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免費提供避孕藥不會導致女性性氾濫
2014.03.24
免費提供避孕藥不會導致女性性氾濫
  口服避孕藥在1960年發明之後,提供了女性多一種的避孕方式,提高女性的生育自主權,但也有反對避孕藥的一派會爭論說,避孕藥會使女人擺脫懷孕的威脅,而造成更多的性氾濫及性混亂問題。   最近有一項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特別針對此問題進行分析,為瞭解提供女性免費的避孕藥是否會增加性伴侶數目與性行為頻率,這兩個項目是與懷孕與性病傳染具關連性的高風險性行為。研究資料是來自「避孕藥CHOICE計畫」的9,256位為非預期懷孕高風險的女性,年紀在14-45歲之間。過去針對該計畫的研究曾顯示提供免費的避孕方式給女人,則進行非預期懷孕及人工流產的數目會下降。   研究團隊在第六個月與第十二個月時分別詢問參與者在過去一個月內的性伴侶數目與進行性行為的頻率,結果顯示,在研究開始、第六個月與第十二個月,有超過一位以上的男性性伴侶的比例,分別為5.2%、3.5% 與3.3%。有70%的參與者在這一年內的時間性伴侶數目都沒有變化;13-14%數目下降;僅16%數目有增加。在有增加的部分,其中80%是從0個增加至1個。   至於性行為頻率,從研究一開始的一個月4次,上升至第6個月與第12個月都是一個月6次。但是性行為頻率增加,並未提高性病的發生。   研究結論表示,提供免費避孕藥並不代表就會提高女進行高風險性行為的機率,所以避孕藥並不會使女性比較容易發生性行為。       資料來源:Obstetrics & Gynecology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期刊)      
+ read more
女性有糖尿病 中風危險將增高!
2014.03.20
女性有糖尿病 中風危險將增高!
  在過去十年間由於肥胖人口增多、再加上人們活動量過低,糖尿病罹患人數增加一半以上,全球目前已有超過3億人口正受糖尿病所苦。   去年曾有研究提醒60歲以下的女性如果有糖尿病的話,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將會大幅提高,日前又一項由澳洲昆士蘭大學、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及英國劍橋大學所做研究呼應了糖尿病會影響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論點,進一步指出女性的糖尿病也會提高使她們發生中風的危險。   研究對約7千5百萬民眾的資料進行分析,其中有1萬2千位最後發生致命性或非致命性的中風。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同樣都是有糖尿病,且在調整包括年紀及血壓等風險因子後,女性病患發生中風的風險仍比男性病患高出27%。   研究雖未確切知道糖尿病對女性發生中風較易形成威脅的原因為何,但以現存其他研究來看推測可能是肥胖所造成。因為男性得到糖尿病時的BMI值通常都比女性要來得低,而BMI值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之一,所以一旦女性發展出糖尿病接受治療時,她們的心血管風險也會比同是糖尿病患者的男性來得高,不過這都還需要有更深入的研究才會有定論。   資料來源: 刺胳針醫學期刊    
+ read more
女人的性高潮有兩種?!
2014.03.19
女人的性高潮有兩種?!
  過去一直以來科學文獻不斷在爭議是否真正存在兩種不同的女性性高潮,相信有兩種高潮的一派認為,一種是陰道高潮、另一種則是刺激陰蒂所產生,但另一派則堅持兩種是同樣的高潮,差別只在於陰蒂如何被刺激。   近日有兩名科學家就以超音波記錄這兩種高潮是否真有差異,結果證實確有不同。   研究以超音波觀察從外部直接刺激陰蒂以及陰道刺激所產生的反應。結果發現,當從外部刺激陰蒂時,陰蒂的根部並不會受到刺激,但當穿入陰道進行刺激時,整個陰蒂-尿道-陰蒂複合體與陰蒂根部都會受影響,且從靜脈血流速度可以反映出解剖學上的變化。也就是說,女人確實存在有兩種性高潮,研究證實這中間的差異是由於刺激部位的不同所影響。   資料來源:Seriously Science    
+ read more
女女間性行為罕見感染愛滋
2014.03.18
