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10.13
人工甘味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近日有以色列研究人員在一系列的實驗中發現:老鼠和人在食用零熱量的人工甘味後,因為腸子微生物的改變會引發血糖耐受不良,同時,可能會增加肥胖和消化系統的疾病。
零熱量或少熱量的五種人工甘味包括:糖精、蔗糖素、阿斯巴甜、紐甜和AK糖,均已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通過。有些研究把零熱量人工甘味和肥胖及糖尿病風險聯結在一起,其他則以為有保護作用或沒有影響。
這個系列研究了解人工甘味對平衡血糖的作用。他們把商業用的糖精、阿斯巴甜、蔗糖素加入十週大老鼠的飲水中,而控制組的老鼠飲水則加入葡萄糖或蔗糖。在第十一個星期時,飲用葡萄糖或蔗糖水的老鼠,其血糖耐受曲線相似,而飲用人工甘味水的老鼠出現明顯的血糖不耐受,其中以糖精的影響最顯著。進一步研究發現,由人工甘味引起的血糖不耐受,是因為腸內共生微生物群種的改變所引起。
就人工甘味對人的影響而言,研究指出,食用人工甘味和其他消化症狀的臨床指標有相關性,包括:體重增加、腰和臀部的比率、高值的空腹血糖、血糖耐受等。比較人工甘味常食用者及非食用者,前者明顯的在各項指標上數值增加。他們也發現,人工甘味食用者和多類菌種,包括大腸桿菌和放線桿菌,在統計上明顕相關。
研究同時指出,人們短期或長期食用人工甘味的反應有個別性,也許起源於每個人體內微生物的組合和功能有所不同。研究更進一步建議,這些個別化的營養反應,可能受制於個人體内微生物的不同功能。
明尼蘇打州羅徹斯特麻右醫院的糖尿病研究員瑞楂醫師認為這些發現引人矚目,並指出「早期的研究建議,大量食用人工甘味的人,有比較高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新的研究則指出其中的因果關係。」他説:「這些研究十分徹底,謹慎。我想給人們的信息是食用人工甘味要適量。一天喝17
瓶減肥汽水並不好,一瓶或兩瓶可能還好。」
資料來源:自然期刊(Nature)
+ read more

2014.10.09
一日一蘋果 肥胖遠離你
根據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醫最新研究發現,一天一蘋果或許有助防止肥胖,尤其是青蘋果(Granny
Smith)效果最佳。
多項研究早已發現蘋果對人體健康有許多助益,包括每天吃一顆蘋果,和每天服用降血脂藥物同樣有助防止心血管死亡風險;蘋果和梨子可以降低五成的中風機率。
好的腸道細菌可有助增強免疫力及維持體重,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則透過研究蘋果所含的非消化性化合物,包括多酚類和膳食纖維,希望了解是否有助促進好的腸道細菌生長。他們並用七種不同品種蘋果來餵食老鼠,以了解哪一種蘋果最能促進有益的腸道菌生長。結果發現青蘋果的效果遠優於五爪、富士、金冠、Gala等紅蘋果。
科學家解釋,青蘋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低,卻含有很高的膳食纖維與多酚類,他們經過胃部不會被胃酸分解,當這部份化合物達到結腸時,會被結腸中的細菌發酵,產生丁酸,從而刺激有益細菌在腸道中生長。
腸道菌叢的不平衡通常與飲食有關,長期可能導致慢性炎症,進而引發糖尿病,科學家認為,多食用青蘋果可以降低炎症,重建腸道菌叢的平衡,並增強飽足感。
華盛頓州立大學的諾拉托教授說:「我們知道,總的來說蘋果是非消化性化合物的良好來源,但因品種而有差異。這項研究的結果將幫助消費者選擇不同品種的蘋果來對抗肥胖。」
約3成5的美國成人都有過重問題,因此面臨與肥胖有關的各項疾病風險,包括心臟病、中風、第二型糖尿病、甚至癌症。諾拉托教授表示,希望此研究的發現能更有助對肥胖問題的治療。
資料來源:食物化學期刊(Food Chemistry)
+ read more

2014.10.07
過多心臓掃描增加幅射暴露風險
近日一項由美國心臟協會發表的聲明表示,醫師在心臟影像測驗(heart
imaging tests)前,必須讓病人明白幅射的風險。
波士頓Beth Israel Deconess
醫學中心,心臟科醫師瑞智法再(Reza
Fazel)指出,隨著科技的進步,醫學影像已是診斷和治療心臟病不可缺少的工具。過去二十多年來,使用愈來愈多測驗也增加了輻射的暴露。在所有醫療影像中,輻射暴露的比率,心臟影像佔了百分之四十。
使用率較高的心臟影像測驗種類中會用到輻射的有:核子壓力測驗、心臟電腦斷層掃描和螢光透視法。螢光透視法乃是用X射線,顯示身體當下活動的影像。超聲波和核磁共振掃描則無讓病人暴露於輻射的風險。
一般來說,任何一種影像測驗的輻射風險都很小,如果測驗在臨床上是恰當的,它的好處基本上大於其所帶來的輻射風險。醫師在推薦心臟影像測驗時,必須了解它的恰當性,輻射量和潛在的風險。針對年紀較輕的病人,醫師應仔細考量有離子化輻射(ionizing
radiation)的心血管影像測驗之適用性,因為他們的輻射暴露風險比一般人要高。
在醫師安排病患做心臟影像測驗之前,應先說明以下三點問題:
(1) 這項測驗有助於診斷或治療心臟病嗎?
(2) 有沒有其他不需要用到輻射的方法?
(3)
這項測驗的輻射程度是否有致癌的可能?並且比較輻射程度和一般生活中的輻射風險。
醫師在決定心臓影像測驗時,必須考量測驗本身對診斷的正確性、可行性、費用、方便性及其他潛在風險。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News
Release, 9,29, 2014)
+ read more

