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12.06
梵帝雅加速骨質疏鬆
不久前有研究發現,女性使用由葛蘭素史克藥廠(GlaxoSmithKline,
GSK)所製造的第二類型糖尿病藥物「梵帝雅膜衣錠」(Avandia;成分:Rosiglitazone)會增加骨折率。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亦於11月份決議,於藥盒上加註警語,提醒用藥者此藥物會增加心臟病及中風發生的機率。
針對骨折率的部分,最近有一份研究報告提出進一步的說明。此研究指出「梵帝雅」將惡化骨質疏鬆的狀況,因為長期使用含有Rosiglitazone的藥物會加速舊骨質的分解,同時減緩或抑制新骨質的形成。如此一來一往之間,便加速了骨質疏鬆症形成的速度與風險。事實上,過去已有報告指出服用「梵帝雅」會減少「成骨細胞」的數量,但是一直到這篇研究發表後,科學界對於此類藥物與骨質疏鬆症之間的運作機制才有較清楚的瞭解。
研究者表示,糖尿病患者應被告知此類藥物所可能引起的風險,並與醫師討論過後,再決定是否停用藥物,而非立即停止使用。而對於骨質疏鬆已經接近危險邊緣的人,研究者則建議他們考慮其他類型的糖尿病治療藥物。
資料來源: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
+ read more

2007.10.18
高血壓提高糖尿病風險
最近一篇發表在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研究,分析了高血壓和第二型糖尿病的相關性,這份研究是近年來對此所做的大型研究之一,結果發現高血壓的女性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理想血壓的女性提高了三倍,這樣的結論不受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MI值)、運動量、糖尿病家族史、抽煙、喝酒與否等變因影響。
這份研究的團隊來自於哈佛醫學院和哈佛公共衛生學院,他們從1993年開始追蹤38,000位女性的醫護人員,到2004年3月停止追蹤。在研究之初,這些參與者都沒有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員依照血壓值將參與者分為理想血壓、正常血壓、偏高血壓、高血壓(註)四組。十年後,這四組罹患糖尿病的比例分別是1.4%、2.9%、5.7%、9.4%。此外,研究也發現即使將血壓值維持在正常範圍內,糖尿病的風險還是會隨著血壓增加而升高。
研究人員表示,肥胖是糖尿病很重要的風險因子,但不是只有肥胖的人要注意,血壓過高或是血壓出現持續升高現象的女性,也要特別小心。
-------------------------------------------------------------
註:研究中各組血壓定義值如下:
理想血壓: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75mmHg
正常血壓:收縮壓120-129mmHg;舒張壓75-84mmHg
偏高血壓:收縮壓130-139mmHg;舒張壓85-89mmHg
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或曾使用高血壓藥物
+ read more

2007.08.28
糖尿病提高女性腎臟疾病風險
過去的研究發現,和男性相較之下,女性在更年期之前罹患腎臟疾病的比例較低,症狀和病況通常也較輕微。但是,最近一份研究發現,如果女性有糖尿病的話,可就沒有這項「優勢」了,也就是說更年期前的女性,如果有糖尿病的話,被診斷出腎臟疾病的比例幾乎和男性相同。
這份研究由美國喬治城大學(Goergetown
University)內附設的「健康、老化與疾病之性別差異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Sex Differences in Health, Aging and
Disease)主任Christine
Maric所負責。研究人員表示,女性荷爾蒙會影響腎臟疾病的發展和復原,而糖尿病和女性荷爾蒙的降低是有相關性的,這也是為什麼女性罹患糖尿病後,對腎臟疾病的保護力會減少的原因。這樣的結果所導出的另一個結論便是,過去一向認為性荷爾蒙只和控制生育的器官有關,但是,其實性荷爾蒙也會影響非生育器官。
此外,這份研究還發現,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性荷爾蒙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糖尿病婦女的腎臟病並非完全受雌激素的影響,而是受到女性和男性荷爾蒙所影響,這兩種荷爾蒙的比例才是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腎臟疾病的關鍵。
+ read more

