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活動

2004-10-17
心臟血管疾病
2016/7/19 更新
被忽略的殺手
當多數女人活在罹患乳癌、子宮頸癌等婦癌的擔憂時,許多女人不知道他們更可能死於中風或心臟病。
長久以來,心/血管健康一直被視為男性的疾病。事實上,女性不是比較不會罹患心/血管疾病,而是平均比男性晚十年發生。而且心/血管疾病是台灣女性癌症以外的主要殺手,每年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是婦癌(乳癌、子宮頸癌及卵巢癌)的3-4倍(2014年衛福部統計指出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12,670人,死於婦癌3,259人)。2009-2014年五年內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近20%,因此,女性應該重視自己的心/血管健康!
根據研究指出,男女在的心臟血管在疾病上不論是發生的年齡、風險因子的評估、症狀、診斷或治療上有其差異性。而這樣的差異,很可能導致女性的診斷困難、延誤就醫、短期存活率低。在台灣,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仍是以男性為主,不但沒有專業人士進行性別差異的研究,大多數醫師亦缺乏性別差異敏感度。因此,女性的心臟血管問題是否受到忽略或不宜的處置,這是我們必須努力去瞭解並改變的。
風險因子男女大不同!
除了生裡/結構,女性也因生命經驗的不同,如避孕、懷孕、更年期、及以其居多的疾病等,讓她們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和男性不同。
* 避孕:
目前口服避孕藥除了用於避孕外,也常被用作調整女性經期、舒緩經痛及經前症候群等。當越來越多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藥,女性必須知道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可能導致深層靜脈血栓[1]、高血壓、血脂異常及動脈硬化等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若女性為菸癮者,使用口服避孕藥更使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20%[2]。
* 懷孕:
女性因為懷孕而有患妊娠高血壓的風險,而有妊娠高血壓的女性未來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是血壓正常孕婦的2倍。
* 更年期:
女性由於具有雌激素保持動脈血管內壁的彈性,因此女性在進入更年期前心/血管疾病風險平均比男性低,這也是為何女性心/血管疾病平均比男性晚十年發生[3]。然而,進入更年期以後,隨著雌激素濃度下降,女性血管硬化使血壓上升;並且由於更年期以後糖尿病風險增加,女性若罹患了糖尿病,其心/血管疾病風險是男性糖尿病患者的4-5倍[4]
* 以女性患者居多的疾病:
—
乳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由於心臟位於治療部位之後方,因此容易增加心臟病風險,如:動脈硬化、心包膜疾病及心衰竭等[5],並且化學藥物治療如曲妥朱單抗(trastuzumab)也會增加心臟病風險,因此患者需要定期請醫師追蹤心臟的健康狀況。
—
自體免疫性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的主要死因多是心/血管疾病[6],且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罹患心臟疾病與心臟衰竭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兩倍[7]。而這些疾病女性患者佔80-90%。
* 膽固醇:
總量膽固醇高於200mg/dl被視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其中,LDL膽固醇(壞膽固醇)越多越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HDL(好膽固醇)越多越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然而,以膽固醇作為預測心/血管疾病的指標,在性別上,有其差異性。多項研究顯示,女性的總膽固醇本來就比男性高,女性的總量膽固醇大於270mg/dl得心臟病的機率與男性的總量膽固醇200mg/dl是相似的;另外,專家也指出HDL(好膽固醇)是女性心臟病較好的預測因子[8],而膽固醇總量及LDL(壞膽固醇)則是預測男性心臟病較好的預測因子。
* 過重:
對女性而言,胖的部位比胖的量更重要。研究顯示:「蘋果形」(胖在腰圍)的女性比「梨子形」(胖在大腿或臀部)的女性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也有研究發現,用腰臀比例(waist-and-hip
ratio)來預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其實比身高體重比例的BMI值多了3倍的準確度。腰臀比例是把腰圍除以臀圍,通常女性標準是低於85,不管你的身體其他部位有多瘦,如果你的腰臀比例越大,得心臟病的風險就會越高。
*
由於卵巢即使在女性停經之後,對於女性的骨骼及心臟的好處仍不容忽視,摘除卵巢可能會影響心臟。
臨床表現男女大不同!
男女因生理/結構的差異影響,其臨床的表現,如:症狀、診斷、用藥也不同。
* 女性有「非典型症狀」!
一般來說,心臟病會出現的「典型」症狀就是呼吸急促、盜汗、手臂疼痛或是胸口疼痛且有壓迫感。許多研究發現女性患者常出現和男性不一樣的症:例如,女性較常經歷呼吸急促,男性較常有盜汗的症狀;女性比較不會經歷劇烈的胸痛,因此,即使是輕微的胸痛也不容忽視。此外,女性較少出現手臂疼痛和胸痛的症狀,而較常出現「非典型」的症狀,例如,消化不良、視力改變、背部疼痛、牙痛、下顎痛、頭痛、不尋常的疲倦感、血壓降低、作嘔、暈眩等[9]。
* 女性診斷偽陽性較高!
跑步機測試(TreadmillTests,運動心電圖)是用來檢測心臟病的方法之一,目前判讀心電圖缺乏具性別差異的標準,但是由於女性體能所能發揮的最強程度相較於男性較低且女性血管較小,常影響檢測的敏感度與精準度,因此,跑步機測試用在男性身上的準確度較高,男性檢測結果為假陽性的機率(檢測出有冠狀動脈心臟病,但實際上沒有)只有20-30%;但是,更年期或停經婦女使用此種方法,則會出現高達40%-60%的假陽性[10]。
有研究指出,跑步機測試方式會有性別差異,可能和女性的荷爾蒙有關,例如,月經週期、服用避孕藥與否等;也有可能因為雌激素而影響心肌細胞的作用[11]。
* 女性用藥效果較男性差!
