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8.11
女性牙周病恐增加癌症風險?!
牙周病,是因牙齦感染和發炎引起的,它影響許多成年人,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見。不久前研究發現牙周病會影響女性受孕機會,最近又有研究發現中年女性的牙周病與某些癌症風險升高有關,如食管癌,乳腺癌和膽囊。
約州立大學的Jean
Wactawski-Wende博士及其團隊為了解牙周病與女性罹患癌症風險之間的相關性,研究人員與65,869名參與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Observational
Study的婦女合作。這些婦女的年齡在54歲到86歲之間。
參與者在1999年至2003年期間用問卷的方式說明自己是否被診斷有牙周病,並被追蹤是否有罹癌直到2013年9月。平均來說,追蹤每位參與者的時間為8.32年。在此期間,有7,149名婦女被診斷患有一種癌症。
研究發現,被診斷有牙周病的婦女罹患任何類型癌症的風險比沒有牙周病的女性高出14%,最常見的癌症類型為食道癌。與沒有口腔健康問題的婦女相比,牙周病患者的罹食的比率高出三倍以上。其他與牙周病顯著相關的癌症還有肺癌、膽囊癌、黑素瘤或皮膚癌及乳癌。研究還發現,牙周病與乳癌、肺癌及膽囊癌的相關性在吸煙婦女身上呈現更顯著的相關。
Wactawski-Wende博士解釋,由於食管靠近口腔,因此牙周病原體可能更容易感染食道粘膜,並增加該部位的癌症風險。此外,牙周病和膽囊癌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新的發現。研究主持人Ngozi
Nwizu博士強調,過去雖然已發現膽囊癌患者有慢性發炎的情形,但這是第一個發現膽囊癌與牙周病相關的研究。
究竟是什麼導致牙周病與各種類型的癌症之間具有聯繫尚未被理解。研究人員認為原因可能是,口腔中的細菌和其他病原體會通過唾液或患病的牙齦組織進入血液。通過這種方式,病原體可以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並影響癌症風險。但是,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實際的機制。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08.01)、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2017.08)
+ read more

2017.08.05
代糖是減重的幫手還是敵人?
最新研究發現,人造甜味劑,或稱代糖,增加了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的風險。
營養與飲食學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曾指出,人造甜味劑可作為限制能量攝入來控制體重或血糖的策略。
然而,研究人員發現,長期使用人造甜味劑,包括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甜菊糖,可能會對新陳代謝、食慾以及腸道細菌產生負面影響。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長期暴露於人造甜味劑可能導致食物消耗和體重增加。
來自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系統性的回顧,企圖釐清人造甜味劑是否與體重和心臟病的長期不良影響有關。回顧的研究內容包含37項研究,約有40萬人、時間在10年左右。總共有7項研究是隨機對照試驗,被認為是臨床研究的黃金標準。隨機對照試驗追蹤了1,003人約6個月。
在短時間的隨機對照試驗中,人造甜味劑的攝取量與體重、BMI或腰圍的減少並不明顯相關;然而,在較長的觀察研究中,人造甜味劑的使用與體重、BMI和腰圍的增加有顯著關聯。
曼尼托巴大學健康科學研究所Ryan
Zarychanski博士表示,臨床試驗的數據並不能明確地支持人造甜味劑對體重管理的預期效果。
編譯來源:CMAJ201707、Daily Mail20170718、Medical News
Today20170717
+ read more

