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8.07
產後失禁和骨盆腔疼痛正常嗎?
長達十個月的懷孕期伴隨著逐漸增大的子宮,其重力對骨盆腔壁直接或間接的壓迫,有可能對骨盆腔的神經及肌肉產生傷害,發生尿失禁、子宮或膀胱脫垂等。
Orlando健康中心的一項新的全國調查發現,大多數美國人認為女性在生完孩子後出現疼痛、壓力和尿失禁是正常的:71%的美國人認為生完孩子後漏尿是正常現象;51%的人認為產後性交疼痛是正常的。
這都是骨盆底損傷的明顯跡象
骨盆底是一組肌肉和韌帶支撐陰道、子宮、膀胱和直腸。當它們受損時—最常見的原因是懷孕、分娩或衰老—它們會導致尿失禁,或導致這些器官從正常位置滑落,發生疼痛和壓力,稱為脫垂。
很多女性對於發生這樣的狀況,以為是正常的,也羞於啟口,以忍受延宕就醫。
如果我們的膝蓋有問題,我們可以與任何人談論它,而不會感到羞恥,不會感到不舒服或奇怪。而每個人都有骨盆底肌肉,但許多女性迴避談論它的問題。
專家表示,這些骨盆底問題的跡象,雖然很普遍,影響了大約三分之一的女性,但它們並不正常。
Orlando健康中心的職能治療師Tessa
Ladd說:「當我們說這不正常時,我們的意思是─這不是你應該忍受的事情。這是你可以康復和改善的」。
專家強調,骨盆底損傷儘早就醫,通常無需手術即可治療,女性不必忍受不舒服的癥狀。
調查還發現,71%的受訪者認為女性應該在分娩後儘快開始鍛練,以增強腹肌和骨盆底。
Ladd警告說,這可能會適得其反。要讓你的身體有時間癒合,不要做得太多太快。在產後早期,你可以開始做一些深呼吸並學習正確的健身操。
經驗分享
生下第二個孩子一個月後,Nicole發現自己承受著嚴重的骨盆壓力而回到醫院。
她被診斷出患有膀胱脫垂,這意味著她的膀胱由於骨盆底肌肉和韌帶損傷而滑脫。
她擔心自己需要手術,並且需要在家中帶著一個四歲的孩子和一個新生兒進行漫長的恢復。但而後,她被送到職能治療師Tessa那裡接受骨盆底治療以緩解疼痛。
在那裡,她學習拿起東西時如何呼吸,意識到在日常事物中對骨盆底施加了多大的壓力。她學會了如何緩解壓力並真正感受到其中的差異。除此之外,她做一些伸展和放鬆骨盆底,加強和協調骨盆底肌肉骨盆底。
與Tessa合作後,Nicole現在可以抱起她的孩子,而不必擔心疼痛或滲漏。
她敦促其他女性認真對待這種情況並去看醫生。就像,你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或者你可以盡可能地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編譯來源:HealthDay(2024.07.15)
+ read more

2024.07.15
孕吐可以預防!
懷孕期間,高達90%或更多的孕婦會經歷某種程度的噁心或嘔吐,通常稱為「孕吐」或「害喜」。對某些人來說,孕吐的症狀相對溫和,沒有太大的麻煩。但對某些女性,孕吐可能很嚴重,不只影響個人的健康與生活,甚至留下創傷。
2023年年底一項研究指出,孕吐中最嚴重的情況:妊娠劇吐,是由稱為「生長分化因子15(GDF15)」的賀爾蒙引起,而不是過去認為的「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孕吐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孕吐是由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引起的,這是女性懷孕期間由胎盤分泌的一種賀爾蒙。去年,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的Marlena
Fejzo教授提出一項突破性研究,指出妊娠劇吐的主要原因來自GDF15。在一般情況下,人體內的GDF15僅出現非常小的量,但在懷孕早期會急劇上升,然後減少,最終在第三孕期再次上升。
Fejzo教授近期發表的研究更進一步指出,患有妊娠劇吐的人可能有基因變異,導致她們在懷孕前的GDF15較低,懷孕後體內突然有較多的GDF15,她們會特別敏感。這一發現對於預防和治療妊娠劇吐有重要意義。
初步研究顯示,在懷孕期間甚至懷孕前控制GDF15可能是安全的。如果能在女性懷孕前提高體內的GDF15,可能會使她們在懷孕過程中變得不那麼敏感。
孕吐不是無害的
Fejzo教授說,發生妊娠劇吐的孕婦本質上是在挨餓,這對孕婦和孩子都有嚴重的短期和長期影響。妊娠劇吐是產後憂鬱症的首要預測因子,患有妊娠劇吐的孕婦中26%有自我傷害的想法,而18%孕婦符合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標準。
