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35歲是女人生育門檻?男人呢?(Ⅱ)
男人沒有生育率下降的問題嗎?
你知道什麼人過了35歲,也不會被視為過了生育高峰期嗎?男人們!
人們仍然普遍認為男人沒有生育的生理時鐘,在任何年齡都可以成為父親。但是,精子的年齡恐怕並不像美酒那樣越陳越醇。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精子品質會下降。研究顯示,年長父親所生的嬰兒出現健康問題、精神病和認知障礙的可能性增加。另有一項研究顯示,不孕症完全來自男性因素的有20%-30%,而所有不孕病例中包括男性因素的有50%。但是,跟女人面臨的社會壓力比起來,很少有人對30多歲的男人強調冷凍精子來保持精子品質,對吧!
據Dr.
Nargund說,在她經手的案例中,有一半的生育問題與男人的年齡有關,而不是女人的年齡。研究表明,儘管有些男人到了70歲還會生,但40歲以上的男人比20多歲的男人要多花五倍的時間才能懷孕。
去年(2020),Rutgers
University的美國科學家回顧了40年的生育力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超過45歲的父親與早產、死產、低出生體重、新生兒癲癇發作和先天性心臟病等先天缺陷的風險增加相關-和母親的年齡無關。
精子細胞的品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急劇下降,不僅活動力較差,至關重要的是,容易發生所謂的形態學突變-形狀和結構,正是這種原因導致了後代的遺傳異常。
2013年一項對5,000多名年齡在72歲以下的男性進行的研究發現,正常精子的比例在34歲開始下降,到了40歲以後下降了更多。
有時候,醫師告訴夫妻生育問題是「無法解釋的」,純粹是因為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女人可能出了什麼問題上,沒有人想調查男人。
當然,這並不表示男人應該為「太晚」生小孩而感到羞恥,而是我們應該停止羞辱女性。如果像ASRM這樣的組織希望女人早點生孩子,那麼重點應該放在如何使父母負擔得起的這樣的事情上,而不是在製造恐嚇婦女的廣告。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生育計畫
每個女人都有自己的健康狀況,這意味著我們在研究中看到的結論並不是對每個人都適用。年齡界限主要是對醫生有用的指標,他們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做進一步的遺傳條件檢測,我們知道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更可能發生。
由上述看來,35歲作為生育門檻的迷思已經過時、不科學,而且也無濟於事。這種大一統的思維會產生壓力和污名。 女人應根據自己的身心狀況、社會角色及生活的需求等層面,去計畫最適合自己的生育年齡及子女數,而不是被群體的生理時鐘追趕得無法喘息。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1.04.10)、Daily Mail(2021.05.02)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jpg)
2021.05.13
35歲是女人生育門檻?男人呢?(Ⅰ)
女人一過35歲有三分之一不會懷孕??
你知道35歲的門檻來自何處嗎?17世紀的法國數據!
我們應該有個人的生育計畫
#而不是群體的生理時鐘競賽
如同很多人在說的,35歲被視為女人生育的斷崖。一旦面臨這個魔術數字,妳就會正式被宣告為「高齡孕婦」或「老年母親」。女人會面臨很多可怕的警告:懷孕將有多困難、母親及孩子可能會面臨的許多問題。妳的懷孕會立即被標記為「高危險」,並要有額外的監控。
35歲以後嘗試懷孕,時常籠罩在壓力和議論中。但真的是如此嗎?
35歲生育門檻是300多年前的研究數據
女人對於生育力的焦慮,主要是來自2001年美國生殖醫學會發布的一個廣告:沙漏型奶瓶倒置,牛奶所剩無幾。該組織警告說,女性在30歲時每月懷孕的機會僅為20%,到40歲時將降至令人擔憂的5%。到現在,醫界及社會仍在使用這些數字,但是美國生殖醫學會卻聲稱不知道他們的警示數據來自哪裡。
而女人生育力在35歲開始走下坡說法,則是來自2004年發表在《人類生殖》期刊上的一篇研究結論:35至39歲的婦女經過一年的嘗試,有三分之一的人不會懷孕。這個被廣泛引用的統計數字,其資料來源很少被提到──1670年至1830年法國出生記錄。而這個33%無法懷孕的機率正是根據這個歷史人口資料推算出來的。那時期,還沒有現代醫學,也沒有抗生素!
