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07.10
胸腔X光檢查引發潛在性乳癌基因
癌症的發生常與家族遺傳有關,而和女性乳癌有關的則是一種名為BRCA的基因,若此基因發生突變,則乳癌發生率便會大幅增加。一份發表在臨床腫瘤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的研究顯示,胸腔X光檢查會導致有BRCA基因的女性發生基因突變,而增加乳癌罹患率;女性暴露在X光胸腔檢查的輻射線中,罹患乳癌的機率約會增加1.5倍,20歲以下女性的風險更提高至五倍;若此結果經其他實驗證實,有BRCA1和BRCA2基因的年輕女性最好不要做X光檢查。
這份研究的參與者是1601位有BRCA1或BRCA2基因的女性,資料是以問卷的方式蒐集的,問卷內容包括:是否曾經做過X光胸腔檢查、檢查的時間是20歲以前、20歲以後、還是前後都有、以及檢查的頻率。結果發現胸腔X光檢查的次數和乳癌發生率是正相關;此外,若女性在20歲以前就做過胸腔X光檢查的話,乳癌發生率比在20歲以後才做檢查的女性高,研究結果並沒有發現X光對BRCA1和BRCA2基因的影響有任何差異。
隨後發表的部分社論表示,女性的乳房攝影檢查應該要個人化,像這樣高風險的女性就應該使用核磁共振攝影(MRI)來檢查乳房,而不是傳統的乳房X光攝影;而且,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核磁共振攝影有極佳的敏感度,能夠在還沒有症狀前就檢查出乳癌,尤其適用於有BRCA基因的高風險女性。
+ read more

2006.07.05
環境會影響女性的抽煙率
為了瞭解男女抽煙的原因是受基因或是環境影響較大,南加大(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學者以雙胞胎為樣本,做了一份有關抽煙的研究,發表在「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及預防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探討雙胞胎開始抽煙和持續抽煙的因素;結果發現女性較容易受環境影響而開始抽煙,而男性則受基因影響較大;持續抽煙方面,男、女性則沒有太大的差異,皆容易受基因影響。
據此,抽煙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環境和基因因素,前者包括社會壓力、同儕影響力、身體意象、媒體效果等,後者包括影響尼古丁代謝的基因、影響大腦對尼古丁和煙草敏感度的基因等;而在「女性較容易受環境影響而開始抽煙」的前提下,欲降低女性抽煙率和促進女性健康,便需藉由建構一個對女性友善的社會空間來達成。
此外,研究結果顯示預防開始抽煙其實是很重要的,因為要戒煙對某些人來說是很困難的,所以才要在一開始就預防他們對煙上癮,一旦開始抽煙便很難用外在因素干涉吸煙者;不過要讓吸煙者減緩抽煙量,再慢慢戒煙也是有可能的,可以藉由提供有關同儕影響力的課程,或是建立適當的人際關係來達成;無論如何,公共健康的概念是很重要的,必須要藉由媒體將「社會已經不再容許菸害」的觀念傳達給每個社區、學校和個人。
+ read more