2007.07.20
新藥比較好嗎?
許多治療糖尿病的新藥都在最近幾年紛紛上市,讓糖尿病患者對於選擇藥物感到很迷惑。一份發表在線上「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文獻回顧發現,治療成人第二型糖尿病的藥物,新藥不一定比舊藥好,相反的,舊藥的藥效和新藥是一樣好的,甚至比新藥更好。
這是第一份針對所有糖尿病藥物做系統性分析的研究,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Shari
Bolen所負責,總共包括216項臨床試驗和2份文獻分析的研究。研究人員將藥物的影響分成幾個層面來做比較,例如,脂肪酸、血糖濃度、副作用、對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和對體重的影響。結果發現,舊的糖尿病藥物(Sulfonylureas
&
Metformin)在控制血糖、血脂肪等糖尿病指標上,和新藥(Avandia,
Actos, Precose, Glyset, Prandin &
Starlix)比較起來,效益是差不多、甚至更好。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新藥品上市,這些藥品不但所費不貲,也由於缺乏長期性的試驗與追蹤,使其安全性備受質疑;例如,現在市面上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梵帝雅膜衣錠(Avandia)和愛妥糖錠(Acotos),都算是目前高使用量的藥物;但是,後續研究紛紛發現這兩種藥物會增加女性的骨折率和罹癌率,梵帝雅膜衣錠更會提高心臟病風險。因此,舊藥和新藥比起來,舊藥不但價錢較便宜,藥效和安全性也較令人放心。
+ read more

2007.06.25
女性糖尿病,病況告急
一份發表在內科醫學紀錄(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發現,過去25年來,美國男性糖尿病病患的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是,女性糖尿病病患的死亡率卻不見遞減,使其性別差異越來越大。這份研究目前僅刊登於網站上,預計於八月出刊。
這項研究的主持人Edward W.
Gregg發現美國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整體死亡率逐年下降,為了瞭解這個趨勢使否也適用於糖尿病患,Gregg和其研究團隊便分析了三份大規模的世代研究資料,其中包括1971-1975、1976-1980、1988-1994的三次美國全國健康與營養調查(NHANES)。結果發現男性糖尿病患的整體死亡率從1971-1986年的42.6‰下降到1988-2000年的24.4‰,在男性的總死亡率和男性糖尿病患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也發現相似的下降趨勢。但是,當他們檢視女性的各個死亡率時,卻沒有發現任何明顯下降的趨勢。
期刊的編輯之一Nanette K.
Wenger表示,雖然這份研究無法解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性別差異,但是,男性死亡率下降有可能是因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控制得當,或是醫療技術的進步;但是女性的死亡率卻不見下降,可見這也與女性和男性所能接受到的醫療照護品質有關,也就是說如果女性罹患糖尿病和冠狀動脈心臟病,較難接受到適當的治療和照護。
台灣糖尿病的死亡率,過去十年來,除了2002和2004年的死亡率有微幅下降之外,皆呈現上升的趨勢,2005年的死亡率較十年前上升了10‰;女性糖尿病的狀況尤其嚴重,為我國國人十大死因中唯一死亡率高於男性的項目。台灣的醫護人員應該要更積極地促進糖尿病的預防與治療,特別是針對女性糖尿病患。
+ read more

2007.06.15
糖尿病縮短平均壽命
根據六月份美國內科學誌(Archive of Internal
Medicine)期刊的一份研究發現,女性和男性50歲以上罹患糖尿病的話,女性糖尿病病患的平均壽命比一般女性短8.2年、男性則短7.5年;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這份研究的Oscar H.
Franco教授和其研究團隊,使用的是Framinghan Heart
Study的資料,這份資料是針對1948-1951年間5,209位28-62歲的女性和男性,後續追蹤超過46年。研究人員大約每間隔12年做一次追蹤,至今已於1956-1958、1969-1973、1985-1989年間追蹤過三次;追蹤的工作一直維持到參與者罹患心血管疾病或是死亡,而研究人員在每一次追蹤後,都會評估這些參與者的糖尿病病況。
結果發現,若有糖尿病的話,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兩倍;而若糖尿病病患本身原本就已經有心血管疾病的話,女性死亡的風險比一般女性高兩倍、男性則高1.7倍;女性的平均壽命會縮短8.4年、男性則會縮短7.8年。
患有糖尿病的病患,若年齡超過50歲,不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死亡率會明顯的上升;而不論有沒有心血管疾病,平均壽命也都會比一般人短。可見老年健康的議題宣導和政策推動上,應該要注意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性,而增加運動量和健康飲食就是預防糖尿病很關鍵的策略。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