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婦女育齡期間的種種會影響老年心血管健康
2020.09.26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婦女育齡期間的種種會影響老年心血...
中老年婦女的心臟病風險與她育齡期的長短、妊娠時的健康問題是相關的。   一項大型研究顯示,除了傳統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不良妊娠事件—特別是妊娠高血壓疾病和出生體重低,與母親後來的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有相關性。   另一項研究顯示,婦女的生育年齡越短,停經後患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就越高。   這兩個研究結論都顯示,在評估中老年婦女的心血管疾病時,應將她們懷孕時的健康狀況以及初經及更年期的年齡等納入考量。   不良妊娠事件 日前,大型世代研究指出,在評估停經婦女的ASCVD風險時應考慮某些妊娠事件。   N.Parikh博士指出,老年女性如果在過去的懷孕經驗中發生不良妊娠事件,則發生心肌梗塞、中風、周邊動脈疾病或需冠狀動脈血管重建的風險也更高 (7.6%比5.8%)。   他們發現4種特定的妊娠事件與母親的ASCVD相關,分別為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和子癲前症、低出生體重(小於2.49公斤)及早產(嬰兒提早3周以上出生)。   研究團隊表示:「即使考量了生產、BMI (身體質量指數) 及社會經濟因素,所有發現實質上沒有改變。我們的研究支持指南的建議,即臨床醫生在評估老年婦女的ASCVD風險時應考慮與妊娠相關的疾病史。」。   然而,研究人員指出,尚不清楚這些不良事件之所以與ASCVD相關,是因為它們涉及了新病理的觸發,或者是因為它們標誌著長期和更嚴重的潛在心臟代謝風險。   研究作者說:「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了解是什麼潛在機制將妊娠高血壓疾病和低出生體重與晚期ASCVD聯繫在一起。」。   Parikh及其同事警告,這份研究可能有倖存者偏誤 (過度關注倖存者導致錯誤的結論)及回憶偏誤 (由於回憶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的差異所產生的系統誤差)。   不過研究團隊仍然強調,儘管如此,這項研究足以顯示在評估婦女的ASCVD風險時應將懷孕期間的高血壓納入考量。   評論研究的人也敦促,應規定電子健康紀錄中加入不良妊娠事件,並讓醫師及後續的照護系統能獲得此資訊。   _(__該研究是以「婦女健康倡議(Women's Health Initiative)__」為基礎,包含了1994-1998__年招募的大型多種族停經婦女群體。符合條件的婦女曾經有懷孕6__個月以上的經驗,並排除了過去曾有中風、心肌梗塞或接受過冠狀動脈血管重建手術的婦女。)_   初經、更年期、生育年齡和心血管疾病 另一份研究指出,從初經開始到更年期,少於30年的女性患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更高;相較於生育年齡有36至38年的女性,這些女性在中年發生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風險更高。初經年齡不會影響這個相關性,但是更年期的早晚則會。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G. Mishra博士等表示,初經年齡及生育年齡彼此會相互影響,進而影響它們各自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係。   初經年齡與心血管事件之間的關係呈U形曲線:初經年齡太早(≤10歲)和太晚(≥16歲)的女性患病風險會增加。   初經年齡太早(≤11歲)且生育年齡短(<33年)以及初經年齡較晚(≥15歲)且生育年齡短(<33年)這兩種組合,她們的心血管事件風險比起初經年齡為13歲且生育年齡在36至38年之間的女性是增加的。   過去研究顯示,就未來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而言,初經年齡在12至14歲是最佳的,但是這份研究顯示,過去研究並沒有掌握到初經年齡正常但生育年齡短的女性風險增加的狀況。   相比之下,太早進入更年期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更大的關係。   研究人員指出,研究樣本主要是來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丹麥和瑞典的白人女性,這限制了他們研究的代表性。而且,現有數據無法讓研究人員考慮遺傳因素、早期生活因素、飲食、身體活動和合併症的影響。   研究團隊表示:「考慮到初經年齡和更年期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建議對於中、老年女性進行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時,應同時考慮初經年齡和更年期時間。」。   _(__該研究使用了來自InterLACE__財團的12__項研究的個人資料,樣本數為307,855__。每項研究均收集了有關婦女生殖健康、社會人口統計、生活方式及慢性病事件的資料。)_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0.09.1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女人要注意,口X增加細菌型陰△炎風險!
2020.09.02
女人要注意,口X增加細菌型陰△炎風險!
