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美FDA加強對RU-486的警告 
2004.11.17
美FDA加強對RU-486的警告 
2003年9月間,美國加州一名18歲少女在服用RU-486之後,因子宮發炎造成敗血性休克死亡,成為美國境內第三起可能與RU-486有關的死亡案件。雖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為這起死亡案例與RU-486之間的關連並不明確,但反墮胎人士卻緊抓住這一個案,要求美國政府禁止這類人工流產藥物上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則在2004/11/15表示,除了原有以加黑框的警告之外,將再加上可能引起嚴重發炎、大量出血等併發症的警語。 在美國,RU-486從2000年核准至今,已有36萬名女性曾經使用過,並有676件使用後出現不良反應的通報,其中包括這三起的死亡案件、17件輸卵管外孕、72件嚴重出血、7件的細菌感染發炎、及不同程度的暈眩、不適。 在台灣則尚未有任何不良反應通報。然而台灣女人連線祕書長蔡宛芬表示,由於目前優生保健法對於人工流產的規定,許多青少女因為不敢告知父母,所以私下用非法的管道取得藥物進行人工流產。而這則新聞事實上會讓我們憂慮青少女因私用藥物而可能發生意外或不幸。我們應該檢討優生保健法中對於人工流產的規定,以確保青少女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目前為管制用藥,也就是一定要有醫師開處方籤才可購買服用。無論如何,為了妳的健康著想,請不要自行購買藥物服用,一定要由合格的婦產科專科醫師指示使用。
+ read more
美FDA加強對RU-486的警告
2004.11.17
美FDA加強對RU-486的警告
 2003年9月間,美國加州一名18歲少女在服用RU-486之後,因子宮發炎造成敗血性休克死亡,成為美國境內第三起可能與RU-486有關的死亡案件。雖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為這起死亡案例與RU-486之間的關連並不明確,但反墮胎人士卻緊抓住這一個案,要求美國政府禁止這類人工流產藥物上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則在2004/11/15表示,除了原有以加黑框的警告之外,將再加上可能引起嚴重發炎、大量出血等併發症的警語。   在美國,RU-486從2000年核准至今,已有36萬名女性曾經使用過,並有676件使用後出現不良反應的通報,其中包括這三起的死亡案件、17件輸卵管外孕、72件嚴重出血、7件的細菌感染發炎、及不同程度的暈眩、不適。   在台灣則尚未有任何不良反應通報。然而台灣女人連線祕書長蔡宛芬表示,由於目前優生保健法對於人工流產的規定,許多青少女因為不敢告知父母,所以私下用非法的管道取得藥物進行人工流產。而這則新聞事實上會讓我們憂慮青少女因私用藥物而可能發生意外或不幸。我們應該檢討優生保健法中對於人工流產的規定,以確保青少女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目前為管制用藥,也就是一定要有醫師開處方籤才可購買服用。無論如何,為了妳的健康著想,請不要自行購買藥物服用,一定要由合格的婦產科專科醫師指示使用。    
+ read more
 小孩也要當白老鼠嗎?
2004.11.16
 小孩也要當白老鼠嗎?
十一月四日電視報導,長庚兒童醫院在國中、國小校園裏,招募子宮頸癌疫苗人體實驗的兒童、少年自願者,引起一些家長的反彈。對於醫療體系進入校園招募未成年少女一事,我們感到非常的不安,而對於醫療法中兒童、青少年、甚而嬰幼兒也可當白老鼠的規定,我們更有許多的擔憂與質疑。我們非常肯定子宮頸癌疫苗的研發,但是,此時,以兒少當實驗對象,是否有它的急迫性及正當性,是我們需要瞭解的。   什麼是子宮頸癌疫苗的人體實驗?            子宮頸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的第五殺手,每年有6000多人罹患,約有900多人死亡。目前醫學界已確定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導致子宮頸癌的元兇,人類乳突病毒有一百多種,極少數會引發子宮頸癌,其中第16、18型引起的子宮頸癌佔了三分之二,再加上第58、52型,則佔了85.%,因此如果可以研發此類疫苗,為未感染的婦女接種,則她們日後罹患子宮頸癌的機會可大大地減少。基於這樣的推論,目前全球已有許多的實驗室或藥廠投入開發子宮頸癌的疫苗。