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4月起美國俄亥俄州將停徵「陰道稅」
2020.04.11
4月起美國俄亥俄州將停徵「陰道稅」
繼國際間廢除粉紅稅浪潮,美國俄亥俄州州長M. DeWine於去年11月簽署了一份廢止州政府對婦女生理期用品課徵「粉紅稅」的法案,該法案已於4月1日生效。   今年2月底,蘇格蘭通過法案成為全球第一個免費提供婦女生理期用品的國家。繼蘇格蘭之後,3月英國政府宣布將於2021年起取消對女性生理期用品課徵的增值稅。   在台灣呢? 立法委員李麗芬及吳思瑤曾於2017年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停徵女性生理期用品營業稅。財政部提出替代方案回應:將此稅收專款1.7億回饋於女性身上。然時至今日無疾而終。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目前台灣仍對女性生理期用品課徵5%營業稅,面對國際上越來越多政府承認對女性生理期用品課稅是一種性別歧視,是時候台灣再次開啟討論,不要讓這個攸關女性健康與經濟的議題無所進展。   「粉紅稅」是對女性的歧視 該法案是參議院第26號法案(Senate Bill 26)的一部分,它不僅廢止了「粉紅稅」,還提供負責採購學校用品的教師稅收減免。該法案提案人表示,「粉紅稅」是對女性的歧視,因為大多數男性生理用品都沒有被課稅。   在法案通過之前,州長批准衛生棉條和其他女性生理期用品被視為「奢侈品」,由於當時女性生理期用品未被歸類為必需品,因此它們符合被政府課稅的條件。不過,在新法案中它們與食品和醫療用品一樣被歸類為必需品。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4.0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日航空姐可以告別高跟鞋跟短裙了!
2020.04.10
日航空姐可以告別高跟鞋跟短裙了!
日本航空公司(JAL)表示,他們不再要求空姐穿高跟鞋或短裙,這對於對抗婦女職場著裝規定的日本#KuToo運動來說是難得的勝利。   日本航空公司是日本第一家放寬規定的大型企業,以回應女性抱怨必須穿高跟鞋讓她們感到不舒服且常讓她們感到非常疼痛。   該航空公司表示,根據將於4月生效的新著裝規定,將近6,000名女性機組人員將能夠穿「最符合他們需求」的鞋類並將裙子換成長褲,藉此建立一個「多元友善的職場」。   #KuToo運動的發起者石川優実(Yumi Ishikawa)樂見日本航空公司的決定,她表示:鑑於日本航空公司是一家如此大的企業,這對於運動的訴求來說可謂邁出了一大步。。   石川女士補充:不僅是航空公司,還有旅館、百貨公司、銀行和許多其他公司都有要求女性職員穿高跟鞋。我希望他們能效仿日本航空公司。   #KuToo運動的KuToo是取自日文鞋子(kutsu)與痛苦(kutsuu)之同音。石川優実去年於Twitter上發布訊息表示當她在葬禮接待室打工時被強制穿上高跟鞋。   不過,其他日本企業不太可能效仿。日本共同通信社(Kyoto News)去年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包括銀行和航空公司在內大多數從事服務業的企業都要求女性穿高跟鞋。   另一項調查發現,超過60%的女性被告知要穿高跟鞋或者目睹女同事被要求穿高跟鞋。超過80%的人說高跟鞋導致他們身體痠痛。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表示,他反對針對女性的職場著裝規定,但在#KuToo運動之初時任厚生勞動省部長的根本匠表示,這是「必要和適當的,社會普遍接受。」。   自從電視報導有企業強迫婦女戴隱形眼鏡而引起民眾於社群媒體表達憤慨後,#KuToo運動的訴求已擴大到包括在工作中戴眼鏡之權利。   Twitter上的標籤「#メガネ禁止」(#禁止戴眼鏡)獲得許多響應。這個標籤源自於一名在餐館工作的女員工,她抱怨她一再被告知不要戴眼鏡,因為這讓她看上去很失禮且與她的制服不搭。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0.03.2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抗發炎藥有害新冠狀病毒患者缺乏證據
2020.04.08
抗發炎藥有害新冠狀病毒患者缺乏證據
上月專家提出警告,「布洛芬(ibuprofen)」等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可能因削弱免疫系統抵抗病毒的能力,而使新冠狀病毒患者病情惡化。不過,最近倫敦國王學院的科學家指出,沒有證據顯示「布洛芬」對新冠狀病毒患者有害。   當專家提出關於「布洛芬」的警告後,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即不再建議人們服用「布洛芬」。當時英國政府的首席科學顧問也表示,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明智的做法是避免服用「布洛芬」。   證據並未支持或反對使用抗發炎藥 最近一份研究從有關新冠狀病毒之研究中找到13項探討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影響之研究並做了文獻回顧,在這些抗發炎藥中「布洛芬」是其中之一。