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婦女育齡期間的種種會影響老年心血管健康
2020.09.26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婦女育齡期間的種種會影響老年心血...
中老年婦女的心臟病風險與她育齡期的長短、妊娠時的健康問題是相關的。   一項大型研究顯示,除了傳統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不良妊娠事件—特別是妊娠高血壓疾病和出生體重低,與母親後來的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有相關性。   另一項研究顯示,婦女的生育年齡越短,停經後患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就越高。   這兩個研究結論都顯示,在評估中老年婦女的心血管疾病時,應將她們懷孕時的健康狀況以及初經及更年期的年齡等納入考量。   不良妊娠事件 日前,大型世代研究指出,在評估停經婦女的ASCVD風險時應考慮某些妊娠事件。   N.Parikh博士指出,老年女性如果在過去的懷孕經驗中發生不良妊娠事件,則發生心肌梗塞、中風、周邊動脈疾病或需冠狀動脈血管重建的風險也更高 (7.6%比5.8%)。   他們發現4種特定的妊娠事件與母親的ASCVD相關,分別為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和子癲前症、低出生體重(小於2.49公斤)及早產(嬰兒提早3周以上出生)。   研究團隊表示:「即使考量了生產、BMI (身體質量指數) 及社會經濟因素,所有發現實質上沒有改變。我們的研究支持指南的建議,即臨床醫生在評估老年婦女的ASCVD風險時應考慮與妊娠相關的疾病史。」。   然而,研究人員指出,尚不清楚這些不良事件之所以與ASCVD相關,是因為它們涉及了新病理的觸發,或者是因為它們標誌著長期和更嚴重的潛在心臟代謝風險。   研究作者說:「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了解是什麼潛在機制將妊娠高血壓疾病和低出生體重與晚期ASCVD聯繫在一起。」。   Parikh及其同事警告,這份研究可能有倖存者偏誤 (過度關注倖存者導致錯誤的結論)及回憶偏誤 (由於回憶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的差異所產生的系統誤差)。   不過研究團隊仍然強調,儘管如此,這項研究足以顯示在評估婦女的ASCVD風險時應將懷孕期間的高血壓納入考量。   評論研究的人也敦促,應規定電子健康紀錄中加入不良妊娠事件,並讓醫師及後續的照護系統能獲得此資訊。   _(__該研究是以「婦女健康倡議(Women's Health Initiative)__」為基礎,包含了1994-1998__年招募的大型多種族停經婦女群體。符合條件的婦女曾經有懷孕6__個月以上的經驗,並排除了過去曾有中風、心肌梗塞或接受過冠狀動脈血管重建手術的婦女。)_   初經、更年期、生育年齡和心血管疾病 另一份研究指出,從初經開始到更年期,少於30年的女性患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更高;相較於生育年齡有36至38年的女性,這些女性在中年發生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風險更高。初經年齡不會影響這個相關性,但是更年期的早晚則會。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G. Mishra博士等表示,初經年齡及生育年齡彼此會相互影響,進而影響它們各自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係。   初經年齡與心血管事件之間的關係呈U形曲線:初經年齡太早(≤10歲)和太晚(≥16歲)的女性患病風險會增加。   初經年齡太早(≤11歲)且生育年齡短(<33年)以及初經年齡較晚(≥15歲)且生育年齡短(<33年)這兩種組合,她們的心血管事件風險比起初經年齡為13歲且生育年齡在36至38年之間的女性是增加的。   過去研究顯示,就未來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而言,初經年齡在12至14歲是最佳的,但是這份研究顯示,過去研究並沒有掌握到初經年齡正常但生育年齡短的女性風險增加的狀況。   相比之下,太早進入更年期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更大的關係。   研究人員指出,研究樣本主要是來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丹麥和瑞典的白人女性,這限制了他們研究的代表性。而且,現有數據無法讓研究人員考慮遺傳因素、早期生活因素、飲食、身體活動和合併症的影響。   研究團隊表示:「考慮到初經年齡和更年期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建議對於中、老年女性進行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時,應同時考慮初經年齡和更年期時間。」。   _(__該研究使用了來自InterLACE__財團的12__項研究的個人資料,樣本數為307,855__。每項研究均收集了有關婦女生殖健康、社會人口統計、生活方式及慢性病事件的資料。)_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0.09.1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唾液檢測短短10分鐘就能診斷心臟病?!
