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動
2021-03-19
甜蜜蜜地防曬—多吃葡萄
防曬除了塗抹及遮蔽外,又多了吃的方式
一項食用葡萄可以抵抗紫外線帶來皮膚傷害的研究發現,最近發表在《美國皮膚科學院期刊》。
研究顯示,葡萄中的天然成分「多酚」增強曬傷抵抗力,以及在細胞層中減少紫外線傷害。
葡萄可以阻止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受試者每天服用2.25杯的葡萄粉末。兩週後,研究團隊測量其服用前後皮膚受紫外線損害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吃葡萄有保護作用。它讓紫外線誘發最低致紅斑的劑量(MED)平均增加74.8%。皮膚切片的分析顯示,吃葡萄和減少DNA損害相關;皮膚細胞的死亡較少,
發炎標誌減少。如果不察覺,會損害皮膚的功能,可能導致皮膚癌。
估計5個美國人就有一個在70歲前就會有皮膚癌。大多皮膚癌的案例和暴露來自太陽的紫外線相關:佔了大約90%的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和86%的黑色素瘤皮膚癌。另外估計90%的皮膚老化是由於太陽。
研究者Elmets醫師總結:「吃葡萄可見到明顯的光保護作用,我們能夠指認出這個益處發生時的分子途徑。葡萄可作為一個防曬的食品,它讓皮膚除了防曬產品之外又多了一層保護。」
編譯來源:EurkAlert (2021.02.2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3-17
隨著出生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世界處於...
您確實看到了現在雙胞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根據對全球雙胞胎出生的首次全面調查,現在雙胞胎可能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為普遍。
自1980年代以來,全球雙胞胎的出生人數增加了三分之一,從每1000例分娩中9例增加到12例。每年約有160萬雙胞胎出生,也就是說,每42個嬰兒中就有1個是雙胞胎。
雙胞胎增加的原因
所有這些雙胞胎的主要原因是人工協助生殖的增加,包括卵巢刺激、體外受精和人工授精。
另一個原因是,許多國家的婦女生小孩的年齡延後。根據3月12日發表在《人類生殖》雜誌上的研究,雙胞胎的機會隨著生育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研究作者英國牛津大學社會學和人口學教授C.
Monden說:「雙胞胎分娩的絕對數量在南美以外的所有地方都有所增加。
…在北美和非洲,這一數字增長了80%以上。而在非洲,這一增長幾乎完全是由於人口增長造成的。」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165個國家/地區2010-2015年的資料,這些國家的人口占全球的99%。他們還研究了112個國家/地區的1980-1985年的資料。
他們發現,在許多歐洲國家、北美和亞洲,孿生現象大幅度增加。
在這兩個時期都有資料的112個國家中,有74%的增長率超過了10%。亞洲增長了32%,北美增長了71%。只有7個國家的跌幅超過10%。
其中,非洲的孿生率最高,但是,隨著時間並沒有顯著增加。在歐洲、北美和大洋洲國家正在迅速追趕。目前,全球約有80%的雙胞胎是出生在亞洲和非洲。
孿生率之所以如此之高,主要是異卵雙胞胎數量很高。從同一卵子生出的雙胞胎的比率幾乎沒有變化,約千分之四。
作者認為,孿生率可能已經達到頂峰,特別是在歐洲和北美。因為越來越多國家基於健康的因素,強調或規範人工協助生殖應植入單一胚胎。
研究人員說,目前尚不清楚在低收入國家是否也是如此。
編譯來源:Healthday(2021.03.12)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3-16
妊娠糖尿病增加多年後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你懷孕時發生過糖尿病嗎?
請不要掉以輕「心」!
懷孕時發生糖尿病,產後多會復原。一項新研究顯示,即使是這樣,未來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仍然會增加。
我们已經知道,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婦女後來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其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但是對於產後後血糖值恢復健康標準的女性則還不清楚其風險。
這項研究掀開了謎底:沒有糖尿病的婦女在懷孕期間患糖尿病(即妊娠糖尿病。)平均到48歲時,她們動脈中有鈣化物沉積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2倍,而血管中的鈣化物是預測心臟病的重要指標。
研究指出,即使她們的血糖值在懷孕後恢復到健康標準也是如此。
在美國,有9%的孕婦有妊娠糖尿病、台灣約為10%、全球則為20%。
研究作者Gunderson說:「心臟病的風險評估不應等到女性進入糖尿過渡期或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才進行。懷孕期間出現的糖尿病和其他健康問題是未來慢性病風險的兆頭。」
「醫療體系需要將個人的妊娠糖尿病史納入健康記錄。在建議定期對這些女性進行糖尿病檢查的同時,也要監測心臟病的風險因子。這對於女性心血管疾病預防措施至關重要。」
編譯來源:Healthday(2021.02.0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3-15
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還要戴口罩嗎?