阿斯匹靈已被證實可幫助男性預防心臟病,但不能預防中風;對65歲以下女性可以預防中風,卻不能預防心臟病[12]。史達汀類藥物(Statins)是用來降低膽固醇的藥物,但是該類藥物可能增加中老年女性罹患糖尿病的風險[13]。毛地黃製劑(Digitalis)用來治療心臟衰竭及心律不整,但是女性服藥後,血中濃度較男性高,因此藥物副作用也較嚴重[14]
存活率男女不同!
以5年的存活率而言,男性比女性高出許多。可能原因為:
* 女性覺得自己不會得心臟病,而延誤就醫。
*
醫師和病患都缺乏性別敏感度,忽略了女性心臟疾病的症狀,而延誤病情。
*
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年齡比男性約晚十年,因此,伴隨有其他疾病的比例相對也較高。
*
罹患心臟疾病的女性在醫院較無法得到積極的治療。
女性心/血管預防保健ABC:
有鑑於心/血管健康具性別差異,美國心臟協會(AHA)於2007[15]、2011[16]年發佈了女性心/血管保健指引,以下為其摘要:
* 心/血管保健是所有女性的當務之急。
* 避免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HRT):
單獨服用雌激素(Premarin)會增加中風與靜脈栓塞的危險,使用複合式荷爾蒙補充療法會產生靜脈血管栓塞的風險,而血栓塞則容易引發心臟病、中風等問題。根據美國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WHI)的報告,年紀越高以及體重過重的婦女要特別注意服用HRT所帶來的風險。60-69歲的更年期婦女服用HRT時所承擔的風險,比50-59歲的婦女高出3倍;而70-79的婦女則比50-59歲的婦女高出7.5倍。至於體重過重的婦女服用HRT則會比正常體重的婦女高出5.6倍的風險。
*
好的生活方式是減少女性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方法:
(1)維持健康的體重:BMI值維持在5-24.9
kg/m²,而腰圍在35英吋內。(我國衛生署公佈的健康體位,BMI值應維持在18.5-24
kg/m²,腰圍則應小於80公分。)
(2)增加活動量:每周至少做150分鐘中等程度的運動,過重的女性最好每天花60-90分鐘做;所謂中等程度的運動,是指運動後,有輕微出汗,還能說話,但是會有一點喘。
(3)拒絕菸害:不吸煙並避免有二手煙的環境,對於已經有煙癮的女性,建議可以考慮透過諮商或是尼古丁補充療法戒菸。
(4)健康的飲食:食用多種類的蔬果、穀類、低脂或無脂的奶品、魚、豆類以及低飽和脂肪酸的蛋白質,最好飽和脂肪的攝取量能佔所有卡路里的7%以下;此外,不要飲酒過量或攝取過多的鈉、糖。
* 選擇有效的預防方法:
(1)阿斯匹靈對於心臟血管的作用,在男性身上與在女性身上並不相同。男性定期服用阿斯匹靈,可預防心臟病,但不能預防中風;但65歲以下女性服用阿斯匹靈能預防中風,不建議用來預防心臟病。
對於高風險群的婦女來說,阿斯匹靈的建議使用量從2004年的162毫克增加到325毫克;美國心臟協會也正式建議,如果與醫師討論和評估過後,發現使用阿斯匹靈的益處大於風險的話,包括健康或是低風險的65歲以上女性也可以使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來預防心/血管疾病。
(2)魚油中含有omega-3、EPA、DHA等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預防血栓形成,因此,建議女性一個星期可以服用兩次魚油;有心臟病的女性,可以多補充850-1000毫克的EPA和DHA;而三酸甘油脂過高的女性,則可以補充2000-4000毫克。
(3)大量服用抗氧化的維他命補充品,例如,維他命E、C、beta胡蘿蔔素,並不能用來預防心血管疾病。研究顯示,少量的維他命E是有效的抗氧化劑,但大量服用維他命E反而會加速老化、導致心臟病及癌症的發生。一個人一天所需要的維他命E攝取量,男性約12mg,女性約10mg,而維他命E又很容易從食物中攝取,如胚芽、全穀類、黃豆製品等食物均有豐富的維他命E。若要使用市售的維他命E,一般份量一顆為400mg,建議四天一錠或一週一錠是較為適當的份量。
(4)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器(selective estrogen-receptor
modulator,簡稱SERMs)並不建議用來預防心臟疾病。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器為一種人造激素,用來阻斷雌激素接收器,藉以調節雌激素的生長和分泌,目前常用於治療停經婦女的骨質疏鬆。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15-12-24)[資訊]。台北市:疾管署檢疫組。民國105年6月24日,取自: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info.aspx?treeid=82ce806a312cefec&nowtreeid=a8f7678bf40987a2&tid=C6CE81337EA6C519
[2]Go Red for Women. _Birth Control and Heart Disease_[Info]. Dallas,
TX. Retrieved from Go Red for
Women:https://www.goredforwomen.org/know-your-risk/birth_control_pregnancy_heart_disease/birth-control-and-heart-disease/
[3]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5, Aug14)._Menopause and Heart
Disease_ [News].Dallas, TX . Retrieved Sep 21,2015 from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ttp://www.heart.org/HEARTORG/Conditions/More/MyHeartandStrokeNews/Menopause-and-Heart-Disease_UCM_448432_Article.jsp#.Vjmh5bcrIdU
[4]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6, Jan 25) A woman’s heart attack
causes, symptoms may differ from a man’s[Statement] DALLAS.
Retrieved June 20,2016 from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ttp://newsroom.heart.org/news/a-womans-heart-attack-causes-symptoms-may-differ-from-a-mans?preview=bacb
[5] The Economist explains. (2013, July31)._How can radiation therapy
cause heart disease?_[News].Seattle: G.F. Retrieved Sep 22,2015 from
The Economist explains: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economist-explains/2013/07/economist-explains-22
[6] The Johns Hopkins Lupus Center.(2009, Jun30)._Cardiovascular
System_ [Information]. Baltimore: Michelle Petri. Retrieved Sep
16,2015 from the The Johns Hopkins Lupus Center:
http://www.hopkinslupus.org/lupus-info/lupus-affects-body/lupus-cardiovascular-system/
[7] Arthritis Foundation. _RA and Your Heart: Clinical Evidence shows
a direct link betwee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heart disease_
[Information]. Atlanta, GA:Dorothy Foltz-Gray and Kelli Miller.