細菌型陰道炎是由陰道內正常存在的菌落產生不平衡所導致,可能沒有症狀,但是有些會有味道強烈的分泌物。孕婦如果有細菌型陰道炎,會增加早產及羊水感染的風險。   過去科學家已經發現的口交與細菌型陰道炎之間可能有關聯,但不瞭解其中的機制。   最近一項加州研究顯示口腔的細菌「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和陰道微生物群中某種細菌的互利關係,使菌落失衡,導致細菌型陰道炎。這個發現不但挑戰了既有的認知─病菌只有在缺乏健康細菌的菌落才能生存,也解釋了口交與細菌型陰道炎之間的關聯。   研究者推測在口交過程中可能把該菌引入陰道中。而在一些臨床研究中已將其視為細菌型陰道炎的風險因素。     外來細菌如何引發陰道炎:互利關係 為了分析細菌群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瞭解外來的細菌在既有的的微生物環境中如何獲取所需營養,研究團隊對人類陰道樣本和老鼠進行了實驗。   研究人員在老鼠的陰道微生物群中加入了「具核梭桿菌」,發現與細菌型陰道炎相關的生化活動增加,例如:增加唾液酸酶。   此後,研究人員從21名女性的陰道進行採檢,培養出陰道微生物群,並在其中加入「具核梭桿菌」。   研究發現,同樣的陰道微生物群有加入「具核梭桿菌」和沒有加入者相比較,前者的陰道微生物群出現更多細菌型陰道炎的生化活動,如:唾液酸酶增多。   研究也發現「具核梭桿菌」與其他細菌的關係並非簡單的單向關係,而是可能形成互利關係,因此可能影響發生陰道微生物群失衡的現象。   根據研究,細菌型陰道炎的微生物群裡面,加德納菌(Gardnerella vaginalis)被認為在細菌型陰道炎中扮演關鍵角色。   具核梭桿菌以某種未知的機制大大地幫助加德納菌生長,而這種細菌會產生唾液酸酶,幫助具核梭桿菌從宿主產生的黏液上面吸收唾液酸。   研究顯示,細菌之間的互惠互利可能促進病原體在陰道中叢生,引發陰道微生物失衡,導致宿主生病。目前,我們需要其他研究來開發預防或治療女性細菌型陰道炎的模式。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8.2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女人要注意,口X增加細菌型陰△炎風險!
2020.09.02
女人要注意,口X增加細菌型陰△炎風險!
細菌型陰道炎是由陰道內正常存在的菌落產生不平衡所導致,可能沒有症狀,但是有些會有味道強烈的分泌物。孕婦如果有細菌型陰道炎,會增加早產及羊水感染的風險。   過去科學家已經發現的口交與細菌型陰道炎之間可能有關聯,但不瞭解其中的機制。   最近一項加州研究顯示口腔的細菌「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和陰道微生物群中某種細菌的互利關係,使菌落失衡,導致細菌型陰道炎。這個發現不但挑戰了既有的認知─病菌只有在缺乏健康細菌的菌落才能生存,也解釋了口交與細菌型陰道炎之間的關聯。   研究者推測在口交過程中可能把該菌引入陰道中。而在一些臨床研究中已將其視為細菌型陰道炎的風險因素。     外來細菌如何引發陰道炎:互利關係 為了分析細菌群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瞭解外來的細菌在既有的的微生物環境中如何獲取所需營養,研究團隊對人類陰道樣本和老鼠進行了實驗。   研究人員在老鼠的陰道微生物群中加入了「具核梭桿菌」,發現與細菌型陰道炎相關的生化活動增加,例如:增加唾液酸酶。   此後,研究人員從21名女性的陰道進行採檢,培養出陰道微生物群,並在其中加入「具核梭桿菌」。   研究發現,同樣的陰道微生物群有加入「具核梭桿菌」和沒有加入者相比較,前者的陰道微生物群出現更多細菌型陰道炎的生化活動,如:唾液酸酶增多。   研究也發現「具核梭桿菌」與其他細菌的關係並非簡單的單向關係,而是可能形成互利關係,因此可能影響發生陰道微生物群失衡的現象。   根據研究,細菌型陰道炎的微生物群裡面,加德納菌(Gardnerella vaginalis)被認為在細菌型陰道炎中扮演關鍵角色。   具核梭桿菌以某種未知的機制大大地幫助加德納菌生長,而這種細菌會產生唾液酸酶,幫助具核梭桿菌從宿主產生的黏液上面吸收唾液酸。   研究顯示,細菌之間的互惠互利可能促進病原體在陰道中叢生,引發陰道微生物失衡,導致宿主生病。目前,我們需要其他研究來開發預防或治療女性細菌型陰道炎的模式。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8.2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全球第一個可以直接丟進馬桶的驗孕棒!
2020.08.30
全球第一個可以直接丟進馬桶的驗孕棒!