接種了疫苗,不是應該受到疫苗的保護嗎?
目前的疫苗可防生病,但不一定防傳染
隨著強生公司的一次性疫苗即將在美國施打,似乎已經向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的終結邁出了一大步。但並不代表一切都會立即恢復正常
公共衛生部門希望人們即使接種了疫苗也要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這似乎違反直覺,畢竟,如果有人接種了疫苗,他們不是應該受到疫苗的保護嗎?
答案很複雜:絕大多數接種疫苗的人都將不會罹患新冠病毒(SARS-CoV-2)引起的疾病。但是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真正了解它是否可以防止擴散。也就是說,接種疫苗的人即使沒有任何症狀,新冠病毒仍可能在呼吸道中留駐,仍可能傳播病毒。
我什麼時候可以停止戴口罩?
目前,存在許多未知因素,這使得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對保護整個社區至關重要。
首先,科學家們不知道新冠病毒疫苗如何預防病毒的無症狀傳播。雖然有令人振奮的跡象,但研究仍未完成。研究人員還不知道新冠病毒疫苗可以保護人們免受病毒感染多長時間。
科學家還將密切關注病毒變種的演變如何影響疫苗的效力。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存在B1351病毒變體的南非,Johnson
& Johnson疫苗的功效有所降低。
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符合接種條件的成年人接種疫苗的程度。兒童會傳播疾病,但不符合接種疫苗的條件;有些人可能免疫力低下而不適合接種;其他人可能會面臨因官僚主義而來疫苗接種阻礙。
我們什麼時候會有這些答案?
關於疫苗防止傳播的程度的研究仍在繼續,並且目前的結果看起來很有希望,但是還不完整。疫苗不太可能提供完整的或「滅菌級」的保護。只有少數疫苗能夠宣稱有這樣功效,例如天花疫苗。但是,如果疫苗大大減少了傳播,那對於全世界遏制該病毒的能力將是一個好消息。
在正常情況下,這類問題可能會在長達數年的疫苗臨床試驗中得到解答。但如今面臨的緊急情況,遏止疾病傳播是一個更重要的目標,並且可用的疫苗可以非常有效地做到這一點。
August說:「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疫苗-大約在9月中旬左右,我們可能會知道答案。」。
但是重要的是,疫苗不一定需要提供全面的保護來幫助對抗這種流行病。如果每個人都接種了疫苗,那麼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病毒就變少,自然不易引起大的流行。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1.02.2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3-13
瞭解女性心血管健康仍然是科學研究的重...
美國心臟學會自2004年起每兩年發行《Go Red for
Women》特刊,以增進對心血管照護和心血管疾病預後中性別差異的了解。
今年發表於《Go Red for
Women》特刊上有關心血管疾病男女差異的研究數量破紀錄,共有100多篇,這是過去5年發行此特刊以來最多的。顯示此主題仍然是美國心臟學會標誌性期刊《循環(Circulation)》重要的優先項目。
《循環》總編輯Joseph A.
Hill說:「不可否認地,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女性的頭號殺手,每3名女性就有1名因此死亡。即使一個生命因此逝去都嫌太多,因為我們知道心臟疾病和中風很多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支持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以及女性參與關鍵的臨床試驗,對於有效改善男女在心臟病和中風照護上的落差至關重要,這是我們改善婦女心血管健康的一部分。」。
此特刊中一些研究的重點包括:
2008年至2017年美國男女發生心肌梗塞後冠心病復發的趨勢、男女心房顫動患者使用抗凝血藥Edoxaban之療效和安全性的比較、對院外心臟驟停的患者進行心肺復甦術結果的性別差異、COVID-19對女性心臟病的連鎖效應、呼籲重視孕產婦中風等。
Hill說:「通過刊登一些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最佳研究,我們希望,這一期《循環》將促進這一領域有更多能帶來變革的研究,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不同性別在心血管疾病表現和結果上的差異並有效地處理心血管保健方面的性別差異。
為了讓人們認識參與研究如何能進一步促進科學界更了解心血管健康,美國心臟學會和Google母公司「Alphabet」正在合作Research
Goes
Red計畫。該計畫的目標是提升女性對健康研究的參與及貢獻。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1.02.1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3-05
所謂的「正常血壓」可能不適用於女性!