2017.08.03
柳橙汁跟漢堡不配?
脂肪氧化能夠啟動脂肪分子分解,為人們提供長時間的精力來源,然而飲食的內容卻可能影響脂肪氧化過程。一項新的研究宣稱,柳橙汁搭配漢堡,會讓人感到更加疲憊,而且容易發胖。研究人員發現,食用蛋白質餐點搭配含糖飲料會使脂肪氧化率降低8%。
研究團隊招募了27位成年人,13位男性和14位女性,都擁有健康的體重,平均年齡為23歲。參與者進行了兩次24小時的研究訪問,第一次訪問時,在整夜未進食的狀態下,接受兩餐含15%蛋白質的餐點(早餐和午餐);第二次訪問時,在整夜未進食的狀態下,他們吃了兩餐含30%蛋白質的餐點。在第二次訪問中,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並以相同比例增加蛋白質成分。每一餐都以相同的食物製成的,皆含有17g的脂肪和500卡路里。在每次訪問時,參與者的其中一餐會搭配加糖的飲料,另一餐則飲用不含糖的飲料。
訪問期間,參與者被安置在有熱量計的室內,測量他們的活動、氧氣、二氧化碳、體溫和血壓,以了解每個人消耗多少能量,代表飲食變化影響能量消耗和營養素在體內的處理方式,研究人員從中判斷參與者每分鐘燃燒多少克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
研究發現含糖飲料會降低人們燃燒脂肪的能力。如果當參與者吃了含有15%蛋白質餐點並搭配含糖飲料,其脂肪氧化平均會降低7.2g;若含糖飲料搭配30%的蛋白質餐點,其脂肪氧化則平均會降低12.6g。
研究的主要作者Shanon
Casperson博士表示,含糖飲料所提供之額外熱量約三分之一未被消耗,致使脂肪代謝減少,降低的代謝率可能會使身體儲存更多的脂肪。在攝取方面,由飲料而來的額外能量並沒有讓人們感覺更滿足。在消耗方面,額外的熱量並未被消耗,且脂肪氧化也減少。這個結果讓我們更加理解加糖飲料在體重增加和肥胖中潛在的角色。
該研究還發現,參與者在食用與含糖飲料搭配的餐點後約4小時,會渴望食用具有原始風味及鹹味的食物。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可能受限於飲食變化僅在短時間內被測量,並且參與研究者都是年輕且擁有健康體重的成年,將研究升級至更長時間的飲食變化時,必須謹慎使用研究數據。
編譯來源:BMC Nutrition201707、Daily Mail20170721、Medical News
Today20170724
+ read more

2017.07.28
驚!!西方男性精子數量自1970年代以來下降60%!
一項研究提出警告,如果精子數量下降的趨勢與西方國家近40來一樣快,人類可能會面臨滅絕。
精子數是男性生殖力的最佳衡量標準。1992年,第一次有報導指出西方男性精子數量下降,引起持續的關注。但由於限制,過去的研究被認為是有爭議的。
希伯來大學哈醫學院和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做了最新研究,他們收集了185項1973年至2011年期間,關於北美、歐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男子精子數和濃度的研究,在這些研究中被研究的男性不是根據其生育能力而被選入研究的。
為了避免過去研究的爭議,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更廣泛的範圍和嚴格的迴歸方法來保守地解決研究估計的可靠性。
研究發現,男性的精子數量平均下降了59.3%,精子濃度平均下降了52.4%。1996年至2011年期間的趨勢,與1973年至2011年的相同且顯著,表示下降幅度並未減少。
研究人員指出,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的生活方式已經將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的男性精子數量減少了一半以上。
相比之下,南美洲、亞洲和非洲沒有顯著下降,儘管在這些領域進行的研究少很多。
這項研究沒有探討衰退的原因,但以前的一些研究顯示可能與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關,例如:產前暴露於化學物質環境中、吸煙,壓力和肥胖等。
論文主要作者Hagai
Levine博士說,這個研究的結果是一個警訊,呼籲需要有更多有關生活方式、化學物質和環境可能導致人類滅絕的調查研究。
Levine博士表示,
研究結果具有公共衛生意義,因為它顯示不育男性的比例正在增加。「鑑於精子數量對男性生殖力和人類健康的重要性,本研究迫切地呼籲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和衛生當局應積極調查精子數量急劇下降的原因以為預防!」
紐約西奈山醫院的Shanna H
Swan醫生解釋:自從25年前第一次有相關報導以來,精子數量減少一直是被非常關注的。這個研究首次明確地顯示,這種下降是嚴重而持續的。
此外,最近的研究發現,減少的精子數量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有關,這意味著正在進行的衰退指向男性生育和男性健康的嚴重風險。
編譯來源: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201707、Mail Online20170727
+ read more

