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飲食

自動化對「妳」的影響是什麼?
2019.07.20
自動化對「妳」的影響是什麼?
近年來,自動化及人工智慧快速地發展,對於人類造成的衝擊,一直是大家關注的議題。根據英國智庫 (IPPR)最新研究報告,面對未來AI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機器人」將會讓「艱苦」、「工會組織的消亡」、「公部門薪資凍漲」及「現代生活」等概念消失或取代之,而不論是哪一項,女性都將是最大受害者。女性的工作被自動化技術取代的可能性會是男性的2倍。   打破勞動市場性別區隔及差別待遇 不讓女人成為自動化的最大受害者 女人主導了零售和行政這兩個似乎是自動化最成熟的領域,通常也是低薪的部門;不過因為女人的勞力非常便宜,所以一般科技要取代的最初對象不會是她們。但是薪資太低絕對不是女性不被AI取代的最佳籌碼。   如果勞動市場維持不變,女人持續不成比例在這些低薪的部門工作,性別不平等將會一直惡化。因此,女性當前要務是集體談判以減少勞動市場的性別區隔,同時改善最低工資,這樣才可降低自動化對於勞動市場衝擊的性別差異。   AI是用來取代技術而非人 有一個科技悖論是這麼說的,被視為高度專業或技術的人才如外科醫師、律師,將比做粗重的但較具人性成分工作的人如照顧者或園丁,容易被自動化所取代。可是,事實上所有工作除了平凡、重複的技術面,也都有人際交往、親密的人性面。目前AI的設計是取代工作的技術元素,而非針對「全人」的概念。   女機器人對性別平等有何影響? 然而,如果女性被女性的機器人取代,那麼它對性別平等有何影響?你可能會說,那又怎樣?但如果從Siri到Alexa等私人助理機器人,全都是女性,然後人們還是習慣地對她們大吼大叫,那對於性別平等也沒什麼改變。在2017年請願之後,Alexa被設計為包含「置之不理」(disengage)模式,因此她現在會以「我不會回應」或「我不確定你期望的結果」來回應不尊重或特別是猥褻的言論。對於不禮貌的人來說,這可能是實際但無關痛癢的禮貌訓練吧!!     編譯來源:The Guaridan(2019.07.16)        
+ read more
含糖飲料可能導致癌症!
2019.07.12
含糖飲料可能導致癌症!
最近一份法國研究表示,含糖飲料可能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研究團隊推測,血糖對身體的影響可能是罪魁禍首。不過,專家們認為還需進行更多的研究。   含糖飲料指的是? 研究人員將其定義為含糖量超過5%的飲料,包括純果汁、氣泡飲料、奶昔、能量飲料及加糖的茶或咖啡。 該團隊也研究了使用零卡路里人造甜味劑的飲料,但發現與癌症無關。   癌症風險有多大? 研究中每1000人就有22例癌症。研究人員表示,如果他們每天喝100毫升的含糖飲料(1/3罐的易開罐),癌症風險增加18%(4例癌症),亦即 每5年1000人中就會產生26例癌症。 在9年的追蹤裡,該研究發現了2,193例癌症,693例是乳腺癌,291例是攝護腺癌,166例是結腸直腸癌。   到底是什麼增加了癌症風險?和肥胖有關嗎? 肥胖是一些癌症的主要原因,而喝含糖飲料過量容易使體重增加。 然而,該研究指出,這並不是全貌。喝過多含糖飲料導致的肥胖和體重增加肯定會影響罹癌風險,但肥胖無法完整解釋兩者的關係。 研究人員表示,喝含糖飲料與癌症風險的關係背後很重要的因子是含糖量,他們認為血糖是罪魁禍首。他們還指出飲料中的添加劑,如色素,也可能會增加風險。 但是,研究並不試圖回答這個問題。研究人員表示,研究樣本群體之間的體重和糖尿病發病率沒有顯著差異,因此很難提供確定的答案。   研究證據明確嗎? 不,這份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只能呈現相關性,無法提供確定的解釋。 