女人血壓介於80-120MM HG可能不代表心血管健康
在年齡和高血壓相同的情況下,#女性可能比男性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目前所有成年人的正常收縮壓範圍的上限為120毫米汞柱(mm
Hg)。多年來這個上限一直是個標準,血壓超過上限會導致高血壓,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如心臟衰竭和中風的風險。
最近發表在《循環》期刊的一項研究讓此長期確立的正常血壓範圍不再那麼確定!
男女不同的風險門檻
研究發現,儘管每種心血管疾病的具體風險範圍有所不同,但男性始終顯示出比女性更高的風險門檻值。
該研究確定了男性的風險門檻為120 mm
Hg,符合當前的指南。但對於女性,血壓值在110 mm
Hg甚至更低的情況下,心血管疾病風險仍然增加。
此外,研究還確定了特定心臟病的不同風險範圍。對於心臟衰竭,女性血壓值在110–119
mm Hg和男性在120–129 mm
Hg時的風險相似。對於中風,女性的血壓值在120–129
mm Hg時的風險與男性在140–149 mm Hg時相當。
可能的原因是在於血管的解剖結構和生理上的性別差異,例如女性的動脈直徑較小。
研究作者Susan
Cheng說:「我們的最新發現顯示,這種一體適用的血壓評估的方法可能有害女性健康。因此,有必要重新檢視當前的指南,以準確評估女性心血管健康狀況。」。
男性與女性的正常血壓不一樣
過去已有研究指出,當血壓升高超過一定門檻時,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成比例地增加。
研究團隊分析了27,542名沒有心血管疾病參與者的血壓與心血管事件的相關性。其中14,873名(54%)是女性。
此研究結果發現一個關鍵的性別差異:對於女性來說,心血管風險門檻為較低的血壓值。男性始終顯示出比女性更高的風險閾值。
研究人員還進行了二次分析,按照種族、年齡、是否服用降血壓藥物等分類進行分析,他們觀察到了類似的趨勢。
心臟健康研究的下一步:性別差異的血壓指南
根據這項新研究,專家認為的正常血壓範圍對女性來說並不精確。這種潛在的誤解點出了現在缺乏相關研究的問題,並進一步延伸出有關預防和治療心臟病的關鍵問題。
Cheng表示:「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我們建議醫學界重新檢視未考慮性別差異的血壓指南。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確定對女性進行高血壓治療的門檻值,無論該門檻值保持在120
mm Hg還是降低至接近110 mm Hg。」。
該研究團隊計劃繼續進行這項研究,以期擴大女性心血管健康相關的科學知識。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21.02.24)、Circulation(2021.02.1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3-01
人們到了54歲就對生命失去熱忱了嗎?
人生中很多原因讓我們懶散,年記大讓我們變得不積極了嗎??
你需要熱情與毅力的結合,才能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但是挪威的一項研究發現,我們到50歲時,似乎沒了熱情,也沒了毅力。
一項挪威研究調查了人一生中,熱情、毅力和正面心態之間的關聯。研究顯示,在17至53歲之間,毅力和熱情之間的相互關聯性很強,但在54至69歲之間,關聯性卻是「微不足道」。
「毅力」和「熱情」之間相互交織的特性是達成高成就的必要條件,然而53歲以後的人,似乎無法同時兼有兩者。也就是說,一個人可能有很高的毅力,但熱情卻很低落,或是相反情況。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心理學系的Hermundur
Sigmundsson教授,也是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表示:「對於50歲以後的人來說,即使有熱情,要動員毅力和意志力也會變得更加困難。或是我們可能很有毅力和意志力,但是對事物的熱忱卻沒那麼高了。」
然而,一切都不嫌晚。人們可以藉由培養新興趣或維持就嗜好來重拾過去的熱情和火花。
Sigmundsson教授也說:「大家不都這樣說嗎?要嘛就用它(毅力和熱情),不然就失去它。這和神經心理學的觀念也是相符合的。」
此研究發佈在_New Ideas in Psychology_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 (2020.10.2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3-01
2021年為女著紅—年輕不要輕忽妳的「心...
心血管疾病不是男人的專利,也不是老年女人才需要擔心的!
女人從初經開始就會有許多的生命歷程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初經年齡預示心血管疾病風險?
