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0.19
女比男長壽的秘密:雌激素?
女性的壽命往往比男性長,關鍵可能在於雌激素對染色體的保護作用!
平均而言,全世界女性的壽命比男性長約5%,儘管不同國家的性別差異很大。 在台灣,2016年女性預期壽命為83.4歲,男性為76.8歲。
專家們多年來一直將此歸因於各種環境差異:男性更容易飲酒和抽菸,更容易患心臟病。過去一項分析表明,這一差距將在2032年結束,因為男女的吸菸和飲酒比率會下降。不過科學家們也觀察到,男女壽命差異的原因可能與男性和女性的遺傳學有關。 他們發現一個人的端粒長度–即染色體尖端的一系列遺傳信息,和壽命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
端粒示意圖
端粒跟其他人類遺傳信息一樣是由核酸鹼基(DNA)構成,不過它們的作用是保護性的。它們使珍貴的遺傳物質保留在染色體中免受損害,特別是當細胞複製的時候。隨著時間的推移,細胞不斷複製會磨損端粒,而壓力、健康問題及不良習慣等也會影響端粒長度。
當最終它們變得太短而不能發揮作用時,細胞開始出現故障。 如果沒有端粒,細胞會開始衰老並死亡,因此這些位於染色體尖端的端粒對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也是我們整體健康和潛在長壽的良好衡量指標。
女性的端粒往往比男性長,並且長時間保持這種狀態。 新研究指出,雌激素實際上會刺激一種酶的活性,這種酶有助於延長端粒並延長壽命。
研究作者Elissa
Epel博士表示,如果雌激素確實有助於延長端粒,那麼維持雌激素水平對於女性來說可能會變得更加重要,因為她們到了更年期雌激素水平會下降。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10.03)
+ read more

2018.08.02
為什麼女性阿茲海默症較不易被識出?
繼2016年的研究後,最近一份研究再次證實,女性比男性更優越的「言語記憶」經常掩蓋早期阿茲海默症的症狀。因此,即使病情明顯已經和男性患者一樣,女性的阿茲海默症還是經常沒有被診斷到。當病情惡化時,往往表現出突然而急劇的記憶力下降,而男性的疾病發展則沒有那麼劇烈。
專家發現,即使掃描顯示阿茲海默症已經開始損害大腦的關鍵部位,女性在標準記憶測試中仍能保持其認知能力。相比之下,男性一旦疾病開始發生,就會在測試中表現不佳。
這意味著直到女性記憶迅速惡化前,經常會沒有被診斷出問題。這可能會讓女性患者感到困惑,而且他們的家人也因此在無助中掙扎。
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員Pauline
Maki教授表示,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女性在被診斷患有阿茲海默症後,各種認知能力下降很快。雖然女性言語記憶的優勢可能在功能上有益,但它可能掩蓋阿茲海默症的早期階段,導致一旦被診斷出疾病時疾病負擔更重,此後惡化的速度也更快。
研究方法
研究小組對參與者進行了腦部掃描:測量海馬迴(腦部司記憶的部位)
的變化、檢查大腦中斑塊(阿茲海默症的徵兆)的跡象;並檢測他們的脊髓液,以觀察有毒的類澱粉蛋白(amyloid)和tau蛋白(皆為阿茲海默症的徵兆)的累積。
研究人員發現,患有早期阿茲海默症或輕度認知障礙的女性,在言語記憶測試中的表現明顯優於男性。但是,一旦阿茲海默症惡化,這種差異就消失了。
要有更多的性別差異研究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女性得到阿茲海默症的人較多且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這項研究顯示,性別差異在疾病的診斷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考慮到「女性優越的記憶可能會掩蓋阿茲海默症的早期症狀」有助於辨識女性早期阿茲海默症,讓患者早期獲得治療及重要的護理和支持。
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Rosa
Sancho博士表示,目前對阿茲海默症和其他形式的認知失調的檢測並沒有考慮性別差異,但這項新研究表明,這可能限制檢測方法的準確度。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07.23)
+ read more

