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1.31
人工胰臟成功用於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會導致血糖水平過高。這種疾病通常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例如:改善飲食、更多運動以及藥物治療來控制,以控制低血糖水平。但是這些方法都難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
劍橋大學 Wellcome-MRC
代謝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工胰臟,可以幫助2型糖尿病患維持健康的血糖水平。
人工胰臟裝置將現成的葡萄糖監測儀和胰島素泵與該團隊開發名為
CamAPS HX 的應用程式
(可運算出維持葡萄糖水平在目標範圍內所需要的胰島素量)
結合在一起。由葡萄糖監測儀測量血中的糖量,再由CamAPS
HX算出胰島素的需求量,然後由胰島素泵自動注射。
此前研究人員已經通過類似的程式運算研發了人工胰臟,用於第1型糖尿病患者。他們還成功地在需要腎透析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試用了該裝置。
現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該團隊報告了該裝置在更廣泛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首次試驗成功。與標準治療相比,患者處於血糖目標範圍內的時間增加了一倍,而經歷高血糖水平的時間減少了一半。
與用於1型糖尿病的人造胰臟不同,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告訴他們的人造胰臟他們即將進食,以允許調整胰島素。這個新版本是一個完全閉環系統,他們可以讓裝置完全自動運行。
人工胰臟:安全、有效又方便
劍橋大學 Wellcome-MRC 代謝科學研究所的 Charlotte Boughton
博士共同領導了這項研究,他說:「許多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目前可用的治療方法
─例如胰島素注射─
難以控制血糖水平。人造胰臟可以提供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來幫助他們,而且該技術使用簡單,可以在家中安全地實施。」
同樣來自代謝科學研究所的 Aideen Daly
博士說:「廣泛使用胰島素治療的障礙之一是擔心嚴重‘低血糖’的風險。但我們發現,在我們的試驗中,沒有患者經歷過這些,而且患者血糖水平低於目標水平的時間很少。」
試驗參與者的反饋表示,很高興讓系統自動控制他們的血糖水平。十分之九
(89%)
的人報告說他們花更少的時間來管理他們的糖尿病。他們強調主要的好處是不需要注射或指尖測試,並增加了對管理血糖的信心。缺點包括對低血糖風險的焦慮增加。
該團隊現在計劃開展一項更大規模的多中心研究,以確立他們的發現。已提交該裝置以供監管部門批准,以期將其商業化用於
2 型糖尿病門診患者。
編譯來源:University of Cambridge(2023.01.11)、nature medicine
(2023.01.11)
+ read more

2022.06.06
雞尾酒的陷阱:高糖高熱量
英國媒體Daily
Mail從中全球最大的營養資料庫─營養師網站Nutritionix20及官方資料,分析多種雞尾酒和夏季飲料的熱量和糖分。
鳳梨可樂達pina
coladas是目前所有雞尾酒中熱量和糖分最多,一杯大約含84公克的糖,熱量是650卡路里,等於一個大漢堡。
其次是一杯瑪格麗特加青檸檬味的啤酒Bud Light
Lime-A-Rita,含30公克的糖,熱量380卡路里相當於兩個的甜甜圈;而一般瑪格麗特雞尾酒
(margarita)
含19公克的糖、300卡路里熱量,相當於兩罐可樂,位居第三。
一杯冷凍草莓黛綺莉 (frozen strawberry daiquiri)
熱量約300卡路里,27公克的糖。
一杯長島冰茶 (Long Island Iced Tea)
有260卡路里、11公克的糖;Bud Light beer (480cc)
有147卡路里、8.8公克的糖。
Aperol Spritz雞尾酒有209卡路里、21公克的糖;琴通尼
(Gin Tonic) 約207卡路里、14公克的糖。
為什麼雞尾酒含高熱量?
