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乳房植入物罹癌 女性憤怒:人造癌症!
2019.03.29
因乳房植入物罹癌 女性憤怒:人造癌症!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於週二(26日)結束為期兩天的聽證會,委員會討論了乳房植入物與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BIA-ALCL)的關係、使用登記制度進行乳房植入物監測、是否禁止絨毛面植入物,以及乳房植入手術健康問題等議題。   一些患者要求將絨毛面植入物從市場上撤下、對與乳房植入手術相關的健康風險進行強制性測試,並改善植入物風險和益處的溝通與知情同意,例如警告標籤等。   專家對於是否要淘汰此項產品未有共識,但一致認為應有更透明、強制和標準化的知情同意過程,努力讓患者對植入物的風險和益處有更多瞭解。   女性感到被欺騙:「人造癌症!」 聽證會讓女性、外科醫生和製造商發表意見,多位女性述說了自己使用乳房植入物後罹癌的過程,強烈要求FDA做得更多。   曾在FDA擔任program manager的Madris Tomes於週二作證,她的數據分析發現,乳房植入物是醫院和手術中心不良事件報告最多的醫療器材。但通常只有17%的報告來自醫生,而不是製造商或其他方。   數十名患者在罹患BIA-ALCL或其他乳房植入物疾病後,覺得自己很愚蠢,更覺得被醫師欺騙,有人稱BIA-ALCL為「人造癌症」。   越來越多女性後悔自己的決定,透過社群媒體組織,推動變革。她們希望禁用絨毛面植入物,並建立更嚴格的知情同意程序。因為她們的經驗表明,外科醫師經常忽略或低估植入物的風險。   專家對乳房植入手術相關風險難以掌握 專家小組討論乳房植入手術相關健康問題時,在如何描述和診斷疾病方面顯得困難。該小組稱,部分問題是不了解疾病的範圍,而每個乳房植入物製造商對植入物疾病的措辭都不同。   醫學博士Karla Ballman強調,需要進行更多研究,包括「對照組」,以確定是否有人在沒有乳房植入物的情況下患上此類疾病。   委員會討論了讓其他專科學家意識到乳房植入物可能與疾病有關是很重要的,如風濕病病學和免疫學,將可對患者進行更具體的診斷,例如狼瘡或慢性淋巴球性甲狀腺炎等。   專家表示淘汰乳房植入物為時尚早 整形外科醫師為乳房植入物的益處辯護,但承認醫師需要教育,對越來越多的植入物相關健康問題進行掌握。一位外科醫生則要求FDA將乳房植入物的銷售,限制在經過認證的整形外科醫師。   部分專家指出絨毛面植入物有存在的必要,理由是某些重建特別需要使用粗糙表面的植入物,以維持在體內的位置。但在目前爭議下,發展出新興的替代方案是用外科網片包裹較少爭議的光滑面乳房植入物,但FDA從未表示這些網片可以用於乳房手術。這種選擇可能是更有害的,因為在其他手術用途中,網狀物與乳房植入物一樣,無法終生使用,並且還導致數千種不良事件報告。   其他專家表示,BIA-ALCL的發生率很低,為此禁用絨毛面植入物是過度反應。   更多關於乳房植入物 美乳房植入物面臨下架的命運! 又有超過200名使用乳房植入物的女性考慮提出控告 衛福部公告BIA-ALCL加入乳房手術說明書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19.03.27)、MedPage Today(2019.03.26)、CNN(2019.03.26)、MEDTECH DIVE(2019.03.26)、KVUE(2019.03.26)、ICIJ(2019.03.25)          
+ read more
美國FDA提出更多與乳房植入物有關的癌症報告
2019.02.14
美國FDA提出更多與乳房植入物有關的癌症報告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於日前提出更新報告,截至2018年9月已收到457件乳房植入物相關之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ALCL,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是一種罕見的T細胞淋巴瘤,屬於免疫系統的癌症,可能出現在身體的許多部位,例如淋巴結或皮膚。 雖然這是在乳房附近發展的癌症,但卻不是乳癌,而是免疫系統的癌症,稱之為BIA-ALCL(Breast Implant-Associated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約有一半的案例是在義乳植入後的7至8年內確診。 BIA-ALCL通常發生在乳房植入物附近的疤痕組織和液體,但可能擴散至全身。因為缺乏使用乳房植入物人數的資料,目前難以進行確切的風險評估。