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7.18
乳癌患者心臟病發後更容易死於乳癌!
一項新研究發現,乳癌患者發生心臟病後死於癌症的風險增加60%。
在人類演化中,免疫系統被設計成用來攻擊入侵的細菌和病毒,它還可以辨別癌細胞是異常且應被攻擊的。
不過,此研究發現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心臟衰竭等減少血流量的事件發生時,引發特定的免疫反應,反而有利於癌症的擴散。
該研究對1,700多名早期乳癌患者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那些經歷過心臟病發作、中風或心臟衰竭的患者比沒有經歷過的乳癌患者,癌症復發、擴散和死於癌症的風險增加。
這項新研究還對老鼠進行實驗,並發現相較於沒有阻斷血流的乳癌老鼠,那些被阻斷血流的乳癌老鼠在血流阻斷期間腫瘤體積增加了2倍。
研究作者K.
Moore博士說:「透過削弱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攻擊,心臟病發作似乎提供了使腫瘤得以生長的環境。儘管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我們的結果支持積極管理心血管風險因素,不只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能還需降低乳癌發展的風險。」。
Moore補充,由於八分之一的美國女性一生中會罹患乳癌,並且在美國有近300萬的乳癌倖存者,因此有必要更好地了解癌症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相互作用。
進一步研究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方法,例如:運動和治療高膽固醇和高血壓,避免癌症患者癌症惡化的可能性。
編譯來源:
* Eureklaert(2020.07.13)
* Koelwyn, G.J., Newman, A.A.C., Afonso, M.S. et 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ccelerates breast cancer via innate immune reprogramming.
Nat Med (202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Gluteal Implant.png)
2020.06.26
不只隆乳 豐臀也發生罕見癌症
台灣女人健康網曾多次報導乳房植入物相關罕見淋巴癌(BIA-ALCL),提醒欲進行隆乳或乳房重建的女性留意相關風險,台灣更於日前出現首起病例。
BIA-ALCL雖然在胸部附近發展,但並不是乳癌,而是一種罕見的T細胞淋巴癌。過去10年,越來越多與BIA-ALCL有關的報導與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證明與乳房植入物有關,尤其是絨毛面植入物。歐盟、法國、加拿大、美國等地陸續要求廠商將絨毛面植入物下架,但尚未有乳房以外病例的報導。
2019年出現了首例因臀部使用了與乳房植入物相同成分的絨毛面矽膠植入物而發生的ALCL,稱為GIA-ALCL。
絨毛面矽膠植入物 可能都有ALCL的風險
美國近年風行臀部塑型,透過坡尿酸、自體脂肪或植入物等來改變臀部外觀及增加豐滿度。
美國一名49歲女性,於臀部雙側使用絨毛面矽膠植入物,其後出現反覆的胸腔積液和腹部不適。一年後因臀植入物部位的潰瘍入院,左肺部腫塊檢驗確診為ALCL。雖然進行化療,但病況急速惡化,患者在幾個月後死於腎臟和呼吸衰竭。案例報告指出,所有使用絨毛面矽膠植入物的患者可能都有發展ALCL的風險。
儘管尚未確定GIA-ALCL與BIA-ALCL發病機理的確切性質,但研究人員指出在植入物表面形成的慢性生物膜會導致發炎、免疫細胞活化等。
日前有研究指出,矽膠植入物中的分子可能導致人類細胞死亡。
需要告知患者 並定期追蹤
美國整形外科學會主席A.
Matarasso博士表示,目前僅通報了一起GIA-ALCL病例,是否代表了新的與植入物相關的ALCL,尚待確定,它也可能是普通人群中罕見的ALCL形式。
Matarasso博士指出,此案例有兩件事與BIA-ALCL明顯不同:在植入物正上方的臀部區域有肉眼可見的皮膚潰瘍,以及GIA-ALCL的快速發作和侵襲性,這都不是BIA-ALCL的特徵(BIA-ALCL通常發生在植入後的8-10年間,透過清除夾膜周圍的積液可控制病情。若癌細胞已擴散,則需進行化療等療程)。Matarasso博士說,可能有關聯,也可能沒有關聯,目前缺乏因果關係的證據。
紐約州整形外科醫學會前主席S.
