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乳癌後,甲狀腺癌虎視眈眈?!
2015.03.12
戰勝乳癌後,甲狀腺癌虎視眈眈?!
  一篇發表於2015年美國內分泌學會年會的研究指出,乳癌倖存者擁有較高的甲狀腺癌罹癌風險,特別是在患者被診斷出患有乳癌的頭5年內。 由於過往的相關研究多由單一機構進行,所以,乳癌與甲狀腺癌之間的關係、診斷出乳癌後,患者罹患甲狀腺癌的發生率等,一直存在爭議。為解決這個問題,此次研究團隊以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SEER9資料庫中的資料為分析樣本。範圍涵蓋了1973年至2011年期間704,402位乳癌患者、49,663位架狀腺癌患者,以及1,526位於乳癌診斷確診後又罹患甲狀腺癌的患者。 分析結果顯示,與僅罹患乳癌的患者相較,在罹患乳癌後得到甲狀腺癌的患者其確診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較輕;同時,其所罹患的乳癌類型更可能為侵襲性乳腺管癌,且在治療乳癌的過程中曾接受過放射治療。不過乳癌患者的激素受體呈陽性或擴散至淋巴結等狀況並未對於罹患甲狀腺癌的可能風險造成影響。 而與單純罹患甲狀腺癌的患者相比,乳癌倖存者得到的甲狀腺癌可能有較為嚴重的病理表現,但癌細胞較小,且患者較少需要接受放射性碘治療。另外,由於甲狀腺癌的平均發生年齡通常較乳癌早,因此,先經歷過乳癌才得到價狀腺癌的患者年齡較一般的甲狀腺癌患者來得高,平均年齡分別是62歲與45歲。 最後,研究結果指出併發甲狀腺癌的狀況最可能發生在乳癌確診的頭5年。研究主持人Jennifer Hong Kuo博士表示,此次分析結果驗證了乳癌與甲狀腺癌之間存在關聯;未來,醫療專業人員應提醒乳癌患者接受警惕篩檢,確診罹癌後的頭5年間,每一年都應接受篩檢,特別是有接受放射治療的乳癌倖存者。   資料來源:美國內分泌學會(The Endocrine Society)  
+ read more
癌細胞怎麼死的?問問橄欖油吧!
2015.03.05
癌細胞怎麼死的?問問橄欖油吧!
  過往研究指出特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EVOO)有益於心臟健康的維持;而後也被證實因含有一種叫做Oleocanthal的物質,所以能迅速有效的破壞癌細胞。不過,一直到最近,科學家才揭開Oleocanthal實際上如何作用的神秘面紗。   透過本次研究,科學家發現理解Oleocanthal如何破壞癌細胞的關鍵,在於這項物質與細胞中的溶酶體如何反應。Oleocanthal能夠在30分鐘至1個小時內破壞癌細胞的溶酶體,進一步造成癌細胞死亡,但同時間並不會傷害到健康的細胞。   研究人員解釋這是因為癌細胞的溶酶體膜較健康細胞的溶酶體膜來得衰弱的緣故。「這樣的生物機制使溶酶體膜的通透性成為考量消滅癌細胞機制的關鍵,這是過去沒有被注意到的。」研究人員Paul Breslin說,「現在我們了解了這點,將有助於提升療程的效益。」   這樣的研究發現同時也再次讓人關注使用大量橄欖油的「地中海式飲食」。Breslin表示,已知的研究證實地中海式飲食對於多種癌症都有助於減少罹癌風險,越來越多人為了維持健康的飲食生活而選擇這麼做,想要攝取Oleocanthal,這確實是一種不錯的飲食方式。   資料來源: Molecular & Cellular Oncology.      
+ read more
副作用層出不窮?日本政府大規模調查HPV疫苗
2015.02.11
副作用層出不窮?日本政府大規模調查HPV疫苗
  日本名古屋有數萬女性接種了子宮頸癌疫苗,但近日許多人懷疑出現副作用,市政府決定展開大規模調查,並要求神奈川縣、鐮倉市等10個市町同時啟動類似調查,規模之大相當罕見。 名古屋至少有7萬人接種了子宮頸癌疫苗,當中約有4至5萬名學生是經當局補助而接種。近日當局收到許多通報,指接種疫苗後出現全身疼痛及麻痺等副作用,更有受影響人士向市政府要求協助,因此名古屋市政府決定向這7萬人寄送問卷,調查副作用的情況。 目前日方並未提及是哪一款子宮頸癌疫苗涉及出現副作用。而厚生勞動省表示,一共收到約2500起副作用報告。(於慶中/綜合外電報導) (以上原文引自【蘋果日報】) 關於HPV疫苗(俗稱子宮頸癌疫苗)副作用的爭議由來已久,不論是在歐洲、加拿大各地都一直有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消息傳出,使得歐洲議員Michele Rivasi在2014年時呼籲歐盟會員國停止建議民眾接種HPV疫苗;同時,過去服務於生產HPV疫苗藥廠的醫師也指出其安全性堪慮;日本政府更是自積極推廣施打以來就不斷接獲副作用發生的通報,自2013年6月起,對待HPV疫苗的態度驟變,不再積極推廣。2014年底,新的HPV 9價疫苗通過美國FDA核准上市,但在短短一個月內又爆出疑似於印度進行人體試驗,未告知接種孩童並發生嚴重不良反應之醜聞。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大家,現階段HPV疫苗雖然已通過政府核准上市,在台灣也已有部分縣市實施公費施打,但事實上其有效性與安全性仍不明確,還需要更嚴謹的觀察與驗證,後續的通報系統也應有完善的建置。    
+ read more
智慧型抗癌戰士:兒茶素
2015.02.06
智慧型抗癌戰士:兒茶素