紐約大學的營養師Dr. Leah
Kaufman說,雞尾酒含這麼多熱量是因為其所使用的加味糖漿。飲料中的酒精含量也增加了卡路里數量,但即使喝無酒精雞尾酒也不會大幅減少總熱量。
他說,雖然這些夏季飲料很清爽,但都是高糖。若要減少熱量,清澈的酒如龍舌蘭酒,可加入蘇打水。或新鮮水果擠汁,取代加許多糖的果汁。
英國醫師示警:酒精卡路里多,因為經由天然澱粉和糖經過發酵的過程,酵母菌在無氧的狀態下分解糖。每公克有7卡路里,將近一塊巧克力。
糖影響健康
美國成人一天食用77公克糖。然而美國衛生和公共服務部門飲食指南,婦女一天不應超過50公克,男子避免超過62.5公克。
美國心臟協會認為長期食用過多的糖會損害心臟,因為過重或肥胖增加心臟病的關鍵風險,也會增加肝臟負擔,脂肪累積增加引發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哈佛大學科學家說食用過多的糖也會增加血壓和身體發炎。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22.05.27)
+ read more

2021.06.16
沒有所謂「健康肥胖」
所謂的「健康肥胖」是指雖然肥胖但是代謝狀況正常,沒有高血糖、高血壓、胰島素抵抗和其他與肥胖相關的代謝有害變化。
但是,日前蘇格蘭的一項研究指出,這並不意味著肥胖的人實際上是健康的,他們罹患糖尿病、心臟病、中風和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仍然增加。因此,沒有所謂的「健康肥胖」。
研究者指出,體重管理可能對所有肥胖的人都有益,無論他們的代謝狀況如何。
不肥胖的代謝正常者 VS 肥胖的代謝正常者
與不肥胖的代謝正常者相比,代謝正常但肥胖的人患第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高4.3倍;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可能性增加18%;發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增加76%;患呼吸系統疾病的可能性增加28%;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可能性高19%。
與代謝不正常且不肥胖的人相比,代謝正常且肥胖的人患心力衰竭的可能性也高28%。
該研究還發現,追蹤部分參與者的數據顯示,一開始代謝正常的肥胖者中有3分之1在3到5年內變得代謝不健康。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主持者Frederick
Ho和他的同事分析了英國超過38萬人的數據,平均追蹤11.2年。
Ho博士表示,在臨床醫學中應該避免使用「代謝健康的肥胖」這個詞,因為它具有誤導性,並且應該探索不同策略來定義風險。
研究人員指出,代謝正持的肥胖者並不「健康」,因為與代謝狀況正常的非肥胖者相比,他們患心臟病、中風、心力衰竭和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更高。
在全球,有超過3億人肥胖。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超過10億,佔世界成年人口的20%。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1.06.11)、Diabetologia(2021.06.10)
+ read more

2021.05.31
妊娠糖尿病與日後罹患糖尿病 存在密切關聯
一項長達23年的研究發現,懷孕時經歷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容易患上第1型和2型糖尿病。這項長期研究指出,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應考慮進行自身抗體檢測,以更進一步地了解後續健康情形。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發生在胰腺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人體無法有效利用其產生的胰島素時。在全球,糖尿病患者的人數從1980年的1.08億增加到2014年的4.22億。
妊娠糖尿病是女性在懷孕期間可能經歷的一種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後消失。但是,這項研究指出,曾經歷妊娠糖尿病的女性,50%會在日後罹患第2型糖尿病,而5.7%的人會罹患第1型糖尿病。由於糖尿病可能導致許多重大的健康問題,此研究發現的意義重大,提醒醫護人員及女性意識到未來的健康風險及生活方式調整的必要。
預測第1型糖尿病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醫院Kaisu
Luiro博士對391名在1984年至1994年之間生產並在懷孕期間患有糖尿病的女性進行評估。2012-2013年發送了一份後續調查表,評估第1型和第2型糖尿病發生的狀況。追蹤時間為23年,是迄今妊娠糖尿病相關研究中最長的追蹤時間。
研究發現,懷孕期間存在的麩胺酸脫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胰島細胞自身抗體可以有效地預測生命後期的第1型糖尿病的發生。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
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中有12%檢測到單一自身抗體陽性,對照組是3%的人。
*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中有6%檢測到2種自身抗體為陽性、有2.3%的檢測到3種自身抗體陽性,而對照組中只有一名受試者檢測到兩種自身抗體。
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與日後生活中患有1型和2型糖尿病之間的關係密切,應該在妊娠期間對婦女進行篩檢,確定其風險高低。研究人員也期待衛生保健專業人員能開始與患者進行溝通,討論妊娠糖尿病與日後發生糖尿病的關係。研究人員持續努力發展更準確的預測模型,以對懷孕期間應該接受檢測的女性給出更具體的建議。
這項研究於5月24日發表於第23屆歐洲內分泌學大會。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1.05.24)
+ read more

2020.10.22
體脂肪的基因差異形塑男女的健康風險
維吉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脂肪組織中的162個基因在男人和女人之間的表達方式不同,這可能會影響疾病風險。
這162個基因中有些已經被認為與第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相關。而這份新研究有助於解釋男人和女人面臨的不同健康風險,並且為更好、更針對性的治療奠定基礎。
研究員M.
