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0.26
蔓越莓產品對預防泌尿道感染效果不大
過去有研究指出,蔓越莓能避免細菌附著於膀胱內的上皮細胞,因此可能可降低症狀性泌尿道感染的發生機會,但也有14項研究認為不會。近日考科蘭實證資料庫(The
Cochrane
Library)回顧分析蔓越莓產品的多項研究,發現這些產品對預防泌尿道感染的表現並不比安慰劑佳。
研究分析24個研究中4,473位泌尿道感染病患的資料,這些病患飲用或服用蔓越莓相關產品,如:果汁、膠囊、錠劑、萃取物或糖漿,或是給予安慰劑、水、抗生素等等,也有人沒有接受任何治療,最後瞭解他們的泌尿道感染、服藥順從度及副作用發生情形。
分析的結果發現,蔓越莓產品整體而言對預防泌尿道感染無顯著效果(RR
0.86, 95% CI 0.71 to
1.04),在高風險群體身上如:有反覆泌尿道感染問題的女性、年長病患、懷孕女性等,都出現相似狀況。這些研究比較蔓越莓跟其他治療,有的發現蔓越莓比益生菌對泌尿道感染的預防有明顯的效果,而另有其他研究則發現,蔓越莓其他產品的預防效果比抗生素、蔓越莓錠劑或膠囊及馬尿酸烏洛托品(methenamine
hippurate)表現差。
研究者認為多數研究的研究樣本數過小,且研究參與者中途退出研究的比率過高(0-55%),預防泌尿道感染的效果又不大,因此不建議使用蔓越莓產品預防該疾病。
資料來源:考科蘭實證資料庫(The Cochrane Library)
+ read more

2012.09.14
有機食物未必比較營養
近日一項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表示,雖然目前尚無民眾大量吃有機飲食與一般飲食的比較研究,但就現有一些小型試驗的結果證據來看,兩種飲食方式所觀察到的身體過敏反應及食物中毒都沒有太大差異。
為了評估消費者額外在有機食物上的花費,是否真正有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健康,因此,研究團隊回顧在1966年1月至2011年5月所進行的17項人類研究、及223個營養及食物汙染程度之研究。結果發現,其中3個人類研究發現,在濕疹、哮喘、及過敏反應,或是系統性曲狀桿菌、沙門氏桿菌的感染狀況,兩種飲食選擇都沒有造成顯著差異,同時,營養研究中也發現在血清、尿液、母乳或精子濃度的呈現上,同樣沒有出現具臨床意義的差異。
只有發現在有機食物中磷的含量較高,但實際上須完全禁食才有可能造成磷的缺乏,因此對人體在該營養成分攝取上其實沒有多大影響。此外,一般食品含農藥汙染的風險比有機食物高出30%,有兩項研究指出採有機飲食的孩童尿液中,農藥濃度較低,但這些發現在臨床意義上仍不清楚。特別的是,研究亦發現,一般製作的豬肉與雞肉產品帶有高出33%含有能抵抗三種抗生素以上的細菌之風險,這將有可能在肉品被人類食用後,也造成人類體內產生抵抗抗生素的病原,這都是持續被討論中的問題。
而這項研究的限制則包括所囊括的研究異質性太高,且可能存在刊登偏差(publication
bias)。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有機食物雖可能沒有較營養,但是可能比較安全!因為沒有農藥或化學肥料殘留。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2.08.30
改變飲食習慣有助停經女性減重
過去的減重瘦身方式強調控制每日熱量攝取,創造能量負平衡以達到減重效果,但這樣的方法雖然有效,卻無法讓人持續維持或得到滿足感。最近一項美國研究轉向研究改變長期的飲食習慣與行為對減重的影響,發現對停經女性而言,少吃某些種類的食物可達到長期減重並維持標準體重的目標。
2002-2008年WOMAN研究設計可減重10%的生活型態介入方式,調查是否對停經後女性的血脂變化會產生影響。這項研究分析WOMAN研究的資料,結果發現,以6個月的時間來看,少吃甜食、油炸食物及含糖飲料等、減少外食、以及增加魚類的攝取,會影響體重;以48個月來看,少吃甜食、肉類、起司及含糖飲料等,以及增加魚類與蔬果的攝取,將具減重效果,惟減少外食並未發現會減重,但增加運動量也有減重效果。
這項研究結果說明無論以短期或長期來看,少吃甜點及少喝含糖飲料都可以達到減重效果,但增加蔬果及減少肉類、起司的攝取,在短期內則看不見效果,須長時間才顯著。而研究的限制,包括飲食行為及運動量都屬自我呈報性質、在6個月內的季節變化可能會影響蔬果的攝取量、及缺乏正餐之間吃甜點頻率的相關資料。
資料來源:營養飲食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 read more