若是在罹病早期發現,通常可以透過移除植入物和周圍的疤痕組織來治療。在更嚴重的情況下,化療和放療可能是必要的。 乳房植入物有平滑與融毛面兩種,絨毛面植入物發生BIA-ALCL的數量較多,但FDA表示目前沒有足夠的研究或證據表明融毛面乳房植入物是罹病的直接原因。確診案例,其中九人已死亡。   醫療相關人員需保持警覺 美國FDA在2011年提出乳房植入物和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之間的可能關聯,是全球第一個針對此病提出風險的公共衛生機構,並持續蒐集更新相關病例與研究。   FDA建議,醫護人員需對BIA-ALCL保持警覺,特別是使用融毛面植入物的女性。在手術前討論時,需對患者說明不同種類植入物的優點及風險。針對已經有使用植入物的女性,需有定期的照護。   而對民眾來說,在放置乳房植入物前,務必向醫護人員諮詢融毛面與光滑面的優點與風險。如果已有放置,不需要特地改變日常醫療護理和定期追蹤。   FDA聲明指出,選擇乳房植入物是非常個人的決定,患者及其提供者都應該根據個人需求和最完整的風險和效益訊息做出決定。   台灣有病例嗎? 根據台灣女人連線的追蹤,目前台灣尚未出現BIA-ALCL的病例,但這可能來自醫療人員與民眾缺乏對該疾病的警覺。並且,主管機關與相關醫學會都沒有對隆胸與乳房重建等手術進行統計,缺乏相關資料與後續疾病風險追蹤。   台灣女人連線目前正與衛生福利部討論,將BIA-ALCL疾病風險加入相關手術同意書。對於乳房植入物可能有的風險應在手術前詳細地對患者說明,讓患者有充分的資訊作決定。更該提昇國內醫療人員對該疾病的理解及敏感度,以免患者錯失診斷治療的時間     更多關於BIA-ALCL 隆乳可能提高罕見疾病的風險? 研究再次確認隆乳與罕見癌症的關聯      編譯來源: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2019.02.06)    
+ read more
HPV疫苗有群體保護效果嗎?
2019.01.30
HPV疫苗有群體保護效果嗎?
最近一項研究指出,在引入四價與九價HPV疫苗的十年內,無論有沒有施打HPV疫苗,13至26歲年輕女性身上的HPV病毒感染都顯著減少。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研究團隊表示,評估疫苗的有效性以及群體保護效果是指導公眾健康管理、醫療諮詢、疫苗接種以及抹片檢查建議的基礎。   然而,HPV疫苗的效用在社區婦女會比較低,主要因為:社區婦女在施打疫苗前就已經感染HPV病毒、比較低的遵從性(例如:沒有完成施打程序)或是較臨床實驗對象不健康等。   研究怎麼做 研究人員對1580名13至26歲的年輕女性進行了檢測,這些研究對象在11歲之後參與四項醫院門診觀察研究並有性經驗。她們都感染了疫苗所預防的病毒類型,並區分為有施打過疫苗與未施打過疫苗兩組。蒐集HPV病毒樣本的方式是採自我採檢或是至醫療院所採檢兩種。   而研究對象的疫苗接種情況則是透過免疫接種資料庫獲得,研究團隊蒐集了四個時期的資料,分別為2006至2007年371位、2009至2010年409位、2013至2014年400位、2016至2017年400位。   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約19歲,有70%至77%是非裔美國人或是多元種族。50至56%的參與者表示,至少有兩位或以上的男性性伴侶。參與者的HPV疫苗接種率為84%,97%接種4價疫苗。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在已接種疫苗的參與者中,感染6、11、16、18型HPV病毒(也就是四價疫苗防治的HPV病毒類型)的比率從35%降至6.7%;未接種的參與者感染率也從32.4%降至19.4%。   已接種疫苗的女性感染HPV31、33、45、52、58型的比率(九價疫苗防治的其他HPV病毒類型)也從23.4%降至7.3%。但未施打疫苗的女性,這五型的HPV病毒感染率有微幅上升,從22.9%上升到36.1%。   疫苗的有效性在2013年至2014年所蒐集到的參與者資料顯示為最高,達90.6%。   這項研究的限制在於第四期施打九價疫苗的參與者比較低,限制了研究檢視九價疫苗對於HPV病毒盛行率的趨勢影響。再者,該研究結果可能無法普遍化為全美國人口。   對於許多已施打四價疫苗的美國女性,疫苗是否有交互保護作用、是否需要再施打九價疫苗,是很重要的問題。然而,目前美國疾管局疫苗接種諮詢委員會對於已施打四價疫苗的女性是否要施打九價疫苗並沒有提出任何建議。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19.1.22)、Pediatrics(2019.01)          
+ read more
產後10年內罹患乳癌易轉移!
