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07.12
飲食失調導致月經失調
根據現行的診斷標準,所有類型的飲食失調症中,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是唯一和月經失調有關係的。但是,一篇發表在飲食失調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的研究發現,其實任何形式的飲食失調症都有可能使女性的月經變的不規律。
美國州立北卡羅萊納大學的Cynthia M.
Bulik教授是研究的主要負責人,這份研究的參與者是1,705位符合飲食失調診斷標準的女性。結果發現,患有神經性厭食症的女性中,有將近80%表示自己有續發性閉經症(原本有規律的月經,但因故超過三個月以上停經);有暴食症的女性則約36%有此現象;其他所有符合飲食失調,但是未被歸類的女性中,有30.4%表示有續發性閉經症。也就是說,女性只要有飲食失調症,不論是何種類型的,都有可能使月經不規律。
這樣的研究結果顯示,月經也可以是一個檢視飲食營養狀況的健康指標。社會大眾和醫師都應該認知到,月經不規律有可能是飲食失調的警訊。
+ read more

2007.07.10
不懷孕並不會增加子宮內膜異位婦女的罹癌風險
過去曾經有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有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或是從未生育過的婦女,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會比較高。但是,若兩者結合的話,會不會使風險提高兩倍,甚至更多?瑞典有一份研究首次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進行的調查,結果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罹患癌症的風險,並不會因為是否生產過而受影響。
這份研究在人類生育與胚胎學歐洲協會(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第23屆的年會上發表,負責人是瑞典卡羅琳醫學院(Karolinska
University Hospital)的婦產科醫師Anna-Sofia
Melin。參與者是63,630位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研究透過各個癌症登記機構追蹤這些婦女的健康狀況。
結果總共有3,822位婦女被診斷出罹患癌症,以某些特定的癌症來說,其罹患率的確比較高,例如,罹患內分泌腫瘤的機率比一般婦女高38%、卵巢癌37%、腎臟癌36%、甲狀腺癌33%、腦瘤27%、惡性黑色素瘤23%、乳癌8%;但是,有趣的是,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比一般女性低29%。整體而言,癌症罹患率並不比一般的平均值高。此外,也發現婦女是否生產過並不會影響研究結果,也就是說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並不會因為未曾生育而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
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罹患癌症的風險較高,研究人員提出以下的解釋,有可能是因為免疫系統失調,也有可能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的治療方式,影響癌症的發展,但是,這些都尚未成定論。
+ read more

2007.06.29
牙周病與女性健康
最近有兩份刊登在牙周病學期刊(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
JOP)的研究指出,牙周病對各個年齡層的女性都可能是一種威脅。
其中一份研究檢視了50位20-35歲的女性,這些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結果發現有在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於牙周囊袋發生齒齦出血的比率,比沒有使用避孕藥的女性高。
另外一份研究的參與者是1,256位更年期婦女,研究檢視了牙周病和口腔內蛀洞骨質流失的關係。結果發現牙周病若不治療,會使牙齒的骨質流失,進而導致牙齒脫落,這份研究中,有62%的女性於口腔中檢測出至少一種的牙周炎相關菌種,而證據也顯示這些女性的牙齒骨質流失率較高;此外,研究也發現牙齒骨質流失和骨質疏鬆是有相關性的,而過重的女性牙齒骨質流失的情形會較嚴重。
年輕女性可能會覺得牙周病是年老以後才會發生的疾病,但是,口腔疾病對年輕女性來說也是會有影響的,年輕女性如果有在用藥,就應該要注意到藥物有可能產生的影響,例如,口服避孕藥,就有可能會影響到口腔健康,因此,在使用口服避孕藥前就應該要檢查是否有牙周病。
此外,牙周囊袋的深度也是一個檢視自己口腔健康的好方法,牙周囊袋若只有1-2公釐且沒有牙齦出血的話,就不需要太擔心;但是若深及3-4公釐的話,就必須要做治療性的洗牙,也就是醫學上所謂的清除結石或是牙根整平術(scaling
or root planing)。
最後,研究人員表示,其實牙周病和骨質疏鬆間是有很多相關的危險因子的,例如,年齡、抽菸與否、用藥狀態、一般健康狀態等,因此,有關於更年期婦女的骨質疏鬆和牙周病的關係,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
相關新聞:不要忽視牙周病!
+ read more