初經來潮那一刻可能關係著妳的心血管健康。有研究指出,相較於初經年齡為13歲的女孩,初經年齡小於10歲的冠心病風險是其1.27倍,初經年齡大於17歲的冠心病風險為其1.23倍[1],[2]。
* 避孕藥可能帶來風險
妳有在使用避孕藥嗎?避孕藥是女人的福音,但也要知道它對身體帶來的風險。
有統合性研究指出,荷爾蒙避孕藥會增加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的風險[3],[4]。
如果妳有偏頭痛、血脂異常、高血壓、曾經吸菸或35歲以上,那麼妳使用避孕藥引起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會比一般人高,需要更注意心血管健康[5]。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暗藏「心」機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育齡期女性最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疾病。女性患者可能有較高的代謝症候群風險,包括肥胖、糖尿病、血脂異常及高血壓等[6]。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7]。國際實證指引建議,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女性應密切注意其心血管健康,包括每半年檢查體重變化、每年檢查血壓、血脂、糖尿病等[8]。
* 自體免疫疾病
自體免疫疾病如全身性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的患者主要年輕女性。而缺血性心臟病是紅斑性狼瘡患者第一死因;另有研究指出35歲至44歲的年輕女性患者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是同齡健康女性的50倍;相較於一般人口,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高了50%。[9]
* 提早進入更年期 提早面臨「心」風險
更年期後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逐漸追上男性,這是因為荷爾蒙下降使血管硬化等因素所致。有研究指出,女性如果在40歲前就自然進入更年期,心血管疾病風險高了1.36倍,若是因為手術而提早進入更年期,心血管疾病風險更高了1.87倍[10]。
* 懷孕時發生這些事情要更注意!
*
* 妊娠糖尿病
懷孕時可能會發生妊娠糖尿病,雖然產後會恢復,但其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增加。研究指出有妊娠糖尿病婦女發生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是沒有罹病婦女的2.8倍[11]。
*
* 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雖然會在產後恢復正常,但患者未來發生高血壓或是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能增加。妊娠高血壓婦女產後10-15年高血壓風險為3.7倍、缺血性心臟病風險為2.2倍、中風風險為1.8倍[12]。
*
* 早產
早產指的是懷孕37周前生產。有研究指出,自發性早產的女性有1.4至2倍發生或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果早產次數越多或生產時懷孕週數越早,風險越高[13]。
*
* 流產
曾經流產或重複流產與之後冠心病風險較高有關。流產可能增加1.45倍的冠心病風險。如果流產1次以上,其風險可能變成2倍[14]。
告訴妳的醫生
當評估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時,應將其育齡期間可能影響心血管健康的經驗,如初經年齡、流產、自體免疫疾病等一併納入考量。因此,女性應告訴醫生這方面的資訊,醫生亦應主動了解,以做出完善的心血管健康照護。
守護女人「心」,不能沒有您!
為促進女性心血管健康,台灣響應世界各國每年舉行的女性心血管健康倡議行動-Go
Red For
Women,訂定每年3月第2個星期五為「為女著紅日」,邀請大家當天穿上紅衣飾,提醒社會對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重視!
-------------------------
文獻來源
[1] Canoy D, Beral V, Balkwill A, Wright FL, Kroll ME, Reeves GK,
Green J, Cairns BJ; Million Women Study Collaborators*. Age at
menarche and risks of coronary heart and other vascular diseases in a
large UK cohort. Circulation. 2015 Jan 20;131(3):237-44.
[2] Julie J. Lee et al. Age at Menarche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Outcomes: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Sponsored Women's Ischemia Syndrome Evalu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19;8
[3] Roach REJ, Helmerhorst FM, Lijfering WM, Stijnen T, Algra
A,Dekkers OM. 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s: the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schemic stroke.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5;(8):CD011054. doi:10.1002/14651858.CD011054.pub2
[4] Xu Z, Li Y, Tang S, Huang X, Chen T. Current use of oral
contraceptives and the risk of first-ever ischemic stroke: A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Thromb Res 2015;136:52-60.
doi:10.1016/j.thromres.2015.04.021
[5] Mishra SR, Chung H, Waller M,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Reproductive Life Span and Incident Nonfat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Pooled 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From 12 Studies. JAMA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16, 2020.
doi:10.1001/jamacardio.2020.4105
[6] Daan NM, Louwers YV, Koster MP, et al. Cardiovascular and
metabolic profiles amongst different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henotypes:who is really at risk? Fertil Steril
2014;102:1444–51.e1443.
[7] Cho L, Davis M, Elgendy I, et al. Summary of Updated
Recommendation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 JACC State-of-the-Art Review. J Am Coll Cardiol
[8] Teede HJ, Misso ML, Costello MF, et al.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for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Hum Reprod. 2019 Feb 1;34(2):388]. Hum Reprod.
