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01
兩杯酒足以達到每日糖分的上限
英國酒精健康聯盟 (AHA)
委託獨立實驗室研究葡萄酒中的糖含量。
英國酒精健康聯盟是一個由 50
多個非政府組織組成的聯盟,它們共同努力促進以證據為基礎的政策,以減少酒精造成的傷害。
此獨立實驗室分析了來自英國流行的30多種葡萄酒品牌的紅葡萄酒、白葡萄酒、粉紅葡萄酒、水果酒和氣泡酒。
研究分析發現,兩杯就足以達到建議的成人每日糖分限制。
有些一瓶就含有高達 59 克的糖 —
比一個淋糖的甜甜圈還多。
NHS 建議成年人每天最多攝入 30
克「游離糖」,其中包括果汁和冰沙中的糖,或添加到食物或飲料中的糖。
它還發現,低酒精濃度葡萄酒是含糖量最高的葡萄酒之一,這意味著它們不一定是健康的選擇,儘管它們的酒精含量較低。
酒應該有營養標示嗎?
沒有一種酒在標籤上標註營養信息,因為目前法律沒有要求。僅有在五分之一實驗室分析的酒有卡路里含量的標籤。
倡議人士呼籲改變,以更好地告知葡萄酒飲用者他們喝進了多少卡路里和多少糖。
在英國,酒精飲料必須以酒精體積 (ABV)
為單位顯示體積和濃度。標籤還必須標明任何常見的過敏原,但對許多其他食品和飲料食品中的成分、健康警告或營養價值沒有要求。
YouGov去年對 12,000 多人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61%
的人想要酒標上的卡路里信息 — 超過 50%
的受訪者想要列出的糖含量。
2020年,英國政府就是否應在酒精飲料中列出卡路里進行了磋商
— 但沒有就是否應列出糖含量進行磋商。
英國酒精健康聯盟主席Sir Ian
Gilmore教授稱目前的規則「荒謬」。
他說,購買牛奶或橙汁有觸手可及的含糖量和營養資訊。碰到酒精就不需要提供這些資訊!這種產品不僅會助長肥胖,還會對健康造成廣泛危害,並與七種癌症有關。
葡萄酒和烈酒貿易協會的負責人Miles
Beale說,該組織的成員希望人們能夠獲得所有酒精飲料的營養信息,但建議這些信息應該在網上傳播。
編譯來源:BBC NEWS (2022.02.16)
+ read more

2022.02.14
蚊子也會偏好特定的顏色
這個春夏戰勝蚊子咬的關鍵在於你的衣著和皮膚。華盛頓大學科學家主導的研究指出,普通品種的蚊子,偵查到我們呼出的氣體之後,飛向特定的顏色,包括紅色、橘色、黑色和青色。蚊子則忽略其他顏色,如綠色、紫色、藍色和白色。研究人員相信這些發現有助於解釋蚊子如何找到宿主。因為人類的皮膚,不論膚色,對蚊子的眼睛都散發出強烈的紅/橘訊號。
資深作者、華盛頓大學生物教授Jeffrey
Riffell説:「蚊子使用氣味來分辨鄰近的事物,如可叮咬的宿主。當它們聞到特別化合物,如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這個氣味刺激眼睛掃瞄特定的顏色和其他視覺圖像以尋找潛在的宿主,而飛向他們。」
這和人類聞到些好東西時會發生的情況相似。Riffell説:「想像你走在路上聞到餅皮和肉桂,表示烘焙店可能在附近,開始想去找找。」
吸引蚊子有3個主要因素:呼氣、汗水和體溫。這個研究發現了第4個:紅色。不只是衣服,紅色也存在每個人的皮膚。不論膚色,都會發出強烈紅色訊號。去除皮膚裡這種吸引蚊子的顏色,或避免穿哪些顏色的衣服,也許能防止蚊子叮。
此研究呈現蚊子的嗅覺如何影響其對視覺線索的反應;了解那些顏色吸引或不會吸引蚊子,有助於設計更好的驅蚊劑、捕蚊器和其他的方法。
叮咬的導航系統:氣味 + 顏色
研究中,團隊使用不同種類的視覺和氣味來追蹤雌埃及斑蚊的行為。研究人員在迷你型的測驗室中追蹤個別的蚊子,噴灑特定的氣味,顯示不同的視覺圖案,如一個上色的點或美味的手。
過往的研究顯示雌蚊聞到二氧化碳時會增強其活動水平,尋找周邊可能有的宿主。缺少任何氣味刺激時,蚊子大多無視於室內底部的點,不論那個顏色。噴灑二氧化碳進入室內時,蚊子持續無視綠色、藍色或紫色的點。但蚊子會飛往有紅、橘、黑或青色的點。
當Riffell的團隊用人類膚色卡片或真人的手,呈現給迷你實驗室中的蚊子,蚊子只有在噴灑二氧化碳後,才會飛向視覺的刺激。如果研究人員使用過濾移除了紅/橘波長的訊號,或研究人員戴綠色手套,灑過二氧化碳的蚊子則不會飛向這個視覺刺激。
基因決定了雌蚊的紅/橘色偏好。蚊子如果有基因突變基無法聞到二氧化碳,在實驗室中不再對顏色有偏好。另一類型的突變蚊子,無法看到光中的長波長,聞到二氧化碳時更加色盲。
Riffell説:「這些實驗呈現出蚊子尋找宿主的首要步驟。」
我們需要更多研究來決定其他視覺和氣味的線索,如皮膚的分泌,如何幫助蚊子偵測到在附近潛在的宿主。其他品種的蚊子基於其所偏好的宿主種類,可能有不同的顏色偏好。但這些新發現對控制蚊子新加了一層:顏色。
研究發表在2月4日《自然通訊》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2.02.04)
+ read more