Retrieved Nov 10,2015 from Arthritis Foundation:
http://www.arthritis.org/living-with-arthritis/comorbidities/heart-disease/ra-and-your-heart.php
[8]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2014, Apr 21)._Who Is
at Risk for Heart Disease?_ [Information]. Bethesda, MD. Retrieved
June 20,2016 from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http://www.nhlbi.nih.gov/health/health-topics/topics/hdw/atrisk
[9] Laxmi S. Mehta, MD, FAHA, Chair et al . _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Women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_. Circulation. 2016;133:916-947.
[10] _Hoilund- Carlsen, P.F. et al__. _Usefulness of the exercise
electrocardiogram in diagnosing ischemic 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_. __Am J Card 95:96, January 1, 2005_
[11] Women’s Heart Foundation. _Gender Difference 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art Disease._ [Information].Washington DC: Judith
Hsia. Retrieved May 9,2016 from Women’s Heart Foundation:
http://www.womensheart.org/content/HeartDisease/gender_differences.asp
[12] Effectiveness-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2011 Update A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13] WebMD Health News (2012, Jan09)_Statins May Raise Diabetes Risk
in Older Women._[News]:Salynn Boyles.Retrieved Feb 2,2016 from WebMD
Health News:
http://www.webmd.com/cholesterol-management/news/20120109/statins-may-raise-diabetes-risk-in-older-women
[14]Tekoa L. King, Mary C. Brucker. _Pharmacology for Women's Health._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2010:427.
[15]Lori Mosca, Carole L. Banka. et al. _Evidence-Based __Guidelines__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__ Women:__ 2007__ Update_.
Circulation.2007;115:1481-1501.
[16] Lori Mosca, Carole L. Banka. et al. _Effectiveness-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2011 Update: A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_
Circulation. 2011;123:1243-1262.
+ read more

2004-10-17
女性與憂鬱症
憂鬱是病嗎?
人是有情緒的動物,平日心情會有高低起伏也是正常的現象,此外,有些人天生樂觀,有些人則容易悲觀,這些都是原本會有的情況。有人形容憂鬱就像是「心情感冒」,大多時候只要自己調養一下感冒就會好;但如果感冒處理不好,有可能就會變成肺炎或鼻竇炎等疾病,憂鬱症就像這樣。
有些學者批評許多的憂鬱症(及其他精神疾病)病人的存在只是為了讓心理醫師保住飯碗、讓藥廠大發利市,例如會把「孤僻」冠上「反社會性格」,「悲傷」冠上「適應障礙」的症狀來治療。然而,不管憂鬱是否被過度醫療化,國內自民國88年起,自殺已名列台灣十大死因之一,自殺死亡者中約70-90%有精神疾病症狀,其中又以憂鬱症的比例最高。台灣目前約有3%的人口罹患憂鬱症,終其一生約15%的國人會得憂鬱症,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9年調查資料顯示,性別上女性佔10.9%,是男性6.9%的1.8倍。而世界衛生組織(WHO)2010年報告則指出,全球罹患憂鬱症的女性將近是男性的兩倍,並預測憂鬱症在2020年之前將成為全球疾病負擔的第二殺手,繼癌症及愛滋病之後,將憂鬱症視為21世紀三大疾病及衛教預防重點工作。因此,憂鬱帶來的傷害還是需要被正視的。
女性為何較容易罹患憂鬱症?
女性憂鬱症盛行率高於男性的原因不是單一因素,而是在整體社會、心理、生理多種條件互動下的結果。對於憂鬱症病因研究顯示,女性憂鬱症的發作期較長,較易慢性化、復發率較高、其他精神方面的併發症較多等,與女性社會角色的慢性壓力、心理調適難題有關。然而,這並不代表女性具有性別決定的不良體質或易病性,而是反映女性在社會環境中確實承受了許多的壓力,也缺乏適當的管道可以抒發、宣洩。
根據2002年衛生署調查顯示,女性罹患憂鬱症病因的前四名包括有「職場關係」(24.5%)、「親子關係」(23.3%)、「生涯關係」(19.2%)與「夫妻關係」(12.4%),相較於男性的前四名病因「職場關係」(35.9%)、「生涯關係」(19.2%)、「失業問題」(12%)與「人際關係」(10.3%),可發現女性明顯較男性易受家庭內親情關係影響心理健康,男性則多在意自己職業工作的發展,然今日女性同樣也沒有擺脫職場關係所帶來的壓力。由此可知,女性所要扮演的角色多元且繁重,壓力來源更是多重。此外,傳統規範下的女性會被要求聽話、順從、感性、細心、逆來順受;為人母者更是被要求無私的犧牲奉獻、以致於自我成長不被重視等,都會讓女性有更多壓力的來源。
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更於《心理健康的性別差異》(Gender