對於孩子來說,孕婦妊娠劇吐與胎兒早產、低出生體重,以及日後的自閉症譜系障礙、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抑鬱症、社交問題有關。此外,還會增加兒童癌症及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然而,妊娠劇吐的孕婦時常被醫生和家人忽視。
「它確實就像懷孕期間的致畸因素,是一種干擾胎兒正常發育的因素,但仍然沒有被醫學專業人士認真對待......很多孕婦都被醫師拒絕,並被告知『哦,這很正常,沒關係,只是不要服用產前維生素,妳不需要它們。』。」Fejzo教授這樣說。
在最嚴重的情況下,患有妊娠劇吐的人可能會發展成維生素B1缺乏引起的魏尼克腦病變,這是一種威脅生命的腦部腫脹,可能導致永久性腦損傷,並常常導致胎兒死亡。由於妊娠劇吐患者可能連吞嚥維生素都有困難,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目前建議他們用葉酸代替廣譜產前維生素,但Fejzo教授警告說,這可能還不夠,患者也有必要補充維生素B1,以避免嚴重的腦腫脹
不只有人類會孕吐 而這可能跟進化有關
懷孕期間出現噁心和食慾不振並不是人類獨有的特徵,這些症狀在動物界普遍存在,從猴子、狗、貓,到雞、毒蛇和章魚等都有觀察到。
Fejzo教授推測,除了防止攝取有害食物,懷孕引起的噁心可能是為了防止危險的覓食行為進化而來。
「這種情況可能是進化而來,因為在懷孕期間避免外出尋找食物可能是有益的。這對動物來說可能仍然適用,但對人類來說已經不需要了。所以如果能結束這種痛苦,就讓我們一次性解決吧!」Fejzo教授這樣說。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4.5.22)
+ read more

2024.07.09
早發失智症與子癇前症有關
一項針對法國近200萬名女性的前瞻性研究顯示,子癇前症會增加早發性失智症的風險。
子癇前症又稱妊娠毒血症,是懷孕中後期發生的疾病。妊娠20週以後出現的高血壓,同時合併蛋白尿或全身水腫。子癇前症若合併癲癇發作,就稱為子癇症。
法國Santé Publique醫院的Valérie
Olié博士表示,與沒有高血壓疾病的妊娠相比,子癇前症使年輕時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了一倍多。
當子癇前症發生在妊娠34周之前,或又有慢性高血壓時,早發性失智的風險增加。
澳洲墨爾本大學的Stephen Tong博士和Roxanne
Hastie博士在隨附的社論中指出:「這是一項創新的研究,因為它確定了一種新的與子癇前症關聯的疾病。」
社論作者觀察到,在這項研究中的1,966,323名女性中,只有128名(不到1%)患有早發失智症。
因此,他們指出,患有子癇前症的人應該放心,因為早發失智症仍然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他們增加的絕對風險的是很小的。
最近已有研究報告了妊娠高血壓疾病(主要是子癇前症)與晚年認知問題之間的關係。一項80年回顧性研究顯示,患有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女性晚年患血管性失智症和其他失智症的風險較高。患有妊娠高血壓和子癇前症的女性在70歲之前死亡的風險也更高。
Tong和Hastie指出,「在過去的二十年裡,子癇前症對終生健康的影響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些風險是如此重要,以至於美國心臟協會等許多國際臨床指南現在認識到,先前的子癇前症是後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早發性失智症可能比以前想像的要多,儘管育齡期間的這種情況非常罕見(每10萬人中有1.0至3.8人)。英國生物銀行最近的一項研究指認早發性失智症的風險因素,子癇前症並不在其中。
社論作者表示:「儘管尚未在臨床試驗中得到證實,但在子癇前症發作後,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會改善血管健康並降低許多嚴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是合理的。」