2018.07.30
網路交友:女人知道自己要什麼 男人愈老愈挑剔
在網路上找尋伴侶,男生女生有什麼不一樣嗎?六月份一項澳洲研究,針對男人女人擇偶時對教育程度偏好的性別差異指出,比起男人,40歲以下的女人在網路上尋找伴侶時,特別在意對象的教育程度。
這項研究是澳洲針對網路約會至今最大規模的行為經濟分析,分析了41,936位網路交友網站RSVP註冊會員在2016年中四個月的活動資料。
研究得出數項結論,在18-80歲所有年齡層中,女人比男人更可能明確表明自己的擇偶偏好;其次,在女性生育高峰階段,她們會比較在意潛在對象的教育程度,比較喜歡與自己相當或更高教育水準的男性,但一旦過了40歲,男人反而開始比女性更在意對象的受教程度。
研究共同作者之一QUT行為經濟學家Stephen
Whyte博士表示,研究顯示在18-30歲的生育年齡階段,男女同樣都比較重視潛在對象的教育程度勝過其他。但隨著年紀增長,其重要性降低,不過所有年齡層的女性都清楚設有比較高的最低教育程度標準。
他進一步解釋,演化有利那些高度篩選伴侶的女性,在許多文化裡女人將教育當作品質的指標,因為它常被與社會地位和智力作連結,這兩項特質是高度被追求的。過去也有研究出現類似結果,但這個研究由於年齡層涵蓋廣泛,因此能夠看到男女在網路交友擇偶上隨著生育能力的變化。
據統計,在澳洲,網路約會網站的註冊會員為數龐大。2017年IBIS
World澳洲約會服務業者報告指出,消費者愈來愈沒有時間,而戰後嬰兒潮愈來愈懂網路科技,因此網路約會服務將會吸引愈多人。這個產業在未來五年將以每年成長3%幅度達到1億7千8百萬美元的收益,其中尤以免費的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扮演重要角色。即使新約會科技變化快速,行為經濟學與演化心理學還是能在理解人們如何擇偶提供重要的觀察分析。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06.26)、SAGE Journals
+ read more

2018.07.18
人們的平均壽命已經不再延長?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英國男性和女性的壽命已經不再延長。英國人的壽命近一世紀以來一直都是穩定增加的。然而自從2010年來,這種趨勢已經幾乎停止,這個廣為流傳的疑慮也獲得國家統計局(ONS,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證實。
在台灣,自80年代人口持續上升,到了2010年也是趨緩且呈現停滯(見下圖),這種現象在男女性別是一樣的。
這是不是意味著人們的壽命不再延長?
英國國家統計局分析師說,他們無法找到為什麼英國人的壽命在2010年之後就不再增加的理由。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人類的預期壽命不斷提高,其中原因包括:醫學的進步使一些致命性的疾病如肺結核和猩紅熱幾乎消失,以及經濟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這意味著,在煤礦等危險重工業中工作的男性人數減少了許多,還有吸菸的習慣也一樣減少了。但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自2010年以來,英國男性預期壽命的增加速率下降了85%,女性則下降了95%。
國家統計局表示,從1990年到2011年之間,每10萬個男性當中,死亡人數每兩年就下降了8.6人。但在2011年至2017年間,每10萬男性人口死亡人數,每兩年期間卻僅降低1.3人。女性也不例外,在1990年至2011年期間,每10萬個女性人口,每兩年死亡人數降低了4.3人。但在2011年至2017年間,女性每10萬人口之死亡人數,每兩年期間卻僅降低0.2人。
英國國家統計局分析師表示,研究人員指出可能是一些致命的流感毒株,比較容易影響年老人群,因此影響到壽命的延長。然而,不同的流感病毒只能解釋死亡率的短期波動,對人口死亡率應該不會有長期的影響。
國家統計局也質疑財政緊縮—政府支出減少—是人民平均壽命不再增加的理由。進一步的原因可能是,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有可能帶來這樣的負面影響,也有人認為是跟醫療進展速度減緩有關。同時,儘管男性的工作危險性比從前低,但女性從事高壓力工作的人口卻創歷史新高。
編譯者:CHRISTOPHER CHANG (張軒睿) , ERICA CHANG (張雅雅)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06.19)
+ read more