Disparities in Mental
Health)報告書中指出,性別會影響男女對社會經濟條件的掌控權力,女性因其較低的社會地位、低收入工作所造成的貧窮,整體社會對她們的歧視,以及家庭暴力與性剝削所產生的傷害,都將使女性的心理健康受到威脅。
除此之外,女性憂鬱症盛行率高於男性的原因也有可能與男性在罹患憂鬱症的時候比較不願承認、不會尋求幫助有關;或者是衡量憂鬱症的「標準」,從根本上就有問題:直接從男性的觀點來評斷女性,而忽略兩性之間不同的生命經驗;而醫生的性別偏見也會導致女性較男性易被診斷為憂鬱症患者。
我有沒有憂鬱症?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中對於憂鬱症的描述,如為期超過二週,大部份時間內有下列症狀中1-2項者為「輕鬱症」(minor
depressive
disorder);如果出現至少5項(包括第一或第二其中之一),且由原先功能明顯改變者,就會被診斷為「重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1)
由主觀報告或是由他人觀察幾乎整天有憂鬱心情,且幾乎每日都有
(2) 幾乎所有的活動興趣或是喜樂都顯著減少
(3) 明顯體重下降或增加,幾乎每天都食慾減少
(4) 幾乎每日失眠或睡眠過多
(5) 幾乎每日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
(6) 幾乎每日疲憊或失去活力
(7) 幾乎每日無價值感,過份或不合宜的罪惡感
(8) 幾乎每日思考能力或注意力減退,或無法決斷能力
(9) 反覆想到死亡,重覆出現自殺意念或自殺嘗試
從女性觀點看DSM
DSM是世界各地心理醫師及精神科醫師人手一本的聖經寶典,上面詳細記載了3百多種精神疾病、症狀及診斷方式。然而,近年來已有許多專家學者指出DSM裡頭的性別盲點,及DSM所列症狀與社會所要求的女性特質間的衝突與矛盾。例如,女性從小就被要求的種種「美德」如:犧牲奉獻、為他人著想、無私、順從等,在DSM上卻是精神疾病會有的症狀,如:失去自我感、失去現實感、無決斷力、低自尊。在2011年3月國內醫院一項小型調查中,發現同為有小孩的母親,無就業者比有就業者容易罹患較高程度的憂鬱威脅,同時生活中比較缺乏自我實踐及自我肯定來源的妻子,也比較容易感知到比較高程度的憂鬱。此研究結果即再次印證憂鬱症狀的內涵與社會對女性特質的要求相衝突,因此,我們認為社會的性別氣質規範對女性心理健康的影響應受到更多的討論。
而DSM所列的各項疾病中,最令人詬病的就是「經前憂鬱症」,因為它是奪去女人工作機會的好藉口。「經前憂鬱症」一詞的出現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美國;男人從戰場回來,原本屬於女人的工作都得紛紛讓出,而女人的經前憂鬱症會影響工作就成了辭退女人的好理由。然而,經前憂鬱症影響工作的顧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卻奇蹟般地消失了,因為男人又去打仗,需要女人從家裡出來工作。
長久以來,女人正常的生理現象都被描述成負面的、病態的形象,而現在DSM更是直接聲明這些生理現象會影響心理狀態。從經前、產後、更年期、到停經,這些女人正常的荷爾蒙變化,都成了心理疾病的危險因素、以及可被治療、必須吃藥的疾病。疾病及藥物的種類越來越多,藥廠與醫師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但諷刺的是,女人並沒有因此更快樂。
治標也要治本
如果妳確有憂鬱症的困擾,請與醫師一同根據妳的憂鬱症類型、嚴重程度、症狀持續期及病史來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如需使用藥物,也要盡量與醫師配合,才能盡快恢復健康。但是也要知道,要對抗憂鬱症,絕非只有靠藥物控制一途;要預防憂鬱症,也不單是醫政系統的責任而已。醫療的手段只是治標而非治本,每個人都應該對憂鬱症有更多面向的認知,且要具有性別、文化與個別差異的思考,才能真正瞭解憂鬱的來源,進而學習正視自己的負面情緒,作自己情緒的主人。
服用藥物時,妳不可不知
有一派學者認為憂鬱症是一種慢性病,必須長期服用藥物來控制病情;另一派則認為對於憂鬱症患者只要平時加以心理治療、發病期服用藥物即可。目前所有的抗憂鬱症藥物,例如臨床上常見的百憂解(Prozac)、克憂果(Seroxat)、舒鬱(Zoloft)、Efexor等等,都有許多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噁心、嘔吐、眩暈及嗜睡等最常見;其他副作用還有激動、焦慮、手抖、口乾、體重變輕、性功能障礙等,此外,少數病例會有暴力、甚至自殺傾向。2009年也有美國研究發現,抗憂鬱藥物會增加中風風險與死亡率。因此,有憂鬱症狀的患者應與醫師多討論尋找適合自己的療法使用。
+ read more

2004-09-09
心臟病婦女若有糖尿病易導致充血性心力...
刊登在美國「血液循環」期刊(_Circulation_)上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更年期婦女如果有心臟病同時又有糖尿病的話,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就是心臟無法抽足夠的血液到身體的其它器官)的機率會是沒有糖尿病婦女的三倍。如果婦女有糖尿病再加上高血壓的話,則罹患風險會增高到6-10倍!
我們雖早已知道糖尿病與心臟病之間的關聯,但是至於甚麼才是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因素卻其實所知有限。這項由在舊金山加州大學(UCSF)的研究員所做的研究調查是專門為了找尋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因素所做,並且是第一個以婦女為對象的研究。評估了2,300位參加者在心臟激素替換研究的資料之後發現,與充血性心力衰竭最有關係的因素是糖尿病。
對男人而言,充血性心力衰竭通常發生在心臟病發作以後,但對婦女而言,則是和糖尿病有關係。要注意的是,在台灣,糖尿病是台灣女性第三大死因,且女性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男性高!
雖然無法避免所有糖尿病的發生,但可以做到的,是盡量控制體重、血壓、並且多作活動。而有心臟病的婦女則應該停止抽煙。
+ read more

2004-09-09
心臟病婦女若有糖尿病易導致充血性心力...
心臟病婦女若有糖尿病易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2004/9/9
刊登在美國「血液循環」期刊(_Circulation_)上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更年期婦女如果有心臟病同時又有糖尿病的話,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就是心臟無法抽足夠的血液到身體的其它器官)的機率會是沒有糖尿病婦女的三倍。如果婦女有糖尿病再加上高血壓的話,則罹患風險會增高到6-10倍!
