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l.jpg) 
                    2020.02.12
                                        藍色小丸子讓男性只看到藍色?!
                    
                        「威而鋼」是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它被認為安全且副作用小。不過,最近一項研究指出服用最高劑量(100毫克)可能帶來視覺上持續的副作用,如對光線敏感、色覺辨認障礙等。研究表示,雖然這些副作用很少見,但還是建議,第一次服用「威而鋼」的人應從較低劑量開始。
 
勃起功能障礙可能影響患者心理,並且可能阻礙人擁有滿足的性關係。威而鋼從1998年開始被核准用於治療勃起功能障礙,不久後它變成歷史上銷售最快的藥物,顯示男性在增強性表現方面有很大的需求。
 
不過,其實威而鋼一開始是用來治療高血壓。此藥會使陰莖的血管膨脹並放鬆平滑肌,使男性較容易勃起及保持勃起狀態。藥效通常持續3至5小時,偶爾會出現副作用如頭痛和視線模糊,但通常副作用很快就會消失。
 
最近來自土耳其的醫師從17位就診的男性找到一種現象。這些患者經歷許多視覺上的不適,包括:瞳孔異常膨脹、視線模糊、對光線敏感及色覺辨認障礙,其中色覺辨認障礙的症狀是主要看到藍色而看不到紅色或綠色。
 
這17位男性全都是第一次服用威而鋼,並且都服用最高劑量。沒有人是經由醫師開立處方箋取得藥物的。當藥效開始時,他們就開始經歷視覺上的副作用,並且在服藥24-48小時後症狀仍然持續。
 
在診所的醫師為這些男性做了許多眼睛檢查並追蹤他們的狀況以了解症狀的發展。所幸的是,21天後所有男性的症狀都消失。不過,對他們來說這無疑是個不好的經驗。
 
醫師表示,對於大多數男性,任何副作用都是短暫且輕微的。不過,醫師強調,對於少數男性來說,可能出現持續的眼睛或視覺方面的問題,這可能是因為這些男性無法有效分解威而鋼,並從身體排出,導致這些人體內的濃度比多數使用者來得高。
 
這些男性都是第一次服用且服用的是最高劑量。從較低劑量開始代表副作用會比較不嚴重。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2.0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2.06
                                        陰道有分泌物是正常現象嗎?
                    
                        頻繁的陰道分泌通常是正常的現象。它是陰道和子宮頸內的腺體製造出來的液體,例行公事地冲掉死亡的細胞和細菌,以保持陰道的清潔、潤滑,且無感染。
 
這些分泌有顏色、氣味和數量的不同,根據月事週期、哺乳、排卵或性興奮而定。甚至藥物,如抗生素或類固醇,灌洗或使用某些肥皂,泡沫浴也會改變分泌物的本質。
 
分泌物有以下的狀況時,則需要諮詢醫療專業:
1)顏色不正常(正常的顏色,由清澈到白且黏)
2)氣味改變
3)分泌物的黏稠度和平常不同
4)特別是陰道會癢、紅腫,流血污斑或灼熱
 
這些症狀可能是性傳播感染,如未治療,可能會散播到子宮、卵巢和輸卵管,而且會傳染給配偶。
 
 
和陰道分泌物相關的,最普通的兩種性傳播感染,淋病和披衣菌,也可能是細菌性陰道炎、子宮頸炎、骨盆腔發炎、念珠菌感染,或者是忘了取出的衞生棉條。有時候,雖然不常發生,陰道分泌物可能是癌症的跡象。
 
生育年齡的婦女最常見的陰道感染之一是細菌性陰道炎,乳白色分泌物,有強烈魚腥味。相反地,念珠菌感染的分泌物則無味,白色且濃稠。
 
不論有否分泌物,維持陰道健康的方法如下:
1)如厠後,衛生紙由前方往後方擦拭
2)穿棉製的內褲
3)避免公共熱水浴池,灌洗陰道、女性清潔噴劑、彩色或香水衛生紙及除臭衛生棉
 
不管任何原因,陰道分泌物以及潛在的問題都可以治療。若有不正常的分泌時,必須經由醫療人員確診後進行適當的療法,不可自我診斷導致誤診。
 
編譯來源:Healthy Women (2020.01.2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2.05
                                        法國鬆綁 女人都可以做人工生殖
                    