但是從那以後,一直未有研究驗證這些發現。
沒被看到的生育力新研究
2004年,美國研究人員對七個歐洲國家的700多名婦女進行研究,發現在27-34歲婦女中,一年內受孕的有86%;而35-39歲婦女中這一比例為82%。其他研究也有類似的結果。
2013年,丹麥對2,800人的研究顯示,年齡在35至40歲間的婦女,一年內懷孕的有78%;20至34歲則為84%。
這些研究在在顯示,35歲前後的生育力僅有4、5個百分點的差異。
另一個2013年的研究指出,34至39歲、有懷孕經驗且體重正常的女性,有80%可以在半年內懷孕。
亦有調查發現,一般女性在40至45歲之間都還能夠懷孕。
然而,這些較鼓舞人的數字卻很少被提及。
高齡產婦的隱憂:有一個門檻 但不是35歲
的確,高齡懷孕有較高的併發症風險及卵子存在染色體問題。遺傳病(例如唐氏症和其他發育障礙)無疑是年長母親焦慮的問題。唐氏症風險平均約為1/500,而
40歲時懷孕的女性大約為1/100。
專家說,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懷孕併發症的風險會增加。研究顯示,40歲以上女性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是30歲的四倍,而患妊娠高血壓則是兩倍。
與4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相比,40歲以上女性急診剖腹產的可能性幾乎是兩倍,部分原因是肌肉較弱。45歲以上的孕婦中每兩名就有一名流產。
這些數字告訴我們,40歲可能是一個期限,但不是35。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婦產科顧問和生殖醫學副教授Dr
.Raine-Fennin說:「即使到40多歲,大多數女性也幾乎沒有併發症。」
延伸閱讀:35歲是女人生育門檻?男人呢?(Ⅱ)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1.04.10)、Daily Mail(2021.05.02)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5.12
腸道細菌群是在出生前就有的嗎?
腸道細菌群是何時開始有的?
由自然產和剖腹產看出端倪
眾所周知,每個人的腸道細菌對於消化和整體健康至關重要,但是腸道細菌群是何時開始有的?
由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和德國Charité -
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的科學家領導的新研究發現,那是發生在出生時和出生後,而不是出生前。
研究人員檢查了在剖腹產時從20個嬰兒身上收集的產前大便(胎糞)的樣本。這些糞便裡並沒有細菌的足跡。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Dr. K.
Kennedy說:「這項研究的主要收穫是確認了我們在出生前腸道並沒有菌叢。相反的,我們與腸道細菌的關係在出生後和嬰兒期出現的。」
最近有些研究聲稱在出生前腸道就已有細菌群,從而引發了爭議。
但是,諸如此類的研究被質疑其控制細菌污染的方式有問題。而從剖腹產健康孕婦進行研究可以避免陰道分娩時自然發生的細菌傳播的可能,因此可以確定菌叢發生的時間。
Kennedy說,最近的資料顯示,人與自身腸道細菌的關係在生命的早期階段,亦即免疫和生理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是非常重要的。
McMaster生物化學和生物醫學教授Dr.
Sloboda說:「嬰兒腸道的菌叢發生在嬰兒出生期間和之後,這不僅意味著它很容易受到早期環境的影響,而且還可能提供潛在的調節介入窗口。」
目前我們尚不清楚有關腸道細菌棲殖的機制及其在人們早期發育中的角色,但是發現何時以及如何棲殖是關鍵的第一步。”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1.05.1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5.11
105歲以上的人 為什麼長壽?