2018;33(9):1602-1618. doi:10.1093/humrep/dey256
[9] Cho L, Davis M, Elgendy I, et al. Summary of Updated
Recommendation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 JACC State-of-the-Art Review. J Am Coll Cardiol
[10] Honigberg MC, Zekavat SM, Aragam K, et al. Association of
Premature Natural and Surgical Menopause With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AMA. 2019;322(24):2411–2421.
[11] Daly B, Toulis KA, Thomas N, et al. Increased 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hypertension, and type 2 diabetes in women with
previous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 target group in general
practice for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PLOS Medicine 2018;15:e1002488.
[12] Bellamy Leanne, Casas Juan-Pablo, Hingorani Aroon D, Williams
David J. Pre-eclampsia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
in later lif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2007; 335 :974
[13] Wu P, Gulati M, Kwok CS, et al. Preterm delivery and future risk
of mater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Am Heart Assoc 2018;7:e007809. 20. Tanz LJ, Stuart
JJ, Williams PL, et al.
[14] Oliver-Williams CT, Heydon EE, Smith GCS, et alMiscarriage and
future mater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Heart 2013;99:1636-1644.
+ read more
2021-02-28
年輕不要輕忽妳的「心」
❤ 【年輕女性的「心」怎麼了嗎?】
你可能知道,心血管疾病較常在女性停經後找上門,但你知道停經以前女性就可能面臨許多心血管疾病風險嗎?
其實女性從初經開始到停經整個育齡期間,許多女性的經歷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挑戰你有多了解女人「心」 】
你知道這些風險嗎?快來挑戰一下,然後分享結果吧!
❤ 【年輕女性的「心」風險】
到底育齡期間哪些經歷可能讓妳陷入「心」風險?妳有這些風險嗎?
完整版衛教單張;簡版衛教單張
❤ 【3月12日 一起為女著紅】
為了讓更多女性了解育齡期間哪些經歷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並促進社會重視女性心血管健康,邀請您參與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行動「Go
Red for Women(為女著紅)」。
請於3月12日「為女著紅日」(每年3月第2個星期五)穿上紅色衣飾,拍照上傳臉書同時使用標籤「#Taiwan為女著紅」!
本活動部分經費來自國民健康署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
+ read more
2021-02-28
沒錢買衛生棉 影響身心健康
蘇格蘭是全球第一個在學校提供免費生理用品,紐西蘭今年6月跟進。為什麼這些國家要提供免費的衛生棉?
月經貧窮(Period
Poverty)指的是因為經濟上的困頓,無法獲取月經生理用品以及其他無法滿足的月經健康需求,不一定是買不起衛生棉,還包括買不到足夠的數量或適合的形式、被迫節省而無法常態更換衛生棉等情況。
這可能導致疾病或其他心理的問題,對女童和婦女的身心產生深遠的影響,例如失學、失業等,形成惡性循環。
最近一項美國的研究指出,美國女大學生中超過14%在過去一年中經歷過月經貧困、10%每月面臨月經貧窮。與沒有經歷過月經貧困的女性相比,每月經歷或過去一年中曾面對月經貧困問題的女性更有可能發生中度或重度抑鬱。
研究作者J.
Gupta博士表示,月經貧困與罹患抑鬱症之間有關聯,因此,消除月經貧困應該成為提升大學生生活品質規劃的一部分。這包括:學校和城市提供免費的生理用品、取消「生理稅」的政策措施等。
紐西蘭日前宣佈 為學生提供免費生理用品
為了處理月經貧窮影響就學等問題,多個國家提出具體作法。蘇格蘭是全球第一個在學校提供免費生理用品,甚至於2020年通過法案在社區中心、青年中心、藥房等指定的場所都必須免費提供生理用品;日前紐西蘭也宣佈各級學校將從6月起免費提供生理用品。英國則從2021年開始,取消生理用品稅。
貧窮中的不平等
研究收集了471名大學女學生的資料,受訪者平均年齡為20.6歲,65.6%白人、16.8%黑人、西班牙裔/拉丁裔為11.3%,6.4%為其他種族。大部分受訪者(92.6%)出生於美國;43.3%是家中第一代大學生。
研究的發現還指出了月經貧困經驗中的不平等:黑人和拉丁裔婦女在過去一年中經歷過月經貧困的比例最高(分別為19%和24.5%)。移民和家中第一代大學生也有類似的情況。
女人如何處理
在缺乏月經生理用品的情況下,女性通常會發展出一套處理方式,通常是:跟其他人借用生理用品、使用非月經生理用品(例如衛生紙或布)、延長衛生棉/棉條的使用時間,或完全不使用任何生理用品。
編譯來源:Eeurek Alert(2021.02.02)、BMC Women's
Health(2021.01.0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