女女間性行為罕見感染愛滋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上週公布一名德州女子疑似經由女女間性行為而感染愛滋,過去雖也曾有相同案例被發現,但由於少見且無法排除其他風險因子,因此,女女間性行為一直很難被確定會發生愛滋傳染。   美國德州這名46歲女子2012年3月賣血賺錢以及賣血後的10天因發燒嘔吐食欲不振等症狀掛急診時,愛滋病毒篩檢都是陰性,不料之後4月再度賣血,被驗出愛滋病毒陽性反應。   據報導,該名女子與另一名43歲女子維持一對一伴侶關係已有6個月,而這名女性伴侶在2008年時被診斷染愛滋,接受兩年的治療後即終止。交往後兩人的性行為沒有任何屏障防護措施,過程使用包括口交、性器接觸及情趣玩具方式,有時候過程中偶爾不小心流血。   遭感染的女子在過去10年間未與異性有過性關係,並排除進行過注射毒品、刺青、針灸、輸血、移植等愛滋病毒HIV的高風險行為,且她和女友身上的愛滋病毒基因相似度高達98%。因此,美國疾病防治中心報告認為極有可能確定就是女女之間的愛滋傳染。   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Michael Saag博士對此回應,當生殖器發生發炎或磨損時,受感染的血液就可能會將病毒傳遞給他人,因此女女間性行為也是有可能會發生愛滋病毒傳遞。加州洛杉磯大學Jeffrey Klausner博士則進一步表示,一旦感染愛滋應該接受治療,否則將可能把病毒傳染給他人,公衛與醫療單位應確保感染者得到有效的診斷與治療。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別花冤枉錢!葡萄糖胺對預防膝關節軟骨退化無效
2014.03.17
別花冤枉錢!葡萄糖胺對預防膝關節軟骨退化無效
  當你發現上下樓梯感到吃力、走或站膝會痛、關節僵硬等,這些可能就是關節炎或關節開始退化的警訊!而現代人也幾乎都有「預防更勝於治療」觀念,當一提到照顧保養關節,大家很快會聯想到曾看過「葡萄糖胺」的相關產品電視廣告,許多知名品牌如:維骨力、固樂沙敏、紐力活等都是在藥局相當熱銷的產品。   但是最近一項美國亞歷桑納大學的研究卻發現,葡萄糖胺對於減緩膝關節軟骨退化並沒有幫助,無法減輕疼痛或改善膝蓋骨髓病變。   研究團隊進行一項雙盲對照試驗,招募201位單膝或雙膝都輕微至中度疼痛的參與者加入試驗,參與者平均52歲、BMI值29kg/m2,超過半數為女性。研究將他們隨機分為每日服用1,500毫克鹽酸鹽葡萄糖胺(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及安慰劑兩組,研究進行六個月,並以核磁共振評估參與者的膝關節軟骨損害程度。最後發現服用葡萄糖胺對減輕軟骨損害沒有幫助,甚至是在使用安慰劑群體身上,骨髓病變才有出現改善情況,反而葡萄糖胺並無相同效果。   不過研究也承認由於膝關節軟骨惡化程度不明顯,因此無法偵測出葡萄糖胺組與安慰劑組兩者的明顯差異,這是研究侷限,未來應該有更長時間或更大的研究繼續深入瞭解。而為何某些人服用了葡萄糖胺後疼痛可以獲得減輕,有評論回應則指出這是由於糖類對這些人可能有止痛效果。     資料來源:關節炎與風濕病醫學期刊(Arthritis & Rheumatology)      
+ read more
小心!果汁跟含糖飲料一樣不健康?!
2014.03.13
小心!果汁跟含糖飲料一樣不健康?!
  你愛喝果汁嗎?是否認為比起含糖飲料,果汁是更為健康的飲品呢?如果對你而言,上述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可得注意囉!近來有不少醫學專家指出:由於含糖量高,果汁其實和汽水、蘇打這類含糖飲料一樣糟糕。   不少人將果汁與果昔視為一個可以替代含糖飲料的健康、低糖選擇,但是來自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的學者Sattar教授與Gill博士反駁這樣的說法。Sattar教授指出,果汁的含糖量與能量稠密度其實與含糖飲料相似,舉例來說:250ml的蘋果汁差不多含有26公克的糖與110大卡的熱量,與同份量的可樂含有26.5公克的糖與105大卡的熱量事實上相去不遠。   一杯果汁所含的糖實際上比一份水果還要來得多,但是,許多水果當中所含的好物質,像是纖維質,卻不會出現在果汁中,即使有,分量也非常稀少。另一方面,雖然果汁含有含糖飲料所沒有的礦物質與維他命,但是,這些營養成分的含量並不足以抵銷過度飲用果汁對新陳代謝系統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過去已有研究指出直接大量攝取水果不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但是,若是大量飲用果汁,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便會增加。兩位學者也經由實驗證實,雖然葡萄汁已被證實富含抗氧化成分,但若體重過重的成年人連續3個月每天飲用500c.c.純葡萄汁,會產生胰島素抵抗與腰圍增大等問題。  因此,他們呼籲英國政府修改一直以來推行的「天天5蔬果」國民健康守則,將果汁從蔬果攝取的方式中排除,因為那會使民眾視果汁為健康的食物,不需要加以限制。同時,他們也力勸食品廠商改進產品的包裝標示,提醒大眾每日飲用果汁應適量,一天最好不要攝取超過150c.c. 的果汁。   資料來源: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