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一個沒有人談論的懷孕風險 — 口腔疾病
2021.11.09
一個沒有人談論的懷孕風險 — 口腔疾病
懷孕會使先前存在的牙齒和牙齦問題惡化,進而導致妊娠併發症。   CDC報告說,孕婦患有牙齦疾病,這可能導致牙齒脫落,並增加子顛前症的可能性,這是一種嚴重的健康情況。   一些研究顯示,牙齦疾病也可能導致早產或低出生體重。   孕婦由於荷爾蒙改變、有些孕婦對酸性食物的喜好會增加、進食次數明顯增加亦或是有反胃、孕吐的情形,這些情形會造成口腔內的環境改變,讓口腔長期維持在容易導致蛀牙的酸性環境,進而增加蛀牙的機率。   因此,在懷孕前、懷孕期間和懷孕後獲得牙科護理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在台灣,政府提供孕婦每3個月一次公費洗牙服務。孕產婦手冊也有口腔保健的資訊,但是,孕婦在這方面的認知顯然不足。政府應加強宣導,產檢時醫師也應多加提醒,以確保孕產婦及胎兒的健康。       編譯來源:PREGNANCY & DENTAL CARE GO TOGETHER (2021.11)      
+ read more
停經後陰道的問題如何解決?
2021.11.08
停經後陰道的問題如何解決?
婦女進入更年期,雌激素減低會影響陰道的健康。缺少雌激素時,陰道上皮變薄,陰道皺褶減少,組織變得無血管且乾燥。這些改變促使了各種陰道與尿道的症狀,包括性交疼痛、排尿灼熱、外陰癢和不適,以及尿急和頻尿。   美國North Dakota州Pelican Health的護理醫學博士Kendra Roloff建議停經後的婦女補充雌激素,以維持陰道酸鹼值,促使陰道上皮細胞的成熟,並促進血液流動、增加彈性以及滑潤。   為什麼要在陰道局部用藥?   因為口服的雌激素會被系統性的吸收,可能產生副作用,有安全使用的疑慮,且2002年發表的《啓動婦女健康》(WHI)研究造成很多對荷爾蒙治療的誤解及擔心。因此,醫師們會開立「陰道」雌激素的處方。   陰道雌激素有多種配方,有些適合某些婦女,有些不適合,但配方無高下之分。多數型式包括乳膏、圓環、錠劑和肛劑。   陰道雌激素雖有益,但目前仍存在使用的障礙。婦女大多擔心相關安全副作用問題、增加乳癌的風險和系統性的吸收。然而使用陰道雌激素時,因為是局部用藥,系統性的吸收非常少,血液雌二醇水平也維持在停經後參考值的範圍之內。   也有研究支持婦女有婦科癌歷史和心臟病的可以安全使用陰道雌激素,甚至大部分有乳癌史的婦女也可以。   我們了解陰道雌激素並不像口服雌激素會有系統性的吸收,所以也沒有相同的風險,然而「黑盒警示」中並未特別指出這點。因此陰道雌激素的使用,仍持續掙扎在恐懼和負面的訊息,這顯示出教育婦女口服和陰道雌激素的不同很重要。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 (2021.11.02)      
+ read more
台裔Michelle Wu改寫歷史 波士頓200年來首位女市長
2021.11.03
台裔Michelle Wu改寫歷史 波士頓200年來首位女市長
美國波士頓市長選舉出爐,因移民家庭所面臨的困難而從政的Michelle Wu,成為下一任市長,並承諾讓這座城市更進步。   在波士頓左傾年輕選民以及黑人、亞裔和拉丁裔居民的支持下,36歲的Michelle擊敗了市議員Annissa Essaibi George。   Essaibi George女士承繼前市長Martin J. Walsh務實中間派的風格,得到了傳統權力中心的支持,如警察、工會和愛爾蘭裔美國工人階級社區。   「波士頓的每個角落都在發聲!」Michelle對著城市南端歡騰的人群說。「我們已準備好迎接這一刻,我們已經準備好將波士頓成為每個人的波士頓。」   Essaibi George女士在承認敗選時說:「我要向Michelle Wu表示熱烈的祝賀。」她是第一位女性、第一位有色人種、第一位亞裔美國人當選波士頓市長的人......我知道這絕非易事。」   Michelle在芝加哥郊外長大,因為就讀哈佛搬到波士頓地區,她的勝選開創了許多紀錄,她將成為加州和德州以外美國大城市中唯一的亞裔市長。   