我們雖早已知道糖尿病與心臟病之間的關聯,但是至於甚麼才是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因素卻其實所知有限。這項由在舊金山加州大學(UCSF)的研究員所做的研究調查是專門為了找尋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因素所做,並且是第一個以婦女為對象的研究。評估了2,300位參加者在心臟激素替換研究的資料之後發現,與充血性心力衰竭最有關係的因素是糖尿病。
對男人而言,充血性心力衰竭通常發生在心臟病發作以後,但對婦女而言,則是和糖尿病有關係。要注意的是,在台灣,糖尿病是台灣女性第三大死因,且女性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男性高!
雖然無法避免所有糖尿病的發生,但可以做到的,是盡量控制體重、血壓、並且多作活動。而有心臟病的婦女則應該停止抽煙。
+ read more

2004-09-05
[記者會] 2004/09/05 要求衛生署撤銷「...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8月份舉行「性心滿滿拼青春--油條哥與燒餅妹的第一次」網站開站記者會,衛生署爲改進過往性質類似網站的保守形象,祈能貼近青少年生活世界,標榜要透過時下年輕人熟悉的網路動畫、線上遊戲等活潑形式,教導青少年正確的性觀念。衛生署願意調整自身態度朝務實方向努力,其立意良善本該獲得各界鼓勵,然而長期在教育現場從事青少女健康教育的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與台灣女人連線兩婦團卻發現,衛生署極有可能在網站外包作業過程中,未善盡監督把關之責,以致原先負擔著教育責任的網站,反倒出現許多矛盾與錯誤,甚至以訛傳訛地以嬰靈來恐嚇青少年,後經婦團多次反應,衛生署方才封鎖「現代劊子手」動畫並取下該單元內容,因此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與台灣女人連線於9月5日上午假NGO會館舉行記者會,要求衛生署立即撤除性心滿滿網站,並懲處相關失職人員。
記者會中兩婦團認為衛生署這次的網站內容主要有下列重大錯誤:
(一) 性別雙重標準
網站對於青少年男女的教導存有雙重標準,比如動畫中一眛地告訴青少女應該守身如玉,又一逕地醜化青少男為色狼,不去教導青少年男女正視自己的情慾如何在尊重對方的前提下作處理,卻只是將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不斷重複強加在青少年身上。衛生署不思性別多元化的推廣,反而持續在原地踏步,每每在文末強調青少女應該將身體保留給將來的先生,我們替其為父權護航的心態感到汗顏。
(二) 資訊錯誤兼矛盾
網站中提供的資訊謬誤百出,已經到達不勝枚舉的程度,因此我們認為衛署並未盡到把關的責任,否則如此分裂的錯亂,不應該同時出現。比如在「性福有問題」中,對於未婚懷孕怎麼辦的四個建議,竟然全都有問題,像是建議將孩子交由雙方父母收養,如此一來則阿公變成爸爸、外婆變成媽媽,如果衛生署真有進行任何審查作業,這種自相矛盾的笑話就不至於出現。
(三) 歧視非異性戀者
網站內容普遍反映出衛生署對於異性戀性愛的偏好,否則不會告訴青少年「肛交的快感違反自然」、「同姓可以交往,同性交往就不行」等。甚至在性十誡中,將肛交與口交同列為性病危險因子,似乎只有陰道插入才是唯一的正道。
此外,我們不得不提醒似乎從未監看過網站內容的衛生署,當網站都已經開站半個多月,瀏覽人數超過四萬人時,衛生署對於「神啊,請給我多一點時間」單元動畫中,出現藍色外星人一角公然抽菸的畫面卻渾然未覺,近年來當衛生署積極舉辦一連串戒菸活動並提供高額獎金鼓勵民眾戒菸同時,卻在宣導對象鎖定青少年的網站上,忘情上演抽菸動畫,這種倒打自己嘴巴的行徑,可說再度坐實了婦團的指控:衛生署根本未盡到為網站內容把關的責任,眼睜睜讓錯誤的資訊透過耗費鉅資設置的網站,誤導青少年,失去了讓青少年正確認識自己身體與性別的教育意義。
婦團要求衛生署立即撤除性心滿滿拼青春網站、懲處相關失職人員,並且檢討受邀審查的學者專家是否已淪為衛生署的橡皮圖章。最後,婦女團體也懇請衛生署要認清,安全性行為的知識給予才是設立網站的原意,青少年上網想要瞭解的是他們身上的生理變化如何發生,有哪些資源可以協助他們解決情慾需求等疑問,青少年並不需要老掉牙又脫離其現實生活的教條。我們不禁要問衛生署:教導青少年安全性教育真有那麼困難嗎?