2006.06.22
保險套預防子宮頸癌效果驚人
正確使用保險套可避孕及避免感染愛滋病毒的效果已相當明確,一項新的研究顯示,使用保險套對於預防HPV(人類乳突病毒)的效果也是非常驚人。
一直以來,主張在校園推行守貞禁慾的保守派人士總是宣稱保險套無法避免HPV的傳染,認為既使男性使用保險套,在保險套以外的部分仍會傳染HPV,因此反對在學校性教育中教導保險套的使用。新英格蘭醫藥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一篇最新研究成果卻顯示,在一項為期三年的追蹤調查後發現,使用保險套對於HPV的預防效果非常良好。
這項由美國華盛頓大學所做的研究,是從2001年開始追蹤82名18-22歲從沒發生過性行為的大學女生,並持續每四個月檢查是否感染HPV。這82名女性共分成兩組,其中42名女性在研究期間內的每一次性行為都會要求男伴帶保險套,另外40名則不加以強制。相較起來,每一次都使用保險套的女性比起使用保險套機率5%以下者,感染HPV的機率降低了70%。
專家表示,目前已知保險套可避免懷孕、預防愛滋病毒、淋病、披衣菌、泡疹等性行為傳染病,此項研究成果明確指出保險套對於預防可導致子宮頸癌的HPV病毒有顯著的效果。至於每次均使用保險套卻被感染HPV的女性,專家認為有可能是使用方式錯誤的問題,例如並沒有從性行為一開始就全程戴上保險套。
子宮頸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的第五殺手,每年有6000多人罹患,約有900多人死亡。子宮頸癌是由HPV─人類乳突病毒─所引起。HPV是一種常見的性病病毒,它的感染通常對身體無害且不持久。一般而言,感染HPV沒有症狀,大多時候不用任何治療,自身的免疫系統就能復原,因此多數人從來就不知道他們曾經感染HPV。然而也有些低危險型的感染會在男、女的性器官周圍引起突疣,有時類似菜花。此外,如果是高危險型的感染沒有自行復原,則可能會在子宮、陰道、外陰部或陰莖等部位導致癌症。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在2006年6月8日通過Merck &
Co.,
Inc所研發的子宮頸癌疫苗--「Gardasil」,其預防效果約70%,與保險套相當,但疫苗所費不貲,完整接種一次需約12,000元,效果只能持續約3.5年,也需要每年做子宮頸癌篩檢。目前台灣尚未開放此種子宮頸癌疫苗,但此疫苗之成本效益仍有許多爭議。
+ read more

2006.06.19
食道癌的性別差異
一份發表在2006年六月號的「食道疾病期刊」(the
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的研究顯示,即使接受相同的治療,男性罹患局部性、末期食道癌的機率仍然比女性高出四倍。
這份研究總共包括235位食道癌病患,研究團隊記錄了食道癌病患在接受術前化學放射治療之後的反應和存活率,然後再比較化療前的資料,藉此釐清食道癌的治療和診斷是否有性別差異;他們根據很少的文獻資料和出版品所做的假設是「治療或診斷食道癌沒有性別差異」,但是研究結果反駁了這個假設,男性可能比女性需要更強烈或特殊的治療方法;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目前原因並不清楚,有可能和生活形態或生理差異有關;此研究團隊希望這樣的研究結果能在生物學和遺傳學界引起學者更多的討論和研究。
+ read more

2006.06.12
子宮頸癌疫苗好用嗎?
經過漫長的實驗及爭論,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終於在2006年6月8日通過Merck
& Co.,
Inc所研發的子宮頸癌疫苗--「Gardasil」,並允許販售。此疫苗相關資訊整理如下:
*
Gardasil主要預防第6、11、16、18型人類乳突病毒(HPV),約可預防全球70%的子宮頸癌、90%的菜花。但台灣最常見的是52、58型HPV。
*
此疫苗只可用於未感染HPV者;對於已感染HPV者,此疫苗並無治療效果。
*
女性適合接種的年齡為9-26歲。
*
接種方式需在6個月內施打3針。
*
目前疫苗價格,每一針約新台幣4,000元,所以完整接種一次需約12,000元。
*
疫苗有效期限目前已知為5年,5年後之情形尚未有研究證實。
*
因為此疫苗對於另外30%可引起子宮頸癌的HPV類型無法預防,因此即使施打疫苗,仍須每年定期作子宮頸癌篩檢。
*
資料顯示男性施打此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但目前FDA對此還未通過。
+ read more

2006.06.09
公共場所禁不禁煙?
2006年二月時英國國會正在立法,規定是否要對所有私人俱樂部和酒吧禁煙。但是英國上議院的經濟事務委員會表示,許多研究指出公共場所的菸害是很小的,真正嚴重影響健康的地方其實是家裡,因此,要在公共場所禁煙是沒有正當性的;委員會也進一步表示,在立這個新法之前,應該要考慮和尊重個人的自由與選擇權,如果禁煙的目的是要保障公共健康,那麼最危險的地方其實是家裡,因為家裡二手菸的危害最嚴重。
但是對於禁煙的主要目的是什麼,立法機關應該出面做出澄清,英國一個打擊菸害的慈善團體即表示,每年在英國有600人因為二手菸害而死於工作場所,即使有研究顯示在家受到二手菸害的人數比在公共場所多,一般民眾在公共場所或是工作場合也應該要受到保護;而且,在公共場所禁煙一定會使整體的吸菸率下降,進而使家裡的二手菸害降低。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