  根據最近的研究發現,綠茶中含有的一種成分:兒茶素,不僅能抵抗口腔癌,還能在抗癌同時避免健康細胞受損,不同於化療會連同殺死健康細胞。過去已有研究指出兒茶素具有抵抗口腔癌的效果,然而科學家對於抗癌過程一直不甚了解,直到最近才揭開了其中的秘密。   研究者在培養皿上分別繁殖癌細胞與健康細胞,再放入兒茶素,以螢光試劑觀察照片中兩種細胞的變化,拍攝大量照片記錄過程。   食品科學副教授同時也是研究發現者Joshua Lambert在觀察其中的變化後說明,細胞中有一種蛋白質稱為Sirtuin 3,是抗癌過程的關鍵。Sirtuin 3使細胞的能量製造廠-粒線體-運作,同時是使器官能抗氧化的重要蛋白質。兒茶素對此蛋白質的作用在於抑制癌細胞中的Sirtuin 3蛋白質,使癌細胞中的粒線體受損,其後繼續釋放更多氧分子持續傷害癌細胞直到細胞死亡為止。然而,對於健康的細胞,兒茶素不僅不會抑制Sirtuin 3蛋白質,還會活化它讓細胞有更強的抗氧能力達到預防癌症的效果。   Lambert表示,目前化療藥物的問題在於它不僅針對癌細胞,還會一併殺掉健康細胞。造成這種結果是因為用於化療的藥物是以殺死快速生長的細胞為目標,而生長快速的細胞除了癌細胞外還有人體毛囊的細胞以及大腸細胞等,因此化療一定會產生副作用,但是這些副作用卻沒有在上述實驗中看到。   為了進一步確定兒茶素對人體抗癌的效果,Lambert認為下一個目標應該是觀察動物或者人體中細胞的變化,而不僅是在培養皿上觀察。並且Lambert認為兒茶素的抗癌效果應不僅能抵抗口腔癌,還能作用於其他癌細胞。此篇研究的經費來自美國癌症研究所。     資料來源:Penn State        
+ read more
當真「坐以待斃」!久坐傷身,運動嘛嘸效?!
2015.01.22
當真「坐以待斃」!久坐傷身,運動嘛嘸效?!
  近日有許多研究都在探討久坐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日前已有研究證實坐時長短與女性肥胖有關,近日又有新的研究結果指出:久坐會影響心臟病、糖尿病與癌症的發病率,甚至提高死亡的風險,而且,即便是平日有規律運動習慣者也難逃此影響。   來自多倫多康復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員Alter博士分析了41篇研究中的相關資料,找出久坐對於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分析結果發現,相較於沒有久坐習慣者,久坐者的死亡率高出24%、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高出14%、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率高出近18%、癌症(包括乳癌、大腸癌與卵巢癌等多種癌症)發生率高出13%、癌症致死率高出17%,最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高出了91%。   研究者指出,考慮到運動習慣可能造成的影響,在分析過程中已進行過調整。這代表,就算有規律的運動習慣,只要日常生活中存在久坐的行為,對身體健康的負面影響就是存在著的。不過,運動程度較低者的健康風險可能更高些。   「考慮到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坐著-不論是上班時使用電腦工作或是下班回家看電視放鬆,現有的健康指引建議一天30分鐘的運動量根本不足以保證健康。」Alter博士解釋。   「要維持身體健康,減少久坐與規律運動缺一不可。」他建議除了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之外,也應減少坐著的時間。「站著時人體消耗的熱量是坐時的兩倍,透過站著看電視、站著使用電腦或工作中適時起身走動等方式,每天減少2~3小時的坐時,將能夠減少久坐對身體帶來的負面影響。」 最後,Alter博士表示,目前的研究尚未能解釋久坐如何增加疾病與死亡發生的風險。但是他強調久坐的生活型態是需要被重視的議題。避免長時間坐著和健康飲食、戒菸以及規律運動一樣重要。     資料來源: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口不擇「鹽」?!小心胃癌上身!
2015.01.19
口不擇「鹽」?!小心胃癌上身!
  很多人知道高「鹽」是引起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鹽」也會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   歐盟國家每年有約80,000名民眾被診斷罹患胃癌,四分之三的案例普遍被認為與造成腸胃發炎的幽門螺桿菌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多開始於幼兒期,但因難以被發現而導致離罹癌。如今科學家相信用鹽過量也會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認為四分之一的胃癌患者是因食鹽過量而得病。   歐洲腸胃病學聯盟秘書長及幽門螺桿菌專家John Atherton提到,感染幽門螺桿菌再加上用鹽過量對人體腸胃尤其危險。雖然現在仍不確定原因為何,但是研究顯示高鹽會使幽門螺桿菌增加而使腸胃細胞暴露在有毒環境下。   許多歐盟國家已經著手宣導低鹽飲食。世界衛生組織也曾發表用鹽指引,建議成人每日食鹽量不應超過五克。然而由於現代人外食頻率高,因此很難控制每日食鹽量的多寡。研究者建議透過購物時多注意產品成分,少食用醃肉、麵包、乳酪起士和調味料等,來控制鹽量。如此一來,不僅能降低中風、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可能,亦能夠同時降低罹患胃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r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