新型驗孕棒用天然植物纖維製成,可以直接丟進馬桶,女性從此不再尷尬。   大部分的人知道驗孕棒是塑膠做的,丟進垃圾桶並無法生物分解,很多婦女擔心被撿到,威脅隱私。   「Lia Diagnostics」公司創造了一個解決方法:世界第一個可分解的在家使用驗孕棒,可以直接冲入馬桶。   這個名為「Lia」,又名「Meet Lia」的測試有隱私保證、很環保,是由一個全是女性的科學家團隊發展出來。   公司保證Lia測試不會阻塞馬桶,完全可以生物分解處理。使用者可安全的冲掉以保護排水系統和地球。   這個測試在廢水中會完全溶解,但是仍建議將測試撕成碎片,溶解幾分鐘後再冲掉,以免有些污水系統比較容易阻塞。   當然,它也可以做為堆肥。98.2%的測試在三個月就可以生物分解。目前卡紙取自於永續發展的原料,並致力於研究可生物分解的包裝。   兩年前這個全女性團隊為了可分解的驗孕,募資到260萬美元。   公司創辦人Bethany Edwards分享在食藥署批准了這個測試以後,團隊很仔細的考量各方面有關設計、功能性和使用者的經驗。   「研發過程中,需要分析適用的材料,可進行懷孕診斷,也可冲可生物分解。必須發展一個方法,使得測試可以完成而不至於解體,然後可以很快的在下水道系統分解。我們也創造了幾百個原型,在我們的實驗室和婦女手上反複地測試驗孕的性能。」   編譯來源:Fempositive (2020.08.2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美國第一位黑人女性副總統候選人─貝絲(Charlotta Bass)
2020.08.28
美國第一位黑人女性副總統候選人─貝絲(Charlotta Bass...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上周宣布,他的搭檔將是前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全國大多數民主黨人聽到這一消息時都非常高興,並稱讚拜登的選擇。除此之外,許多媒體都認為賀錦麗是有史以來第一位黑人女性副總統候選人,但這並非完全正確。早在前半世紀就已經出現了第一位黑人女性副總統候選人—貝絲(Charlotta Bass)。   儘管Bass勝選機會很小,但她堅持不懈,此舉為後來的黑人女性參選鋪下了道路。   貝絲於1952年以進步黨(Progressive Party)身分競選,當時她在芝加哥舞台上表示自己是第一位黑人女性副總統候選人。   她說:「我非常自豪能站在大家面前。這是美國政治歷史性時刻。不僅對我自己、對我的人民也對所有婦女都具有歷史意義。這個國家首次有政黨選擇了一名黑人婦女擔任該國第二高的職務。」。   儘管她成為第一位黑人女性副總統的可能性很小,但她為全國的黑人女性樹立了先例。   貝絲也是第一位創立報紙的非裔美國女性,該報名為《加利福尼亞之鷹,California Eagle》,從1912年開始發行到1952年,成功營運了40年。它涵蓋了當時的所有民權問題,在奠定許多重大革新的基礎方面有重大貢獻。   勝利或失敗,倡議,我們就贏了! 她的競選口號是「勝利或失敗,我們倡議就是贏了」,並一直堅持此理念。她的政黨最終輸給了共和黨的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但她的競選活動始終被人們銘記為全國黑人女性歷史性的時刻。   貝絲還是《國家真理與正義俱樂部, National Sojourner for Truth and Justice Club》的創始人,該俱樂部幫助改善了黑人女性在職場的工作條件。   匹茲堡大學歷史副教授K.N. Blain表示,Harris正努力建立與Biden的成功政治聯盟,此時貝絲的生活和事蹟對賀錦麗來說是個榜樣。Bass來往於激進與主流圈之間的能力及從這兩方獲得重要見解的能力都是賀錦麗重要的一課。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8.19)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年齡只是數字!高齡女性挑戰瘋狂髮色
2020.08.25
年齡只是數字!高齡女性挑戰瘋狂髮色
常有這樣不以為然的話:年紀這麼大了,還穿得這麼暴露,還化妝得這樣花俏。年老可能讓我們健康不如從前,可能讓我們記憶衰退、但不應變成為我們想像自由展現的拘束。   隨著我們變老,頭髮也會老化,而我們經常將老年人與白髮聯想在一起。雖然擁有如睿智的巫師般的銀白髮非常自然且酷,不過有些人選擇對髮色做些瘋狂的事,嘗試過去從未嘗試過的顏色。   Patti Smeed現年74歲的女性,過去30多年來一直留著紅髮。她過去的工作保守,不允許她的髮色「太瘋狂」。但是,她最終決定嘗試一些更多彩的顏色,由她的兒子—一位染髮大師操刀。   她現在有一頭五顏六色的頭髮,看起來超酷。她決定發幾張她的新髮型照片來慶祝結果,結果吸引了超過370多萬個讚。此外,還激起許多高齡者以紛紛分享自己勇敢嘗試的髮型照,促成了「高齡者勇敢的髮型」挑戰。   PATTI SMEED   響應「高齡者勇敢的髮型」挑戰的女性: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8.1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