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美FDA要求骨鬆藥加註大腿骨骨折警語
2010.11.01
美FDA要求骨鬆藥加註大腿骨骨折警語
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於今年10月中旬發佈警訊,要求用來治療骨質疏鬆的雙磷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s)應於藥品包裝標示及仿單內加註警語--長期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可能會導致罕見的大腿骨骨折。但若該藥物用途不是治療骨質疏鬆,則不需加註此項警語。 雖然目前仍不清楚為何雙磷酸鹽類藥物會引發罕見大腿骨骨折,但許多研究報告指出:罕見大腿骨骨折跟長期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有關,因此FDA認為有必要提醒此項藥物副作用,並要求藥品包裝標示及仿單要加註警語。FDA建議正在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以治療骨質疏鬆的民眾不需停藥,但也提醒民眾,要仔細閱讀藥物仿單,仿單上將列有罕見大腿骨骨折的徵狀,如果民眾有這些症狀,應通知醫生;如果民眾突然髖骨鈍痛或是對藥物有任何疑慮,都應該告知醫師、與醫師討論;如果有任何藥物副作用,應該通報藥物不良反應系統。 台灣女人連線亦提醒民眾,許多研究發現雙磷酸鹽類藥物還有顎骨壞死、肌肉骨骼嚴重疼痛、提高食道癌及心室纖顫風險等副作用,民眾在用藥前應與醫師審慎討論。用藥後若有任何副作用,也應通報藥物不良反應系統(台灣不良反應系統通報專線:02-2396-0100)。 資料來源: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 read more
女性難以從心臟復健中受益
2010.10.29
女性難以從心臟復健中受益
為了預防中風或心臟病的復發,做「心臟復健」(Cardiac rehabilitation)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是在這次加拿大心血管疾病大會(Canadian Cardiovascular Congress)中有學者指出,心臟復健受益最大的族群是女性和老年人,但相較於男性病人和年輕病人,女性和老年人卻較無法進行心臟復健;即使女性進行了心臟復健,通常也已經是處於較嚴重的病況。 發現這個現象的研究總共分析了約6,000位有心血管疾病病人的資料,且也發現心臟復健可以明顯降低病人送急診、住院和死亡的風險,對女性和老人這兩個高風險、但卻很難接觸到的病人來說,是相當有益處的;因此,專家學者也指出,應該要有更多人注意到這兩個族群的病人無法進行心臟復健的原因,並且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困難和阻礙。 對女性病人來說,較難進行心臟復健的原因包括:家庭照顧責任、交通問題、工作責任、缺乏體力、身體狀況不佳、時間限制等。有學者提出以「在家復健」的方式解決現在遇到的困難,一個完整的、嚴格監測的「在家心臟復健計畫」可以解決病人無法進行復健的問題,在家進行心臟復健也可以和在醫院做一樣有效。   資料來源:加拿大心臟與中風基金會(Heart and Stroke Foundation of Canada)    
+ read more
荷爾蒙療法對乳癌的影響大過預期
2010.10.26
荷爾蒙療法對乳癌的影響大過預期
過去曾經有觀察性的研究發現:「復合式荷爾蒙療法」(雌激素與黃體素)會提高乳癌風險,不過這些乳癌多屬於較緩和也較容易治療的類型。但最近一份新的研究卻發現,使用復合式荷爾蒙療法的更年期婦女檢驗出侵襲性乳癌的機率較高,死亡的機率也會增加。這是第一份指出荷爾蒙療法會增加女性死亡率的研究。  研究人員分析的資料來自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而這份研究總共包含16,608位50-79歲的婦女。在11年的追蹤期後發現:使用復合式荷爾蒙療法的婦女罹患侵襲性乳癌的風險比使用安慰劑的婦女高25%、癌細胞擴散至淋巴結的風險高78%、死於乳癌的風險高1倍。 研究人員表示,復合式荷爾蒙療法不但會增加乳癌的風險,還會影響乳房攝影檢查的偵測,進而導致罹癌婦女在被檢查出乳癌時,都已經接近末期了。這樣的研究結果將影響醫師的諮詢內容與醫療建議,在高健康風險的情況下,只有其他方法都已經無法改善病人更年期的不適時,才可考慮使用荷爾蒙療法;而且使用的劑量越少越好,時間越短越好。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
荷爾蒙療法對乳癌的影響大過預期
2010.10.26
荷爾蒙療法對乳癌的影響大過預期