2012.03.16
高膳食脂肪攝取量降低男性精子數
已知多種生活型態因素與男性生育力相關,包括吸煙、重度使用大麻、飲酒等等,過去研究也曾針對BMI值與男性精子數量關聯性有不同結論。近日一項美國研究則發現,男性攝取過多的脂肪將會降低精子製造量及濃度。
這項進行中的研究參與者包括99位男性,參與者的年齡中位數為36歲,71%過重或肥胖,三分之二未曾吸煙。
初步發現膳食脂肪總攝取量、飽和脂肪與單一不飽和脂肪都對精子數、精蟲濃度有負面影響,攝取多一點omega-3與omega-6脂肪酸則精蟲型態較好。粗略計算結果,多攝取5%的膳食脂肪,精蟲數將降低18%,在研究中,與攝取量最少的男性相比,多攝取13%飽和脂肪熱量的男性,精子量與精液濃度下降38%。
研究出現的限制則包括樣本數過小、只收集一次精蟲樣本,且以問卷調查飲食習慣未必代表實際的飲食狀況,因此這項初步的結論仍須未來進一步研究。
資料來源:人類生殖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 read more

2012.03.02
阿斯匹靈助停經女性降低反式脂肪中風風險
脂肪攝取與發生中風之間的連結一直並未那麼直接,過去曾有兩項大型研究認為反式脂肪與缺血性中風沒有關連,但最近一項美國研究發現,更年期婦女攝取高單位的反式脂肪會增加中風風險,不過服用阿斯匹靈將有助降低風險。
研究團隊分析婦女健康行動觀察研究(WHIOS)中超過一千個缺血性中風案例,主要是依據87,025位健康的更年期女性所回答之飲食頻率調查問卷。結果發現,每天攝取最高單位6.1公克反式脂肪的女性,比最低攝取量2.2公克的女性,罹患缺血性中風的風險增加39%。
研究表示,反式脂肪大多常見於使用經過氫化過程的植物性油脂之加工食品,這類油脂會增加膽固醇、發炎及內皮細胞機能失調,進而增加心臟疾病風險。
不過研究顯示,服用阿斯匹靈可降低這個對健康的不良影響,但statin治療、荷爾蒙療法或飲酒沒有相同效果。研究推測會出現這可能由於停經女性的血小板活性較高、血小板凝集力較佳,因此服用阿斯匹靈後,增加血小板對藥物的反應作用。
資料來源:神經學年報 (Annals of Neurology)
+ read more

2012.02.29
多吃柑橘類水果 有助降低女性中風風險
過去研究裡柑橘類水果中的維他命C被認為對中風具保護效果,然根據近日一項英國追蹤長達14年的研究結果,柑橘水果中的黃烷酮(flavanone)成份也非常重要,黃烷酮是六種常食的黃酮類化合物之一,是天然抗氧化物質。研究指出,女性從飲食中攝取最多的黃烷酮成份,比攝取最少的女性,可以降低19%缺血性中風風險(P=0.04)。
研究團隊檢視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中70,000位女性的飲食調查資料,發現黃烷酮的總攝取量從平均最高761mg到最低97mg不一,雖然在調整多重變項後,黃烷酮總攝取量無法預測缺血性中風的罹患風險,研究也無法排除柑橘類水果中其他成份的影響,結果僅能說明黃烷酮可能是柑橘類水果中具心血管保護作用的成份之一。
研究中以茶葉的黃烷酮成份含量最高,接著依序是蘋果、橘子或橘子汁,而研究裡女性大多數攝取來源為橘子及葡萄柚汁,佔63%,但整顆水果都吃下去會更好,因此研究建議多吃柑橘類水果。
研究限制包括可能仍有某些干擾因子未能排除,且柑橘類水果的黃烷酮含量可能會依季節、產地或種植過程而有所不同,往後也須針對黃烷酮對減少缺血性中風風險有更多研究產出。
資料來源:中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Strok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