Civelek博士說:「肥胖與許多健康風險相關,而男性和女性將過多的卡路里存成脂肪的方式會讓男女罹患常見疾病的容易程度有所不同。我們研究了不同種族和健康狀況的人們,並發現了一組基因。這些基因的豐富程度在男女之間是不同的,不論其種族或健康狀況如何。」。
脂肪基因
基因研究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它產生的大量訊息。過去的研究在脂肪中發現了成千上萬的基因會因性別而有不同的表現,不過Civelek博士和他的團隊只在162個基因中發現了明確的差異。這個發現是研究人員分析了約3,000個人類樣本後得出的,這些樣本具有地理上和種族上的多樣性。
經過研究人員更深入的探索,他們發現6個特定的基因在調節脂肪組織的活性上特別有影響力。
這一發現特別引人注目,因為已經有許多研究在探討脂肪分布等方面的性別差異,但是遺傳的角色仍然獲得相對較少的研究。
Civelek博士說:「我們相信我們的發現將對精準醫療有所幫助,亦即找到藥物治療的靶點來幫助解決男女各自面臨的特定問題。例如:男性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女性更容易肥胖。我們辨識出的脂肪基因可能解釋這些疾病的嚴重性以及男女對治療的反應為何不同。」。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9.2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0.03
孕婦有糖尿病可能讓小孩年輕就罹患心血管疾病!
最近《加拿大醫學會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年輕人和青少年的心臟病可能與他們還在子宮時媽媽有糖尿病有關。
這項研究觀察了加拿大馬尼托巴省(Manitoba)的年輕人和青少年,他們的母親在懷孕期間患有糖尿病,研究發現他們在35歲之前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比那些胎兒時未暴露於糖尿病的人高50%至200%。
作者認為,這些發現可能對預防保健很有用。對那些胎兒時曾暴露於糖尿病的孩子進行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檢查,可能有助於評估這個人群未來心血管疾病相關的負擔。
研究作者J.
McGavock說:「這些觀察結果支持了我們的假設,即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與胎兒時暴露於妊娠糖尿病有關。」。
後代風險:高血壓、第2型糖尿病和缺血性心臟病
研究人員檢視了將近19萬名母親於1979年至2005年所生的小孩的資料,總共有超過290,000名兒童。在所有兒童中,有2.8%胎兒時曾暴露於妊娠糖尿病,有1.1%胎兒時曾暴露於母親的第2型糖尿病風險中。在研究期間,暴露於這2種類型的糖尿病的情形越來越普遍,這一趨勢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看到。
這些曾在胎兒時暴露於糖尿病的後代中,他們最常被診斷出3個疾病,分別是:高血壓(8713人)、第2型糖尿病(3568人)和缺血性心臟病(715)。
McGavock說:「透過觀察幾乎所有馬尼托巴省出生的兒童長達30年的資料,我們發現相較於母親沒有妊娠糖尿病的兒童,母親有妊娠糖尿病的兒童未來患心臟病的可能性高30%-80%並且有心臟病風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的可能性高2至3.4倍。」。
此外,曾在胎兒時暴露於糖尿病的兒童,提早2年被診斷出心臟問題和風險因子。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9.2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