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藥物不能混著吃
2007.04.04
中、西藥物不能混著吃
美國有一位憂鬱症病患時常尿中帶血,經過很多次檢查、也花了大筆的金錢,但卻始終無法檢查出原因,後來在醫師仔細詢問之下,才發現這位病患平時會從健康食品店買草藥補身,當時這位病患除了吃抗憂鬱的藥物之外,正好同時在使用含有銀杏(ginkgo biloba)的藥草,而銀杏的副作用之一便是容易造成出血,在該病患停止使用藥草後,血尿的狀況便也改善了。 美國聖路易大學(Saint Louis University)的一位學者,針對各種常用的中、西藥品和營養補充品互相影響的效果和副作用等,做了深入的研究。一般人認為不需要處方簽的藥物就可以安心使用,但是研究發現如果交替著吃或是一起吃的話,是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副作用的;例如常吃維他命等營養補充品,又同時使用草藥或成藥,甚至是醫生開的處方藥的話,不但治不好病,還可能會病的更重。 研究發現聖約翰草(St. John’s wort)若和抗憂鬱、抗焦慮的藥物一起使用的話,可能會造成血清素症候群(serotonin syndrome),也就是出現煩躁、心悸、發熱、冒汗等症狀,嚴重的話,是會致命的。 此外,女性可能會使用當歸來調整月經週期或是減緩更年期症狀,但是,研究發現當歸可能會造成心律不整、低血壓等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問題,如果當歸和抗高血壓藥物一起使用的話,會使女性的血壓急速下降,甚至造成中風。 研究人員強調,許多人認為營養補充品不是藥,而藥草來自於大自然,所以是很安全的,但是卻忽略了不同的藥品若同時使用的話,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反應,因此,病人在用藥時,應該要注意是否有同時在使用其他中藥或營養補充品、身體是否有出現任何不適的症狀,並且讓醫生瞭解用藥狀況。
+ read more
從月經看生育力 
2006.01.06
從月經看生育力 
    一項由美國亞特蘭大Emory 大學Dr. Chanley M. Small所主導、刊登在流行病學期刊(Epidemiology)上的報導表示, 從女性月經週期及流量,可以看出將來懷孕及流產的情形。這項研究 總共要求470名婦女作月經日誌,且每次生理期都會收集至少兩日的尿液樣本。在一年的研究期間,有207名婦女懷孕,其中30%出現流產的情況。 進一步分析時發現,月經週期30-31天的婦女最容易懷孕,月經週期短於30天的婦女,懷孕機率 則會降低40%。而月經週期短於30天或大於31天的婦女,流產的機率會多3倍。此外,在生理期的部分,研究也發現,生理期持續5天的婦女,受孕機率較大;而生理期大於5天的婦女,懷孕時流產的機率會小於60%。 Dr. Small表示,女性的月經是在沒有醫療侵入下,最能立即反應身體健康狀況的指標,而且對於許多其它生理狀況或環境的情形,也能夠從女性月經狀況看出來,這對於許多研究是很好的參考。
+ read more
從月經看生育力 
2006.01.06
從月經看生育力 
    一項由美國亞特蘭大Emory 大學Dr. Chanley M. Small所主導、刊登在流行病學期刊(Epidemiology)上的報導表示, 從女性月經週期及流量,可以看出將來懷孕及流產的情形。這項研究 總共要求470名婦女作月經日誌,且每次生理期都會收集至少兩日的尿液樣本。在一年的研究期間,有207名婦女懷孕,其中30%出現流產的情況。 進一步分析時發現,月經週期30-31天的婦女最容易懷孕,月經週期短於30天的婦女,懷孕機率 則會降低40%。而月經週期短於30天或大於31天的婦女,流產的機率會多3倍。此外,在生理期的部分,研究也發現,生理期持續5天的婦女,受孕機率較大;而生理期大於5天的婦女,懷孕時流產的機率會小於60%。 Dr. Small表示,女性的月經是在沒有醫療侵入下,最能立即反應身體健康狀況的指標,而且對於許多其它生理狀況或環境的情形,也能夠從女性月經狀況看出來,這對於許多研究是很好的參考。    
+ read more
初經年齡不是「因」,而是「果」
2005.08.13