2020.09.03
唾液檢測短短10分鐘就能診斷心臟病?!
肌鈣蛋白(Troponin)是一種有助於調節心臟功能的蛋白質,當心臟病發作,心臟受損時,肌鈣蛋白會被釋放到血液中。   目前,從血液中找到肌鈣蛋白是確定是否心臟病發作的方法。但是這種血液檢查至少需要1小時。   現在,科學家已經研發出另一種方式─唾液檢測,可以在短短10分鐘內發現致命心血管事件的跡象。   以色列的研究人員表示,該方法的首次試驗顯示,其準確度是常用血液檢查的84%。   快速確診的重要性 當供應心臟的血液一部分被阻斷,導致部分肌肉缺氧時,就會發生心臟病,心肌缺氧會致命或對心臟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此時,通常心臟不會完全停止,這稱為心臟驟停,這相當致命。   因此,快速診斷心臟病發作至關重要,因為找出心臟病發作的嚴重程度可以決定某人需要哪種治療方法。   研究作者R. Westreich博士說:「在患者尚未到院時,非常需要有一種簡單、快速的肌鈣蛋白檢測方法。」。   研究團隊對患有心臟病的人和沒有心臟病的人的唾液進行了處理和測試,以了解他們是否可以從唾液發現肌鈣蛋白。   他們發現,通過黃金標準血液測試診斷出有心臟病的32人中,唾液檢測準確地診斷出84%的人(27人)。   唾液檢測的最好地方在於,僅需10分鐘即可產生結果,這至少比血液檢測快6倍。   唾液檢查偽陽性很低 在12名健康的人當中,沒有人被誤診心臟病發作,這顯示該測試不會在肌鈣蛋白不存在時檢測到肌鈣蛋白,這對於確保人們免於接受不需要的治療或手術至關重要。例如,抗凝血劑可能會導致大量出血或淤青,因此非必要不應使用。   這項初步研究顯示,心肌損傷患者的唾液中存在肌鈣蛋白。研究表示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肌鈣蛋白在心肌梗塞後會停留在唾液中多久。此外,還需要知道有多少名患者可能被誤診患有心臟病,還有多少例可能未被診斷出來。   英國心臟基金會表示,這項研究是有希望的,但是對於唾液檢測的準確性仍然存在疑問。   其醫學副主任M. Avkiran教授說:「測量血液中的肌鈣蛋白是診斷心臟病發作的黃金標準,這項小型研究支持了過去的相關研究,即檢測唾液可以成為侵入性較小且速度更快的替代方式。但是,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來進一步開發這樣的測試,並確定它們是否與當前的血液測試一樣可靠。」。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0.08.2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女性患妊娠性高血壓未來心臟衰竭風險恐翻倍
2020.08.27
女性患妊娠性高血壓未來心臟衰竭風險恐翻倍
最近一項研究指出,患有妊娠性高血壓的孕婦未來發生心臟衰竭的可能性遠比沒有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孕婦高,尤其如果發生一次以上子癲前症則風險更高。     此項研究追蹤50萬名以上挪威婦女,這些婦女的第一胎於1980年至2004年間出生,隨後一直被追蹤到2009年。研究發現,患有一次子癲前症的婦女後來發生心臟衰竭的可能性變兩倍,若發生過一次以上則可能性變三至四倍。   研究作者M. Honigberg說:「我們和其他人的研究已經顯示,婦女患有和高血壓相關的妊娠併發症,未來患上心臟衰竭的機率更高。這種風險自產後很早就開始了,並且似乎至少持續到中年。現在,我們需要從生物學的角度來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以知道如何預防。」。   目前尚待確定到底是孕期與血壓相關的併發症損害了母親的心臟,還是掀開了孕婦原本就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體質。   Honigberg表示這兩種情況可能都是正確的。他的另一項最近發表在美國心臟學會《循環》(Circulation)的研究發現,患有子癲前症的婦女具有慢性高血壓和肥胖症的遺傳體質。   種族的差異 Honigberg的新研究沒有探討的一件事是,與血壓有關的妊娠併發症如何影響黑人婦女,整體上她們罹患心臟病和妊娠問題的風險更高。   黑人婦女患高血壓的可能性比白人婦女高60%,死於妊娠相關併發症的可能性是白人婦女的三到四倍。   