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整形手術安全嗎?
2008.10.03
陰道整形手術安全嗎?
英國一位重要的婦產科、泌尿科學者Linda Cardozo在婦產科皇家學院(RCOG)所舉辦的國際會議上表示,因為私人整形美容診所的強力行銷,再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市場上有越來越的女性要求做陰道整形手術,包括:處女膜重建、陰唇整形、G點擴張手術和使陰道變的更緊實的手術等。但是,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足夠的醫學和科學證據,證明陰道整形手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前陰道整形手術中,研究文獻最多的就是陰唇縮減手術,但是,這些研究也只顯示陰唇縮減手術能改善陰唇的外觀,至於手術能否解決生理上的不適或是改善性生活目前都還不清楚。也因此陰道整形手術引起許多倫理上的爭議,女性花大錢改善生殖器的外觀,但是手術對於功能的改善是否真有益處,甚至手術對女性健康的影響,到現在都還是未知數。 Cardozo表示,在搜尋引擎上有關「陰道整形」的文章有幾十萬筆,但是在醫學研究的資料庫中,有關陰道整形的研究可能還不到一百筆,也就是說為了讓醫師可以提供充分的資訊給女性,且讓女性能獲得適當的治療或手術,必須要有更健全、完整的研究來釐清陰道整形手術的疑慮。   延伸閱讀: 陰道整形手術的安全性未確立    
+ read more
荷爾蒙療法改善膚質?
2008.10.02
荷爾蒙療法改善膚質?
有些藥廠或相關的利益人士為了行銷荷爾蒙療法,將荷爾蒙療法包裝成保持青春美麗的秘方,但是,最近一份研究發現,荷爾蒙療法對年長女性的膚質改善,包括:皺紋、皮膚鬆弛等,其實沒有明顯的幫助。 波士頓大學的Tania J. Phillips教授與其研究團隊將485位平均54歲的更年期婦女分成三組,一組服用安慰劑、另外兩組分別服用低劑量、高劑量的荷爾蒙。研究人員在參與者開始使用荷爾蒙的第一、三、六、九、十二個月,分別記錄參與者的皮膚老化程度及對自己皮膚改善狀況的評價。結果發現研究人員檢測參與者的膚質,不論是皺紋、鬆弛、乾燥等方面,各組間的差異並不大;且在使用荷爾蒙前和使用後的比較上,婦女對自己皮膚的評價也幾乎沒有差異。 過去許多研究檢視了高劑量的荷爾蒙,這份研究則將低劑量的荷爾蒙也納入考量。研究結果再次證實,荷爾蒙療法除了用來減緩更年期的不適症狀外,不應有其他用途。 資料來源:美國皮膚醫學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 read more
降膽固醇藥物對女性沒效
2008.09.26
降膽固醇藥物對女性沒效
暢銷藥物立普妥(Lipitor)是用來降低膽固醇的藥物,以降低高風險族群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對女性和男性來說都是非常普遍使用的藥物,每年全球的銷售金額超過3千6百億台幣。但是最近一份研究發現,所有可信度較高的研究都找不到證據支持立普妥在初級預防的使用上,能有效減少女性心臟疾病的風險,而且藥物的廣告也忽略了應該提供給女性的資訊。 康乃爾大學的Theodore Eisenberg和Martin T. Wells教授針對藥物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蒐集了許多研究作文獻回顧的分析,並將所有有作性別分析的研究納入考量。結果發現有納入女性受試者的研究中,沒有任何一份研究顯示立普妥和Statins類的藥物能有效保護女性的心血管。 此外,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所通過的立普妥標示,有清楚註明目前的臨床試驗結果缺乏該藥品能降低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證據;但是,立普妥的廣告卻沒有告訴消費者此藥物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效益,其實是針對男性,不包括女性,因此,這些不合格的廣告其實是誤導消費者。 研究人員表示,過去許多健康的女性花錢買藥,希望藉此預防心臟病,但是,現在的科學證據顯示這個希望對女性來說是不存在的。 資料來源:Journal of Empirical Legal Studies
+ read more