結果顯示,證據並未支持或反對使用抗發炎藥。   研究人員表示,圍繞著「布洛芬」的訊息相互矛盾,而醫學證據目前尚無定論。   癌症和器官移植患者感染嚴重新冠狀病毒的風險較高,尤其是因為他們可能會為了治療而服用可能影響免疫系統運作之藥物,如:抗發炎藥。   如果這些患者感染了新冠狀病毒,他們的醫生就需要知道要停止服用哪些藥物以避免其病情加重。   研究團隊寫道:「目前的文獻在關於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以治療新冠狀病毒患者方面尚無結論。」。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透過抑制控制著發炎反應的酵素來發揮功能,有助於減輕大多數新冠狀病毒患者會有的疼痛或發燒。   一些醫生警告,抗發炎作用可能會削弱人體對感染的反應,減慢患者從新冠狀病毒康復的時間。    致力於初級保健研究的P. Little教授說:「許多國家進行的病例對照研究提供了大量文獻指出,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可能拉長呼吸道感染併發症或不適的病程。」。   但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員G. FitzGerald在《科學》雜誌上則表示,法國部長提出關於布洛芬的建議具誤導性。   在這一片混亂中,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正在調查該問題。   布洛芬的商品「Nurofen」製造商「利潔時Reckitt Benckiser」強調,30多年來此藥被民眾用來自我治療發燒和止痛,包括治療病毒性疾病。目前並沒有任何可靠的科學證據顯示布洛芬的非處方使用與新冠狀病毒病情惡化有關。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0.04.01)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防治新冠狀病毒的新曙光—維生素D?!
2020.04.02
防治新冠狀病毒的新曙光—維生素D?!
武漢病毒大流行,有些人不太會受到影響,這是由於他們的免疫系統可以有效抵抗感染。在抗生素及有效疫苗問世之前,已經有廣泛的研究在了解能促成如此強大的免疫系統的「宿主因子」(host factors),這些研究應成為當今應對新冠狀病毒大流行的重要資訊。   一般會關注的宿主因子包括:維生素(例如A和C)、礦物質(例如鋅和鎂)和Omega-3脂肪酸。其中,影響新冠狀病毒患者存活率最重要、研究最多的宿主因子可能是維生素D,它是皮膚暴露於陽光中的紫外線B下而產生的。   預防新冠狀病毒方法露曙光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公共衛生專家J.C. Umhau概述了在冬季和初春皮膚產生較少維生素D如何導致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大流行(其中可能包括新冠狀病毒)。這份被引用了近一千次的評論認為,維生素D較低的人群(肥胖者、老年人以及皮膚黝黑的人群)每天可能需要5,000 IU 維生素D才能防止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維生素D預防急性呼吸道感染 2017年,一份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使用來自25個隨機對照試驗的數據做了系統性回顧分析。在這些研究中,研究人員提供參與者維生素D或安慰劑,再比較他們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發生率,共有超過11,000名參與者。研究指出,補充維生素D是安全的,並且可以預防急性呼吸道感染。每週或每天吃維生素D的受試者及缺乏維生素D的受試者受益最大。   該研究指出,治療4位維生素D不足的人即可預防1例急性感染。重症照護的研究也記錄了維生素D對急診室中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存活率的重要作用。維生素D活性對於免疫防禦至關重要,它透過幾種機制來影響免疫:維持細胞間的緊密連結、促進抗菌肽(如抗菌蛋白Cathelicidin和Defensins)的作用以及緩解發炎反應。   具實證基礎的預防方法 積極地辨識及治療患有維生素D缺乏症的人是降低感染新冠狀病毒風險的一種可能策略。正如英國醫學期刊的評論所述,定期服用維生素D3可減輕感染,儘管最佳口服劑量尚有爭議。以靜脈注射的劑量看似無法有效對抗感染,這可能是由於維生素D代謝失調所致。   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替代方法是曬太陽。由於將整個身體暴露在大陽光下可以長期有效地改善維生素D缺乏症,因此可以大大增強人的免疫防禦能力。   這篇文章沒有為維生素D補充品能預防或治療新冠狀病毒背書,旨在於刺激討論及提升人們關於容易感染新冠狀病毒可能因子的意識。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並未陳述對抗冠狀病毒的有效性,並且研究參與者有將近一半是來自印度及阿富汗的嬰兒。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0.03.25)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嚴重新冠狀病毒患者有六成肥胖