研究指出,喝含糖飲料最多的人(每天約185毫升)比那些喝最少的人(每天少於30毫升)有更多的癌症病例。因此研究人員提出一種解釋,即含糖飲料可能增加癌症風險。 但是,喝含糖飲料最多的人可能會有其他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高鹽、高熱量飲食。這些可能是增加癌症風險的原因,而與含糖飲料本身無關。因此,研究不能說含糖飲料會導致癌症。 不過,雖然這項研究無法提供明確的因果關係,但確實點出了積極減少人們攝取糖分的重要性。   研究人員怎麼說? 研究團隊表示,雖然還需要更多、規模更大的研究來證實這些研究結果,但這些數據支持目前的營養建議及限制含糖飲料的政策。 英國在2018年引入了「糖稅」,含糖飲料製造商必須繳納稅款。   飲料公司怎麼說? 英國氣泡飲料協會表示,該研究並未證明因果關係,而作者也承認了這一點。只要均衡飲食,氣泡飲料是安全的。 他們也有意識到在對抗肥胖上他們也扮演著其中一個腳色,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會降低產品中的熱量及含糖量。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團隊對參與國家研究的10萬多名法國人進行分析,其平均年齡為42歲,79%為女性。參與者回答了在3,300種食物及飲料中他們每天吃了多少,並從2009年開始被追蹤了9年。   編譯來源:BBC(2019.07.11)、Health Day(2019.07.11)  
+ read more
黃豆有益心臟?
2019.07.09
黃豆有益心臟?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可能在今年夏天會取消自1999年以來所核准的聲明:「黃豆可能減少心臟疾病的風險,促進心血管健康」。因為食藥署認為沒有明顯的專業科學證據支持黃豆蛋白質和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關係。   然而現在一項新的長期研究加強了黃豆確實有益心臟的概念。   加拿大研究人員仔細研讀了46個不同的實驗。他們的結論:「這些資料強烈支持原先食品藥物管理署對黃豆有益心臟健康背後的理論基礎。雖然黃豆平均只減少5%的膽固醇,但加上其他以植物為基礎的食物,效果更明顯。」。他們認為這項審查顯示出一致、長期的心血管益處。   研究人員檢視食藥署在2017年的聲明中所引用的同樣46個實驗,發現食用許多黃豆的人,壞膽固醇(LDL)和總體膽固醇皆減少,而且46個實驗皆顯示同樣的益處。這樣的一致性很重要。   在一些資料的檢視中,小型實驗的分析發現黃豆對減少膽固醇有很大的效果,但樣本增加以後,效果會隨時間逐漸減少,而這樣的結果更精準。魚油就是一個例子,但黄豆則沒有改變。   兩個營養專家對這個新的資料分別有自己的看法。   一位紐約州註冊營養師指出黃豆對心臟的健康有適度的益處。重要的是,黃豆蛋白質可以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但也要考慮其他的方法來協助減少心臟疾病的風險,如運動、禁煙、減少壓力、維持健康的體重及定期拜訪醫師。   另一位營養師則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以植物蛋白質為基礎的年代,不管是否有健康的宣稱,黃豆食品用來取代較不健康的選項,如紅肉或高脂的蛋白質食物,就是對心血管有益了。   這個新的分析未直接從黃豆業者接受贊助,但研究人員所接受的支援有政府、非營利和業者基金,這些企業和團體有部分是在製造或促銷黃豆等其他以植物為基礎的食物。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19.07.01)        
+ read more
垃圾食物讓年輕人「精」力不足!
2019.07.04
垃圾食物讓年輕人「精」力不足!