心血管醫學教授M. Davis認為絕對需要對不同種族的人群進行更多的研究。   此外,他也提到,孕婦和所有婦女都應注意自己的血壓和膽固醇數值,並了解其心臟病家族史。婦女需要意識到這些事情,並確保得到適當的照護。   Honigberg說:「如果女性在懷孕期間確實出現了與血壓有關的併發症,未來就醫時需要告知醫師。很少有基層醫護人員或心臟病專家向婦女詢問她們的懷孕史。這項研究顯示改變是非常重要的。當評估女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時,我們需要考慮到女性的妊娠史。」。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0.08.2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這種降血壓藥可能讓女性較容易心臟衰竭!
2020.08.11
這種降血壓藥可能讓女性較容易心臟衰竭!
新研究指出,沒有心血管病史的人服用「β受體阻斷劑」類的降血壓藥,當因急性冠心病就醫時,女性心臟衰竭的風險比男性高5%。       「β受體阻斷劑」是成年人高血壓的重要處方藥,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β受體阻斷劑對有高血壓、無心血管病史的男女,在其出現急性冠心病後的影響。他們紀錄了心臟衰竭的後續,以確認藥物是否因為男女生理上的差異而造成不同的結果。   研究作者R. Bugiardini博士說:「過去關於β受體阻斷劑的研究大多數研究對象為男性,因此我們想要了解性別如何影響患者的預後。從歷史上看,大多數高血壓臨床研究中,女性的代表性不足。未來的研究納入等量的男女研究對象是很重要的,這可以呈現差異和可行的治療方法。」。   研究如何進行 這項研究分析了2010年10月至2018年7月來自12個歐洲國家的13,764名有高血壓的成年人的數據,他們無心血管病史。研究按性別將他們分類,然後分為兩組:服用β受體阻斷劑的人和沒有服用的人。   研究人員發現,在服用β受體阻斷劑的人中: * 當因急性冠心病就醫時,女性發生心臟衰竭的比率比男性高6%; * 患有心電圖ST段上升心肌梗塞(STEMI)的女性比患有STEMI的男性發生心臟衰竭的可能性高1%; * 沒有服用β受體阻斷劑的男性和女性的心臟衰竭發生率大致相同   Bugiardini博士說:「我們的發現顯示需要重新檢視女性使用β受體阻斷劑來治療高血壓。對於沒有心血管病史、只有高血壓的婦女,透過飲食和運動調節血壓非常重要。女性心臟衰竭的風險增加可能是由於荷爾蒙替代療法和β受體阻斷劑之間的相互作用所致,不過這點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因為在我們的研究中未收集或測試此訊息。」。   研究人員指出了一些局限性。由於研究是觀察性的,不同研究的結果可能會有差異,需要更多數據進行確認。不過,針對高血壓患者進行β受體阻斷劑治療的隨機對照試驗可能也不符合倫理,因為該試驗旨在確定風險而不是益處。其他限制包括:研究沒有患者過去服用β受體阻斷劑的時間長度及劑量的資料。   GO RED FOR WOMEN (為女著紅) 美國心臟學會透過「Go Red for Women (為女著紅) 」倡議活動,近20年來一直倡導增加婦女在心血管研究中的代表性。   台灣女人連線於從2016年開始每年響應「Go Red for Women (為女著紅) 」,同年更集結各地婦團向政府建議在心血管健康宣導、研究、指引等方面應納入女性。2019年衛福部已於「心血管疾病照護指引」中以專章呈現「女性心血管疾病防治」。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20.07.13) * Prior Beta-Blocker Therapy for Hypertension and Sex-Based Differences in Heart Failure Among Patients With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affaele Bugiardini et al. Hypertension. 2020;76:00-0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乳癌患者心臟病發後更容易死於乳癌!