Broumand教授說:「在我看來,任何絨毛面植入物可能都有問題。」而這起ALCL病況發展如此迅速的原因,Broumand教授指出,某些絨毛面的材質可能會與身體有更多摩擦,可能更容易導致ALCL。
Broumand教授還指出,只有一例病例報告無法提供足夠的證據來改變手術方式,但儘管如此,這些「新的以及不斷發生的」與絨毛面植入物有關的併發症令人擔憂。「這他們肯定改變了我使用植入物的習慣,因為我們不希望有任何風險。」Broumand教授說。
編譯來源: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2019.07.15)、Med
Scape(2019.03.07)、WJLA(2019.03.0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170801120858_BREAST IMPLANT.jpg)
2020.06.11
Allergan提出乳房植入物追蹤計畫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署(FDA)於兩週前對Allergan提出警告,因為Allergan未依計畫完成娜綺麗矽膠乳房植入物的追蹤研究。FDA指出,既使產品已經下架
仍應追蹤使用者的健康情形,以瞭解產品的長期安全性。
ALLERGAN提出追蹤計畫
為回應FDA的警告,Allergan計畫透過社群媒體廣告等方式,廣泛地告知患者產品下架的訊息,並呼籲曾經或正在使用Biocell乳房植入物的使用者,進入BIOCELLinformation網站,瞭解自己使用的植入物類型,並進行註冊。
Allergan這個行動的目的,主要在向公眾通報產品下架情況、提醒使用者者有關與乳房植入物相關的癌症風險,並改善對乳房植入物的追蹤。
追蹤計畫美國限定 台灣使用者如何是好?
Allergan這項計畫看似全面,但卻相當被動,依賴使用者得知訊息進行註冊後才能追蹤,更可見醫療器材自動登錄制度的重要。而Allergan這項註冊行動僅限美國當地,並未對其他地區使用者提出任何行動或說明,已在社群媒體上引發他國女性的憤怒,認為自己未得到應有的說明或照護。
台灣女人連線曾向台灣愛力根公司反應,藥廠應有更全面的健康追蹤,而非等到使用者罹病才出面。
並且,在美國FDA對愛力根提出警告,藥廠也有對應行動時,卻不見台灣食藥署任何動作,政府對乳房植入物使用者始終缺乏積極的健康照護作為。
在台灣的使用者毋須過度恐慌,但應儘速與醫師或醫療院所聯絡,確認植入物類型,並定期追蹤檢查。如果有相關疑問,也歡迎與台灣女人連線聯絡。
編譯來源: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2020.06.01)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breast-implant-displayed.jpg)
2020.05.19
台灣出現首例乳房植入物相關淋巴癌
台灣於今年初出現了首例乳房植入物相關淋巴癌(BIA-ALCL)。
既使產品已下架 仍應追蹤長期安全性
去年七月,因為有引發罕見癌症(BIA-ALCL)的疑慮,美FDA要求Allergan下架幾款絨毛面矽膠乳房植入物。Allergan遂宣佈全球停售「BIOCELL絨毛面乳房植入物」,包含鹽水袋和矽膠材質。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於上週四再度向乳房植入物製造廠Allergan發出警告信,因為Allergan未依計畫完成娜綺麗矽膠乳房植入物下架後的追蹤研究。
FDA指出,每項獲准上市的乳房植入物都需進行上市後研究,以進一步評估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瞭解上市前臨床試驗無法獲得的長期安全性和潛在風險等其他問題。既使產品已經下架,Allergan仍應進行上市後研究,持續評估已經使用者的長期健康情形。
FDA要求Allergan在15天內做出回應,否則可能將採取其他手段。
衛福部應清楚掌握國內罹病情形
這幾年來,在台灣女人連線持續要求下,衛福部已於乳房整型與重建手術說明中加入淋巴癌說明,以提醒使用者。而對於乳房植入物使用者登錄制度的建置,目前正在進行相關研究計畫,預計於今年內完成並提出評估報告。
然而,對於國內罹患「變性大細胞淋巴癌」女性患者是否與乳房植入物有關,衛福部至今仍未能積極釐清。在出現確診案例出現的此刻,不但令人深感遺憾,更彰顯主管機關的失職!