初經年齡不是「因」,而是「果」
許多父母會擔心,如果自己的女兒初經來得太早會對於日後的發育造成影響,甚至擔心成年後容易過胖。美國一項新的研究證實,年輕女孩如果體重過重,她的青春期確實會提早報到,也就是說初經的年齡會提前,此外,成年後也比較容易有體重的問題。但是研究中也強調,如果初經的年齡過早但是體重正常的話,並不代表將來會有體重過重的問題。 這項刊登在9月份的小兒科(Pediatrics)期刊上的研究,是由美國波士頓的Tufts醫學院的Aviva Must所主導,主要分析牛頓女孩研究(Newton Girl Study)的資料。牛頓女孩研究是在1965年時,招集了美國波士頓區的小女孩,從她們初經來之前開始觀察這些女孩的健康,一直到她們第20次月經為止。而Must則在1995年時,重新再與這些女性聯絡,並又作了詳細的體重、體脂肪等測量。 Must表示,從研究中發現,初經的年齡並非影響成年後體重問題的主要因素,因為初經的年齡是一個身體現象的結果,而非影響身體發展的因素。事實上,比起初經前體重正常的女孩,女性在初經來之前體重已過重的話,將來體重過重的機率是7.7倍。因此,初經的年齡不是問題,而是初經來之前的體重才是影響日後體重的重要因素。父母親如果擔心小孩將來過胖的話,從小就要注意他們的飲食,並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 read more
月經不規律可能提高氣喘與過敏機率
2005.05.27
月經不規律可能提高氣喘與過敏機率
日前曾有研究提出女性荷爾蒙與氣喘之間的關連,然而月經失調與氣喘及過敏之間是否有關係則是不清楚的。挪威Haukeland醫院的Dr. C. Svanes及其團隊針對6100名來自丹麥、愛沙尼亞、冰島、挪威及瑞典沒懷孕婦女過問卷調查,並追蹤8年的時間後發現,26-42歲月經失調的婦女,其氣喘機率會提高54%、過敏機率則提高29%。此外,過敏引起的氣喘也會因月經失調而提高將近50%。  此研究刊登在2005年6月的「胸腔」雜誌(Thorax)。
+ read more
大部分女性不想有月經?
2004.12.08
大部分女性不想有月經?
根據美國一項調查,大部份人都認同女性每個月的月經來潮是自然現象,且不應該把月經當成疾病一樣看待。然而,卻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女性表示不想要有月經,且有三分之一的女性認為,如果有安全無虞且無須花費的方式可以使月經停止的話,她們會願意嘗試。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在2003年通過一項新的避孕藥使用方式,就是連續服用91天的避孕藥來抑制月經來潮,把女性一個月一次的生理期改變成3個月一次。在此之後,女性月經的必要性開始引起熱烈的爭論。   由美國一非營利組織,專業生殖健康協會(_ARHP__,Association of Reproductive Health Professionals_)所贊助,並曾刊登在美國_Conception_期刊一項針對1,470名年齡18-40歲女性,及512個醫學/療單位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大部份的婦女並不知道避孕藥可以用來改變或抑制月經;醫護人員中,則每10位就有8位曉得(其中90%為女性)、且每10位就有7位曾開給病患使用過。   此外,有50%的婦女認為每個月來一次月經是必要的;醫護人員中卻只有7%認為月經有其必要性。對此有專家指出,醫護人員對於女性月經的認知或認同,可能影響到他們告知女性關於月經及避孕藥方面的資訊是否是具選擇性的。   在這份問卷中,唯一婦女及醫護人員有相同意見的選項是,抑制月經的安全性仍需更多的研究,特別是針對長期使用是否有後遺症方面,更應該仔細觀察。因為長期使用會不會對健康有不良影響才是大家最關心、且是最具決定性的考慮因素。至於短期的副作用、未來生育能力的影響及花費則在其次。   其實大部份女性不喜歡每個月生理期是能夠理解的,畢竟月經來潮時的不便及經痛確實是極為惱人,然而應用人工的方式來改變、抑制自然的月經是否有其必要性,仍須審慎思考。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