                        法國於日前修訂了《生物倫理法》,對器官移植、醫療協助生殖等部分的規定進行修改。新法將允許單身女性、女同性戀伴侶進行體外人工受精,這是總統馬克宏推動的重大改革之一。
 
根據法國現行法律,體外人工受精僅限於異性伴侶,並且需有不孕或其他醫療情形才適用。甫通過的《生物倫理法》放寬有關醫療輔助生殖的規定,對象擴及所有女性,包含單身女性、女同性戀伴侶等,都可以藉由醫療介入獲得自己的孩子。
 
修法過程面臨強烈反彈聲浪,曾有數萬名反對者上街抗議。保守派團體批評,該法「剝奪了孩子擁有父親的權利」。法國主教團主席Georges
Pontier曾表示,所有公民都有義務站出來對抗這條新法。部分反對者擔心,這將為代理孕母的合法鋪路。
 
台灣《人工生殖法》未適用同性伴侶
在台灣,人工生殖目前僅適用於異性夫妻,同性婚姻合法之後,也成為討論焦點。國健署王英偉署長曾表示,人工生殖法最初立法基準不是為同志婚姻關係,同志是否適用需再研議,將儘速召開專家會議。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表示,生育屬女人的身體自主性,是否有婚姻關係或有無伴侶,不應視為門檻。至於孩子需不需要有父及母,那是異性戀者的價值觀,也不該是阻止女同性戀者生育自主的藉口。
 
編譯來源:REUTERS(2020.01.23)、FRANCE24(2020.01.20)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1.24
                                        女性血管衰老的速度比男性快
                    
                        媒體經常將心血管疾病描述為男人的問題,但最新研究指出,女性血管的衰老速度實際上比男性快。
 
這項新研究發現,女性的血壓早在30幾歲就開始,並且在往後一生中都比男性升高的多。研究人員表示,這讓女性容易罹患的心血管疾病的年齡及類型與男性不同。
 
研究作者指出,其實一開始女性的血壓比男性低。如果以一場比賽來比喻,那麼女性相當於是從起跑線後面起跑。因此,當抵達終點時她們其實是更快、更努力地跑到終點,這給她們的心血管系統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基於這些發現,女性可能希望降低血壓。
 
心血管疾病男女大不同
女性心臟健康專家多年來一直倡導研究中應有足夠的女性樣本,同時也需要認識和研究心血管生理和疾病中的性別差異。這項研究再次提醒醫生,心血管評估和治療的許多方面需要專門針對女性量身定制。在男性中進行的研究結果可能無法直接應用在女性身上。
 
在過去的20年中,研究已經開始挑戰男女患有相同類型的心臟病的觀念,只是女性比較晚才罹患心臟病,並且可能會出現非典型症狀。
 
最近的研究發現,不同性別經常罹患的心臟病類型差異很大。男性更有可能發生典型的、好萊塢式的心臟病,並伴有劇烈胸痛。女性則較容易患上所謂小血管疾病。
 
兩者都是缺血性心臟病的類型,即流向心臟的血液被阻塞,但是根本原因是不同的。發生典型心臟病的原因是動脈因膽固醇堆積而變窄,並且血塊阻塞了動脈,從而阻塞了流向心臟的血液。發生小血管疾病是因為血管未正常發揮功能,而非血管有很多堆積物。
 
研究作者表示,當談到傳統心臟病時,女性確實多在晚年才會發生。但事實可能沒那麼直截了當,因為小血管疾病更加微妙,更難以辨識。
 
研究怎麼做的
由於高血壓通常是心臟病發作、心臟衰竭和中風的根源,因此研究分析了近145,000筆血壓數據,以找出血壓何時開始升高。這些數據來自過去43年中32,833名年齡在5至98歲之間的人。
 
研究人員發現,女性出現較高血壓的跡象時間比男性更早。
 
研究作者表示,這項研究的目的不是要找出導致女性血管老化速度較快的原因。她提到,女性的血管要比男性的血管小,即使考慮了男性和女性體型的大小差異也是如此。因此,吸菸或飲食不良等心臟病的危險因素可能會給女性血管造成更大的傷害。她的團隊希望更好地了解性別差異如何影響降血壓藥的效果,並探討是否需要為女性建立新的診斷高血壓的標準。
 