2019.01.19
產後10年內罹患乳癌易轉移!
2018年底一份研究指出女性產後5年罹患乳癌的風險達到巔峰,而最近一份研究首次證明了女性在產後10年內所罹患的乳癌更容易轉移,因此更可能導致死亡。   研究分析了701名45歲以下女性乳癌患者的資料,他們比較了以下三組女性發生癌症轉移的風險: * 從未生過孩子的婦女 * 最後一次生產在研究前10年內的婦女 * 最後一次生產10年後被診斷罹患乳癌的女性   研究發現,產後十年內所罹患的乳癌轉移的風險最高,並且在第I期或II期乳癌患者的風險增加得最為明顯,其風險比沒有生產的女性高3.5至5倍。   這些癌症的轉移風險沒有因為其侵襲程度、被診斷時屬於哪一階段或治療方法而有不同。研究結果支持了研究團隊過去在實驗室的發現:在生產後乳房組織周圍的狀態的變化可能有助於轉移的發展,如:在生產及哺乳後乳房組織中新的淋巴通道可能有利於癌細胞轉移至其他部位。而目前的研究也的確發現較多女性被診斷出淋巴結中有癌症。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學院,每年有25,000名45歲以下女性被診斷罹患乳癌。而這份研究的資料顯示,這其中有45%的乳癌是發生在產後10年內。換言之,每年約有11,000名美國女性面臨乳癌轉移的風險增加的狀況。   研究結果強調需要了解產後乳癌可能代表一種獨特的乳癌類型,因此需要不同的照護。而所有女性都知道她們上次生產的時間,這個訊息有助於辨識乳癌轉移風險最高的年輕女性。如果我們意識到風險增加,我們就可以努力找到克服這種風險的最佳方法,並對其進行適當的處理。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1.16)          
+ read more
乳癌化療可能使癌症擴散?!
2019.01.10
乳癌化療可能使癌症擴散?!
最近研究發現,治療乳癌的化療可能導致癌症擴散。   常用的化療藥物「紫杉醇」和「阿黴素」會導致乳癌釋放出某種蛋白質,然後在血液中循環,直到這些蛋白質抵達肺部,從而引發身體的其他部位發病。科學家在實驗室阻斷這種蛋白質時,癌症並未擴散,他們希望其發現有助於提高化療效果。   醫師在手術前經常給乳癌患者化療、電療或荷爾蒙療法以縮小腫瘤,使其更容易去除,並且有助於保存健康的乳房組織。這種事先處置的療法稱為「新輔助療法(neoadjuvant therapy)」。   在某些情況下,化療甚至可以完全根除腫瘤,可能讓患者終生無癌。但化療並不總能縮小腫瘤。如果癌症的發展抵抗新輔助治療,癌症更有可能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而肺、骨骼、肝臟和大腦是最常受影響的區域。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乳癌病例的癌症因此擴散。   化療讓癌細胞釋出致癌蛋白質「ANNEXIN-A6」 研究透過實驗性腫瘤模型,發現化療常用名為「汰癌勝Taxol」的紫杉醇和名為「艾黴素Adriamycin」的阿黴素導會致乳癌釋放出含有「annexin-A6」蛋白質的的外泌體(exosomes)」。 從未被化療的癌症的外泌體是不含「annexin-A6」蛋白質的。   研究作者Keklikoglou教授表示,似乎化療顯著增強了「annexin-A6」蛋白質進入外泌體。而外泌體一旦從腫瘤中釋放出來,就會在血液中循環,直到它們抵達肺部。接著外泌體會放出「annexin-A6」蛋白質,刺激肺細胞釋放另一個蛋白質「CCL2」,這會吸引抵抗特定感染並協助其他細胞移除壞死組織的免疫單核細胞(monocytes)。過去研究顯示這種單核細胞會促進肺部癌細胞的生長。   簡而言之,研究已經確定了化療與乳癌轉移之間的新關聯。並且發現當中和了annexin-A6或阻斷單核細胞時,實驗性乳癌不再擴散到肺部。研究希望這將提高新輔助治療的有效性。   De Palma教授說,目前已開發出各種用於臨床上的單核細胞抑製劑,因此可與新輔助化療聯合檢測,以降低由外泌體作為中介的不良副作用。   研究提醒,儘管結果令人擔憂,但不要太快下結論。作者強調他們的研究結果不應該阻止人們在需要時接受新輔助化療。正如多項臨床試驗所示,新輔助化療對於許多侵襲性乳癌仍然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治療方法。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12.31)      
+ read more
乳癌治療藥物可能影響妳的記憶!