+ read more

2004-07-01
[活動] 2004 病人安全論壇分區座談會
病人安全論壇分區座談會
近幾年來,台灣醫療糾紛層出不窮,抬棺抗議的場面更是屢見不鮮,而北城、崇愛及和平SARS事件,使得社會、政府開始重視、討論病人安全的議題,衛生署並於2002年成立病人安全委員會,討論「病人安全」議題。2003年由於民間團體的討論與爭取,2004年年衛生署將舉辦「病人安全論壇」。為了使論壇能真正反應民間的聲音,因此,將由不同屬性的民間團體舉辦前驅會議,瞭解各地「醫療使用者」的想法與
意見。台灣女人連線將從性別角度出發,透過召開座談會的方式,瞭解並收集女性對於病人安全的想法及經驗,以作為日後病人安全論壇討論的方向。
時間
協辦單位
地點
2004/7/14 (三) 9:30-12:30
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02)2351-1678
108咖啡廚房
台北市南昌路一段108巷1號
2004/7/16 (五) 1:00-4:00
宜蘭縣婦幼協會 (03)961-1789
宜蘭縣冬山鄉廣興村永興路2段878號
2004/7/21 (三) 1:00-4:00
台中開懷協會 (04)2350-6112
台中市西屯路三段148之33號2樓
2004/7/27 (二) 1:30-4:30
台南市婦女會 (06)221-7881
台南女書店
台南市忠義路二段41號4樓
2004/8/16(一) 1:30-4:30
台灣女人連線 (02)2322-5038
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2號2樓
指導單位:行政院衛生署
主辦單位:台灣女人連線
協辦單位: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宜蘭縣婦幼協會、台中開懷協會、台南婦女會
+ read more

2004-06-21
運動可減低骨質疏鬆婦女的跌倒危險
運動可減低骨質疏鬆婦女的跌倒危險2004/6/21
跌倒是老年人骨折甚至殘疾的最大因素,尤其是對骨質疏鬆者而言更是危險。雖然我們會鼓勵老人家平時保持多活動的習慣,但基於安全考量,對於骨質疏鬆者則是會要求他們少運動。然而,加拿大的研究專家最近發現,對於75-85歲的婦女而言,不管是否有骨質疏鬆,力量及靈敏度訓練的運動是可以減低跌倒的危險。
Dr. Karim M. Khan及其團隊在美國老人病學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上發表了他們最新的研究調查。研究發現在適當的看護下,運動的確可以減低跌倒對老年人的危險。然而在運動種類中,又以力量的訓練及靈敏度的訓練效果最佳。這項研究用來測量的標準是身體的平衡感(postural
stability),也就是當一個人在不動的狀態下身體搖晃的程度。美國的疾病管制局(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也表示,應要鼓勵年長者多做運動來抵抗因老化而產生的肌肉及骨質的流失。
+ read more

2004-06-03
體重忽高忽低會破壞免疫系統
體重忽高忽低會破壞免疫系統 ( 2004/6/3 )
我們常聽說有人在節食之後,體重很容易又回升,節食好幾次卻反而越減越肥。這種情形就是「溜溜球效應」(yo-yo
effect)。美國最新研究調查指出,這種「溜溜球減肥」(yo-yo
dieting)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
「溜溜球減肥」名稱的由來,是由於身體有一定的熱量是用來提供最基本的代謝,當熱量不足時,身體為了保持足夠的能量來應付這些需要,體內會自動地降低基礎代謝率,並且會保存脂肪,先消耗瘦肌肉來供給基本生理機能。結果是瘦肌肉越來越少,基礎代謝率越來越低,相對地,脂肪所佔比例卻越來越高,形成惡性循環,這就是所謂的“溜溜球效應”(yo-yo
effect) 。
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學會所贊助的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在2004年6月1日出版的美國飲食協會期刊發表一篇他們最新的研究調查。這項調查面談了114位體重過重但健康情形良好的年長婦女,並詢問她們過去20年的減重經驗。(這些婦女在參與這項研究前已至少有三個月的時間維持原來的體重。)
研究發現,長期免疫功能的減少與婦女多少次刻意減肥的比例有關係。在測量了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在婦女的血液中的活動之後,研究員Cornelia
Ulrich表示,長年維持不變體重的婦女會比那些體重忽高忽低的人有更高殺手細胞率。殺手細胞是免疫系統的一基本要素,能殺死病毒和白血病細胞,。殺手細胞的減少會增加癌症的罹患率,平時也較容易感冒及被感染。而那些曾經減重又一再回升的婦女當中,減重五次以上的人,其殺手細胞率會比其他人少三分之一。而婦女體重若維持五年以上的時間不變,其殺手細胞的活動會多40%。
專家認為,減少體重是有助於身體健康,但是如果不能持之以恆,忽高忽低的體重對身體的危害其實是很大的。或許節食的減肥方式很快就能看到效果,但那並無法持久。培養運動的習慣雖效果較緩慢,卻是最健康、最佳的減肥方式。
+ read more

2004-01-01
[活動] 2003優生保健法修法座談會
主辦單位:台灣女人連線
負責人姓名:理事長黃淑英
貳、 業務實行期間:2003年1至7月
參、 方案執行情形
一、 計劃執行成果
世界衛生組織不斷地宣示,要EMPOWER女性,讓女性獲得充分的資訊以做決定,而「優生」的概念更是早已不合世界潮流,被視為是一種歧視。因此,我們認為:優生保健法有重新修訂的必要性,並應更名為「生育保健法」,且應以新生兒的健康、EMPOWER女性為主要原則的健康法案。
有鑑於此,台灣女人連線於92年1月至7月針對優生保健法邀請專家、學者及婦女來討論這部攸關女性健康的法案。希望透過此種方式,一方面將生育保健法的議題帶入公共議題的討論,另一方面,也可使生育保健法的修訂更符合社會實際的需要及人民的想法。
●座談會時間、地點及合作對象
時間
地點
參與對象
合辦單位
2/19
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2號二樓
婦女團體代表
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
3/20
高雄縣青少年婦幼館(高雄縣鳳山市光復路二段120號三樓312室)
原住民婦女
高雄縣原住民婦女成長協會
3/22
納匝肋靈修中心(高峰路111號)
一般婦女
台灣天主教胚芽婦女關懷協會新竹分會
4/8
樹林芳園扶輪社社館(樹林市中華路391號2樓)
一般婦女
樹林芳園扶輪社
4/11
羅東博愛醫院五樓小禮堂(羅東鎮南昌街83號)
一般婦女
宜蘭蘭心婦女聯盟
4/29
成功大學光復校區雲平大樓政治經濟研究所五樓
一般婦女/學生
台南市婦女福利服務中心成大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
4/30
高雄醫學大樓(高雄市十全一路100號濟世大樓cs501)
一般婦女/學生
高雄市女權會/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高雄醫學大學兩性平等委員會
7/4
台北婦女中心(台北市忠誠路二段53巷7號7樓)
一般婦女
台北婦女中心志工團
●座談會舉辦情形
這八場的座談會執行期間從2003年二月至七月,考慮此一議題涉及修法,較難引一般社區婦女的興趣,因此,嘗試以「生不生,誰決定」的文宣切入。另外,五、六月份經歷了SARS與優生保健法的立院修法,因此,座談會的內容雖仍以生育保健法為主軸,但因應立院的修法歷程及與會人士的特質,座談會仍會增減、變化內容,:
1.