2020.03.28
嚴重新冠狀病毒患者有六成肥胖
英國國民健康服務(NHS)的稽查指出,因為新冠狀病毒而出現嚴重症狀的患者中有63%是肥胖,37%是60歲以下。   英國重症照護國家稽查和研究中心分析了上周四以前住進加護病房194名新冠狀病毒患者。這份分析是首次對需要全天候照護的患者進行的深入研究,有助於提高醫生對新病毒的了解。    分析顯示,肥胖者有較高的風險出現新冠狀病毒嚴重併發症,這一發現將引起衛生單位的關注,因為英國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肥胖。   超過三分之一的重症患者在60歲以下,顯示不只有高齡者風險較高。   該報告還發現,需要重症照護的新冠狀病毒患者中有71%為男性,9%同時患有「嚴重合併症」如潛在的心臟病或肺部疾病,還有兩名患者懷孕。   許多研究顯示,肥胖的人更有可能遭受嚴重併發症或死於流感等感染。   為什麼肥胖者惡化風險高? 醫生表示,由於肥胖者的免疫系統一直試圖保護和修復發炎對細胞造成的損害,免疫系統利用其所有能量來抵禦發炎,這意味著身體的防禦系統幾乎沒有資源來防禦像新冠狀病毒這樣的感染。   肥胖者的飲食中也多缺乏纖維與抗氧化物質,這些營養可保持免疫系統健康。     體重過重使橫膈膜和肺部難以擴張和吸入氧氣。缺氧,會使器官將開始衰竭。   這些因素可以解釋為什麼與健康人相比,當新冠狀病毒來襲時,肥胖者的肺部往往會更快地惡化。   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可能會增加肥胖者罹患嚴重的新冠狀病毒疾病的風險。研究指出,運動會增加某些免疫細胞的數量,從而有助於增強免疫力,但肥胖者多缺乏運動。動脈阻塞也使攜帶免疫細胞的血液難以循環至身體的各個部位以抵抗感染。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0.03.23)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A血型者可能較易感染新冠狀病毒而住院??
2020.03.24
A血型者可能較易感染新冠狀病毒而住院??
一項新的初步研究發現,從住院病患的資料裡發現血型與罹患新冠狀病毒之間存在相關性。相較於其他血型,A型血的人可能風險最高,而O型較低。   這份來自中國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研究僅在網路上發表,尚未發表在期刊上。意指這份研究的方法與結果尚未被其他專家評審過。因此,不應用於臨床指導。   血型A風險最高嗎? 研究人員檢視了因新冠狀病毒而住院的2,173例患者的血型分佈。這些人分別在中國武漢市或深圳市之三所醫院接受治療。研究將這群人的血型分布與代表一般人口的血型分布進行比較,代表一般人口的樣本有3,694例。   研究發現,相較於一般人口的血型分布,因新冠狀病毒住院(金銀潭醫院)的1775人當中A型血液患者的比例明顯較高。他們還發現,這群住院者O型血液比例明顯低於一般人口。   一般人口的血型分布為:A型佔32.16%、B型佔24.90%、AB型佔9.10%及O型佔33.84%。因感染病毒而住院於金銀潭醫院者的血型分布為:A型佔37.75%、B型佔26.42%、AB型佔10.03%及O型佔25.80%。   其他兩個醫院(398人)的的研究結論和金銀潭醫院的非常相似。   研究作者表示, A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者患新冠狀病毒的風險顯著較高;O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者患新冠狀病毒的風險顯著較低。   我們必須強調,研究人員提到的是因為新冠狀病毒而需要住院治療的風險,而不是感染病毒風險。這是因為研究調查的資料僅包含症狀嚴重到需要住院的個人,而不包含症狀輕而在家休養的個人。   結論可能純粹是巧合 英國雷丁大學副教授S. Vaiyapuri博士強調,由於這是項初步研究的結果,A型血液者不必擔心。如果不確定冠狀病毒和ABO血群抗原之間的因果關係,就很難得到這個結論,它可能是純粹的巧合。重要的是,人們不應該對這些結果感到恐慌,因為顯然,還需要進一步的科學研究來證實這些說法。   此外,這份的研究僅包括中國非常特定人群的數據。   不過,如果未來有研究證實了這份研究的結果,則可以幫助醫療人員識別哪些感染新冠狀病毒者最有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編譯來源: * Daily Mail(2020.03.20) * _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 Blood Group and the COVID-19 Susceptibility_. Jiao Zhao et al. medRxiv 2020.03.11.2003109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