研究如何進行
Olié和同事分析了全國CONCEPTION世代研究的資料(法國國民健康保險的數據資訊系統)。該世代研究先前的研究顯示,在法國 2%的妊娠存在子癇前症。
該資料庫涵蓋了2010年至2018年法國所有妊娠22週後的分娩情況。近200萬名女性參與了這項研究。產婦平均年齡為34.6歲。
失智症是透過平均追蹤9年的醫院記錄來識別的。與其他女性相比,患有早發失智症的女性年齡更大(36.4歲
vs 34.6歲),更容易被社會剝奪(13.3% vs
12.0%),更容易吸煙(14.8% vs 9.0%),或患有糖尿病(2.3% vs
0.7%)。
整體研究結果表明,子癇前症和早期失智風險之間存在劑量依賴性關聯。然而,嚴重的子癇前症與早發失智症無關。這可能是由於該亞組的統計檢定力較低。
他們補充說:「如果導致失智症風險增加的病理學也是通過血管健康狀況不佳介導的,那麼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能會減輕這種風險。」
「如果是這樣,那麼訊息就很明確了—健康飲食、定期鍛煉以及與初級保健醫生的接觸可能會一下子降低與子癇前症相關的所有這些疾病之風險。」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4.05.30)、JAMA(2024.05.30)
+ read more

2024.06.26
新研究呼籲在懷孕早期篩檢妊娠糖尿病
全球七分之一的孕婦都患有妊娠糖尿病,而這種令人不安的疾病發生率正在上升。過去20年來,妊娠糖尿病的檢出率顯著上升,在許多國家翻了一番甚至更多;比率範圍從北美的7%到中東和北非的28%。
懷孕期間血糖值首次升高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例如:子癇前症,並增加死產的風險。雖然妊娠性糖尿病通常會在產後消失,但它與產婦未來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十倍有關 ,也和兒童的風險包括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神經發育障礙相關。
妊娠糖尿病宜早期篩檢和治療
一直以來,妊娠糖尿病都是在懷孕24至28週之間被診斷出來。但最近一項名為「妊娠糖尿病治療(TOBOGM)」的隨機對照研究於2018年啟動,其結果於今年稍早發表,該研究發現,在20週之前治療妊娠糖尿病可降低嚴重週產期併發症的風險,包括:早產、低出生體重、死產和呼吸窘迫。
在某些情況下,已經有高血壓、肥胖或先前妊娠糖尿病等危險因子的女性會儘早接受檢查。但根據此研究,在所有妊娠糖尿病病例中有 30%至70%是在早期被發現的,即在妊娠第20週之前。
研究者對篩檢提出了具體建議:他們呼籲在懷孕10至14週之間進行早期檢測,以發現早期妊娠糖尿病病例,然後在第24至28週進行另一次篩檢,以確定以後出現的病例。
主要作者內分泌學家David
Simmons說,「目前,人們普遍認為大多數妊娠期糖尿病會在24至28週時發生,從24至28週直到嬰兒出生前都會受到它的影響,」、「但證據很清楚,即使到了24至28週,許多嬰兒在這之前,已經受到高血糖的影響」。
妊娠糖尿病管理轉向「整體生命全程方式」
目前的妊娠糖尿病治療方法應從關注妊娠晚期糖尿病擴展到個人化、綜合的生活。
這意味著不僅要在懷孕期間考慮妊娠糖尿病,還要在懷孕前和懷孕後考慮,並追蹤產後婦女和後代健康是否受到影響。
關於早期治療的數據仍然有限,追蹤兒童進入青少年時期及之後的長期研究也是如此。需要有更多的長期追蹤的研究,以確認妊娠糖尿病的早期介入是否可能降低人口糖尿病和其他代謝疾病的發生率。
不同的篩檢的方法影響研究的結論
該系列作者之一、雪梨大學內分泌學家Arianne
Sweeting說,不同的檢測方法使得在國家之間進行直接比較具有挑戰性。目前的困難在於,有許多不同的篩檢和診斷方法來檢測妊娠糖尿病—普遍篩檢與選擇性篩檢、一步測試與兩步測試、不同的葡萄糖負荷和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的持續時間。
在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孕婦在飲用50克葡萄糖一小時後無需空腹即可測量血糖;只有當他們首先出現葡萄糖抵抗跡象時,他們才會進行100克葡萄糖的空腹測試。其他國家,包括澳大利亞,以75克葡萄糖進行單次空腹測試。
