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1.27
史達汀導致糖尿病?
紐約時報每周都會在專欄Ask
Well中回答讀者對健康議題的疑問,曾有一位讀者提問:長期服用史達汀藥物會導致糖尿病嗎?紐約時報如此回答讀者:
所有的藥物確實都有副作用,而過去有許多研究指出,即使此藥有助於降低心臟疾病風險,但與糖尿病風險增加有關。斯克利普斯轉化科學研究所(Scripps
Translational Science Institute)主任Eric
Topol博士說明,史達汀服用劑量越高,糖尿病風險越大。
不過,許多醫師如美國心臟學會的Mary Norine
Walsh認為,史達汀的糖尿病風險不應阻礙患者繼續服藥,尤其對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患者來說,史達汀所帶來的好處是大於風險的。不過,若是對一位從未發生過心/血管疾病、除了高膽固醇以外沒有任何疾病風險的人來說,史達汀的利弊衡量就值得進一步討論。
美國食藥局在2012年更新了對史達汀的用藥建議,在內容上新增了史達汀增加高血糖及糖尿病風險的警告。該年的更新乃根據2份大型回溯性研究的結果,其中一份發現服用史達汀者糖尿病風險增加9%,另一份則發現增加12%,並且服用高劑量者風險更大。此外,2012年美國食藥局的指引也提醒史達汀可能還有其他副作用,如肌肉痠痛、肝受損(案例極少)及失憶等。
最後,Walsh醫師提醒,正在服用史達汀的人要與醫師一起討論服藥之利弊,並且評估糖尿病的風險,但糖尿病風險不是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群不服藥的理由。
資料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 read more

2017.01.19
老年運動帶來「心」希望!
目前已知規律運動能降低全因及心臟疾病死亡風險,對中年人來說更是如此。不過,對於老年人運動的好處,尤其是對心/血管死風險的影響,仍所知有限,因此最近有研究檢視,規律運動是否可以降低老年人的全因及心臟疾病死亡風險。
研究檢視來自2,465名65-74歲的男女,這些資訊來自於他們在1997-2007年參與芬蘭國家健康調查的資料,包括:生活習慣如吸菸、運動;教育程度;身高體重;血壓及膽固醇指數。研究團隊持續追蹤這些樣本至2013年,同年從芬蘭人口死亡註冊資料了解有多人去世以及死亡原因為何。
研究發現,中強度及高強度的運動與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率下降有關,因為這些運動能維持健康的體重、降低血壓、降低血栓風險、穩定血糖變化及改善好與壞膽固醇的比例。此外,如果參與者是從靜態的生活習慣變得比較活躍,即使只是開始在家附近散步,仍能顯著改善健康並降低心臟疾病風險。
台灣女人健康網提醒,許多研究指出靜態的生活習慣長期下來對健康可能造成不利的影響,但如果本身已有心/血管等正在治療的疾病,建議先諮詢醫師適合做哪些運動再安排接下來的運動行程。
資料來源: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 read more