2014.10.02
預防骨鬆 兒童時期是重要關鍵
談到骨質疏鬆,我們一般會覺得它是骨質密度因老化而流失的現象,會受影響都是中老年人。近日美國兒科醫學會(AAP)發表一份報告表示,就是因為大眾有這樣的想法,導致我們常忽略事實上在人生初期階段就應該開始進行預防工作的紮根,才是骨鬆防治的根本。
人體骨質密度的累積從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出生後一直到成年之前這段時間的骨密度成長高達40倍,約在接近30歲時會達到巔峰,之後開始緩慢下降。雖然骨密度的變異有70%都是受基因所控制,但根據這份報告調查參與者在嬰兒、兒童時期到青春期的骨質累積量資料,顯示在兒童時期多喝牛奶,與高骨質含量、成年後發生骨折機率低都有相關。
這份報告提到,兒科醫師應建議嬰兒、兒童及青少年增加攝取鈣和維生素D,包括母乳、(脫脂)牛奶、低脂優格等,同時也要培養運動習慣,多做一些有重量負荷的運動,像是走路、跳舞及跑步,都可以促進骨骼的健康。
目前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及美國兒科醫學會都建議提高飲食中維生素D的攝取量。不過美國兒科醫學會並未支持對健康兒童進行維生素D缺乏的篩檢,認為只有常發生反覆性骨折、或有其他與骨密度降低相關的疾病之兒童才是須主要篩檢的對象。再者,美國兒科醫學會也不建議健康的兒童例行性服用鈣補充品,這些營養素最好都應該從一般飲食當中去攝取。
資料來源:兒科醫學期刊(Pediatrics)
+ read more

2014.10.01
性別差異:性荷爾蒙影響心因性猝死
突發性心因性猝死,或稱心臟驟停(sudden cardiac
arrest),是一種心律不整的疾病,在95%的病人身上發生常是會致命的,最近有一份研究致力於尋找和這項疾病有關的風險因子。這份研究分析了睪丸素(testosterone)和雌二醇(estradiol)兩種性荷爾蒙的濃度與發生突發性心臟驟停的相關性,這在預防醫學上可說又邁進了一步。
這份研究(Oregon Sudden Unexpected Death
Study)以美國奧勒崗州的都會區為主,資料來源囊括16間醫院、超過百萬人口。研究發現,發生突發性心因性猝死的男性,體內睪丸素的濃度較低;而高濃度的雌二醇不論在女性或男性身上,都與突發性心因性猝死有高度的相關性;也就是說高濃度的睪丸素對男性可能有保護作用,而低濃度的雌二醇不論對女性或男性都有保護作用。
研究人員表示,心臟病通常是起因於冠狀動脈阻塞,導致血液無法流至心臟;但是突發性心因性猝死和心臟病不一樣,前者起因於不正常的心電活動,常是無預警的就發生了,而且都很致命,若是等到它真的發生時,通常都已經來不及了;因此我們一直不斷地在尋找方法,讓我們可以預測、進而預防它的發生。
儘管醫界近年來對緊急急救與心肺復甦已有進步,但仍僅有5%發生突發性心因性猝死的病人存活下來。對於已知是高風險或是有心律不整的病人,可以在胸部或是腹部植入「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以偵測病人心律不整的發生,並經由適當的電流刺激使其恢復正常的心律。
資料來源:「心律」(Heart Rhythm)線上期刊
+ read more

2014.09.24
更年期女性多攝取「鉀」可預防中風
過去有研究指出,攝取「鉀」可以降血壓,但能否預防中風則還不清楚。最近一份新的研究發現,更年期的女性從食物中多攝取「鉀」可降低中風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這份研究由「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NY)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教授Sylvia
Wassertheil-Smoller所主導,研究的參與者包括90,137位50-79歲的更年期女性,平均追蹤了11年的時間。這些參與者在研究開始之初都沒有發生過中風,她們平均每日「鉀」的攝取量為2,611mg;研究人員長期追蹤並記錄了參與者的「鉀」攝取量及與中風相關的健康狀況(包括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等)。
結果發現攝取最多「鉀」的女性,中風發生率比攝取最少的女性降低了12%、死亡率則降低了10%。若針對沒有高血壓的女性來分析的話,攝取最多「鉀」的女性,中風發生率比攝取最少的女性降低了21%。而女性若有高血壓的話,「鉀」無法降低中風的發生率,但仍然可以降低死亡率。
Wassertheil-Smoller教授指出,美國農業部建議女性一天最少攝取4,700mg的鉀,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量則是一天3,510mg,不論是哪一個建議量,目前大部分女性的攝取量都未達標準。食物和水果是攝取「鉀」很好的來源,像是地瓜、香蕉、白豆(white
beans)等都富含「鉀」,而「鉀」不僅會降低更年期婦女中風的發生率,也會降低死亡率。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中攝取「鉀」的來源是食物,而非補充品,這是一個很好的理由讓女性多吃水果和蔬菜。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中風期刊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roke」
)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