其中默克與葛蘭素史克這兩家藥廠已進入上市前的第三期臨床實驗。在台灣,台大、長庚等醫院參與這項計畫,不同於國外前兩期臨床實驗的是,在台灣的這期實驗對象除了16-23歲的女性外,還包含10-15歲的女童及少女。為什麼子宮頸癌疫苗的人體實驗要涵蓋兒少?因為疫苗要在沒有被感染前施打才有效,就美國而言,13歲有性行為者為3%,到了15歲有性行為者為18.6%,因此,12歲開始作子宮頸癌疫苗接種是合理的假設。問題是,以目前實驗的階段、成果及我們的國情,我們有必要急急忙忙的拿小孩當實驗品嗎?    急迫性及正當性在哪裡?            雖然,國內青少年的性行為年齡漸小化,然以兒少為實驗的對象,就目前而言是否有急迫性及正當性有待商榷。首先,疫苗接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未在成人的實驗完全確立之前,不宜以兒少為實驗對象。子宮頸癌疫苗的人體實驗始於1998-1999年間,截至目前為止,歷時4、5年,雖已有兩期的實驗成果,但是它的接種方式、抗體的效力、長期效應及安全性仍需要有更大型的實驗及長期追蹤,才能確定目前的實驗結果為有效預防癌症的方法;其次,子宮頸癌的防治,除了疫苗接種,也並非全無他法。一般而言,感染和子宮頸癌有關的人類乳突病毒,到演變為侵入性癌症,通常約有10-15年的潛變期,以當前的子宮頸抹片篩檢、其它檢驗技術以及局部手術、放射、化學治療,在醫藥進步的國家已能在這潛變期內發現病變,作有效的治療,而減少死亡達80%以上;此外,子宮頸癌是透過性行為傳染,安全性行為的宣導及落實也可以有效地減少性病的發生。在這樣的思考下,我們不免要懷疑以兒少作為實驗對象有其它的考量。    合理的懷疑            因為子宮頸癌疫苗必須接種在未感染病毒的人身上才不會影響其實驗的結論,因此,對於參與實驗的人,必須經過審慎的檢驗,確定她沒有感染。在美國首期的臨床實驗裡有2,392個16-23歲婦女參加,其中有859個被排除於實驗結果的分析之外,有些是技術上的問題,多數是因為她們已經感染有人類乳突病毒。對研發者而言,超過1/3的參與者不適合為實驗對象,這是費時又耗財的。因此,如果鎖定年紀小又未有性行為的兒少,勢必可以減少許多的負擔,同時,將接種的年齡層降到十歲,如果,以後每幾年還要加強接種一次,這商機應該是相當可觀。    政府應盡把關的責任            92年1月立院通過醫療法的修法,將無行為能力的人也納入臨床實驗的對象,並作「盡告知義務」的規定。於是,由嬰兒到老人每一個人都成為政府「臨床實驗產業化」下為國家「拼經濟」的白老鼠。我們並不是反對在台灣進行臨床實驗,但是,對於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權益保障,政府應該有其敏感度及警覺性:哪一種的臨床實驗、在什麼樣的實驗階段、在怎樣的社會需求、迫切性下,我們認為兒少作為一個實驗對象是適當且必要的?對兒少而言,告知的意義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對這群人自由意願表達的保障在哪裡?有沒有配套的機制,如社工人員的介入?            醫療界進入校園招募志願者一事,醫療界及學校都應要檢討其是否妥當。如果進入校園是必要的途徑,正確的作法是什麼則應有更多的討論。對於此次子宮癌疫苗的臨床實驗計畫,衛生署應再作調查及評估以確保而童及青少年的健康權益。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  黃淑英 2004/11/16
+ read more
經由免疫系統使男性避孕已有初步成功
2004.11.12
經由免疫系統使男性避孕已有初步成功
科學家們一直以來都不斷地實驗要找出男性可使用的避孕方式,但是到目前為止,男性可用的方式仍只有「使用保險套」及「輸精管切除術」兩者較為可靠。而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和印第安科學院於2004年11月12日在「科學」發表了一項新的實驗報告顯示,經由免疫系統使男性避孕的方式已有初步成功。   科學家對9隻獼猴注射了Eppin(睪丸中的一種蛋白質),其中7隻成功避孕,而5隻獼猴在停止注射Eppin後也回復了原本的生育能力。實驗當中也並未影響到其他免疫系統的功能。   事實上,去年10月澳洲也曾發表過一項藉由抑制精子生產的男性避孕藥實驗。澳洲雪梨一個研究中心在一項為期五年的臨床研究後發現,男人也可以藉打一針避孕三個月。當時是針對55名男性以每四個月替他們在腹部植入睪固酮,配合每三個月注射一次黃體素的方式,藉以干擾精子的生成。在接受避孕注射期間,這55人都沒有讓性伴侶懷孕,也沒有因為副作用而要求終止用藥。雖然初步結果令人滿意,但最後還是要看藥商是否願意投資研發。   避孕是男女雙方都要共同來負責的,但一直以來,人們對於女性避孕藥的存在似乎已感到理所當然,不論它對女性身體會造成什麼影響,女性總是在避孕的議題上承受更多的責任,男性避孕藥的出現對女性而言不諦是一大福音。    