2017.01.12
女性更容易因耐痛而不知道自己心臟病發
由挪威Tromsø大學研究團隊提出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男性,女性更能承受心臟病發作時的疼痛;這可能會使她們沒有感知到心臟病發作,或出現缺乏症狀或無明顯症狀的心臟病。
許多人認為心臟病是突然發生的,患者會抓住他們的胸口然後失去知覺,但心臟病不一定都有胸痛、呼吸急促或冒冷汗等明顯的症狀。很多時候心臟病是逐漸發生的,患者會有噁心、胸痛、顎或手臂疼痛的情況。若是發生沒有症狀、微小症狀或患者沒察覺症狀的心臟病,則稱為Silent
Heart
Attack(下以其縮寫SHA表示),多譯為沉默型或無聲型心臟病。
Tromsø大學的Andrea
Ohrn博士表示:「目前無法確知為什麼有些人會出現SHA,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因為疼痛耐受度很高,以致忽略了胸痛的徵兆。」
研究團隊測試了4,849名成年人的疼痛耐受度-將他們的手浸泡在3℃的冷水中達兩分鐘;另一方面,也透過心電圖了解受測者過去是否有發生過心臟病。
研究人員發現,可以忍受最長時間疼痛的人,最有可能在過去經歷SHA,並且從未被診斷出來,且這樣的關聯性在女性身上更為明顯。
SHA發生在女性身上的比例是75%,比男性的58%要高;這可能是因為婦女更能承受付心臟病發作時的具體疼痛。學者們更認為,心臟病發作的症狀在女性和男性間是不同的。
英國每年心臟病發作的男性人數較女性多,但女性死於心臟病的機率卻更高。Ohrn博士認為,即使沒有胸痛的症狀,醫生也不應降低對心臟病的警覺性。對心臟病最初的誤診可能是致命的,在一個月內導致死亡的機會增加70%。在英國,女性心臟病發作最初被誤診的可能性比男性高50%。
英國心臟基金會(British Heart Foundation)的Mike
Knapton博士表示,沒有症狀的心臟病是需要注意的,患者通常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心臟病,使得他們忽略症狀並延遲就醫。
來源:University of Tromsø、British Heart Foundation
+ read more

2016.12.29
男女不同調——女人的心跳比較快?
你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體構造有何不同嗎?相信你會直覺地想到生殖器官的差異,但除此之外呢?若你想了很久卻想不到其他答案,那麼,你或許還沒有意識到:男性和女性的身體其實是按照非常不同的步調在運作著。
例如,加拿大的一項新研究便發現,女性的生理節律運作起來比男性快了1.7~2.3小時左右。這代表她們到了晚上時很可能比男性更容易感覺累。
Lancaster 大學醫學院的資深解剖學講師Adam
Taylor博士解釋這種差異主要來自於我們身體內部所分泌的性賀爾蒙的影響。從頭髮生長速度、眨眼頻率到消化食物、代謝酒精,我們所有的身體健康況狀都與性賀爾蒙脫離不了關係。
現在,就讓我們從簡單、有趣的實例來了解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步調有什麼不同吧!
心臟可說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不論男女都仰賴它推動全身的血液循環,讓血液能夠順利輸送氧氣與養份到身體各處,並協助移除代謝廢物。不過,卻有學者指出不同性別的心臟跳得有些不一樣:一般而言,男性的心臟在一分鐘內平均跳動的次數是70˜72下;但女性的心臟在一分鐘內的平均跳動次數卻是78˜82下,比男性來得更快。
學者解釋,男性心臟的重量平均為180克,相較之下,平均為120克的女性心臟大小僅約男性心臟的三分之二;因為較小,所以它必須跳動的稍快一些,以彌補大小上的差異。
雖然如此,來自英國愛丁堡皇家醫院的心臟病專家Miles
Behan表示,在婦女有生之年,這樣的差異並不會影響婦女的整體心臟健康,或是她們所發展的心臟問題類型。而針對上述論點,台大醫院心臟科張博淵醫師提醒在實務上並不一定如此絕對,影響心率的因素有很多,不論男女,重要的事是維持良好的作息、飲食與運動習慣來增進心臟健康。
資料來源:journ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Daily Mail
+ read more

