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美FDA批准 近20年來首個阿茲海默症新藥
2021.06.08
美FDA批准 近20年來首個阿茲海默症新藥
本週一(6月7日)美國核准了近20年來第一個阿茲海默症新藥aducanumab,儘管其效能證據不一、備受爭議,但這卻將引發了全球各國必須上市的壓力。   因為可以治療嚴重或危及生命的疾病,並填補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aducanumab是在加速批准下獲得了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核准。   敗部復活! 雖然醫生、患者和支持他們的組織迫切需要可以減緩精神惡化的治療方法,但科學家們對aducanumab的有效性提出質疑。由於這些藥物似乎不起作用,兩項試驗於2019年3月中止。製造商百健(Biogen)表示,這些藥物不太可能改善人們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但該公司在2019年10月宣布,重新分析一項涉及服用藥物時間更長及更多的試驗數據,結果顯示,高劑量可以減緩記憶力、思維能力以及日常活動能力的下降,因此向監管機構申請藥物許可。   對於百健的申請,去年11月的顧問委員會皆表示反對的建議。   在製造商提供了更多的試驗數據後,美國FDA已經批准了這個藥物,但條件是藥廠必須進行第4期臨床試驗。也就是說,藥物上市後,研究人員必需對使用者進行監測,了解藥物的作用,以及是否真的能減緩智力衰退的進程。   ADUCANUMAB的作用 目前科學家公認,大腦內澱粉樣蛋白斑塊(amyloid protein plaques)堆積及Tau蛋白異常可能是導致阿茲海默症的根本原因,多數為阿茲海默症設計的藥物都試圖清除這些斑塊。   aducanumab是一種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主要在消除大腦中澱粉樣蛋白斑塊的積聚。   引發的爭議...... 去年11月,美國FDA顧問委員會都對aDUCANUMAB申請案表示反對的建議。其中三名委員直接於科學期刊上發表,指出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aducanumab有效。他們擔心,如果該藥物被核准的主要原因是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匱乏,那麼未來的門檻就會降低。   一些科學家對aDUCANUMAB獲得FDA批准感到驚訝。   倫敦大學學院老年精神病學教授R. Howard 說:「作為一名癡呆症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同時也有阿茲海默症的家族病史,我希望看到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我認為aDUCANUMAB的批准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它只會對患者及其家人產生負面影響,並且可能會破壞10年來有意義的癡呆症治療的持續探索。」   前車之鑒? 現有的少數治療阿茲海默症藥物的效果似乎也有限。20多年前批准aricept(也稱為donepezil)時,同樣發生了一場巨大的戰爭。當時,它被譽為一項突破,但主要是因為沒有其他任何治療藥品。很清楚地,它可以減緩幾個月內的智力衰退,但從長遠來看,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如果aducanumab被廣泛使用,則需要對發生極早期記憶問題的患者進行大腦PET掃描,以確定他們是否有澱粉樣斑塊。這不僅需要設備,還需要訓練有素的員工。如果它就像其他藥物一樣只對輕症患者有短暫的改善,那就需要好好評估其成本效益。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21.06.07)、JAMA Network(2021.03.30)、The Guardian(2016.11.18)      
+ read more
英國是對 Covid 疫苗「最信任」的國家
2021.06.07