如果你吃得好、經常運動並且避免那些有害的惡習,那麼可以合理地過上長期健康的生活。當然,無論是80多歲還是90多歲,許多與年齡有關的疾病似乎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些人表現出極長的壽命,健康地生活到100歲以上。
這些百歲老人為何能避開與年齡有關的疾病及常見危險因素而存活,是父母生成?還是生活及環境使然?
義大利University of Bologna副教授Paolo
Garagnan及共同合作研究團隊決定從基因找答案。
他們在義大利半島招募了81名105歲或以上老人和110歲或以上老人。他們將這些與來自同一地區的平均年齡為68歲的36位健康人進行了遺傳學的比較。
DNA修復機制和特定基因突變的低負擔是長壽的秘訣
在超過105歲的人群中,研究人員檢測到五個特定的遺傳變型(genetic
variant),這些變型能促進細胞的修復、細胞核與線粒體之間的溝通。也是說,這些人們傾向具有獨特的遺傳背景,這使他們的身體在DNA修復方面等更有效率。
該小組還測量了每個年齡層的人一生中積累的自然突變的數量。他們發現,年齡在105歲以上或110歲以上的人在測試的7個基因中有6個的突變數量要低得多。這些人似乎避免了與年齡有關的破壞性突變的增加,可能有助於保護他們免受心臟病等疾病的侵害。
該大學免疫學名譽教授Claudio
Franceschi總結說:「我們的結果表明,DNA修復和特定基因突變的低負擔是保護長壽人群免受年齡相關疾病影響的兩個主要機制。」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eLife雜誌上。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1.05.04)
+ read more

2021.05.10
是100歲 不是80歲!百歲人口好驚人!
長壽是許多人的共同願望,很多人可能會實現這個期望。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預期壽命都在不斷提高,
100歲以上的人口數也大大增長。
聯合國預計2021年全世界百歲的人口將增加到約57萬3千人。根據世界地圖冊(World
Atlas)的數據,美國的百歲老人人數最多,有9萬7千人;日本排名第二,有7萬9千人。
日本也是世界上最老的人居住的地方。來自福岡縣的田中健(Kane
Tanaka)今年117歲,這使她成為所謂的「超級百歲老人」─即老人的年齡在110歲或以上。
而世界上最老的男人是來自西班牙的Saturnino de la
Fuente,他剛滿112歲。西班牙是百歲老人人數高於平均的國家。在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年齡超過100歲的人口比率約為0.03%,是歐洲最高的。
日本是百歲老人比率最高的國家,每1萬人中有6人,約佔0.06%。烏拉圭、香港和波多黎各的百歲老人數也居高位,其人口比例在0.06%至0.045%之間。
編譯來源:statista(2021.02.05)
+ read more
/懷孕+風險病毒圖.jpg)
2021.05.08
為何COVID感染增加懷孕的風險
孕婦感染新冠病毒會影響其懷孕或分娩嗎?
耶魯大學專家説,COVID-19
的病毒會引發胎盤強烈的免疫反應,這可能解釋為什麼孕婦受感染面對更高風險的併發症,如早產和妊娠毒血症。
他們分析39個孕婦在不同妊娠階段的血液和胎盤組織。
在兩個胎盤組織樣本中偵測到新冠病毒(SAR-CoV-2)病毒,也發現受感染孕婦的胎盤比未受感染的有更多免疫系統的活動。
研究作者感染內科和神經科副教授Shelli
Farhadian在耶魯發布新聞指出,在遠離了肺部和鼻腔的胎盤啓動了強烈抵抗感染,這是好消息。然而大量的免疫系統活動可能對懷孕導致傷害。
病毒本身會引發問題,但是美國疾病防預中心最近發現COVID-19
的疫苗對孕婦來説是安全的。
Farhadian認為,應該密切關注在妊娠初期遭受感染的孕婦。
她指出目前沒有太多研究放在COVID-19感染時,胎盤免疫系統的活動。也不知其他類型的感染反應是否和新冠病毒相似。
這研究發表在4月22日網路的《醫療》期刊。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1.04.2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