關於MICHELLE Michelle在父母從台灣移民到美國後不久出生。在她童年,父母是美國政府機構的翻譯。20多歲時,她的母親出現了心理健康的危機,她深受打擊,也迫使她中斷職涯去照顧家人。   她從那次經歷中復出後,便投身於公共事務。   她與哈佛法學院Elizabeth Warren教授建立了密切的關係,Warren教授幫助她從政。   作為波士頓市議員,Michelle經常與她的孩子一起參加會議,這畫面宣示性地改寫了歷史上一直由白人男性主導的議會。   州眾議員Aaron Michlewitz是她的老朋友和支持者,她認為Michelle的勝選是她從政多年來紀律嚴明工作的成果。   「她並不總是耀眼,也不總是成為頭條新聞,」Michlewitz說。「當她走進一個房間時,不一定會表現得如此重要。但隨著時間過去,她會逐漸解決你關心的問題,你開始意識到她的技巧和對工作的投入。」   Michelle對改革有很高的期望,因此,她將面臨迅速行動的壓力。但她承諾實踐政見,不負選民的期待。       編譯來源:NEW YORK TIMES(2021.11.02)      
+ read more
更年期後骨質流失的特徵
2021.11.03
更年期後骨質流失的特徵
更年期後婦女骨密度,發現骨質流失比先前認為的還要慢。   這是有關於研究更年期後婦女骨密度追蹤最久的研究。   芬蘭研究團隊為了瞭解更年期後骨礦物質密度 (BMD) 的長期變化和影響BMD的因素,追蹤686位婦女 (40─65歲),長達20年以上。   結果顯示,更年期後骨質的流失是一直持續著,在25年間大約只流失了10%,低於先前的假設。   使用補充荷爾蒙療法與減少更年期後的骨質流失有關。   研究開始時體重較低,追蹤時體重增加,也與減少更年期後的骨質流失有關。   骨密度基準線越高,骨質流失率也越高。   疾病和影響骨骼的疾病次數多寡、維生素D、鈣補充劑、皮質類固醇、吸煙或酒精的使用對每年的骨質流失率沒有統計學意義。   此研究發表在《骨與礦物質研究期刊JBMR》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1.10.2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新手爸媽 照顧嬌嫩新生兒有撇步
2021.11.01
新手爸媽 照顧嬌嫩新生兒有撇步
照顧嬰兒嬌嫩的皮膚、頭髮和指甲可能令人卻步,但五個簡單的步驟可以讓事情變得更容易。   皮膚科醫生 Kachiu Lee 博士說:「嬰兒的手和腳很小,看起來非常脆弱和脆弱。然而,嬰兒比你想像的更有彈性,父母可以通過遵循一些一般準則來為他們的嬰兒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洗澡:每週輕柔地洗澡兩到三次,讓寶寶保持清潔。以海綿洗澡,直到寶寶的臍帶殘端脫落並癒合。然後,您可以轉換到傳統浴缸。   使用溫水和溫和、無香味的嬰兒香皂和洗髮水。僅將肥皂塗在髒的部位,例如,頸部的摺痕和尿布覆蓋的地方,並在清潔後徹底沖洗乾淨。   尿布:即使尿布剛剛濕,也要盡快更換尿布,以防止尿布疹。如果出現尿布疹,清潔尿布覆蓋的地方時要輕柔並塗抹氧化鋅尿布霜。   護理指甲:在寶寶的指甲變尖時修剪,以防刮傷。使用指甲銼或砂板修成圓形而不是鋸齒狀的形狀。   洗滌:在使用前後清洗嬰兒毛毯、床單和衣物,使用不含香料的洗滌劑。   防曬: 遮光是最好的保護。如果沒有自然陰影,請使用雨傘、雨篷或嬰兒車罩。給寶寶穿上防曬服,包括輕便的長袖襯衫、褲子、寬邊帽和防紫外線太陽鏡。   建議 6 個月以下的兒童盡量少使用防曬霜,但如果沒有遮蔭和足夠的衣服,您可以在所有未被衣服覆蓋的皮膚上塗抹少量防曬霜。   使用具有廣譜保護、防水和 SPF 30 或更高的防曬霜。含有二氧化鈦或氧化鋅(參考其他文章)的防曬霜比較不會刺激寶寶敏感的皮膚。每兩小時或游泳後立即重新塗抹。   Kachiu Lee 博士說「在嬰兒期保持健康的護膚習慣,例如保護寶寶免受陽光照射,會對孩子的健康產生長期影響」。       編譯來源:HealthDay(2021.10.3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你有吃過昆蟲嗎?