英國是對 Covid 疫苗「最信任」的國家
一項針對15個國家/地區的調查顯示,英國是對Covid疫苗信任度最高的國家。近90%的人表示他們相信疫苗。   其次則為以色列,83%受訪者表示對疫苗有信心。日本信任度最低,為47%,這也反應在接種率上。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團隊自2020年11月以來,與YouGov合作調查,持續追踪人們對疫苗接種的態度,調查超過6萬8千人。研究團隊表示,整體信任度已經攀升。   施打與否的考量 調查發現,在疫苗尚未廣泛使用的國家,沒有接種疫苗的最常見原因是:不符資格。   英國和以色列是迄今為止接種疫苗劑量最高的國家。目前,英國超過一半的成年人都接種了兩劑的疫苗。87%的英國受訪者表示對疫苗有信心。   相比之下,日本的疫苗接種行動起步較晚,且有供應短缺和組織障礙的問題。   這項調查同時詢問了人們其他較關注的問題,包含:安全性、可能的副作用,還有對衛生當局的信心。英國人對衛生當局會為他們提供有效疫苗的信心最高,為70%,韓國人是42%。   研究團隊負責人之一Sarah Jones表示,她對人們對疫苗信任的增加感到鼓舞。然而,研究結果表明,要讓公眾確信冠狀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另一名研究負責人Melanie Leis說:「從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在不同程度上信任不同的Covid-19疫苗。領導者應增強民眾對所有核准的疫苗種類的信心,使接種計劃能夠覆蓋更多人並更有效地遏制疫情。」       編譯來源:BBC NEWS(2021.06.04)、BBC NEWS(2021.06.04)、BBC NEWS(2021.05.24)        
+ read more
最新大型研究:血型不會影響新冠病毒感染
2021.06.04
最新大型研究:血型不會影響新冠病毒感染
去年三月,一項來自中國的早期報告顯示,SARS-CoV-2易感性與血型有關,血型A的易感性較高,而O型較低,這些報告引起人們血型是否為潛在的COVID-19危險因素。   隨後來自義大利和西班牙的研究報告說,A型血與嚴重COVID-19的風險增加有關,而O型血與低風險有關。但是,丹麥的一項大型研究指出,血型和疾病易感性有關,而不是,疾病嚴重的程度。   然而,來自波士頓及紐約的兩項觀察研究,都沒有證實血型與疾病之間有任何具體關聯。   這些報告的不一致,引發了最新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最新研究結果指出,血型與SARS-CoV-2易感性或COVID-19的疾病嚴重程度並沒有關係。   新研究:血型不會影響新冠病毒感染 美國猶他州大學研究團隊分析了美國Intermountain心臟康護研究所的數據,該系統是由位於猶他州、愛達荷州和內華達州的4家醫院和215個診所組成。   研究團隊分析了2020年3月3日至11月2日接受SARS-CoV-2檢驗並記錄了血型的患者,比較了陽性與陰性、住院與非住院以及是否進入加護病房的患者數據。   在107,796名接受COVID-19測試的個體中,11,468名患者呈陽性(10.64%),患者平均年齡約42歲,女性佔77%,大多數是白人。   在這11,000名患者中,與O型血相比,A型血者的病毒陽性率、住院或進入加護病房情況並沒有比較顯著,而在B型或AB型患者也均未見較差的結果。   此研究有關血型和COVID的關係和其他的研究產生了爭議。   研究團隊指出,先前研究的樣本量較小且是回顧型、觀察型的研究,血型與疾病易感性和嚴重性之間若顯著的關聯,除了可能是血型因素外,還可能是由於偶然的變化、研究的偏誤,以及遺傳背景、地理環境、病毒株的差異等因素。     相關報導 又有研究證明血型O者較能免於COVID-19威脅 你的血型可能預示感染COVID-19的風險 血型影響你罹患COVID-19的風險?! A血型者可能較易感染新冠狀病毒而住院??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1.04.05)、JAMA Network Open(2021.04.05)        
+ read more
心血管健康:不是所有的omega-3都一樣!
2021.06.03
心血管健康:不是所有的omega-3都一樣!