一位醫學教授表示,我們可能需要調整評估心臟病風險的方法,而女性可能還需要從較年輕時即開始了解自己的風險。我們需要在研究、預防、獲得護理和治療方面實現性別平等。另外,這位教授建議,如果血壓高於120/80,就該開始改變生活方式,例如:減少食鹽量、控制體重、戒菸、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
 
 
編譯來源:
 	* Health Day(2020.01.15)
 	* Eurekalert(2020.01.15)
 	* Ji H, Kim A, Ebinger JE,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Blood Pressure
Trajectories Over the Life Course. JAMA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5, 2020. doi:10.1001/jamacardio.2019.530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1.22
                                        男性有青光眼承受的健康負擔比女性大!
                    
                        最近一份研究指出,全球男性因為青光眼而造成的健康負擔,如:疾病、殘疾或過早死亡,高於女性。
 
研究以「失能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來評估青光眼造成的健康負擔,所謂失能調整生命年即因疾病、殘疾或過早死亡而損失的總年數。
 
研究發現,男性因為青光眼而損失的年數從1990年的10.7年降至2017年的9.4年,女性從1990年的8.8年降至2017年的8.0年。2017年,青光眼造成的失能調整生命年的全球平均為:女性11.6年、男性14.9年。
 
比較相同年齡的男女,男性因為青光眼而損失的年數較高,並且隨著年齡增加差異越大。此外,低社經地位也與更大的性別差異有關。
 
研究表示,雖然全球在青光眼照護上正在進步,青光眼造成的健康負擔的性別差異顯示過去幾十年進步很少。這項研究可能增加公共對於青光眼性別差異的意識,並針對性別制定相應的健康政策以降低因為青光眼造成的健康損失。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20.01.08)
 	* Association of sex with the global burden of glaucoma: an analysi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1.19
                                        為什麼死於心臟衰竭的女性比男性多?
                    
                        最近一篇發表於Nature期刊的回顧文章指出,死於心臟衰竭的女性比男性多,原因是有心臟衰竭的女性只有一半是由心臟病發作引起的,可以透過現代方法治療,而另一半與高血壓長期未治療使心臟逐漸僵化有關,目前對這種心臟衰竭並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文章作者表示,男人和女人有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因此即使罹患同一類型心臟病也會有差異,而現在是時候認識這些差異了。
 
關於如何避免心臟病,除了認識性別差異外,另一個重要問題是了解國家對此有什麼對策。長期以來,心臟病是導致女性死亡或生活品質降低的常見原因。然而,從醫學上講,至今仍不清楚治療女性心臟病或心臟衰竭最佳的方法。這是一種令人無法接受的情況。
 
研究人員比較了心臟病的常見風險因子以及這些因子如何影響男性和女性,他們研究的重點為肥胖、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性別差異。
 
女人體重增加較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11%的女性和15%的男性肥胖。如果從人的一生的角度來看,隨著年齡增長肥胖情形越多,而這種趨勢女性比男性常見。肥胖使高血壓的風險增加了三倍,進一步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此外,肥胖還會增加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相較於男性,有糖尿病的女性患心臟病和死亡的相對風險要高得多。患有第2型糖尿病的女性通常肥胖,有些脂肪儲存在心臟中,這使其更容易患心臟病。
 
雌激素影響心臟風險
許多男女在心臟病方面的差異與荷爾蒙雌激素有關。雌激素防止心臟形成結締組織,避免心臟難以將血液打至全身。在男性身上效果相反。
 
肥胖的男人在腹部的脂肪細胞中儲存雌激素,這對心臟有不良影響。
 
女性停經後體內雌激素下降,導致動脈變得僵硬,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由於這個原因,60歲以下男性高血壓比女性高血壓常見,到了60歲以上情況則相反。
 
作者認為,這可能是為什麼比起男性,有高血壓的女性代表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越來越多女性吸菸
過去幾十年,女性開始吸菸的人數增加。許多女性為了降低食慾及控制體重而吸菸。然而,從健康觀點來看這不是健康的選擇。對女性來說,更年期以後吸菸、肥胖及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的影響增加。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1.0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