2007.06.21
注意!卵巢癌症狀
卵巢癌時常被稱為「沈默的殺手」,因為在美國大約有80%的病患無法在早期檢測出卵巢癌,使其存活率一直無法提高。但是,如果可以在第一期就檢測出卵巢癌的話,有90%的機率是可以醫治的。
最近,美國幾個癌症組織,包括美國國際卵巢癌聯盟(National
Ovarian Cancer Coalition, NOCC)、婦癌基金會(Gynecology
Cancer Foundation)、婦科腫瘤協會(Society of Gynecologic
Oncologists)及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針對卵巢癌共同發表了聲明,並列舉出卵巢癌的症狀,將有助於在早期診斷出卵巢癌。
這些列舉出的症狀,是根據華盛頓大學婦科腫瘤學者Barbara
Goff的許多研究整理分析而成。和一般婦女比較起來,罹患卵巢癌的婦女較常經歷以下的症狀:
消化系統:腹部鼓脹或疼痛、進食困難或很容易覺得飽、消化不良、便秘
泌尿系統:時常尿急,必須跑廁所
其他:骨盆腔疼痛、背痛、更年期後出血
NOCC的執行長Jane
Langridge表示,由於目前並沒有篩檢卵巢癌的工具,因此,醫療人員更應該要瞭解卵巢癌的症狀和後續適當的醫療處置。Goff在去年的癌症期刊(Cancer)中也寫道,有這些症狀的女性應該要進行徹底的檢查,當然並非所有有此症狀的女性都是罹患卵巢癌,也有可能是腸胃或是泌尿系統的問題;但是,女性和醫療人員都應該要認真看待這些警訊,尤其這些症狀出現的頻率超過一個月12次,而且維持了一陣子的話,就應該要就醫,而且最好是去看婦科醫師。
+ read more

2007.06.12
MRI和X光攝影哪個好?
許多研究表示,若由有經驗的醫師或技術人員來操作時,要偵測早期的乳癌或是侵略性的癌細胞,核磁共振攝影(MRI)相較於X光乳房攝影是較有利的;但是,在核磁共振的技術還無法被廣泛使用之前,X光乳房攝影仍然是大部分女性的選擇。
德國波昂大學(University of
Bonn)放射學的教授兼副主任Christine
Kuhl和其研究團隊,便在美國臨床腫瘤學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的會議上發表一篇研究。研究人員分別使用核磁共振攝影和X光攝影檢查5,960位女性,再使用切片比對檢查結果。研究結果發現X光乳房攝影雖然可以在乳癌早期偵測出乳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但是,卻無法分辨出高度惡性的癌細胞和良性的原位癌;核磁共振攝影相較於X光乳房攝影就敏感且準確的多。
雖然這樣的研究結果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核磁共振還是無法取代乳房攝影成為例行性的檢查,因為並非大部分的醫療機構都有這項高科技的設備,除了儀器的價格和可近性之外,操作這項儀器的技術也是一大考量。
+ read more

2007.06.05
大豆食品降低更年期婦女血壓
美國心臟協會(AHA)表示,有高血壓的婦女得心臟病的機率是血壓正常的婦女的四倍。根據一篇在美國內科學誌(Archive
of Internal
Medicine)期刊的研究報告發現,在健康的飲食中,食用大豆食物製品能降低更年期婦女的血壓,或降低有高血壓婦女的膽固醇。
這份研究是由波士頓一所醫學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的Francine K.
Welty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所進行,參與者包括60位更年期婦女,其中12位有高血壓。研究人員將其分成兩組,分別進行8週的飲食控制,內容包括:所有透過飲食所攝取的熱量,其中30%必須來自脂肪、15%來自蛋白質、55%來自碳水化合物(醣類),此外,每天必須攝取1,200毫克的鈣質,每個星期要食用兩餐含有脂肪的魚類,例如,鮭魚、鮪魚,而且每天攝取的膽固醇要低於200毫克。實驗組遵照上述的飲食指示,對照組的內容也相同,只是使用半杯的大豆仁(soy
nuts)取代25克的蛋白質。研究人員在開始和8週後分別紀錄血壓和採集血液樣本。
結果發現,大豆仁能有效地降低更年期婦女的血壓,除了12位高血壓婦女之外,另外48位血壓正常的婦女中,有40位的血壓也下降了。兩組相較之下,高血壓婦女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下降了9.9%、6.8%,血壓正常的婦女,其收縮壓和舒張壓則下降了5.2%、2.9%。此外,研究也發現大豆食品能使高血壓婦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壞膽固醇)下降約11%,但是,在血壓正常的婦女身上沒有發現此現象。
若以十年的時間來估算,收縮壓下降12毫米汞柱的話,每11位病患就可以預防一位病患死亡;而這份研究中,高血壓婦女的收縮壓平均下降了15毫米汞柱,這樣的下降率,若以大規模的人口數計算的話,是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死亡率的。研究人員猜測,這樣的差異應該是因為大豆食物製品裡所含的異黃酮素,但是,已經有研究發現大豆異黃酮素的營養補充品對血壓是沒有影響的,所以,必須是天然的大豆食品才會對健康有益。
此外,這份研究的飲食控制是由婦女自行在家進行的,因此,欲降低血壓,食用天然的大豆食品可能是最實際、經濟又安全的方法。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