2017.07.28
咖啡真的有益健康嗎?
一直以來,咖啡對健康有益的說法很多,不僅可以防止肝臟疾病和癌症、癡呆和多發性硬化症,還可以延長壽命。
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嚴謹的研究,傾向於檢視消費咖啡因的風險,特別是對兒童和青少年、懷孕和哺乳期的母親以及具有潛在健康狀況的個人。
咖啡裡頭有什麼?
咖啡含有非常複雜的分子,其中主要的是咖啡因,它是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劑。也有其他抗氧化物質有助清除人體細胞中的自由基、活化DNA修復,以及阻止基因突變致癌的分子。然而,這不完全是個好消息,因為,咖啡也含有致癌物質。
咖啡因在腸中被吸收後,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代謝,而如何代謝咖啡因則取決於我們的年齡。其半衰期—即在人體的系統中分解一半的咖啡因所需的時間—在成年人中估計是在3到7小時之間。但是對新生兒,這個數字高出65至130個小時。並且,部分人因為基因更容易受到咖啡因的影響。對女性來說,口服避孕藥被認為會使體內咖啡因的半衰期加倍。而懷孕的婦女,咖啡因也在身體中保持較長時間。
咖啡中其他的抗氧化劑和風味分子是綠原酸,在蘋果、梨和其他水果以及蔬菜和植物亦有綠原酸。它們被腸道吸收,部分由腸道微生物代謝,能夠對一系列細胞發揮強大的抗氧化作用。
咖啡的健康益處歸功於其中的咖啡因和其他抗氧化劑分子,但這些說法背後有沒有其他安全的問題?
咖啡因安全嗎?
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咖啡因是安全的,但不是所有消費者。最有可能發生咖啡因潛在負面影響的群體如前所述,包含孕婦與哺乳期婦女、兒童和青少年以及可能患有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最新研究針對不同對象,指出咖啡因的不利影響。
女性
女性每日每天攝入量超過400毫克咖啡因,其自然流產的風險增加了11%。懷孕婦女如攝取有咖啡因的食物,會增加生出低體重嬰兒的風險。
哺乳期的母親喝咖啡時,咖啡因會通過母乳傳遞給嬰兒。由於嬰兒代謝咖啡因比成人中慢得多,即使是微小量可能對嬰兒產生顯著的影響,如煩躁。然而,研究對此尚無定論。
兒童
幼兒也容易受到咖啡因的影響,因為他們體重小於成年人,這意味著當他們消耗咖啡因時,其在體內的濃度在每公斤體重上更高,其作用將持續更長時間。
有一些證據表明,每天飲用咖啡因的青少年有睡眠障礙、暴力和憤怒。此外,兒童和青少年的能量飲料使用與心血管功能的變化有關,如血壓升高、心率不規則和嚴重心臟事件風險增加。
事實上,美國兒科學院建議兒童不要喝咖啡因,不要喝能量飲料。
心/血管疾病患者
大眾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應該避免咖啡的疑慮還是存在,但科學家並不同意這些證據,部分研究對咖啡因和不規則心跳之間的聯繫有爭議,其他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另有證據表明,咖啡因可能與一些高血壓藥物相互作用,使藥物效果不佳。
然而,對健康的成年人來說,每天適度攝取約400毫克咖啡因似乎不構成任何健康風險,可能有助於整體健康和長壽。
所以,如果你正在享受今日的第一杯咖啡,你可以放鬆。不過,如果你在喝今日的第N杯咖啡時,你可能需要考慮減量。
編譯來源:Frontiers in Psychiatry201705、Medical News
Today20170713
+ read more

2017.07.26
服用哪些藥物時,不可以吃葡萄柚?
你可能聽說吃某些藥時,要注意不能吃葡萄柚。確實,葡萄柚可能會影響某些藥物作用,美國食藥管理局因此要求藥廠在包裝上要有相關警語。不過不是所有藥物都會受葡萄柚影響,知道哪些會受影響並加以留意,可以讓你放心享受葡萄柚的美好滋味。
服用某些藥物時不能並食葡萄柚,原因在於葡萄柚會讓更多的藥物進入血液。血液中的濃度過高,可能增加藥物副作用風險。
會受到葡萄柚影響的藥物有:
*
降血脂藥物,如史達汀類藥物─利普妥(Lipitor)、Zocor等
* 高血壓藥物,如冠達悅喜樂錠(Adalat CC)
*
器官移植抗排斥藥物,如新體睦軟膠囊/口服液(Neoral)
* 治療心律異常的藥物
* 抗組織胺藥,如艾來膠囊/錠(Allegra)
* 用來治療腸道疾病「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的皮質類固醇
* 抗憂鬱藥,如布洛芬
服用這類藥物又食用葡萄柚後,產生副作用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也會受到葡萄柚食用量影響。如不清楚所服用的藥物是否受葡萄柚影響,建議跟醫師或藥師確認或仔細讀仿單。此外,也應注意是否有其他水果可能會影響此藥物的作用。
編譯來源: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2017.7.23)、Health
Day News(2017.7.23)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