2020.07.18
乳癌患者心臟病發後更容易死於乳癌!
一項新研究發現,乳癌患者發生心臟病後死於癌症的風險增加60%。   在人類演化中,免疫系統被設計成用來攻擊入侵的細菌和病毒,它還可以辨別癌細胞是異常且應被攻擊的。   不過,此研究發現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心臟衰竭等減少血流量的事件發生時,引發特定的免疫反應,反而有利於癌症的擴散。   該研究對1,700多名早期乳癌患者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那些經歷過心臟病發作、中風或心臟衰竭的患者比沒有經歷過的乳癌患者,癌症復發、擴散和死於癌症的風險增加。   這項新研究還對老鼠進行實驗,並發現相較於沒有阻斷血流的乳癌老鼠,那些被阻斷血流的乳癌老鼠在血流阻斷期間腫瘤體積增加了2倍。   研究作者K. Moore博士說:「透過削弱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攻擊,心臟病發作似乎提供了使腫瘤得以生長的環境。儘管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我們的結果支持積極管理心血管風險因素,不只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能還需降低乳癌發展的風險。」。   Moore補充,由於八分之一的美國女性一生中會罹患乳癌,並且在美國有近300萬的乳癌倖存者,因此有必要更好地了解癌症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相互作用。   進一步研究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方法,例如:運動和治療高膽固醇和高血壓,避免癌症患者癌症惡化的可能性。   編譯來源: * Eureklaert(2020.07.13) * Koelwyn, G.J., Newman, A.A.C., Afonso, M.S. et 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ccelerates breast cancer via innate immune reprogramming. Nat Med (202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孕期有高血壓的婦女更容易患心臟病
2020.07.12
孕期有高血壓的婦女更容易患心臟病
女性在懷孕時有1-10 %的人會發生高血壓,稱為「妊娠高血壓」,通常在產後恢復正常。它與子癲前症不同之處在於孕婦尿液中沒有發現蛋白質。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婦女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最近一項研究指出,懷孕期間有高血壓的婦女未來更有可能患心臟病和心臟衰竭。為這關連進一步增添了證據   不過,當科學家欲了解妊娠高血壓可能增加哪種心血管疾病風險時(例如心臟病心臟衰竭等),得到的結果卻不一致。為了進一步檢視妊娠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一組國際性的研究團隊對21項研究進行了系統的文獻回顧,這些研究共有360萬名婦女,其中128,000名過去患有妊娠高血壓。   研究人員發現,與沒有妊娠高血壓的婦女相比,第一次懷孕中有高血壓的婦女以後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45%,患冠心病的風險也高出46%;曾發生一次以上妊娠高血壓的婦女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81%、患冠心病的風險高出83%、患心臟衰竭的風險高出77%。   研究作者C. Oliver-Williams博士指出,當檢視所有現有研究時,答案是明確的:懷孕期間出現高血壓的婦女,即使沒有發展成子癲前症,也更有可能患上幾種不同的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員說:「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妊娠高血壓與以後的心臟病有關。不過懷孕期間的高血壓可能會導致持久性損害,從而導致心血管疾病。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有妊娠高血壓的女性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只是懷孕時對身體的巨大需求誘發了未來的心血管疾病。」。   Oliver-Williams博士補充:「重要的是,女性要了解懷孕期間出現高血壓並不是她們的錯,而且也不必然會發展成心臟病。雖然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女性因為運氣不好而處於不好的狀況,但仍有機會改善,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可行範圍內進行改善。積極的小改變確實有幫助,例如:多吃些水果和蔬菜、規律地做些短時間的運動、找時間放鬆等,如果有孩子的話也讓他們參與吧!」。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7.0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