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08.11
熱可可能防止中風及心臟病的發生
科學家們一直以來都在研究巧克力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而就在2005年8月11日,英國一個由Dr.
Denise
O’Shaugnessy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澳洲雪梨舉行的第20屆國際血
栓協會會議(ISTH,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Thrombosis &
Haemostasis)中發表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一杯熱可可其實也可預防潛在的血拴、進而防止中風及心臟病的發生。
其實2003年時,意大利和英國科學家就曾在科學期刊「自然」上發表一項研究成果,表示適量吃不添加奶類的黑巧克力可以增加血液中的抗氧化成份Flavonoid,可以預防心臟病的發生。此外,巧克力也曾被證明可降低體內膽固醇濃度,因為巧克力中的可可脂是可可豆中的天然脂肪,由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其他少量的脂肪酸組成,而所含的單不飽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可降低膽固醇。
熱可可或黑巧克力對心臟方面的好處越來越被科學家們重視,但這些畢竟是高熱量的食物,因此要食用時還是要特別注意適量才行!
+ read more

2005.06.15
食用過多紅肉易罹患腸癌
英國Medical Research Council、Cancer Research
UK、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的IARC(inter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在10個國家並為期5年共同觀察的研究發現,食用過多的紅肉(包括:牛肉、羊肉、豬肉),及其加工品,如:火腿、培根、香腸等,將大大提高罹患腸癌的風險。每天吃二份肉類(約160公克)的人,罹患腸癌的機率比一個星期吃一份的人提高35%。好消息是,多吃蔬菜水果以及魚類是可以達到預防效果的,如果每兩天食用一次魚類食物,腸癌的風險可以降低30%。
科學家一直關心現代人食用過多紅肉對健康的影響以及與腸癌的關係,而這項刊登在國際癌症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大型實驗(Epic
Study)則指出它們確實是關係密切的。但要特別強調的是,吃肉並不會罹患癌症,而是吃太多(160公克以上)才必須要特別注意。
+ read more

2004.11.11
維生素E可能減少壽命
在一九八O年代,不論是國內外都曾感受過維生素E所掀起的風潮與震撼;當時大家最有興趣的話題,是攝取充足的維生素E可防止體內致癌物質的形成、控制住癌症的發生。除此之外,部分研究對於維生素E的好處還包括可以預防動脈硬化,增進化學療法、放射線療法的治療效果,減少其副作用等。但對於許多人而言,維生素E抗氧化的特質(也就是防止老化的作用)、以及增進運動機能及性能力可能才是使用的主要因素。然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_Johns
Hopkins
University)_在2004年11月10日發表的最新研究認為,服用大量維生素E補充劑不但無法防止心臟病,反而會令情況更差,甚至可能導致壽命減少。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分析1993-2004年間的19項相關研究,發現服用大量維生素E補充劑的人,各項死亡機率(如:癌症、心臟病等)高於服用量較少的人。這項研究於2004年11月11日發表在內用藥物年鑑(_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__;_美國心臟協會也在同時間表示,過量吸取維生素E會影響其他藥物的效用。
研究帶領人Edgar
Miller及其團隊所分析的這19項研究共有超過136,000位包括北美、歐洲、及中國等地的患者。發現每日服用維生素E劑量超過400IU(國際單位)者的死亡率比服用少量或沒有服用者要高。
在台灣,衛生署公告之「含維生素產品認定基準表」規定,維生素E之指示藥上限由每日100mg(毫克),相當於110IU,提高為400IU,而維生素E處方藥超過上限者要以藥物的方式申請。如果維生素E每日用量18mg以下,則可以以食品方式管理,只是不能宣稱療效。
其實一個人一天所需要的維生素E攝取量男性約12mg﹐女性約10mg。一般來說維生素E很容易從飲食中攝取,特別是在胚芽、全穀類、堅果類、植物油、豆製品、黃等食物中含量較多。市售的維生素E多半是400mg一顆的,沒有必要天天吃,建議四天一錠或一週一錠都是較合理的吃法。Miller認為,大量的服用維生素E,其不穩定的抗氧化free
radical分子(molecule)會造成細胞的傷害,反而加速老化、及導致心臟病及癌症的發生。其實少量的維生素E是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劑,但若是服用過多,可能反而會破壞體內本身抗氧的能力,導致更嚴重的傷害。
+ read more

2004.08.24
女性罹患糖尿病與常喝汽水有關
女性罹患糖尿病與常喝汽水有關 2004/8/24
如果你是女人、而且每天喝一罐以上的汽水可要小心了,因為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婦女常喝汽水不僅容易發胖,而且也較容易罹患二型糖尿病。這項由哈佛大學所主導的研究發現,每天喝一份汽水以上的女性得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一個月喝不到一份的婦女高出兩倍;即便把體重、飲食、及生活方式考慮在內,她們也比不常喝汽水的婦女高上1.3倍。
汽水當中除了含有大量的熱量又沒有任何營養價值之外,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大量的糖分可能會因為被快速吸收而造成血糖和胰島素急遽上升,因此使人容易得第二型糖尿病。然而飲料業者認為,這項研究結果並無科學根據,而且要研究罹患糖尿病的主因應是針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體重增加的原因,而不是只著重在含糖的汽水上。
+ read more

2004.08.11
飲食及運動對更年期婦女的影響
女性罹患心臟病的機率通常會在更年期之後增高,但根據刊登在美國心臟學學院期刊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健康的飲食習慣及運動習慣,是可以大大降低動脈硬化風險的。
這項研究是針對353名44-50歲婦女追蹤4年的時間,其間並使用超音波檢查動脈血管壁兩次。這353名婦女被分為兩組,一組為控制飲食及運動習慣的實驗組,另一組則為對照組。在對照組的部份,血管壁的厚度在更年期以後會從原本每年增厚0.003公釐增加至每年增厚0.008公釐。但是這些婦女在到實驗組之後,血管壁厚度會從每年0.008公釐降至每年0.004公釐。Dr.Kim
Sutton-Tyrrell表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以降低動脈硬化的風險,而且是可以測量出來的。此外,這些偵查組婦女的體重在這4.5年內並未增加,且低密度膽固醇(LDL)也無上升的情形。
由於這項研究是在更年期早期或之前就開始,要注意的是,如果從更年期晚期才開始食物及運動的控制,會不會有相同的好處仍需要更進一步的調查。
+ read more

2004.06.16
男女飲酒對肝臟的損害不同
位於紐約水牛城的紐約州立大學社會防疫所針對男女的飲酒模式、以及男女如何代謝酒精做了一項研究調查。這項新的報告顯示,女性空腹飲酒時對肝臟的損害會比男性空腹飲酒時高。研究人員採訪了紐約3,000位年齡在35和80歲之間的紐約居民,暸解關於他們的飲酒的情形,並且抽血檢驗血液中顯示肝臟損害信號的酵素濃度。調查發現,影響男性肝臟損害程度的原因是飲酒的量以及次數,而影響女性的則是飲酒的時機。當飲酒量一樣時,空腹飲酒的女性其血液中的酵素含量會比有吃東西的女性高,但對男性而言則是沒有差別。
這項報告刊登在6月份的「酗酒:臨床及實驗性研究」,同時報告中認為,女性之所以對酒精敏感度較高的因素有
:
>> 1. 女性體型較小
>>
>> 2. 女性代謝變化不同
>>
>> 3. 雌激素對肝臟的影響
4.
女性比較容易少報酒精的攝取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