2022.02.11
咖啡不會損害心血管健康,可能有益!
咖啡是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飲料之一,儘管之前的研究對它是否有益或有害健康存在矛盾。 一些研究將其與降低患癌症、2型糖尿病和癡呆症的風險聯繫起來。然而,其他人指出它會增加高血壓和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近日,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顯示,這種飲料不會增加血壓,而且對心血管有益。
每天喝三杯咖啡的人死亡的風險降低了
12%;心血管疾病或中風的風險降低了20%。但是,每天喝三杯以上並沒有任何好的效果。
而且專家指出,健康益處僅來自於飲用磨碎的咖啡,而不是速溶咖啡。
這是迄今為止有關咖啡消費對心血管影響的最大型的研究。
翻轉疑慮的11年研究
這項新研究來自匈牙利Semmelweis University和倫敦Queen Mary
University的一組學者。他們追踪了英國生物銀行中 50
萬參與者11 年。研究開始時平均年齡 56
歲,且沒有心臟病。
在參與者中,22% 的人不喝咖啡,58%
的人每天最多喝3杯。,其他人則至少喝了3杯。
根據發表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上的研究,在研究結束時,每天喝
0.5-3 杯咖啡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比不喝咖啡的人低
12%。與此同時,與不喝咖啡的人相比,他們死於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降低了
17%,中風的可能性降低了 21%。
與零咖啡飲用者相比,他們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更小。研究人員沒有研究原因,但已知咖啡因會抑制食慾,這可能會降低肥胖率及其相關健康狀況。
那些每天喝三杯以上的人不太會患高血壓。但他們的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率與不喝咖啡的人相似。
這顯示每天喝三杯咖啡是人們獲得健康益處的最大量。
研究人員沒有發現每天喝咖啡的人的高血壓發病率有任何增加,這消除了人們對含咖啡因飲料會引發這種情況的擔憂。
一定要是研磨咖啡
然而,當該小組根據參與者喝的咖啡類型查看健康益處時,那些飲用速溶咖啡的人
—約佔該組的四分之一 沒有任何健康益處。
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是由於咖啡製作方式的不同。
速溶咖啡含有更多的咖啡因和抗氧化劑,但含有兩倍的丙烯酰胺(acrylamide),與癌症和神經系統損傷的風險增加有關。
研究小組表示,咖啡的「有利影響」可以通過心臟結構的變化來解釋。
他們檢查了可用於 30,000 名參與者的心血管 MRI
掃描,發現喝咖啡的人心臟更健康的跡象。
那些飲用適量或大量含咖啡因飲料的人的心室更大,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壓出更多的血液。
編譯來源:DailyMail (2022.2.11)
+ read more

2022.02.08
喝咖啡可刺激消化
最新營養科學的文獻回顧性評論,強調了喝咖啡對消化過程的好處,以及降低膽結石和某種肝臟疾病的發生。
整合194個發表過的研究的結論指出:飲用適度的咖啡
(每天3-5杯),對消化道的各種器官並不會造成傷害。其中有兩個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
─咖啡和減少膽結石以及減少胰臟發炎風險相關─
雖然仍需要更多研究。
咖啡經過胃腸時有三個主要影響:
1)
咖啡和胃、膽囊及胰臟的分泌有關。咖啡刺激消化荷爾蒙胃泌素和鹽酸,兩者在胃液中協助分解在胃裡的食物。咖啡也刺激膽囊收縮素(CCK)的分泌,這是一種增加膽汁製造的荷爾蒙,也幫助消化。
2)
咖啡促使腸道微生物菌群的組合變化,主要是益生菌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a數量的增加。
3)
咖啡和穀麥片一樣會刺激大腸蠕動,比無咖啡因的咖啡多23%,比一杯水多60%。它可能和減少慢性便秘風險相關。
最近的研究也強烈支持咖啡有對抗肝臟疾病的保護作用,包括最常見的肝癌
──肝細胞癌。
除了證據指出飲用咖啡有助於初階的消化,大部分的數據並不支持咖啡對胃食道逆流有直接的影響。胃食道逆流是其他風險因子組成或加成的影響,如肥胖和不良飲食。
這個新的評論,標題為「咖啡對胃腸道的影響:敍述性綜論和文獻回顧」,由法國健康和醫學研究的國家機構的名譽研究主管Astrid
Nehlig博士所主導。
他說:「和一些假設相反,飲用咖啡總體來說,和排便或消化問題並沒有關連。在某些情況下,咖啡對一般消化不良如便秘,有保護作用。越多的資料指出腸道細菌群,如益生菌雙歧桿菌量的增加和飲用咖啡相關。雖然需要更多的數據來了解咖啡在消化道上的影響,這個起點十分令人鼓舞。」
此回顧性研究由非營利「咖啡科學資訊機構」(ISIC)所資助。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2.01.18)
+ read more

