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加拿大要在每支香煙上貼上健康警告
2022.06.17
加拿大要在每支香煙上貼上健康警告
加拿大政府提議在每支香煙上貼健康警告,這將是世界首創的解決吸煙習慣的方法。   心理健康和成癮部長Carolyn Bennett表示,她希望這項措施能幫助更多人。在個別煙草產品上添加健康警告將有助於確保這些基本信息傳達給人們。   她說,主要目標是那些「經常在社交場合拿到别人分享的香煙而没有看到外包裝的年輕人。」   她補充說,「2001 年在加拿大推出的香煙包裝上的照片警告不再像政府希望的那樣有效。」   加拿大心臟和中風基金會對新提案表示歡迎。基金會首席執行官Doug Roth說,「加拿大現在將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捲煙健康警告制度。這些措施將有助於進一步降低它們對青少年和非吸煙者的吸引力,並支持當前吸煙者的戒菸努力。」   關於該政策提案從6月11日起,有為期 75 天的預告,徵求民眾的意見。政府預計新措施將從2023年下半年生效。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2020 年,超過 400 萬加拿大人每天或偶爾吸煙。   在擁有超過 3800 萬人口的國家,煙草使用仍然是導致疾病和過早死亡的主要可預防原因。   據加拿大肺臟協會估計,每年有 48,000 名加拿大人死於吸煙。       編譯來源:BBC NEWS(2022.06.11)      
+ read more
為何女性疼痛仍是一個謎?
2022.06.15
為何女性疼痛仍是一個謎?
女性疼痛是目前醫學中瞭解最少中的一個現象。至少有30%的婦女在性交時感到疼痛,五分之一的女性有嚴重經痛,但除了給普拿疼這類的止痛劑外,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法。   現在,德州大學的團隊發現確切證據 (2018年) 顯示,男性與女性的細胞對於疼痛有不同的反應。換句話說,我們對於女性疼痛的所知甚少是因為過去對於疼痛的研究是使用男性細胞,並假設這些「極其具體」的結果也適用於女性。   男女反應疼痛的機制不一樣   為了評估疼痛的反應機制性別差異,Dr. Ted Price與他的同僚Dr Salim Megat操作了雄鼠與雌鼠神經細胞表面的多巴胺 (dopamine) 接受器D5。多巴胺是一種能讓人產生愉快感並且舒緩疼痛的分子,由神經細胞釋放出,將信號發送到其他神經細胞。Drs Price and Megat發現控制這些多巴胺接受器D5僅會減輕雄鼠的慢性疼痛,但對雌鼠沒有任何影響。   Dr Price說:「這讓我相信我們需要製造男性與女性專用的減緩慢性疼痛藥物;或是我們需要發展能診斷延長疼痛的個人細胞型態,並據此制定治療方式」。   但截至目前為止,我們僅有針對男性所研發的藥物,而沒有特別針對女性所研發的藥物。   研究團隊也指出,對男性有效用的藥物對女性可能沒有效用,反之亦然。不幸地是,雖然發現了治療男性疼痛的新療法,但我們對於長期遭受疼痛之苦的女性,卻仍無計可施。   研究突破是因動物研究納入雌鼠的新規定   大部分的科學研究均只以男性為實驗對象,以避免賀爾蒙的變化、月經週期影響研究結果,直到NIH要求所有的研究,不論是臨床試驗或之前的動物試驗,都必須包含男女性別。   德州研究團隊自2014年開始的研究即是在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 要求所有臨床前試驗都必須包含男女性之後所做的研究,而研究結果也的確證實了男女性的細胞對於疼痛的反應不同。   主持這項研究的Dr. Ted Price 表示:「我們長期以來忽略了一項關鍵的變項,我與其他人一樣感到內疚。直到2014年之前,我們認為沒有理由一定要將女性納入實驗中,但這項研究結果證實了NIH做了正確的決策,所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研究者都發現了我們忽略的一個簡單事實 — 女性對於疼痛反應的機制與男性不同,而且其變成長期疼痛的機制也有明顯的性別差異。   Dr Price說,「所有過去五年來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結果都令人挫敗,因為臨床實驗前的動物實驗結果與臨床實驗結果無法吻合。這問題的癥結點或許是因為臨床前的研究使用的都是公鼠。但在臨床實驗中,因為女性比男性因慢性疼痛所苦的人數比較多,參與者大都是女性。」   我們需要投注更多的關注在疼痛的性別差異議題上,這樣才會有重大突破。       編譯來源:The Office of Media Relations, UT Dallas (2018.03.05)、SCOPE(2014.10.30)、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015.06.09)        
+ read more
抗禿頭藥有自殺風險!
2022.06.14
抗禿頭藥有自殺風險!