+ read more
維生素E可能減少壽命
2004.11.11
維生素E可能減少壽命
在一九八O年代,不論是國內外都曾感受過維生素E所掀起的風潮與震撼;當時大家最有興趣的話題,是攝取充足的維生素E可防止體內致癌物質的形成、控制住癌症的發生。除此之外,部分研究對於維生素E的好處還包括可以預防動脈硬化,增進化學療法、放射線療法的治療效果,減少其副作用等。但對於許多人而言,維生素E抗氧化的特質(也就是防止老化的作用)、以及增進運動機能及性能力可能才是使用的主要因素。然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_Johns Hopkins University)_在2004年11月10日發表的最新研究認為,服用大量維生素E補充劑不但無法防止心臟病,反而會令情況更差,甚至可能導致壽命減少。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分析1993-2004年間的19項相關研究,發現服用大量維生素E補充劑的人,各項死亡機率(如:癌症、心臟病等)高於服用量較少的人。這項研究於2004年11月11日發表在內用藥物年鑑(_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__;_美國心臟協會也在同時間表示,過量吸取維生素E會影響其他藥物的效用。   研究帶領人Edgar Miller及其團隊所分析的這19項研究共有超過136,000位包括北美、歐洲、及中國等地的患者。發現每日服用維生素E劑量超過400IU(國際單位)者的死亡率比服用少量或沒有服用者要高。   在台灣,衛生署公告之「含維生素產品認定基準表」規定,維生素E之指示藥上限由每日100mg(毫克),相當於110IU,提高為400IU,而維生素E處方藥超過上限者要以藥物的方式申請。如果維生素E每日用量18mg以下,則可以以食品方式管理,只是不能宣稱療效。   其實一個人一天所需要的維生素E攝取量男性約12mg﹐女性約10mg。一般來說維生素E很容易從飲食中攝取,特別是在胚芽、全穀類、堅果類、植物油、豆製品、黃等食物中含量較多。市售的維生素E多半是400mg一顆的,沒有必要天天吃,建議四天一錠或一週一錠都是較合理的吃法。Miller認為,大量的服用維生素E,其不穩定的抗氧化free radical分子(molecule)會造成細胞的傷害,反而加速老化、及導致心臟病及癌症的發生。其實少量的維生素E是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劑,但若是服用過多,可能反而會破壞體內本身抗氧的能力,導致更嚴重的傷害。    
+ read more
卵巢「搬家」,育齡癌症婦女可保住生育力
2004.11.08
卵巢「搬家」,育齡癌症婦女可保住生育力
 育齡婦女在接受癌症治療,如放射線、化療與外科手術後,可能導致提前停經或喪失生育能力。但是現在接受癌症治療的女性,仍然有機會可以保留生育力。荷蘭醫界全球首例成功地將整個卵巢移植至手臂,讓一位罹患子宮頸癌的婦女在接受化療後,仍然能以自己的卵巢製造卵子,用來作試管嬰兒。   為避免育齡癌症婦女因放射線治療使卵巢功能遭到破壞,過去醫界曾經將患者的卵巢吊高一點,懸於小腸後面;如今則是整個卵巢乾坤大挪移至手臂上。這項全球首例的手術兩年前首次刊載在美國「癌症」期刊上,依據目前的文獻記載,卵巢組織移植最長存活時間約為18個月,原因是重新移植的卵巢組織遭到破壞,容易缺血死亡。    除了將卵巢移至身體其他部位以外,還有另一種方式是將卵巢組織先取出冷凍,待患者結束療程後,再將卵巢組織植回肚皮下方或原來的卵巢。依據醫學期刊「刺胳針」報導,比利時在今年9月宣布一名罹患淋巴癌並接受癌症治療的婦女,在經過卵巢組織切除、冷凍與再接回卵巢與輸卵管後,仍然能順利懷孕產子的案例。不過,卵巢組織經過冰凍再解凍,都會損害到原來正常的功能,透過這種方式生下的小孩則需要接受特別的醫療照護,以確保健康。   目前國內醫界已完成冷凍卵巢重新植回體內的動物實驗,並在一週後發現卵巢成功地恢復功能,這項研究預計在明年展開人體實驗。醫界表示,以國內的顯微手術發展,將人類卵巢移植至身體其他部位,或是將冷凍卵巢組織植回體內並不困難,未來真正要突破的是移植後的卵巢仍能維持正常的生育功能,且不會提早死亡。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