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生活飲食

吸煙會提高女性罹患周邊動脈疾病風險
2011.06.09
吸煙會提高女性罹患周邊動脈疾病風險
周邊動脈疾病是一種動脈部分或全部阻塞的疾病,進而延伸影響腿部活動,症狀包括正常活動的腿部會出現疼痛、或腿部肌肉易疲累。近日一項美國哈佛醫學院團隊的研究指出,吸煙的女性比終身都沒有吸煙的女性,得到周邊動脈疾病的機率,高出10倍。 該研究的參與者為45歲以上的38,825位女性,追蹤時間平均達12.7年,並每年讓參與者填寫吸煙習慣的問卷調查。研究目的為了瞭解吸煙是否會增加周邊動脈疾病的罹患風險,而戒菸後又是否會降低風險以及降低程度的多寡。 結果發現,吸煙確實是系統性周邊動脈疾病的主要風險因子,有吸煙習慣的女性得到該疾病的風險,比沒有吸煙的女性,將提高10倍。雖然戒菸會大幅降低風險,但仍無法達到像沒有吸煙的女性那麼低。 研究團隊提醒,過去研究已指出吸煙對心臟病與肺癌會產生嚴重影響,這項研究再指出吸煙與周邊動脈疾病的關係,同時,該疾病不僅會造成行動時的疼痛,也會增加心臟病的罹患風險。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誌(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鈣補充品可能增加年長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2011.04.20
鈣補充品可能增加年長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停經的年長女性常服用含有或沒有維生素D的鈣補充品以強化骨骼健康,防止骨質疏鬆。過去WHI曾採樣36,000位女性、進行為期七年之久的研究,認為鈣補充品並不會影響心血管健康,然近日奧克蘭大學研究團隊發現WHI研究中的多數參與者,都在受試之前服用個人鈣補充品,有可能左右研究的結果,因此該團隊重新回顧檢視WHI所做的研究。 該研究分析其中16,718位在受試前未服用個人鈣補充品的女性之資料,發現在研究開始後才服用鈣與維生素D合併的補充品,會使她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特別是心肌梗塞與中風;但是在受試前就已服用鈣補充品的女性身上,該風險的高低並無變化。研究表示,這可能是使用鈣補充品後,血液中鈣水平產生急速變化,才導致動脈硬化的症狀出現。 研究更進一步舉證過去13項與鈣藥物療法相關的試驗研究,共計取樣有29,000位參與者,亦可觀察到鈣補充品會增加心臟病與中風風險的現象。 但是亦有其他教授認為這項研究結論仍有爭議,因其無法說明個人鈣補充品攝取量的多與少,與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連性。因此,雖然此研究提醒大家使用鈣補充品可能有健康問題,但後續仍須進一步的研究產出以釐清證實。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read more
化學物質可能引起婦女提早停經
2011.03.28
化學物質可能引起婦女提早停經
美國一項研究指出,接觸帶有高程度化學物質全氟化碳(perfluorocarbons, PFCs)的家庭用品之女性,體內雌激素含量較低,可能發生提早停經的症狀。 全氟化碳是一種會干擾內分泌系統的化學物質,常在衣物、家具、地毯與塑膠容器中找到,美國曾有研究表示,在98%的美國成年人身上都可發現該化學物質。它可能會對健康造成一些傷害,如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免疫系統受損。本研究取樣18-65歲25,957位女性,發現在接觸全氟化碳、女性性荷爾蒙雌二醇(estradiol)降低與婦女42歲開始停經三者之間存在關連性。且停經女性因不再藉由排出經血,將全氟化碳一併代謝出體外,也導致這個年齡層以上的女性體內全氟化碳的濃度過高。 西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Sarah Knox教授提到,接觸全氟化碳與停經的發生之間的關連性無庸置疑,但確切的原因仍未清楚,後續仍須有更多關於全氟化碳於體內作用過程的研究,以確立兩者之間的關係。   資料來源:內分泌學與新陳代謝期刊(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 read more
吸二手煙可能造成胎兒體重過輕或死產
2011.03.25
吸二手煙可能造成胎兒體重過輕或死產