該系列作者建議在懷孕期間進行兩次通用的空腹75克測試:他們說,50克測試可能會漏掉太多病例,而100克測試對患者來說可能具有挑戰性,特別是在懷孕早期,此時高葡萄糖可能會導致嘔吐。此外,研究顯示許多女性根本不進行第二次測試。女性更喜歡一步式測試,她們希望儘早進行:這樣可以把事情做好,然後就知道結果。然而,問題是有些女性後來會出現高血糖,因此懷孕後期的第二次測試對於發現更多病例仍然很重要。
Rutger University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Ellen
Francis認同採用75克測試較好,因為它可以提供更細緻的結果,有助於管理和治療。同時,她說,重要的是要記住,並非所有衛生系統都有能力進行更多檢測,或實際上採取更多措施來支持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婦女。
她說:「這種精確方法的一部分不僅是在個人層面,而是在系統層面以及醫療保健系統可以處理的問題上進行思考,因為如果你正在診斷一群女性,但你沒有如果沒有基礎設施來治療所有這些人,那麼這不一定會朝著我們所尋求的方向發展。
臨床醫生並不完全相信這一點。「在懷孕早期篩檢明顯的糖尿病絕對重要,University
of Edinburgh代謝醫學教授Rebecca
Reynolds說,「我認為我們是否應該篩檢早期妊娠糖尿病以及我們應該使用什麼血糖閾值仍然存在不確定性。」、「我們應該為女性提供關於健康飲食和運動的真正好的建議,即使她們對早期妊娠糖尿病篩檢是「陰性」,她們仍然應該接受這些建議。
Sweeting表示,即使全球臨床醫生能夠就妊娠糖尿病篩檢的新標準達成一致,仍有許多東西需要學習,並且需要進一步研究來確定妊娠糖尿病病例中最佳的母體血糖目標和碳水化合物消耗的安全閾值。「進一步探索識別妊娠糖尿病異質性的精準醫學方法也至關重要。」她說。Reynolds指出,首先需要更好的測試:口服葡萄糖耐受篩檢「是一項笨重的測試,而且可重複性不太好。」她說。
目前還不清楚。人口系教授Marie-France
Hivert表示:「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母親懷孕期間的高血糖與孩子患糖耐量受損、過度肥胖和代謝綜合徵的風險之間存在關聯。但她說,現有研究尚未顯示24週後治療妊娠糖尿病可以預防這種代謝狀況。
關於早期治療的數據仍然有限,追蹤兒童進入青少年時期及之後的長期研究也是如此。「這是我們要關注的事情之一」Simmons說,他的團隊計劃追蹤TOBOGM研究中的婦女和嬰兒,該研究顯示早期診斷可以改善短期結果。他們將在往後的大約五到七年的時間,繼續檢視他們的健康狀況。
編譯來源:The Lancet(2024.06.20)、STAT news(2024.06.20)
+ read more

2024.06.07
無痛分娩降低生產風險
生產時要不要使用無痛分娩,即硬脊膜外麻醉(epidurals)來減痛,因有弊有利,是許多產婦面臨的難題。
最新的研究指出,生產時使用硬脊膜外麻的產婦,潛在危害生命併發症的風險少了35%。對婦女早產或者之前有醫療或產科疾病的女性更有效。
在此英國超過50萬人的研究發現,硬脊膜外麻醉可以讓母體在分娩時減少疼痛及嚴重的併發症風險,並在分娩中和幾星期後,因敗血症和心臟病發作等等而受苦的機率較少。
讓產婦在分娩時更方便接受硬脊膜外麻醉,可能有助於扭轉孕產婦死亡和傷害不斷增長的趨勢。
研究人員將這些發現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建議「對於所有正在分娩的婦女,擴大硬脊膜外麻醉的管道,特別是那些有最高風險的人,可改善孕產婦的健康。」
Glasgow大學的第一作者Rachel
Kearns教授說:「這個發現強調了確保硬脊膜外麻醉管道的必要性,特別是那些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婦女-較高醫療風險或早產。擴大取得管道和增進認知,可以大幅減少嚴重的健康風險和確保更安全的生產經驗。」
研究人員調查了從2007-2019年間,567,216位在蘇格蘭英國保健署醫院分娩的婦女,有陰道產或無計劃的剖婦產。其中有125,024位婦女使用硬脊膜外麻醉,在背部做麻醉注射來止痛。
就在一個星期前,英國議會質詢中發現孕產婦的醫療服務需要徹底改革,因為婦女在產後正遭受一輩子不必要的長期創傷。
議員們聽說,準媽媽們經常受到醫生和助產士的嘲笑或忽視,他們將她們視為「不便」,並以不充分的止痛方法來搪塞她們。
