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以為胖的人比較容易有心血管問題,瘦的人比較不會。
事實上,不是胖瘦,而是體內「隱藏脂肪」和心臟病風險息息相關。一項大型研究指出,內臟脂肪(visceral fat)會纏繞在肝臟、胃與腸道周圍隱藏著,從外表看不出來,卻可能導致心臟加速老化。
研究人員分析21,000多人數據,發現內臟脂肪含量高者,心臟與血管出現明顯老化跡象。血液檢測顯示,這類脂肪會引發全身發炎,而發炎與早衰和疾病高度相關。
研究並指出體型比體重更能反映心臟健康。
不同體型的風險差異:蘋果型 vs. 梨型
男性若屬於腹部肥胖的「蘋果型」,更可能出現心臟加速老化。
相較之下,女性若屬於「梨型」,將脂肪主要儲存在臀部與大腿,心臟往往更年輕健康。這種下半身脂肪甚至可能幫助預防心臟病、中風與第二型糖尿病。
研究也發現,停經前女性體內雌激素較高與心臟老化減緩有關,顯示該荷爾蒙可能具有保護作用。
「心臟年齡」的判定
為了得出結論,研究團隊使用英國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的MRI掃描,繪製脂肪分布位置,再以AI分析心臟與血管是否出現硬化或發炎。
接著,每位參與者被賦予一個「心臟年齡」,並與實際年齡進行比較,評估疾病的風險。
倫敦帝國學院的首席研究員Declan O'Regan教授表示:「雖然早知體脂分布有『蘋果型』與『梨型』差異,但不清楚其對健康的影響。我們的研究顯示,內臟脂肪加速心臟老化,而臀腿脂肪對女性可能有保護作用。」
研究還發現,BMI並不是預測心臟年齡的好指標,這凸顯了知道脂肪分布部位的重要性,而不是僅看總體重。
他補充,即便健康活躍的人,隱藏脂肪仍可能有害。
未來療法關鍵
團隊計劃進一步研究,像Ozempic這類模擬GLP-1抑飢荷爾蒙的減重針劑如:wegovy等,是否能減少內臟脂肪並延緩心臟老化。結果證實這類減重針劑能降低危險的內臟脂肪,未來或許能幫助心臟保持年輕更久。
英國心臟基金會首席科學Bryan Williams教授表示:「過多內臟脂肪會導致高血壓與高膽固醇,現在更證實會加速心血管老化。女性脂肪分布與雌激素相關,這可能成為未來治療的關鍵。」
他提醒,改善飲食與增加活動量能降低內臟脂肪。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5.08.22)、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