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球研究報告稱,到2050年全球預期壽命將增加近5年

近日在《柳葉刀》上發表的2021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最新發現預測, 2022年至2050年間,全球男性預期壽命將增加4.9歲,女性預期壽命將增加4.2歲。

 

預期壽命較低的國家預計成長幅度最大,有助於提高跨區域的預期壽命。這一趨勢主要是由公共衛生措施促成的,這些措施預防了心血管疾病、COVID-19、傳染性疾病、孕產婦疾病、新生兒疾病和營養疾病(CMNNs)並提高其生存率。

 

這項研究顯示,疾病負擔正在向非傳染性疾病(NCDs)轉移,如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及非傳染性疾病相關的危險因子,如肥胖、高血壓、非最佳飲食和吸煙,這些將對下一代的疾病負擔產生最大的影響。

 

隨著疾病負擔繼續從CMNNs轉移到NCDs,從生命損失人年數(YLLs)轉移到失能損失人年數(YLDs),預計有更多的人壽命會增長,但健康狀況不佳的年數也會增加。

 

全球預期壽命預計將從2022年的73.6歲增加到2050年的78.1歲(增加4.5年)。而全球健康預期壽命(HALE)—一個人可以健康地生活的平均年數—將從2022年的64.8歲增加到2050年的67.4歲(增加2.6年)。

 

在台灣,根據內政部「111年簡易生命表」,國人的平均壽命為79.84歲,其中男性76.63歲、女性83.28歲。

 

防治政策的重要

 

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科學系主任Chris Murray博士表示,加速減輕全球疾病負擔的最大機會是,透過防治政策來預防或減輕行為和代謝的風險因素。

 

這項研究的隨附發現,自2000年以來,由於代謝風險因素導致的健康狀況不佳和過早死亡導致的總壽命損失年數(即DALYs)增加了50%。

 

該研究還提出了各種替代方案,以比較不同的公共衛生防治措施在2050年之前能夠消除幾個關鍵風險因素及可能產生的健康結果。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Stein Emil Vollset博士表示,「我們預測不同替代方案之間的全球DALY負擔存在巨大差異。、、、在全球範圍內,『行為和代謝風險改善情境』的預測效果最強,與最有可能的『參考情境』相比,到2050年失能校正人年(DALYs數量)將減少13.3%。」

 

Murray博士認為,「我們有巨大的機會透過應對這些不斷上升的代謝和飲食風險因素,特別是那些與高血糖、高體重指數和高血壓等行為和生活方式因素相關的因素,來影響全球健康的未來。」

 

作者也設想了另外兩種情境:一種著重於更安全的環境,另一種則著重於改善兒童營養和疫苗接種。

 

IHME預測助理總監Amanda E. Smith表示:「雖然『改善行為和代謝風險』情境對全球失能校正人年負擔的影響最大,但我們也預測『更安全的環境』和『改善兒童營養和疫苗接種』情境所帶來的疾病負擔減少超出了我們的參考預測,這表明這些領域需要持續取得進展和資源,以及到2050年加速進展的潛力。」

 

Murray博士表示:「除了整體預期壽命增加之外,我們發現不同地區的預期壽命差異將會縮小。這一指標表明,雖然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地區之間的健康不平等仍將存在,但差距正在縮小,預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增幅最大。」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4.05.16)Daily Mail(2024.05.17)LANCET JOURNALS(2024.05)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