年初時,牛津主導的MBRRACE-UK(母親和嬰兒:經由審核和保密諮詢來減少風險)研究顯示,婦女在分娩過程中的死亡率與20年前相同。
這主要歸因於高齡母親和肥胖的增加。雖然硬膜外麻醉通常是安全的,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並且有報告指出副作用,包括頭痛、酸痛和血壓下降,有時候會影響到嬰兒。
Bristol大學的Debrah
Lawlor說,婦女和其伴侶在懷孕期間能控制自身的治療是很重要的。
她接著說:「同樣重要的是,對那些可以從硬脊膜外麻醉受益的婦女,我們應要提供她們簡易明瞭的資訊,幫助她們做一個明智的決定。」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4.05.22)
+ read more

2024.05.31
懷孕是一件很消耗熱量的事
生小孩要耗費兩種能量-挹注後代的能量和孕婦孕育後代所消耗的能量。人們對於前者有相當的認知,而後者則無法量化,但通常被認為很小。
最新研究 指出,生孩子所耗費的精力比人們普遍想像的要高得多。
5月16日發表在《科學》 期刊上的這項研究合著者Dustin
Marshall博士說,事實上,在懷孕期間,生產和懷有一個小胎兒需要49,753卡路里的膳食熱量,相當於199塊士力架(snicker)花生巧克力。
在統合分析中,澳洲Monash
University演化生物學教授Marshall的研究團隊使用數千篇現有科學文章的數據來研究幾個物種的能量成本。
他們發現從昆蟲到蜥蜴再到人類的各種物種,其繁殖所需的總能量比之前想像的要大得多。
而孕婦所需的大部分額外能量都用於懷胎兒及其發育。
Marshall說,哺乳動物用於繁殖的 大部分能量都轉化成新陳代謝的熱量,只有10%最終進入了真正的嬰兒體內。當同時考慮哺乳和代謝負荷時,嬰兒本身只佔生殖投資總額的不到5%。
芝加哥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 o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Dr.
Eve
Feinberg說, 這項研究可能會大大改變人們對懷孕需求的看法。
她說,「我認為這項研究具有開創性,」「任何在職的孕婦都可以告訴你懷孕時的疲憊程度……,以及它如何消耗你的生命。」
細分懷孕期間你需要的額外熱量
在整個懷孕期間,額外的卡路里需求並不都一樣—早期所需的熱量較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熱量的需求會增加。
北卡羅來納州的營養師Natalie
Mokari表示,一旦進入妊娠中期,您每天需要大約350卡路里的額外熱量,而在妊娠晚期則每天需要多攝入450卡路里的熱量。
她補充說,如果您在嬰兒出生後進行母乳哺餵,則需要在孕前飲食中增加450至500卡路里的熱量。
Mokari說,你可以將其視為妊娠中期裡一天中額外的零食或小餐;到了妊娠晚期和母乳哺餵時,額外的熱量相當於一頓飯的熱量。
她說,你的身體處於超速狀態。你的新陳代謝正在努力建構另一個人類,這非常具有紀念意義。
吃什麼
Mokari說,你的飲食方式取決於你的懷孕情況。
她建議嘗試每三到四個小時進食一次,或全天每兩小時添加少量零食,如果這對您的懷孕症狀更有效的話。不一定是三頓標準餐,因為有時如果您出現噁心或類似情況,您將無法在懷孕期間做到這一點,所以中間可吃一些零食。
Mokari強調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健康脂肪的重要性—這些優質脂肪將促進嬰兒大腦的良好健康。
什麼是健康脂肪?Mokari說,富含脂肪的魚類如鮭魚、橄欖油、酪梨、酪梨油、花生醬和杏仁醬都是很好的例子。
她補充說,牛奶和乳製品也可以提供脂肪和其他維生素,而雞蛋是蛋白質和脂肪的良好來源。
「你真的會希望你的能量來自優質的天然食品」Feinberg補充道。
去睡一會
這項研究也顯示,睡眠在懷孕期間可能尤其重要。
Feinberg說:「如果你感到疲倦,就去睡覺,並了解你不是一個懦夫,你在懷孕期間已經筋疲力盡了。」
不幸的是,孕婦的睡眠需求較高可能會帶來微言,但她說,這項研究的結果應該會抵消這一點。
Feinberg說:「這些資料確實提供了一些可靠的數據,顯示女性感到的疲憊是非常真實的,可能需要更多關注。」
編譯來源:CNN Health(2024.05.28)、Science(2024.05.16)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