很多人服用omega-3脂肪酸補充劑,相信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然而根據臨床實驗的調查。這些營養品,可能不一定有效……   什麼是OMEGA-3? Omega-3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家族,在身體中有著重要作用,並可能提供許多健康益處。然而我們的身體無法自行產生Omega-3,因此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三種最主要的類型是:ALA(α-亞麻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ALA主要存在於植物中,而DHA和EPA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和藻類中。   常見富含omega-3的食物包括:多脂魚、魚油、亞麻籽、奇亞籽、亞麻籽油和核桃等。對於不常吃這些食物的人,補充omega-3補充劑也是一種方式,這些補充劑通常含有EPA和DHA。   不是所有OMEGA-3都一樣 有些研究認為高劑量的EPA,降低了嚴重心血管意外的風險,包括: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心臟衰竭。然而來自美國Intermountain心臟康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近期發表的臨床實驗指出,對於有高風險心血管疾病的人,服用EPA和DHA混合的補充劑,風險並没有減少。   為什麼EPA和DHA的Omega-3補充劑,沒有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研究人員提出一個可能的解釋。   研究人員發現在第一次篩檢時,血液中EPA含量最高的患者發生嚴重心臟事件的風險降低。當評估EPA和DHA如何相互影響時,較高的DHA會削弱EPA的益處。他們還發現,血液中DHA水準高於EPA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現心臟問題。   研究團隊指出,雖然血液中有高量的EPA和主要心臟病發作及死亡的風險減少相關,但DHA量的提升似乎抵銷了這些益處。   首席研究員Viet T. Le表示,基於這些發現,我們仍然可以告訴病人吃豐富omega-3食物,但我們不應推薦複合補充劑,或混合EPA和DHA的處方產品。   Le承認這是一個回顧性前瞻性分析,其團隊在參與者的血液中所發現的omega-3相對水準,可能反映其他飲食或生理的影響因素,也影響了參與者心臟健康的風險。但他指出兩個隨機的臨床實驗發現,只用EPA的補充劑對心臟有益;另有四個實驗顯示,混合EPA和DHA無益處。這些實驗都使用了藥品級的補充劑。   業者的看法:EPA和DHA一樣 代表補充劑業者的交易協會資深副總裁Dr. Andrea Wong説:「有很多證據支持EPA和DHA對心臟健康一樣有益。」她引用由17個研究組成的資料,指出高量的EPA和DHA不論是單獨或一起使用,都與減少心血管疾病早死和死亡的風險相關。   然而她也指出,高風險或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使用者,應在使用補充劑前諮詢心臟科醫師。   這個研究結果於2021年美國心臟學會的線上視訊會議中發表。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 (2021.05.21)  
+ read more
丹麥將重新考慮使用JJ和AZ疫苗
2021.06.02
丹麥將重新考慮使用JJ和AZ疫苗
今年五月初,丹麥衛生當局排除接種JJ(Johnson & Johnson)和 AZ(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主要原因來自疫苗可能與罕見但嚴重的血栓有關,使用COVID-19疫苗的效益,並未超過對接種疫苗的人造成可能不利影響的風險。   但是,本週一(5/31)丹麥政府要求該國衛生當局重新考慮排除接種JJ和 AZ疫苗的這個決定。    丹麥衛生部長M. Heunicke表示,會有這個動作是因為莫德纳(Moderna) 和CureVac疫苗的交付量少於預期,推估至9月丹麥的疫苗接種計劃將會延遲兩週。   Heunicke表示,現在的疫情更緊張,而JJ和AZ的疫苗已經在歐洲使用了一段時間,目前全世界有一個更大的資料庫重新評估疫苗的效果和副作用。   衛生當局評估,JJ疫苗佔丹麥COVID-19疫苗合約總供應量的33%左右,若不使用,疫苗接種進度將再延遲達一個月。   截至週一,21%的丹麥人口接種了疫苗。   延伸閱讀:AZ疫苗血栓不良反應 風險出爐       編譯來源:REUTERS(2021.06.01)      
+ read more
中國COVID-19疫苗 是否應該擔心?
2021.06.01
中國COVID-19疫苗 是否應該擔心?