女性口腔健康須知
2008.09.03
女性口腔健康須知
賓州牙科協會(Pennsylvania Dental Association)最近發佈一份聲明提醒社會大眾:女性和男性對口腔健康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尤其女性在各個人生階段,包括青春期、懷孕、更年期,口腔健康的狀況都不盡相同。 女性在各個人生階段對口腔健康的需求不同,主要和荷爾蒙濃度不同有關。在青春期時,荷爾蒙濃度的上升使牙齦變的較敏感、容易浮腫,也因此較可能發生口腔發炎。 若女性長期使用避孕藥,容易導致齒齦炎,再者,使用避孕藥的女性發生_乾性齒槽炎的風險是一般女性的兩倍。_ _懷孕婦女因為荷爾蒙濃度增加,牙齦容易發炎,若不治療的話,有可能會導致牙周病。若婦女在懷孕期間被診斷出牙周病的話,胎兒早產或過輕的風險較高。而避免牙周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刷牙兩次,並每天用牙線潔牙。此外,由於胎兒的牙齒大約是在婦女懷孕期的3-6個月開始形成,因此,懷孕婦女應該要攝取充足的營養素,包括,鈣質、蛋白質、磷、維他命A、C、D。若需要照X光片或是進行手術,應該告訴牙醫生自己已懷孕或有懷孕的可能。_ 更年期婦女常容易有口乾症和齒齦炎,此時可以和牙醫師討論,他或許能建議一些方法來減輕牙齦的不舒服和刺激唾液分泌。  
+ read more
剖腹產增加糖尿病風險
2008.09.01
剖腹產增加糖尿病風險
最近一份英國的研究發現,剖腹產的嬰兒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 這份研究回顧了過去20份相關的文獻,總共包括16國的資料和超過一萬位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兒童。研究人員也分別就出生體重、胎次、哺餵母乳與否、母親年齡、母親是否有妊娠糖尿病等變因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剖腹生產的嬰兒,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風險,比自然產的嬰兒高出20%。 研究負責人Chris Cardwell表示,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生是因為胰臟內分泌胰島素的細胞遭到破壞。有學者猜測,剖腹產的嬰兒首次接觸到的細菌來自醫院,和自然產的嬰兒首次接觸到的細菌來自母親的陰道是不一樣的,而這有可能影響嬰兒免疫系統的發展。但是,這個理論仍處於假設的階段,糖尿病與剖腹產的生理機制目前仍不清楚。
+ read more
人工流產不會讓女性憂鬱
2008.08.22
人工流產不會讓女性憂鬱
許多人認為女性在人工流產後會經歷悲痛、難過、傷心等情緒,甚至出現臨床上的情緒失調,例如,沮喪、焦慮等;但是,美國精神科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一個專門小組(Task Force)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經歷一次選擇性的人工流產,會影響成年女性的心理健康。 這個專門小組從2006年開始,重新檢視有關人工流產的英文文獻,這些文獻是自1989年至今曾出版在期刊中的實證科學研究。專門小組比較了進行選擇性人工流產和沒有進行人工流產的女性心理健康狀態,並針對有進行人工流產的女性,調查影響其心理健康的危險因子。 專門小組的主席Brenda Major表示,若女性非預期懷孕,不論決定在前三個月進行人工流產或繼續懷孕,都不會影響女性的心裡健康。但是,多次人工流產與心理健康的關係較複雜,目前尚未有確定的科學論證。 影響女性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包括個人、社會、文化等各個面向,例如,家庭暴力、藥物、酒精濫用、經濟狀況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增加女性未預期懷孕的風險,也有可能影響懷孕後的心理健康。因此,有關「人工流產會影響女性健康」的說法其實是誤導社會大眾,與其說人工流產會影響女性心理健康,不如說影響女性的是人工流產的污名以及社會大眾與親友所帶來的壓力,例如必須向家人隱瞞等因素,才是影響的主因。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