且,卵巢和輸卵管中所發現的細菌是不同的。   研究人員發現,罹有卵巢癌的女性有更多潛在有害細菌的菌株。但若說這些細菌會對卵巢癌的發生或進展產生影響還言之過早。   Brewster說:「現在我們知道這些生物的存在,而且在女性上生殖道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種類的生物,我們想知道的是:這些生物是否會影響你罹癌?或是會影響癌症的特性嗎?如果你有不同種類的生物,你會不會有更好的結果?」。   該研究的作者建議需要進行更多的相關研究。   資料來源: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補充:這項研究是2016/6/7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的年度會議上所提出的。在會議上提出的研究結果一般被視為初步的,直到研究已被發表在同行評審的期刊中。    
+ read more
女性偏頭痛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2016.06.16
女性偏頭痛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偏頭痛是指頭部密集抽痛,並經常伴隨著疲憊感、嘔吐及對聲光敏感。過去已發現偏頭痛與中風風險增加有關,近來又有研究發現偏頭痛也可能和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有關,但是尚無法解釋偏頭痛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   研究分析了參與美國護理師健康研究計畫(Nurses' Health Study II)的115,541名女性,他們皆無罹患心/血管疾病之紀錄,年齡在25-42歲之間,自1989年開始接受了長達22年的追蹤。研究團隊在分析過程中控制了其他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因素,如:年齡、高血脂、糖尿病、吸菸、高血壓、心臟病家族史、更年期及是否有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服用避孕藥或阿斯匹靈等,以了解偏頭痛是否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據分析結果,有15%的女性被診斷患有偏頭痛;1.2%發生心臟疾病、中風或需要手術疏通血管;0.2%死於心/血管疾病。在排除其他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因素後,發現有偏頭痛的女性其心/血管疾病風險是無偏頭痛者的1.5倍;並且有偏頭痛的女性較容易有過重、吸菸、高血脂及高血壓的現象,但是研究並未發現這些現象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有關。   研究團隊說明,雖然在排除其他與心/血管疾病有關之因素後結果依然成立,但如同任何觀察性研究一樣,此結果無法呈現出偏頭痛與心/血管疾病的因果關係。再者,此份研究首要的弱點即無法解釋偏頭痛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之間的關係,也沒有證據顯示預防偏頭痛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的評論者美國哈佛大學博士Rebecca Burch及紐約州立大學博士Melissa Rayhill說明,雖然對有偏頭痛的個體而言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幅度小,但是從人口的角度來看,患偏頭痛者多,因此此結果仍具有重要性。然而,Burch博士及Rayhill博士提醒,任何人都不應試圖用女性偏頭痛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的關聯來影響治療方式。在缺乏足夠證據下,偏頭痛只能作為對醫療人員的提醒,應注意患者的心/血管健康並提供適當的檢查。若要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透過運動、不吸菸、健康飲食等方法來改善。   資料來源:The BMJ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