世界衛生組織於2021年5月7日核准中國國藥疫苗(BBIBP-CorV)的緊急使用。此外,包含匈牙利、委內瑞拉和斯里蘭卡等國在內的42個國家亦已批准此疫苗。但是,歐洲、美國和英國藥品管理機構尚未對其進行審核。   國藥集團和北京生物產品研究所(BBIBP)以滅活病毒製造COVID-19疫苗,刺激免疫反應。   國藥疫苗含有SARS-CoV-2,它以β-丙內酯(beta-propiolactone)的化學物質殺死病毒,因為該化學物質與病毒的遺傳物質結合,能阻止病毒複製。該疫苗還含有氫氧化鋁的佐劑,有助於增強人體對疫苗的免疫反應。   當一個人接種疫苗時,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將滅活的病毒視為外來病毒並產生抗體。如果接種疫苗的人隨後真正感染新冠病毒,免疫系統就會認得它產生免疫反應。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國藥疫苗施打於18歲以上成年人,兩劑之間間隔3-4週,估計總體疫苗效能約為78%,但是缺少60歲以上成年人的人體試驗結果。   常見的副作用 目前缺乏公開的科學實證支持國藥的疫苗,僅有2020年10月發表於《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Trusted Source》一個將近650名志願者參與、只進行第一與第二期的人體臨床試驗,結果指出:該疫苗是安全的、試驗參與者耐受性良好。   該試驗中最常報告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發燒和疼痛。   WHO審查了三項臨床試驗的安全數據,其中包括接受國藥疫苗的16,671名參與者,這些數據大多數來自18-59歲的男性。最常見的副作用是:頭疼、疲勞、注射部位反應。這些副作用與其他針對COVID-19的授權疫苗相似,且大多數為輕度至中度。   嚴重的副作用 WHO指出了可能與疫苗相關的兩個嚴重不良事件:嚴重的噁心和一種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稱為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疫苗組中還診斷出一個血栓的案例。   WHO還參酌了中國在推出該疫苗期間收集的安全性數據,截至2020年12月30日,在中國已接種該疫苗的590萬人中,有1,453例不良事件通報。   這些副作用包括接種部位發紅和腫脹的局部反應,另外還有202例發燒,其中86例歸類為重度。儘管報告了11例面部神經症狀病例,但審查人員認定這些病例與疫苗無關。   老年人的安全 國藥疫苗施打在中國65歲以上老人110萬劑的數據顯示,最常見的副作用是:頭暈、頭痛、疲勞、噁心、發燒、嘔吐和過敏性皮炎,該年齡層沒有嚴重不良事件的通報。但是,WHO強調了疫苗對老年人的證據基礎不足。   缺乏透明度 因為缺乏詳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所以對於疫苗仍存在一些爭議。   2021年1月一篇報導指出,上海的疫苗專家陶黎納已經將疫苗手冊的數位版本上傳到了網絡上,列出了國藥疫苗的73種局部和全身性副作用。陶黎納將該疫苗描述為「世界上最不安全的疫苗」。但是,手冊中列出的副作用數量本身並不表示疫苗的安全性與否。報導指出,中國監查員隨後撤下了陶黎納的貼文,兩天後,陶黎納撤回了他的批評,說這是個玩笑。   4月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中國的COVID-19疫苗「沒有達到很高的保護率。」他後來又聲稱,是人們誤解了他的評論。   世衛組織驗證 世界上主要的藥物監管機構,包含歐盟EMA、美國FDA和英國MHRA等都尚未審查國藥疫苗BBIBP-CorV。但是,WHO通過緊急使用,是給了尋求疫苗支持防疫工作的國家一個保證。   世衛組織總幹事Dr. Tedros指出,世衛組織的審定將使各國「有信心地加快國內的疫苗監管核准。」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 (2021.05.18)、DW(2021.04.13)、Global Times(2021.04.11)、Medical News Today (2021.01.22) 、Taiwan News(2021.01.11)、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Trusted Source(2021.01.0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