2019.01.03
乳癌治療藥物可能影響妳的記憶!
最近研究發現,主要用於治療乳癌的Letrozole藥物可能會影響患者的大腦功能和記憶力。   雖然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表示,30%的Letrozole服藥患者會出現熱潮紅和疲勞等副作用,但新的研究指出藥物的併發症可能比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認為的嚴重得多。   研究給予猴子服藥後,藥物降低了海馬迴的腦細胞功能,僅僅在4周後就降低了這些猴子的記憶力測驗表現。   雖然動物實驗的發現無法就這樣套用在女性身上,但仍可以告知女性,服用這種藥物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些發現也可能有助目前正在服用該藥的婦女了解有些經驗是正常的。   LETROZOLE是什麼 Letrozole通常是在乳癌手術或化療後給予,以防止癌症復發或擴散。這種藥僅適用於停經、荷爾蒙受器呈陽性的乳癌患者。   服用Letrozole的人有10%的風險出現關節疼痛和膽固醇水平升高的問題,並且有1%的服藥者出現食慾不振、頭髮變稀疏和陰道乾燥等副作用。服藥者也可能因為芳香酶作用於控制情緒、記憶和思考過程的海馬迴而引起憂鬱、健忘和失眠等。   台灣Letrozole的商品名有:「復乳納Femara」、「萊諾妥Lenozole」、「蕾卓洛Letrozole」等。   新研究的作者指出,口服Letrozole四個禮拜對狨猴的多種行為、神經和生理有不良影響。   研究怎麼做 此動物實驗選擇狨猴是因為他們的大腦組織與人類相似。他們在睡眠、認知能力和焦慮情況方面與人類有許多相似之處。   研究在布丁中加入Letrozole並給3隻雄性和5隻雌性狨猴吃。這群狨猴所服用的Letrozole劑量是根據仿單上建議給女性服用的劑量。研究將這些狨猴與沒有服用Letrozole的6隻雄性和2隻雌性狨猴進行比較。   結果顯示,服用Letrozole的狨猴其海馬迴中的腦細胞活性降低,並且在記憶測試中表現更差,記憶測試表現下降了5%至7%。但作者很難解釋這種變化的意義有多大。   此外,服用Letrozole的狨猴行為表現較激動的時間更長,面部溫度也更高 - 這是熱潮紅的跡象。   雖然過去研究已經指出Letrozole與這些症狀之間的關聯,包括對大腦的影響,但這是第一次有研究指出明確的直接關係。    研究作者Gervais博士表示,乳癌患者除了服用Letrozole外,也會接受已知會影響大腦的化療、放射治療和其他抗雌激素藥物治療,因此區別Letrozole對大腦的獨特影響與副作用是一項挑戰。   研究人員強調需要進一步研究,並且Letrozole已被證明可以提高乳癌患者的生存率。過去研究發現,使用Letrozole治療組的五年無病生存率更高 - 為95% - 安慰劑組為91%。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12.24)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