吃披薩、洋芋片和漢堡的年輕人可能面臨嚴重精子數量不足。   過去幾十年男性飲食習慣惡化,同時平均精子數量也下降了近60%。當夫妻難以生育時,有三分之一的情況是由於精子的問題,而男性可以通過改善他們的生活方式來扭轉。   哈佛大學陳氏公共衛生學院針對2,935名年齡在18至20歲的健康男性進行研究,他們比較了四種飲食內容男性的精子數量:「西方飲食者」、「素食者」、「飲食中富含魚、雞肉和蔬菜的人」及「吃富含全麥、全脂的傳統北歐飲食的人」。西方飲食指的是加工肉類、披薩、含糖飲料和零食等   研究發現,高度西方飲食的男性的精子數量最少。   吃富含魚類、雞肉、蔬果的人精子數量最高,他們的精子數量比最不吃這種食物的人多了4280萬個。其次為素食者,再次為吃北歐飲食的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正常的精子數量是3900萬以上。   研究作者表示,我們知道精子數量在減少,並且有些男性的狀況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下限。這項研究是目前看到這個現象發生在「年輕男性」最大的研究。   研究評論者表示,研究指出飲食對睾丸功能的影響。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飲食習慣更好的人攝取較多抗氧化物。而我們知道披薩、洋芋片和紅肉會使抗氧化壓力上升,這對精子來說並不好。   過去大多數關於飲食和生育能力的研究都集中在試圖懷孕的年長夫婦身上,而非針對健康年輕男性的精子數量。而這項研究讓我們擔憂,年輕時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導致往後長年的問題。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6.24)        
+ read more
常見的健康食品可能傷害胎兒!
2019.06.30
常見的健康食品可能傷害胎兒!
近日,美國食藥局(FDA)警告,許多健康食品中含有化合物─長春西汀(Vinpocetine),可能導致流產或傷害胎兒。   「長春西汀」是一種人造化合物,許多聲稱可以增強記憶力、注意力或精神敏銳度的補充劑含有長春西汀,並且還有產品宣稱此成分能增強能量和減輕體重。不過,由於含有該化合物的補充劑尚未經FDA審查,因此這些補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未獲核准。   在商品標籤上,這種成分可能以「小蔓長春花精萃(Vinca minor extract)」、「小長春花精萃(lesser periwinkle extract)」或「長春花精萃(periwinkle extract)」等名字出現。   在台灣,民眾可透過網購取得這類產品,如:「TruNature銀杏葉精華」、「Source Naturals長春西汀片」等。   FDA建議,孕婦和可能懷孕的婦女不要服用含有長春西汀產品,並且建議銷售含「長春西汀」補充劑的公司評估他們的產品標籤,以確保有安全警告,防止懷孕婦女和可能懷孕的婦女使用。     編譯來源: * Health Day(2019.06.04) * FDA STATEMENT:Statement on warning for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about possible safety risks of dietary supplements containing vinpocetine. (2019.06.03)        
+ read more
爸爸吸菸影響兒子生育力!
2019.06.29
爸爸吸菸影響兒子生育力!
目前已知孕婦吸菸可能導致早產、新生兒出生體重低、男嬰成長後精液質量較差等。然而,關於父親吸菸對胎兒的影響卻知之甚少。   現在,丹麥的初步研究指出,孕期中父親吸菸與其後代低精子濃度和總數有關。這個發現考慮了受孕時父母的年齡、母親吸菸與否、後代年齡、身體質量指數、飲酒量、咖啡攝取量等依然成立。   研究作者表示,過去有研究探討父親吸菸與後代精液質量的關係,但這些研究都是小型的且沒考慮可能干擾研究結果的因子。新的研究規模更大,並且確實支持過去的研究結果。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人員分析了778名出生於1996年至2002年的19歲丹麥青少年。關於他們父母親的吸菸訊息是根據妊娠第16週的孕產婦報告。研究分析了他們的精液質量,包括精子濃度、總數、形態和活動力。   結果顯示,相較於父親沒有吸菸的後代,父親吸菸而母親不吸菸的後代,其精子濃度低了8%,總精子數低了9%。若是母親吸菸而父親不吸菸,後代精子濃度降了26%,精子總數降了46%。   研究作者表示:「父親吸菸會影響後代精子質量,但母親吸菸的影響卻更大。不過儘管如此,父親吸菸而母親不吸菸的情況更為普遍,因此這對公共衛生仍然非常重要。精子數量下降8-9%會嚴重影響精子質量已經不佳的男性的生育能力。」   父親在伴侶孕前或產前吸菸對後代精子質量的影響,可能的解釋是表觀遺傳(epigenetic),即父親吸菸可能誘導精子基因組的改變,而精子基因組又可以傳遞給後代的細胞。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6.25)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