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心碎了 也是一種心臟病
2017.11.22
心碎了 也是一種心臟病
悲傷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英國最近的研究則更進一步顯示,嚴重的情緒壓力會引發心臟永久性的傷害。   在英國每年至少3,000個成人罹患「心碎症候群」,又稱「章魚壺心肌病變(tako-tsubo cardiomyopathy)」,但真正的數目可能不止。通常是由喪失親人所引起的壓力,使得心肌受刺激而變弱。「心碎症候群」的症狀與心肌梗塞相似,但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的冠狀動脈是正常的,不像心肌梗塞有血管堵塞現象。   此病是在1990年日本發現首例,即在極端的壓力發生時,過度刺激心臟,使得左心室的下端膨脹,其變異的形狀很像日本傳統漁夫捕章魚用的章魚壼(takotsubo),因此以此命名。   目前以為這種傷害只是暫時的,會隨時間漸漸復原,但英國Alberdeen大學的研究人員,以定期做超音波和核磁共振掃瞄追蹤有「心碎症候群」的37個病人長達2年的時間發現,即使離開了引發事件很長的時間,他們心臟的傷害仍然存在。   即使醫師以為他們已經復原,許多病人仍然容易疲倦,不能運動。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病人應該和心臟病發作的病人一樣,接受長期的治療。    女性比男性更普遍的受到心碎症候群的影響,且快樂的時候也會引發此症候群。   2016年瑞士跨9個國家、25個協助機構的研究,分析1,750個人的研究發現,485個病人受到情緒影響而引發心碎症候群,其中有20個人(4%)是因快樂的事件(生日派對,婚禮,驚喜的告別慶祝,孫子出生,球隊贏)、其他465個人(96%)則因悲傷和壓力很大的事件(配偶,孩子或父母的死亡,參加葬禮,意外,憂慮疾病或人際關係問題);平均年齡65歲;95%的病人是女性,因此確認了大部分的症候群發生在更年期後的女性。   到底心碎症候群如何發生?為何有人受影響,有些人則不會,科學家繼續在嘗試了解。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11.13)      
+ read more
過動症─男女很不同!
2017.09.13
過動症─男女很不同!
英國NICE近日指出,專注力不集中及過度活躍症(ADHD,俗稱過動症)有過度診斷的問題,並且女性因為症狀較不易被察覺而容易錯失重要的治療與支持。   台灣ADHD盛行率為7.5-9%,有ADHD的人可能表現出不同的症狀,如無法坐著不動、不易集中注意力、衝動行事等,許多會以藥物治療或遵循特定飲食如避免甜度高或人工味精等來控制症狀。   對於ADHD,有些醫師認為評定的標準不精確而有過度診斷的問題,因為多數兒童在生活中難免會因為認知的不足而經歷行為困難,但並不代表這些兒童有ADHD。而最近NICE指出,女性患者因為較不會表現出與男性患者相同且明顯的症狀,而是以比較話說個不停、無組織能力或像在做白日夢等表現,因此在診斷時就容易被忽略。   NICE指引中心的主任Mark Baker說明,人們可能出現非典型的ADHD症狀,我們新的指引就是希望能提升意識,幫助那些可能被診斷錯誤或未被診斷的人。不精準的診斷標準對人們及其家屬會帶來負面影響,因為這代表他們無法獲得所需的治療與支持。因此我們正要求健康與社會照護相關的專業人員充分意識到這樣的問題,藉此提升診斷的正確性。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09.05)      
+ read more
心理治療男女大不同
2017.08.30
心理治療男女大不同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近期刊登的一項研究指出,在心理治療的選擇上,男性偏向於選擇團體治療,並且多數認為心理治療的方式缺乏對男性友善的方案,男性也更傾向用性與色情片來處理壓力。此外,雖然多數受試者對心理醫師的性別無明顯偏好,但在少數介意的人之中,男女性都更傾向挑選女性心理醫生,但女性的比率則較高。   主導該研究的科學家Louise Liddon和John Barry讓347位 (115位男性與232位女性) 進行過心理治療的參與者進行一項線上問卷,內容包含讓受試者選擇喜歡的治療方式以及處理問題的策略。   John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男女的顯著差異:「女性偏好精神療法,推測是因為女性較偏好分享情緒,而男性更為喜愛團體治療,則可能是因為其天性追求資訊的分享。」     來源:MedicalNewsToday 2017.07.10    
+ read more
男生和女生憂鬱地很不一樣?
2017.07.28
男生和女生憂鬱地很不一樣?