美國衞生規範人員拒絕將流行的防禿頭藥丸柔沛 (Propecia) 和其同成分的產品由市面上移除,但第一次規定,必須告知使用者此藥物有自殺行為的通報。   美國食藥局 (FDA) 之前批准柔沛在仿單上標註有「持續性性功能失調」和「憂鬱症」的副作用,但沒有「自殺」。一個病患倡議團體Post-Finasteride症候基金 (Finasteride是柔沛在美國的的通用名稱) 引用幾個科學研究,在2017年請求FDA命令Merck製藥廠停止販賣這個藥物,或者要有更強烈的警告。   FDA在這週的回應,說此團體的呈請未能將柔沛和持續性的性問題、憂鬱症或自殺的因果連結,提供合理的證據。然而基於病人的通報,FDA規定柔沛仿單上的不良反應要加入自殺念頭和行為。   Merck的子公司Organon說它保證柔沛的安全和有效性,正和FDA決定最好的進展方式。而Post-Finasteride症候基金的代表仍未立即聯繫上,FDA不予置評。   經由《路透社》要求公開的法院文件,最早在2009年,根據「內部風險管理」的評估,Merck已知男性服用柔沛,有超過200個憂鬱症的報告,包括自殺念頭。   在Merck的風險分析後兩年,2011年FDA的分析師不同意加上自殺相關的警告,而制定法規的人員最終也和Merck一樣,認為在相同病患的群體中,自殺的數字比期待的低。這樣的決定之後,在服此藥物的人當中,FDA已經接到超過700件自殺和自殺念頭的通報。       編譯來源:Reuters News (2022.06.10)      
+ read more
身材高大的人健康風險高
2022.06.13
身材高大的人健康風險高
根據一個同類型中最大規模的研究,身材高大的人有超過100種健康問題的風險。   研究人員檢視美國25萬位白人、西班牙裔和黑人的男女中,超過1000種的健康狀況。   他們發現身高175公分以上的人有較高的風險:心律不整,靜脈曲張、神經損傷和足潰瘍。   此結果佐證了先前的研究 ─ 高大的身材可能和較大的心律不整或靜脈曲張的風險有關。   為何身材高大的人有較多健康問題?   身高和各種健康狀況的關聯,科學家仍未確定是由於基因或其他因素影響,如:飲食。   一個理論是血液傳送的距離較長,減少了必須維持身體健康的血液流量。   研究人員則認為身體承載的質量越多,對骨骼、肌肉和腳會造成更多的壓力。   然而身材高大的人在一些主要的合併症風險較少,包括冠狀動疾病、心臟病,高血壓和高膽固醇。   主要是男性的數據   在這個研究中,科學家使用一個基因和健康的資料庫,稱「百萬退伍軍人計劃 (VA Million Veteran Program)」,約有28萬美國人的數據。91%的參與者是男性,因為資料庫來源主要是武裝部隊。研究的發現也許適用在和其他群體。   此研究佐證了先前有關身高和心律不整的研究,更發現了身高和健康問題的新關連,包括周邊神經病變、身體四肢如手、臂膀和腳的神經受損。10個英國人中就有一個因此受苦,受損的地方感覺麻木、刺痛,甚至疼痛。   研究主導作者Dr. Sridharan Raghavan說他們一共指認相關於身材高大的100-110個特定的健康狀況,「我們結論成人的一些普通狀況,身高可能是一個未被認知,且無法改變的風險因素。」研究人員並没有量化每個狀況所增加的風險。   一個人的身高由不同因素決定,包括他們的基因,已決定了高或矮。但生活型態有較健康的飲食和健康的背景,也會使兒童比較可能長高。   此研究將發表在《公共圖書館科學:遺傳學(PLOS Genetics)》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22.06.02)      
+ read more
擺脫大流行,群體免疫是不可期待的!
2022.06.10
擺脫大流行,群體免疫是不可期待的!