未經稀釋的側流煙所含的化學物質,比一般經過過濾器吸入的煙更多、更濃。近日一項加拿大的研究表示,暴露在二手煙環境中,將有可能導致胎兒體重過輕、易受感染或死產。 該研究取樣11,852位非吸煙女性,當中有11.1%女性暴露於二手煙的環境,89.9%則無,並觀察追蹤兩個群體長達八年之久。結果發現女性吸二手煙比沒有吸二手煙懷死胎的機率高出超過2倍(0.87%:0.37%)、胎兒出生體重少於2,500克的機率高出近1.5倍(7.40%:4.63%),及胎兒感染細菌性敗血症的機率高出近2倍(1.08%:0.51%)。此外,出現胎兒有較小頭圍或早產的機率也同樣較高。但此研究沒有調查暴露於二手煙的程度多寡。 該研究提醒,過去已有研究表示吸煙對胎兒健康的負面影響,此研究結果則強調二手煙與健康風險的關連,女性及其家人還有健康照顧提供者都應重視這項資訊,並且加強推動避免懷孕時吸二手煙的公共政策與教育。     資料來源:國際婦科與產科學期刊(BJO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 read more
過胖及吸煙會增加停經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
2011.03.07
過胖及吸煙會增加停經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
近日有兩項美國研究分別指出,過胖與吸煙會使女性在停經後罹患乳癌之風險提高。 肥胖一般認為會使血液中的雌激素濃度增加,引發乳癌,但一項新的美國研究發現,停經後的肥胖可能也與一種跟雌激素不相關的乳癌類型-三陰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有關連。研究檢視了155,723位50-79歲女性的資料,發現停經後BMI值高於30的過胖女性罹患三陰性乳癌的風險高出35%。原因可能是她們的肥胖提高發炎與胰島素濃度,以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這些都會增加乳癌腫瘤的繁殖,此研究證實了肥胖與癌症風險都不只是個雌激素問題。 另一項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由美國健康夥伴研究基金會(HealthPartners Research Foundation)所做,八萬名50-79歲女性的調查研究,當中有3,250件浸潤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的案例。結果發現過去年輕時以及懷第一胎之前有吸煙習慣之女性,停經後罹患該乳癌的風險比未吸煙女性高出9%,現今正在吸煙的女性則風險高出16%。常吸二手煙也會增加罹癌風險,但仍須有進一步的研究以證實。 上述兩項研究最後都強調透過習慣改變與維持對於預防的重要性,保持適度的運動以及避免吸煙,都可能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癌症流性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以及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read more
太愛乾淨對健康也不好
2011.01.14
太愛乾淨對健康也不好
最近一份研究發現,在抗菌的肥皂或用品裡的化學物質會削弱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過敏,也就是說如果妳太愛乾淨反而可能對妳的健康有害,不過這個影響的程度會因年齡而有差異。 研究人員分析了2003-2006年美國健康與營養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的資料,其中5歲以上的參與者,三分之一有尿液分析的資料。 結果發現:對18歲以下的人來說,尿液中含有高濃度的三氯沙(triclosan)與過敏和花粉症有相關性;對18歲以上的人來說,尿液中若含有高濃度的雙酚A(bisphenol A, BPA),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抗體的濃度較低,亦即免疫系統較差。上述兩種化學物質都屬於「內分泌干擾物質」(endocrine disruptors,俗稱環境荷爾蒙),因此,即便是低濃度的存量,是否會引發健康危害都是一項非常大的爭議。 研究人員表示,三氯沙和雙酚A等內分泌干擾物質會危害人體的免疫系統、干擾內分泌和生殖功能。例如:暴露在過度乾淨的環境中,或是暴露在三氯沙等抗菌物質中,人體會減少分泌用來塑成免疫系統的共生微生物群(commensal microbiota),因而影響免疫系統的發展。 資料來源:環境衛生觀點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