新竹場由於多為天主教徒,所以在進行討論時,以「墮胎」影片欣賞的方式帶入自願中止懷孕的討論。
2.
在高雄縣原住民場次中發現:原住民婦女對於此一議題較不關心,因此,與會人士比較少,也引發日後與原住民婦女座談議題選擇及方式的思考。
3.
七月四日台北場的座談會,由於女性團体提的「生育保健法」版本已經送進立法院,所以座談會以討論生育保健法的精神為主要目的。
● 座談會結論:
◎成年婦女實行自願中止懷孕部分:
1.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婦女對於生育自主的概念皆能認同,尤其是在婦女自願中止懷孕的權利部分,大多數的婦女都認為,雖然會與先生作商量,但如果意見不一致時,女性應有最後的決定權。同時,在強調女性決定權時,婦女也認為政府或醫療提供者應提供充分的資訊,讓婦女做出真正符應自己需求的選擇。
2.
在討論生育健康時,婦女對於生育問題,不論是自願中止懷孕或是避孕,好像都只是女性的責任,與男性無關表示不解,並認為應加重教育男性,以瞭解其生育的角色及責任。
3.
在對於生育議題的廣泛討論後,與會婦女認為:不宜將「優生保健法」窄化為「人工流產法」,僅在人工流產方面做修正,而應在生育健康上作整體的考量。而「母子保健法」雖立意良好,但排除了不想為「母親」的自願中止懷孕者以及忽略男性在促進生育健康上重要的角色,故宜採「生育保健法」。全面照顧生育健康之需求與權益。
4.
與會婦女認為,在目前的台灣社會中,無論是墮胎或人工流產一詞都已被污名化,因此,與會者對於將人工流產一詞改名為自願中止懷孕,凸顯女性的自主性,有高度的共識。
◎青少女自願中止懷孕部分:
1.
與會的母親們認為:如何能使這些青少女在必要時,獲得安全且合法的自願中止懷孕比家長們是否行使同意權更重要。因此,大部分的婦女接受未婚少女的自願中止懷孕可經由第三管道的充分諮詢後施行。而中南部的座談會中,亦有人表示,當少女未婚懷孕時,父母更需要被教育及諮商,以免為了成人的面子問題或個人的因素,而危及孩子的前途。為了這些青少女的前途與人生,她們贊同青少女在實行自願中止懷孕時,除了告知父母一途外,對於家庭功能不彰的青少女應增加第三管道的同意機制。但對於第三管道應否行使同意權或僅有諮商權,則沒有一定的見解,但認為第三管道應為專業者,並應捐棄其意識型態。
2.
處理未成年少女懷孕的思考,應該涵蓋自願中止懷孕及繼續懷孕。若當事人意願生產,則學校、社會應該提供更周延的環境及支持網絡,使其能繼續其學習生涯及人生規劃。
3.
加強兩性平等教育/生育健康教育,建立正確的兩性關係,以真正解決青少女意外懷孕的問題。
由與會者的反應,可以看出:現行的優生保健法的確是無法滿足與照顧到婦女真正的需求。
二、 計劃成果評估
1.
藉由舉辦座談會的機會,能直接與各地地方婦女團體與社區婦女直接接觸,讓婦女團體所提出的「生育保健法」版本,能確實再現與滿足婦女的需求。
2.
藉由此一與各地地方婦女團體合作的機會,亦使「生育保健法」版本進行連署時,能迅速獲得各地地方婦女團體的支持。
3. 方案待加強之處:
部分地方婦女團體的動員力比較弱,加上討論的主題比較偏向政策,較無法吸引地方婦女參與討論,未來在舉行類似座談會時,應注意題目與內容的設計,如利用影片欣賞的方式來進行,而事前與地方婦女團體應有更多的溝通,了解地方婦女團體的需求,並協助地方婦女團體。
三、 政策之建議
過去,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常是由上而下的決策模式,而忽略了政策關係人的想法與觀點,尤其是在制定婦女相關政策上常缺乏所謂的性別觀點。因此,在此次優生保健法的修正草案中,雖有將名稱改為「母子保健法」的美意,
但在自願中止懷孕及生育健康教育上,多未能滿足女性的需求。因此,建議政府相關單位在制定婦女相關政策時,應多傾聽婦女的聲音,以使政策能真正保障女性的權益。
+ read more

2004-01-01
[活動] 2003優生保健法青少女人工流產...
一、緣起:
優生保健法於1985年正式通過實施,迄今已接近20年。在這二十年間,台灣的社會環境改變甚大,近幾年來青少女未婚懷孕的問題日趨嚴重,由於青少女多半不敢讓父母知道,再加上她們本身所擁有的社會支持系統相較於已婚女性更形薄弱,以及社會對於青少女懷孕所抱持的譴責式價值觀,使得她們在面對未婚懷孕此一事件時,人工流產成為她們解決未婚懷孕的途徑之一。然而,因為現行優生保健法對於青少女終止懷孕需經由法定代理人的規定,使得青少女只好尋找密醫或自行使用RU486,而這也使她們更容易遭遇到不必要的健康風險並承載了過多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反而使她們面臨了更大的健康風險。
有鑑於此,台灣女人連線擬針對青少女人工流產部分舉行公聽會,邀請實際接觸青少女的輔導室老師、醫師及家長一起針對目前青少女非法人工流產的問題提出看法與解決之道。
二、計劃內容:
座談會將針對家長與第一線的輔導室老師與社工人員分北、中、南三區進行座談,以了解社會對於青少女未婚懷孕及人工流產的看法。
討論議題:
1. 現行優生保健法 V S 未成年人工流產
2.