2016.12.28
保持樂觀讓女性長壽
「瓶子還剩下一半的水,還是還有一半的水?」這個問題的答案乍看像無關生死,但對女性而言卻很可能是。新的研究顯示,擁有樂觀態度的女性比起那些較不樂觀的更不易過早死亡。
來自波士頓Harvard T.H.
Chan公衛學院社會與行為科學系的協同作者Eric
Kim和其同事據其研究結果建議民眾應該試著提升自信,以作為保持健康的方法。
樂觀被定義為一種心理態度,代表擁有正面思考,對於好事的發生充滿希望及自信。
部分研究曾經指出擁有較為樂觀態度的人們,比起那些悲觀的更容易擁有較好的心理及生理健康。以University
of
Illinois去年的研究為例,樂觀者比起悲觀的對照組擁有幾乎高達兩倍的機率擁有更健康的心臟。而在新的研究中,Kim聚焦在調查出擁有樂觀的心態是否會影響由各種醫療條件衍生的死亡風險。
為了達到研究目的,研究人員分析從2004~2012年間參與Nurses’
Health
Study(此唯一正在進行中的調查研究,主要為透過每兩年一次的調查了解女性健康)的70000位女性;包含參與者自我評量的樂觀程度表,以及其他可能導致過早死亡的風險,比如高血壓、飲食及運動。
結果顯示,最為樂觀者的死亡風險比最不樂觀者低了30%。
以個別疾病而言,研究者發現較為樂觀的女性比起悲觀者少了16%死於癌症的機率,死於心臟病及中風的機率也分別少了38%及39%。此外,最樂觀女性比起最悲觀者也少了38%罹患呼吸道疾病及52%死於感染的機率。
研究者提到之前的研究主要只找出樂觀與降低心臟血管死亡風險間的關聯性,但這次研究卻是第一次找出心理態度與降低其他各大疾病死亡人數間的關聯性。
Eric
Kim表示,當代大部分的醫療及大眾健康促進都聚焦在降低疾病的成因風險,但同時有證據顯示提升生理的恢復力或許會造成更大的改變。因此,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建議應該保持樂觀,比如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應該以更健康的行為及方法去應對。
_ _
不過,此研究團隊針對樂觀與死亡人數下降間的關聯尚只能提出部分解釋,Kim認為人們自身的態度(如樂觀)可能對於我們的生理系統有直接的影響,但這部分還需要有更多的研究。另一方面,由於研究對象資料的限制僅使得我們不能確定本研究的發現是否同樣會發生於男性身上,並不代表樂觀的態度對男性沒有幫助。
資料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read more

2016.12.14
乳癌藥物不利心/血管健康?
最近研究發現,患有乳癌的女性若服用「芳香環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s)」-一種避免乳癌復發的藥物,其血管可能遭受損害,不利其心/血管健康。
芳香環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s)類的藥物,如:諾曼癌素(Aromasin)、安美達錠(Arimidex)及復乳納(Femara)等,這些藥物的作用在於讓人體停止製造雌激素,藉此抑制受雌激素刺激而生長的乳癌細胞;常提供給患有荷爾蒙受器呈陽性(hormone
receptor-positive)的早期乳癌的停經婦女,避免其乳癌復發並降低乳癌死亡率。
這項研究以36位患有早期乳癌、有服用芳香環抑制劑的停經婦女為研究對象,並將他們與同年齡的25位健康女性進行比較。研究發現,相較於健康女性,研究對象的血管彈性較差,並且測量其血管內皮功能的指標「EndoPAT比例」也顯著較低。主要研究者明尼蘇達大學的腫瘤學家Anne
Blaes說明,他並不是要女性不要服用此藥,而是認為當越來越多患有早期乳癌的女性在抗癌,我們需要了解這些乳癌治療方法的長期影響。
梅奧醫院(Mayo clinic)的腫瘤學教授Matthew
Goetz說明,由於雌激素能保護我們免於心臟疾病,因此理論上當我們阻止人體製造雌激素以避免乳癌復發時,我們同時也可能在傷害心/血管健康。不過,Goetz教授提醒,由於這項研究的研究樣本數少且主要集中討論血管內皮功能,因此尚不足以證明芳香環抑制劑會增加女性的心臟疾病。在研究資料經過同行審閱及發表於醫學期刊前,研究報告應被視為初步的研究。
而擔任Susan G.
Komen一家資助乳癌研究及教育的非營利組織的科學顧問主席的George
Sledge博士提到,通常女性乳癌患者需要服用芳香環抑制劑5-10年,而有證據顯示相較於服用5年,服用10年者可以進一步降低乳癌死亡風險。對此,研究者Blaes說明,即使如此長期的治療並未顯示能加長整體的生存機會。Blaes提醒,患有乳癌的女性要經常留意其心/血管健康,任何風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要確保被控制在安全範圍內,並且她還強調健康飲食及運動的重要性,這是許多女性患者缺乏的生活習慣。
資料來源: 2016 San Antonio Breast Cancer Symposium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