過去曾經有觀察性的研究發現:「復合式荷爾蒙療法」(雌激素與黃體素)會提高乳癌風險,不過這些乳癌多屬於較緩和也較容易治療的類型。但最近一份新的研究卻發現,使用復合式荷爾蒙療法的更年期婦女檢驗出侵襲性乳癌的機率較高,死亡的機率也會增加。這是第一份指出荷爾蒙療法會增加女性死亡率的研究。  研究人員分析的資料來自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而這份研究總共包含16,608位50-79歲的婦女。在11年的追蹤期後發現:使用復合式荷爾蒙療法的婦女罹患侵襲性乳癌的風險比使用安慰劑的婦女高25%、癌細胞擴散至淋巴結的風險高78%、死於乳癌的風險高1倍。 研究人員表示,復合式荷爾蒙療法不但會增加乳癌的風險,還會影響乳房攝影檢查的偵測,進而導致罹癌婦女在被檢查出乳癌時,都已經接近末期了。這樣的研究結果將影響醫師的諮詢內容與醫療建議,在高健康風險的情況下,只有其他方法都已經無法改善病人更年期的不適時,才可考慮使用荷爾蒙療法;而且使用的劑量越少越好,時間越短越好。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
荷爾蒙療法增加腎結石風險
2010.10.21
荷爾蒙療法增加腎結石風險
在50歲之前,男性罹患腎結石的比率較女性高的多;但在更年期之後,男女間有腎結石的比率差距會逐漸縮小,因此,不少專家學者認為雌激素可能有保護作用。但是,最近一份研究發現停經婦女使用雌激素療法(Estrogen therapy)似乎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這份研究的資料取自「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中的兩項大型試驗,一項包括10,739位已切除子宮的停經婦女,研究追蹤了7.1年;另一項則包括16,608位沒有經過子宮切除術的婦女,平均追蹤了5.6年。這兩項研究都採隨機分組的方式,實驗組每天使用定量的荷爾蒙(一項研究使用雌激素,另一項研究使用雌激素加黃體素),對照組則用安慰劑。這兩項研究後來都提早結束了,因為研究者評估使用荷爾蒙對婦女的風險高過益處。 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總共有335位婦女罹患腎結石、對照組則有284位。進一步統計與分析,使用雌激素的婦女罹患腎結石的比例約是萬分之39,使用安慰劑的婦女罹患率是萬分之34,相當於使用荷爾蒙的婦女罹患腎結石的風險是一般婦女的1.2倍。此外,研究也發現雌激素和黃體素(即「荷爾蒙療法」)同時使用也不影響研究結果。 資料來源:內科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少女三成不運動,骨鬆危險群
2010.10.19
少女三成不運動,骨鬆危險群
許多青少年經常飲用含糖飲料不喝牛奶,加上不運動,造成日後的骨質疏鬆。根據國民健康局調查,有3成青少女不運動,5成青少女在過去3天內喝飲料,骨骼健康相當堪虞。 跟據國民健康局分別於民國96年與97年辦理的高中(職)、五專學生與國中學生健康行為調查,分析6,533位高中(職)、五專學生與4,856位國中學生資料發現,在含糖飲料與奶類製品的飲食習慣上,國中學生過去一週幾乎天天有喝含糖飲料的比例為22.7%、天天有吃奶(乳)類製品只有為18.6%,都沒有吃奶類製品的比例為16.9%。 高中(職)、五專學生喝含糖飲料平均每天1次或以上佔36.9%、吃奶類製品平均每天1次或以上只佔16.7%,都沒有吃奶類製品或只有1次的比例將近3成5,顯示國高中生攝取含糖飲料情形比攝取奶類製品多。 女學生平均一周3天內喝含糖飲料的比例高達49.6%,一周內3天沒吃乳製品的比例更高達45.9%,較男學生高出許多。 調查也發現,國中學生過去一週都沒有運動、或運動時間不到10分鐘的比例為7.5%,高中(職)、五專學生則增加到23.2%,尤以女生都不運動者高達31.1%。國中生及高中生運動項目以球類運動為主,分別佔43.4%、33.9%,跑步或健走的比例也不少,這些都是可促進骨質密度增加的負重式運動。所謂負重式運動,是指對抗地心引力或有阻力的運動,如跑步、健走、球類運動、健康操、爬樓梯等。 國民健康局表示,人體骨骼的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而增加,大約在20至30歲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逐漸減少。而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減少的速度會加快。 如果骨質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會增加中老年人發生骨鬆性骨折的機會,造成失能,甚至死亡的風險。 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鬆日,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也指出,青少年時期是骨骼大小與密度不斷增長的關鍵時期。在青少年時期多運動、多吃富含鈣質之食物,如奶類製品、小魚乾等,就可增加骨骼最大量的1成,更降低成人時期以後發生骨鬆性骨折風險的5成。 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也表示,兒童或青少年鈣質攝取不足是全球普遍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含糖飲料對牛奶的替代效應,造成鈣質攝取減少。基金會呼籲家長,多鼓勵青少年子女運動以及攝取含鈣質的食物,才能為青少年存下日後的骨本。 資料來源:台灣立報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