青少女人工流產,除了法定代理人同意外,是否應有第三管道
3.
第三管道應由醫生、輔導室老師、社工人員或社福機構擔任之可行性?
4. 諮商或思考期是否有其需要?
三、優生保健法公聽會場次
場次
時間
地點
高雄
2/14下午1:30分
高雄市社會局婦女館一樓演講廳(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77號
)
彰化
2/20早上九點半
彰化縣縣議會審查室
(彰化市中山路二段464號)
台北
2/26下午1:30分
紡拓大樓10樓會議室(愛國東路22號10樓)
四、公聽會結論摘要
第一場 高雄2003/2/14
1. 以青少女為主體的思考:
關於青少女懷孕各相關機制給予的建議為何,青少女自身的意願與健康的考慮為最重要。
2.
關於未成年青少女進行人工流產行使同意權相關問題:家庭功能健全之家庭之未成年少女需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而家庭功能不彰之青少女增加所謂的第三管道的同意機制。至於如何判斷家庭功能健全與否,法律上如何設計等問題,未有共識。
3.
對於已經懷孕的未成年少女決定墮胎與否相關問題,除了需得法定代理人之外,對於家庭功能不彰,或者父母親雙方對於此一事件意見不合,無法提供青少女較周延的支持,因此建議增添「第三管道」作為仲裁、協調,或者代理行使同意權之機制。「第三管道」的機制,與會者得到的共識如下:它的形式可以是由社工人員、教師、輔導人員、青少年門診醫師等專業人士組成的委員會,於青少女發現懷孕時即可提供相關的諮詢。若當事人決定進行人工流產,除行使同意權之外,於人工流產後提供一系列的教育與諮商等必要的處遇計劃。如若有醫療糾紛,此委員會與法定代理人應具有同等權力。相關運作的形式,可以於施行細則,作更周全的規範。另外,此委員會的所有紀錄必須對他人保密,以保護當事人。
4.
關於如果必須進行未成年少女進行人工流產相關費用,因為青少女經濟弱勢的考量,如果有必要,建議由政府補助。
5.
加強兩性平等教育/性教育,其中必須包含避孕的相關知識的傳遞,以建立正確的兩性關係。
6.
關於成年年齡是18或20歲,與會者認為必須進行更多的討論,以得出更符應現今社會現狀的結果。
7.
關於處理未成年少女懷孕的思考,應該涵蓋進行人工流產、終止妊娠,以及決定生產兩種。若當事人意願生產,則學校、社會應該提供更周延的環境,使其能繼續其學習生涯。關於此部分可以進行更進一步的討論。
第二場 彰化2003/2/20
1.
在彰化的這場公聽會中,藉由與會者的發言可以明顯感受到城鄉差距大。
2.
當地的衛生局專員、輔導老師及相關社工員都認為未婚青少女懷孕的情況下,施行人工流產對青少女的發展、前途比較好。然而,在中南部地區,許多家長在處理未成年人未婚懷孕時,多半傾向讓孩子結婚,因此會議中輔導老師有家長應接受輔導的聲音。
3.
與會人士一致強調第三管道機制的建立。但是在第三管道的設置上,因為城鄉差距,社福資源分配不均,在鄉下地區可能由於人員、資源配置不足而使青少女找不到求助、輔導單位與相關可利用管道、機制。第三管道該由哪些人選擔任,如何讓青少年獲得此資訊是會議中討論的焦點。
4.
第三管道應承擔多大責任?若是由學校輔導老師扮演第三管道的角色會否因為其需介於學校、家長及青少女之間而使之承受過大壓力?這些都是與會人士關注的內容。
5.
會議中也一再強調事前的預防教育(性教育)相當重要,而且應加重男性的責任。
6.
有建議在制定第三管道之單位時應聽取青少年之意見,在法案細則訂定前應與未成年人對談,以期知道孩子怎麼想,認為得到什麼樣的幫助對自己是適當的。
7.
關於智障者的人工流產問題在會議中也被嚴肅的提出討論。
8.
在會議中與會人士也一致達成共識,贊成以中止懷孕一詞代替人工流產。
第三場 台北2003/2/26
1.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為應社會需求正著手優生保健法的修法,此次針對青少女人工流產的部份舉行公聽會,就是希望可以綜合各界對此一議題的看法與見解,以做為修法的參考。
2.
現行優生保健法中未成年人人工流產需得法定代理人同意。然而實務上經常發生青少女不敢或無法和家長溝通而私下墮胎的個案。因此與會的各界人士在第三管道的成立的必要性上,大致都可以達成共識。
3.
但第三管道的機制,應由那些專業人士、透過怎樣的方式參與、運作,是大家所關心的焦點。
4.
輔導老師也提出若由輔導老師擔任第三管道將可能使其承受來自學校、家長的壓力。
5.
青少年如何得知第三管道的資訊,如何知道可利用資源何在,也是應被重視的問題。
6.
第三管道諮商的內容應排除個人、機構之色彩(價值觀)。
7.
以中止懷孕取代人工流產一詞,大部份與會者圴同意。
8.
與會人士皆同意重點應放在教育層面上(特別是性教育)。
9.
會議中也有提出由於青少年是經濟弱勢,所以關於人工流產的費用應由政府補助。
五、附:
現行與衛生署修定版優生保健法關於青少女之條文
現行優生保健法(第九條)
衛生署修定版
未婚之未成年人或禁治產人,依前項規定施行人工流產,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同意。有配偶者,依前項第六款規定施行人工流產,應得配偶之同意。但配偶生死不明或無意識或精神錯亂者,不在此限。
未婚之未成年人或禁治產人,依前項規定施行人工流產,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同意。但法定代理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不在此限。如有特殊情形無法取得法定代理人同意時,須由諮商機構或專業人員諮商後施行。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