2022.01.21
戒煙對女人比較困難?
戒菸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項艱鉅的挑戰,一個新的國際研究認為在戒煙這個習慣上,女人比男人的掙扎更多。
研究人員發現在嘗試戒煙的第一天,女人比男人較少成功,這是長期成功的一項重要預測指標。
但是,如果香煙盒上的警告標誌大些,女性首日戒斷復發的可能性會較低。
嘗試第一天戒煙就失敗的比例在3%-14%。而女人至少嘗試戒煙一次的比例在各國之間有很大的差異,從埃及略高於1%到巴西的43%。
資深作者、哥倫比亞大學傳染病學教授Dr. Silvia
Martins說:「相較於男性吸煙者,女性傾向於相信有圖案警告的標籤,引發較多負面的情緒,促使更高的動機戒煙。然而直到2013年,這個調查中的國家只有不到一半在香煙盒上有警告標籤。」
研究的第一作者Dr. Joao
Mauricio說:「戒煙第一天成功是長期戒煙最重要的預測指標。然而為何女人在這個時間點上比男人更具挑戰性,仍少有人知。戒斷症狀是吸煙者認為失敗的主要原因,而女人戒斷症狀一般比男人多。」
研究人員指出,女人比男人在長期戒煙的成功率也較少,開始吸煙和戒煙的理由也不同。例如女性更有可能將控制體重作為開始吸煙的理由,但更有可能出於健康問題
(尤其是懷孕) 而嘗試戒菸。
此研究為2018-2012年間「全球成人煙草調查」超過16,500名吸煙者的數據。參與者來自12個低、中收入的國家-孟加拉、巴西、中國、埃及、印度、印尼、墨西哥、俄國、泰國、土耳其、烏克蘭和越南,在最近一年中嘗試戒煙一次或多次。
全球大約有60%吸煙人口生活在這些國家。
研究發表在線上期刊《上癮的行為》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2.01.17)
+ read more

2022.01.12
已經飽了,為何還吃不停?
要了解為什麼會這樣?要怎麼處置?我們需要探討身體是怎樣知道「吃飽」,然後「停止繼續吃」,也就是如何產生「飽足信號」的。
飽足信號是怎樣產生的?
當大腦感應到你已經吃了足夠的營養,飽足信號就會出現。大腦指示的來源有:
1)胃腸道的「撐開程度」的信號,表示所飲用的食物和飲料的量。
2)當胃腸道某部分接觸到消化的食物時,飽足荷爾蒙如膽囊收縮素
(CCK) 和YY勝肽分泌進入血液中。
3)在血液中的食物營養,會把飽足的感覺直接導入大腦。
4)瘦體素 (leptin)
是體內脂肪細胞所分泌的蛋白質。它可影響腦中樞產生抑制攝食與促進產熱的作用。體內有過多的營養時會形成脂肪。當脂肪組織中有越多脂肪,會有更多的瘦體素分泌進入血液,大腦也更多感應到身體已有足夠必需的營養。
大腦把所有訊息的來源納入「飽足演算法」,在某一點時,傳導出停止吃的信號。
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如果你未得到所需的營養時,會覺得不滿意而繼續吃到飽足。
我正在吃營養的食物,為何不能停止?
身體的飽足信號容易被忽視,特別是受到多種美食的誘惑時,或為了「社交期待」而吃。有時,加上一兩杯酒精飲料,更容易忽略飽足信號。
其他的因素可能包括不想浪費食物,或者習慣性的餐後甜點等。
吃和情緖有關
有時你感覺無聊、害怕、壓力、寂寞、疲勞或有罪惡感,會大吃一頓,無意發現食物可以改善情緒
(至少暫時的)
。沒錯,飽足信號相關的一些荷爾蒙和大腦的化學物質會影響情緒。
如果你平常吃飽了卻照樣的繼續吃,或許要探討可能潛在的心理因素:憂鬱症、焦慮、壓力或創傷症候群和吃過多有關連。
飲食失調如暴食症或神經性暴食症也和吃過多相關。孩童時期不好的經驗,也會在習慣性吃過多中扮演一個角色。
飽足後,如何停止繼續吃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 ─
當飽足信號告訴你停止時,收掉你的餐具或馬上離開餐桌。
如果你懷疑暴飲暴食和心理因素有關,需知已有科學證明的治療可以幫忙。
例如憂鬱症和焦慮症已有建構很好的治療方法。創傷症後群也有已證實的療法。飲食失調也可以有效的用認知行為療法。地方的健康照護專家可以協助尋找治療的選項。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 (2021.12.24)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