2021.10.30
你有吃過昆蟲嗎?
對著昆蟲一口咬下去,或咀嚼蟋蟀可能會使一些人怯步不前,但先想想看,尚且不要打消這個想法。   營養又不餓肚子兼環保   昆蟲可以供給高蛋白、脂肪和礦物質的營養。根據聯合國食物和農業組織(FAO)表示,全球約有20億人以昆蟲來補充他們的飲食,這叫做「食蟲性」(entomophagy)。食用恰當的蟋蟀可以協助解決世界人口迫切的食物不足的問題。到2050年預期會成長至98億人。   不只是新奇,昆蟲可提供有益心臟的營養。   《食品科學與營養評論》(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21年一月期刊指出,可食用的昆蟲可能有「很高的超級健康益處」,含有高水平的維他命B12、鐵質、鋅、纖維、必需氨基酸和抗氧化劑。Rao指出蟋蟀跳躍時強有力的後腿肌肉,是蛋白質的來源。   FAO指出解決食物和飼料缺乏的許多方法之一就是昆蟲養殖。我們周遭到處都有昆蟲。它們繁殖快,成長量大,食物轉換比率高。有些昆蟲可以垂直飼養,對環境影響又低。   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家公司正在建造一個先進的設施,將會是世界最大的蟋蟀養殖場。   University of Minnesota昆蟲系教授Sujaya Rao説:「西方文化裡,人們開始食用昆蟲約有十年左右。特別是在2013年FAO發佈的里程碑報告,引起了關注。部分報告將食用昆蟲和更廣大的社會議題連結一起,如食物的永續和安全,以及對環境的衝擊。」   昆蟲精緻美食   全球超過1,900昆蟲種類可食用,甲蟲最普通,然後是毛毛蟲、蜜蜂、黃蜂、螞蟻、蚱蜢、蝗蟲和蟋蟀。一些新潮的餐廳也逐漸推出越來越流行的昆蟲菜式。   不只是食物缺少的問題。根據FAO,昆蟲在部分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因為味道好已成為主食。例如在南非的mopane毛蟲,以及部分東南亞編織蟻的蛋皆被視為美食。   名㕑 Jose Andre在首都華盛頓市的餐館,將蚱蜢加入墨西哥餅中。西雅圖「水手」棒球隊的球場,銷售最佳的品項是四盎司杯以辣椒青檸檬鹽調味的烤蚱蜢。紐約市一個很流行的東村餐廳提供許多昆蟲菜式,如鱷梨醬撒上磨碎的黑螞蟻和鹽。   消費者市場中有幾個產品以昆蟲為特色,如蟋蟀粉和蟋蟀蛋白棒。   Rao 説:「在西方世界裡,因長久以來的污名,食用昆蟲並不普遍。但使用昆蟲為成分是一個策略,如餅乾中的蟋蟀麵粉,沒有負面的影像,所以更多人會願意嘗試。」   Rao也是2021年1月發表在《昆蟲科學》期刊的研究作者,其中大學生參與一項品嚐蟋蟀粉布朗尼的調查,衡量以昆蟲為食物的態度。   研究發現,比起小麥麵粉布朗尼,學生們較偏好蟋蟀麵粉布朗尼,但無法持續的分辨這兩種布朗尼。他們將昆蟲食物產品歸類於和環境及營養的益處相關,並不只是味道的因素,而且表示未來他們可能會購買昆蟲產品。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1.10.22)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