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03.04
紅斑性狼瘡需要更積極的藥物研究
美國紅斑性狼瘡基金會(Lupus Foundation of
America)三月三日在華盛頓特區舉辦第11年的年度倡議活動,上百位的紅斑性狼瘡患者也參與此盛事,但是今年的活動卻感受不到歡樂的氣氛,因為上一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通過治療紅斑性狼瘡的藥物距今已經50年,也就是這50年間沒有研發任何治療紅斑性狼瘡的新藥。
由於政府挹注在紅斑性狼瘡藥物研發的經費極少,使製藥產業不願意研發更安全有效的紅斑性狼瘡新藥,因此,針對紅斑性狼瘡所做的藥物研發較其他致命性的慢性疾病少許多。目前治療紅斑性狼瘡的藥物都有嚴重的副作用,有些藥物的副作用所引起的健康問題甚至比紅斑性狼瘡本身還嚴重,這些副作用包括:骨質流失、骨質疏鬆、不孕、感染、癌症等。
紅斑性狼瘡是一種終身的自體免疫疾病,由於患者免疫系統不平衡,導致體內的組織感染或受損。紅斑性狼瘡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包括:心臟病、中風、流產、器官衰竭等。據統計,患者中有90%是女性,好發的族群也包括亞洲人。
+ read more

2009.02.26
腦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
美國心臟醫學會(AHA)與美國中風醫學會(ASA)最近在聖地牙哥舉辦國際腦血管疾病研討會,會議中多篇研究指出腦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
第一份研究指出,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健康問題的警訊,其症狀與中風十分類似,只是症狀較輕微,且通常在短時間之內就會恢復正常。最近一份研究將122,000位65歲以上的TIA病人視為研究對象,其中62%為女性。追蹤的結果發現TIA發作的一個月內,女性發生中風的機率比同齡男性低30%,發生心臟疾病的機率低14%,死亡的機率低26%;而一年內女性發生中風的機率比同齡男性低15%,發生心臟疾病的機率低19%,死亡的機率低22%;但是女性一年內復發TIA的機率卻比男性高6%。
第二份研究則針對中風後的治療作分析。中風大多是因為動脈阻塞,而血栓溶解劑(tPA)是用來分解阻塞物,讓血流恢復暢通。這份研究使用文獻回顧的方式分析了1995-2008年刊登在期刊上有關中風的研究,總共包括18份研究、超過230萬人。結果發現女性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的機率比男性少30%。
過去已經有研究發現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接受治療的程度、藥物的藥效等有性別差異,但是,目前醫界對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則尚未有定論。為了增進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治療和照護品質,進一步瞭解和釐清這些原因是必要的。
資料來源:Strok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09.02.20
女性心臟病治療可能被延誤
在醫療緊急狀況發生時,大部分人的反應就是立刻撥緊急電話,然後前往醫院的急診室;但是如果妳是一位突然心臟病發的女性,這樣的處置方式對妳來說可能不夠「緊急」。因為最近一份在美國德州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女性因為心臟病被送至醫院急診室所需的時間較男性長。
這份研究包含2004年間有使用緊急醫療救護服務的疑似心臟病患者,結果發現女性被延遲送醫的機率較男性高一倍。研究人員表示,醫生是根據病人的症狀來診斷病因,過去研究已經發現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和男性不同,女性經歷的多是噁心、嘔吐、上背痛、呼吸短促、暈眩、消化不良等非典型的症狀,因此,在緊急送醫到給予明確治療方式的過程中,醫療人員要認定症狀的病因為心血管疾病所需的時間較長,可能因此延誤了時間。
在心臟病的緊急醫療處置上,只要耽誤15分鐘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心臟肌肉受損,因此,除了醫療人員之外,婦女也可以試著瞭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症狀等的性別差異。
資料來源: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
延伸閱讀:
心臟血管疾病
+ read more

2009.01.20
肥胖增加卵巢癌風險
過去已經有研究指出肥胖會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但是卵巢癌和身體質量指數(BMI)的相關性卻少有研究進行。為了要瞭解此議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蒐集了94,525位50-71歲的女性,並追蹤七年的時間,研究結束時總計發生303個卵巢癌個案。
經研究人員分析數據後發現,停經後不曾使用荷爾蒙療法(HRT)的女性,若有肥胖的現象的話,罹患卵巢癌的風險比一般婦女高80%;但是若曾使用過HRT,肥胖與卵巢癌則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研究人員表示,肥胖會增加卵巢癌的風險,有可能是因為肥胖會影響荷爾蒙分泌機制所致。停經婦女過胖會增加雌激素的分泌,而雌激素會刺激卵巢細胞的生長,進而影響癌細胞。
資料來源:癌症期刊(Cancer)
+ read more

2008.12.23
懷孕婦女應避免用Statins
由於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越來越普遍,使用降膽固醇藥物的年齡層也越來越低,不少正值生育年齡的婦女也會使用;但是降膽固醇藥物不僅會調節膽固醇的濃度,也會影響其它的內分泌。2007年就有學者曾經針對使用降膽固醇藥物Statins的懷孕婦女做過一份研究,結果發現脂溶性Statins的藥物反應有可能造成胎兒先天的異常。最近一份臨床的指引也指出,懷孕女性或是有懷孕計畫的女性應該要避免使用Statins,不過指引中說明避免使用的原因在於膽固醇對胚胎的發展是必要的,與Statins影響懷孕結果的說法不同。
最近曼徹斯特大學也針對Statins做了一份研究,研究人員測試了兩種不同類型Statins的藥效反應對胎盤發展的影響。結果發現脂溶性Statins會影響胎盤的發展,這是研究人員預料之中的結果,但是,研究人員意外地發現水溶性Statins也會產生一樣的負面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這份研究結果清楚地顯示不論是脂溶性或是水溶性的Statins,都有可能會影響懷孕結果。過去的研究發現脂溶性Statins會增加胎兒異常的風險,這份研究發現水溶性Statins會影響胎盤發展、可能導致不良的懷孕結果。因此,懷孕婦女或是有計畫懷孕的婦女,應該避免使用各種類型的Statins。
資料來源:細胞與分子醫學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 read more

2008.12.23
懷孕婦女應避免使用Statins
由於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越來越普遍,使用降膽固醇藥物的年齡層也越來越低,不少正值生育年齡的婦女也會使用;但是降膽固醇藥物不僅會調節膽固醇的濃度,也會影響其它的內分泌。2007年就有學者曾經針對使用降膽固醇藥物Statins的懷孕婦女做過一份研究,結果發現脂溶性Statins的藥物反應有可能造成胎兒先天的異常。最近一份臨床的指引也指出,懷孕女性或是有懷孕計畫的女性應該要避免使用Statins,不過指引中說明避免使用的原因在於膽固醇對胚胎的發展是必要的,與Statins影響懷孕結果的說法不同。
最近曼徹斯特大學也針對Statins做了一份研究,研究人員測試了兩種不同類型Statins的藥效反應對胎盤發展的影響。結果發現脂溶性Statins會影響胎盤的發展,這是研究人員預料之中的結果,但是,研究人員意外地發現水溶性Statins也會產生一樣的負面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這份研究結果清楚地顯示不論是脂溶性或是水溶性的Statins,都有可能會影響懷孕結果。過去的研究發現脂溶性Statins會增加胎兒異常的風險,這份研究發現水溶性Statins會影響胎盤發展、可能導致不良的懷孕結果。因此,懷孕婦女或是有計畫懷孕的婦女,應該避免使用各種類型的Statins。
資料來源:細胞與分子醫學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