在大流行初期,「群體免疫」一詞成為熱點新聞,因為它承諾回歸到一個沒有 COVID 的世界。   關於如何實現這一「群體免疫」的目標有兩極化的討論。   有些人主張「佛系防疫」,即讓危險的病毒在人群中肆虐,以達到減少傳播所需的群體免疫門檻。這個方式在英國、巴西已經被評擊並證實不可行。   有人則認為應通過疫苗接種獲得群體免疫。這種想法是說,如果有疫苗且施打足夠的人口,達到群體免疫門檻,就可以抑制病毒傳播,恢復正常生活。   達到的門檻的施打率是多少?70% 或80% ? 這取決於兩個主要因素 — 病毒的傳染性和疫苗的有效性。   簡而言之,病毒的傳染性越強,疫苗的效果越差,你需要接種的人就越多,才能實現群體免疫。   但實際上,這可能一直是個白日夢。隨著時間的演變,在歐美國家,即使我們今天看到疫苗接種率很高,群體免疫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   越來越遙不可及 — 病毒的傳染性增加   隨著大流行的發展,通過疫苗接種的群體免疫越來越遙不可及。事實上,根據我們對目前流行的病毒變體的了解,今天,通過疫苗接種達到群體免疫在估算上是不可能的。   早在 2020 年初,原始病毒株的估計 R0 (基本繁殖數) 為2 到 3。也就是說,感染該病毒的人平均會將其傳播給另外兩到三個人。   如果我們假設我們正在使用一種有效性為 80% 的疫苗,那麼當病毒的原始毒株流行時,我們需要為 60-80% 的人口接種疫苗才能看到流行病的減少。至少在估算上,這並非遙不可及。   然而,在大流行期間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最初的 SARS-CoV-2 病毒被更具傳染性的變種所取代。   目前估計 Delta 的繁殖數量約為 5,而 Omicron 的繁殖數量可能在 20 左右。群體免疫的疫苗施打率門檻估計高達 100-118%。   由於您無法為超過 100% 的人口接種疫苗,您可以看到隨著大流行的發展,依靠疫苗接種來實現群體免疫變得越來越不可能。   那不是全部 - 疫苗的有效性降低   ─ 疫苗不會阻止所有傳播 儘管疫苗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傳播,但它們並不能完全預防。如果我們在計算考慮到這一點,實現群體免疫的挑戰將再次變得更加困難。   ─ 疫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 到群體免疫還必須是長期保持對 COVID 的免疫力。但我們現在知道接種疫苗 自然感染後免疫力會漸漸減弱。   因此,如果免疫力不能持續,即使理論上群體免疫是可能的,也只是暫時的。要維持它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需要定期為全體人口提供加強注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打第2劑、第3劑及第4劑的原因。   ─ 新的病毒變種 然後我們看到了具有躲過人們免疫反應能力的新變種Omicron。新變種免疫原性的任何變化都會使目標變得更遠,從而在更大程度上損害我們實現群體免疫的能力。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費心接種疫苗呢?   雖然通過疫苗接種獲得群體免疫不再是一個實在的主張,但這還是需要加以考慮。   ─ 疫苗保護個人 儘管群體免疫具有吸引力,但 COVID 疫苗接種的主要目的始終是保護個人免受嚴重疾病和死亡,從而避免疾病對人群的影響。因此,儘管對感染的保護作用減弱,但疫苗似乎對嚴重疾病提供了更持久的保護。   ─ 疫苗與其他措施齊頭並進 最好將群體免疫視為不同程度 (gradient) 而不是二元概念。也就是說,即使我們沒有達到群體免疫門檻,接種疫苗的人口比例越大,病毒傳播的難度就越大。   同時,疫苗接種可以與其他行為和環境措施 (如保持身體距離、戴口罩和改善通風) 相結合,以顯著影響病毒在人群中傳播的能力。   因此,接種疫苗現在與以往一樣重要。現在,在冬季開始之際,幾乎沒有 COVID 限制,因此,確保您完全接種疫苗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2.06.02)      
+ read more
男性和女性的最佳運動時間可能不同
2022.06.07
男性和女性的最佳運動時間可能不同
眾所周知,運動對性別的影響不同,尤其是在脂肪方面。但是一天中何時運動有無性別差異,尚不為人所知。 根據美國的一項研究,運動無論何時對您都有好處,但一天中達到最佳效果的時間女性和男性可能會有所不同。   早點還是晚點?   研究顯示,女性早上健身可較有效地減少脂肪和縮小腹部,並可以大大降低血壓。   早上運動的女性中部脂肪平均減少了 10%。相比之下,晚上運動的女性腹部脂肪僅減少了 3%。   雖然這些女性總體上並沒有減輕體重,但她們減少了腹部脂肪,這些脂肪會包裹身體的內部器官,對健康不利。   男性對於早運動還是晚運動並不那麼敏感。   然而,他們在夜間運動時明顯不那麼疲倦,血壓較低,並且從呼出氣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們燃燒更多的脂肪。雖然沒有發現夜間運動的男性體內脂肪較少,但研究作者認為這可能會在更長的時間內發生。   而男性的血壓、「壞」膽固醇水平以及他們燃燒脂肪的能力似乎都更能從夜間運動中受益。   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男性和女性對運動時間的反應如此不同,然而,荷爾蒙、生理時鐘和兩性之間睡眠覺醒週期的差異都可能發生作用。研究人員表示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更多信息。   雖然,運動受益有早晚的性別差異,研究作者Paul Arciero教授說:「運動的最佳時間是你能做到的最佳時間,並將其納入你的日程安排。」   研究如何進行   對 30 名男性和 26 名女性 (年齡在 25 至 55 歲之間) 進行了為期 12 週的研究,並監測了各種健身計劃的效果,其中包括拉伸、短跑、阻力和耐力訓練。   一組在 08:30 之前運動了一個小時,而另一組在晚上 18:00 到 20:00 之間進行了相同的活動。所有參與者都遵循專門設計的膳食計劃,因此食物消耗不會影響結果。   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測試了每個人的血壓和體脂,以及他們在開始和結束時的柔韌性、力量和有氧能力。   所有參加這項研究的人在為期 12 週的試驗中都改善了他們的整體健康狀況和表現,無論他們是在何時運動。   這項研究發表在《生理學前沿》上。       編譯來源:BBC NEWS(2022.06.02)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