女性罹患憂鬱症是男性的兩倍,但是男性比女性多自殺身亡!這個差異,有社會因素,也有生理因素。   近日,劍橋大學的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的大腦對憂鬱症的反應非常不同,可能意味著不同性別應接受不同的藥物治療。   研究對患有憂鬱症的82名女性和24名男性進行實驗,對照組為健康的24名女性和10名男性,年齡在11至18歲之間。研究人員以特定順序在屏幕上閃爍快樂、悲傷或中性的字眼,受試者在特定類型的字眼出現時會按下或不按下按鈕,研究人員同時使用核磁共振成像對青少年做腦部造影以測量他們的大腦活動。   研究發現,當屏幕上閃爍特定的字眼組合時,憂鬱症對男女腦部活動影響不同,例如男性接收到負面字眼的刺激時,supramarginal gyrus的活動大於女性的,並且男性接受到正面字眼刺激時,supramarginal gyrus的活動則較低。   青少年到了15歲,女性憂鬱症的風險是男性的2倍,而女性憂鬱症發病率較高與身體意象、荷爾蒙變化或基因有關。此外,女性也較容易有消極的思考模式,傾向於將生活中不好的事物歸因到自己身上。不過,雖然憂鬱症發病率女性較高,男性較可能因憂鬱症而濫用藥物、酒精及自殺。   研究表示,在青春期早期,憂鬱症對女孩及男孩的腦部影響不同,因此在青春期早期就應設計以性別量身訂做的憂鬱症預防策略及治療方式,在情況惡化之前改善青春期男女的憂鬱傾向。   編譯來源:Frontiers in Psychiatry(2017.7.11)、The Daily Mail(2017.7.11)    
+ read more
研究指出懷孕期間服用抗憂鬱藥劑對嬰兒是安全的
2017.06.13
研究指出懷孕期間服用抗憂鬱藥劑對嬰兒是安全的
許多女性擔心在懷孕期間服用抗憂鬱藥劑會傷害她們的胎兒,但《臨床精神病學期刊》上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事實並非如此。   西北大學研究人員將214名新手媽媽分為三組:一組是有情緒障礙但不使用抗憂鬱藥劑、一組是有情緒障礙且服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或抗憂鬱藥劑,另一組則是沒有情緒障礙且未服用抗憂鬱藥劑。   研究發現,所有的新生兒在出生後2至4週內,有著相似的易怒率、餵食困難、睡眠障礙及呼吸問題。每一組的嬰兒中,有30%機率出現上述情形。相反,「早產」是新生兒戒斷症候群症(NDS,Neonatal Discontinuation Syndrome)的主要風險因素。患有NDS的嬰兒容易激動、躁動、過度哭鬧,以及可能會產生肢體僵硬或有震顫的情形。   研究的第一作者、憂鬱症研究和治療中心的生物統計學家Amy Yang表示,比起自身的健康狀況,大多數懷孕的婦女更擔心嬰兒的健康,而且可能會放棄服用抗憂鬱藥劑以避免新生兒症狀。但根據這項研究的訊息,她們大可以放心,嬰兒在出生2至4週內的行為不大可能是由於接觸藥物或憂鬱症所導致的。     資料來源:Clinical Psychiatry、UPI      
+ read more
請不請產假,女人兩面都不是人
2017.06.12
請不請產假,女人兩面都不是人
英國Exeter大學發表在「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婦女無論是否拿產假,都會受到負面的評價。   請了產假的女性被認為對工作不投入或不勝任;如果不請產假,就被認為對孩子的愛心不夠。   所以,請不請產假,女人就是雙輸!   這項研究分析美國和英國上班族對產假的態度,其中女子137位、男子157位,平均年齡33歲,70%的人全職、71%無孩子。   參與研究者分成三組,回答有關一個虛構女性的問題。第一組知道這女子請了產假、第二組知道她沒有請產假,第三組是控制組,沒有出現產假的議題。參與者必須評價這位虛構的女性在工作上和在家庭裡的能力。   研究發現如果這名女性繼續工作,在家庭方面有負面的評價;如果她請了產假,則在工作上的能力也會有負面的評價。   Exeter大學的Dr. Thekla Morgenorth指出,產假的決定,使得婦女在職場或在家庭裡的能力,遭受眨損的印象。在政策上,讓女性能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是很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了解人們實行這些政策時,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Dr. Morgenorth表示此研究結論是普世的看法。然而,台灣女人連線認為,此研究有71%的試驗者沒有小孩,缺乏同理心可能是得到此研究結論的一個偏差變數。但某種程度上,也的確反應了一群人的想法。如何為女人除去這種「雙輸」的壓力,是重要的社會課題!     產假小知識 英國工會總會(Trade's Union Congress)指出,剛生產完的婦女常為了錢,被迫早些回去工作。   英國的產假,在24個歐洲國家裡排名22。英國有6個星期帶薪產假。   克羅埃西亞有6個月的產假;波蘭、匈牙利和捷克有4個多月的產徦;愛沙尼亞、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丹麥、法國、馬爾他和瑞士有3個月的產假。   愛爾蘭和斯洛伐克的產假在歐洲各國裡是唯一比英國還少的。   美國聯邦政府規定產假可拿到3個月(12個星期),但沒有規定帶薪,只是保障原有的工作職位。英國獨立報曾報導,美國的帶薪產假平均少於3個星期。     來源: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Mail online、The Independent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