編譯來源: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200514)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4.18
免於輻射暴露的乳癌篩檢
雖然政府提供給45-69歲婦女二年一次免費X光攝影乳癌篩檢,但是很多婦女礙於輻射或擠壓疼痛而不去篩檢。
今年2月研究專家已發展出一個新且平價的技術,不必讓婦女暴露於輻射、也不必擠壓,婦女規律地接受此篩檢既可救命又省錢。
這個由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研發的系統,使用無害的微波和人工智慧軟體,可以在幾分鐘內檢測即使是初期很小的腫瘤。
以微波代替X光
研究者累積了15年的努力在微波檢測腫瘤,而非輻射影像。一個設備的製造費不超過5,000美元。
原型機器是在檢查台開口的下面,設置一個約15公分正方型可調整的盒子,裡面有一個感應器。病人臉朝下,先將一邊的乳房置於盒子裏,感應器發出會反彈的微波,感應器接收微波後再由筆記型電腦上的人工智慧軟體處理。
比較兩邊乳房的組織結構,系統敏感度可以檢測到直徑低於一公分的異狀。如果檢測到不正常的組織,可以進一步使用更貴的乳房攝影技術或核磁共振造影。
研究專家認為,如果婦女可以規律地檢測乳癌,則潛在的問題可以在疾病早期階段更早地被篩檢出來,減少等候的時間,也可以去除輻射的暴露。不用擠壓,讓病人感覺舒服些,特別是乳房密度高的,這是乳房攝影技術常遇到的問題。
還可以省掉醫療體系龐大的費用,因為這個系統既平價又簡易使用,大大的增加了開發中國家篩檢的管道。
研究專家已申請專利,也開始設立公司,希望在六個月內開始病患的實驗。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0.02.24)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3.13
婦團籲政府建立制度讓乳癌患者不傷「心」
今天是台灣第5屆「為女著紅(Go Red For
Women)」。「為女著紅」是國際社會為提高社會對於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關注的行動。今年主題為「為女著紅,讓乳癌患者不『傷』心」,乃鑑於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而近年雖然乳癌治療日趨進步使患者存活率上升,但患者可能因治療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為提升社會對此的認知並呼籲政府制訂相關的政策,台灣女人連線及立法委員林淑芬辦公室於今日召開記者會。
會中,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常務理事表示,乳癌患者因經常同時接受藥物治療及放射治療,因此心血管暴露於雙重風險當中。研究指出,乳癌倖存者約有75%,於確診10年後死於非乳癌因素,其中以心血管疾病為最多。然而,多數乳癌患者不知道未來可能發生心血管疾病,因此亟需提升社會相關認知。而確保患者的心血管健康,政府責無旁貸,應編列預算,制訂「心臟-腫瘤科共同照護制度」。
立法委員林淑芬表示,「心臟-腫瘤科共同照護制度」在歐美行之多年,呼籲政府先以乳癌患者為對象建立心臟-腫瘤科共同照護之試辦計畫,保護她們的健康與生命,並推廣至更多癌症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張瑋婷主治醫師表示,許多研究指出,癌症化學治療如小紅莓、紫杉醇及賀癌平等具有心臟毒性,可能使患者發生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等心血管併發症;放射治療亦因照射部位接近心臟可能使心臟組織肥厚、鈣化或動脈發炎,增加心包膜疾病的風險。乳癌患者在確診時多只有3、40歲,以後碰到心血管疾病機率是高的。所以患者需要跨科別的治療,這叫做「抗癌護心」─心臟-腫瘤科共同照護,亦即在治療前、治療期間及治療後有心臟科及腫瘤科醫師共同照護患者,以確保癌症患者獲得適合的治療計畫,守護其心血管健康。這並不是干涉腫瘤治療,而是一起幫助患者在腫瘤治療中獲得比較好的心血管照護。如果病人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做治療預後都很好的,以前被發現的病人都已經是到很晚期心臟衰竭開始出現的時候,那時候開始做治療其實都很枉然。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分享其身為乳癌患者經驗,她表示她罹癌20年,最早期使用小紅莓,但根本不曉得它對心臟有風險。治療後,她的心臟一直砰砰跳,睡覺時很怕自己無法再負荷那麼快的心跳。之後癌症復發,左側乳房放射線治療又照了40次治療。但是一直沒有任何人告訴我有關心血管疾病可能的風險。所以剛剛看到張醫師的簡報真的很感動,有一群醫師默默地呼籲抗癌護心的重要性。我們是不是可以透過與台灣女人連線共同努力,讓乳癌患者的姊妹接受治療時預防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國民健康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癌症患者需要全方位的照護,乳癌患者的護心會是我們的第一步。所以今年很明確的是我們跟奇美合作結束以後會啟動一個更具體的試辦計畫,包括盤點資源、教育訓練等,希望可以盡快地讓所有婦女朋友得到心臟保護。
註:台灣女人連線自2016年響應國際社會Go Red for
Women行動,訂定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五為「為女著紅日」,邀請民眾於當天穿著紅色衣飾及參與活動,提升社會對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重視。
更多相關消息:「為女著紅,讓乳癌患者不傷『心』」活動專頁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