2018.07.10
神經科學家:男女大腦來自同一星球
芝加哥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聲稱,兩性間的差異應歸咎於後天培養而非自然天生的。Lise
Eliot博士在Aspen Ideas
Festivel指出:「人們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但事實上我們有完全相同的構造,彼此沒有任何區別。」
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生物學上的差異。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曾透過掃描1000名受試者,發現男性大腦的連結是前後向的,而女性則為左右交叉,並以此為據聲稱此差異可解釋為何男性傾向於專注單向工作,而女性則更能勝任多工處理。
然而Eliot博士質疑該結論是否過於武斷,上述實驗受試者平均年齡只有15歲,尚處於大腦發育中期,而女性通常比男性成熟1-2年,包含大腦、身高與生殖器官,因此這時期的大腦確實能發現些微差異,而研究結果也證明事實上在較為年長的組別(17-22歲),差異確實縮小了。
因此Eliot博士強調,神經科學家尚未在兩性的大腦迴路中發現任何顯著的差異,他寫了「Pink
Brain, Blue
Brain」一書來闡述差距只存在環境,而非DNA。
舉例而言,兩性皆會有攻擊性或競爭性,只是會根據社會規範有迥異的表達方式,且即使是經常被引用的數據顯示,男性大腦體積比女性大約10%,也不足以佐證兩性差異,因為男性器官平均比例都比較大。
此外,博士也對過去聲稱發現器官明顯差異的研究提出異議,並認為這對破壞目前的權利結構十分重要,因為若科學家和學者們開始在每次調查和研究前,都假設兩性能力一致,那麼結果將會大相逕庭。
例如包括當時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薩默斯在內的學者指出,1970年的一項研究在SAT的數學評估上,顯示男性優於女性,並以此解釋為何有較多女性不在頂尖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
然而事實證明結果的差異是因為年輕女性較不被鼓勵學習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而不是人們認為的數學才華是專屬男性的,因此博士呼籲應該要開始大力推動現行缺乏的計畫以鼓勵女性進入這些領域。
資料來源:Mail Online(2018.06.26)
+ read more

2018.07.02
女性發生平板頸的機率比男性多兩倍
研究顯示:女性得到平板頸(IPAD NECK)的風險多於男性兩倍以上。
超過70%使用平板的女性會有發展為頸部與胸部持續性的疼痛,但只有30%的男性會有此種不舒服的現象。
平板頸的發生是當使用者將平板放置在大腿上,但背部卻沒有任何支撐的情況下,例如:坐在長椅或是地上。這會導致脊椎承受壓力,造成脖子與肩膀肌肉緊繃。女性因為肌力比較弱以及手臂比較短、肩膀比較窄等因素,所以在打字時比較容易有不好的姿勢造成女性得到平板頸的機率比較高。
來自Nevada大學的研究者,分析了442位使用觸控式平板的大學生、工作人員及校友,詢問他們是否有頸子或肩膀痠痛的情形。結果顯示,有平板頸的人,有10%經歷了很嚴重的不舒服,有15%宣稱疼痛影響了他們的睡眠。但有46%的使用者說他們會考慮放棄他們的平板。
學生是平板頸的高風險群,因為他們沒有專用的工作空間而常用盤腿坐在地板的方式讀書。在研究中也發現,有超過77%的女性是坐在地板上使用平板,但僅有23%的男性會這樣做。
如何避免平板頸
Nevada大學李博士表示:使用這些電子裝置已成為我們現代生活模式的一部分。為了降低肩頸長期問題的風險,我們必須思考這些電子裝置如何影響我們的人體工學及姿勢,例如:平板電腦。李博士建議::
* 坐在有椅背的椅子
* 使用姿勢提醒裝置(posture reminder
device)這些小型的穿載裝置可以黏貼在皮膚或固定在衣服上,當使用者低頭垂肩時就會發出聲響。
*
幫IPAD外加鍵盤,並且將他們置於架上,這會允許使用者有一個向上的壓力。
* 針對肩頸肌肉做伸直的運動。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06.2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