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美研發遙控式女性避孕微晶片
2014.07.28
美研發遙控式女性避孕微晶片
  避孕除了戴保險套、服藥或植入避孕器之外,女性未來將有新的避孕選擇?!美國麻州一家新創公司與麻省理工學院正共同合作研發一款避孕微晶片,這個微小晶片將透過植入女性皮膚,經無線遙控方式達到避孕效果。這款遙控避孕晶片明年將在美國進行臨床前測試,有可能2018年上市。   避孕晶片給藥器大小20公釐見方、厚7公釐,植入上臂、臀部或者腹部皮下,以無線遙控開啟,利用電流暫時融化晶片上的密封膜,每天固定釋出30微克的荷爾蒙levonorgestrel藥劑。若想停止避孕,隨時可利用遙控開關簡單操作即關閉,相較於目前市面上的避孕器要停用時得由醫師操作,這款避孕微晶片對於有在計劃生育的家庭而言相當便利。晶片若每天使用,足夠使用長達16年時間。   開發出這款遙控避孕晶片的MicroCHIPS公司出自麻省理工學院,該公司指出,這項產品的點子來自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茲,研發計畫,也獲得蓋茲基金會出資贊助。未來這款避孕微晶片要面臨的挑戰將是安全性的問題,要如何才能避免在使用者不知情下,被外人遙控開啟或關閉。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目前這款避孕微晶片看似使用方便,但對於微晶片植入女性皮下可使用長達16年之久是否會變質,並對身體產生傷害,以及裝置期間如何確保微晶片維持其效益與安全性等問題,都使台灣女人連線對此產品持質疑與保留的態度,未來的臨床試驗應對相關問題提出證據,以保障女性能在安心且安全的狀態下使用高科技避孕技術。   資料來源:BBC NEWS、Medical News Today    
+ read more
女性須小心!膽固醇過高恐提高乳癌風險
2014.07.24
女性須小心!膽固醇過高恐提高乳癌風險
  過去研究已證實肥胖與乳癌風險升高之間的關連性,而肥胖又會造成高膽固醇問題,因此也有研究推測,膽固醇在肥胖與乳癌中間連結關係的建立,扮演重要角色。   這樣的推測在近日一項於心血管前沿生物學會議所發表的英國研究中得到初步的證實,該研究發現當女性的膽固醇過高,罹患乳癌的風險是一般女性的1.64倍!   這個研究分析英國阿斯頓大學醫學院2000-2013年ACALM研究中,約664,159名女性的資料。在這些女性中,22,938位有高血脂症、9,312位罹患乳癌,研究分析發現,在其中530位得到乳癌的女性,她們體內的膽固醇都過高。   然,由於研究屬回溯性觀察性質,因此有其限制性,未來應朝此方向繼續深入研究,若未來確實建立高膽固醇與乳癌發生之間的相關性,將可進一步將問題轉向瞭解降血脂藥物Statins是否也能降低乳癌風險進行研究。       資料來源:心血管前沿生物學會議(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Biology Meeting)      
+ read more
美國參議院提出庫柏法案  消弭健康研究性別不平等
2014.07.11
美國參議院提出庫柏法案 消弭健康研究性別不平等
  2014年6月美國參議員Cooper提出「研究對象應涵蓋所有人法案」(簡稱庫柏法案),並獲得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醫學院協會、美國婦女團體聯盟及婦女健康研究學會等團體支持。 此一法案之源起乃是來自於婦女健康研究學會(SWHR)拜訪參議院,希望國會能確保女性在醫學研究中有足夠的代表性,此乃因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已經證實,在疾病的表現、藥物機轉上有性別差異,然現今的醫學研究仍是以男性為主,如:心臟病是美國人頭號殺手,但只有3/1的研究是以女性為對象;30%有作性別分析。因此,此一法案要求:   1.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必須確保所有的藥物實驗能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對於男性與女性是安全及有效。   2. 美國健康研究院(NIH)需增加對於雌性動物、組織、細胞基礎研究的贊助與支持,且NIH須追蹤這些基礎研究如何被使用。   3. 要求國會研究中心(GAO)檢視與報告NIH及FDA在醫學研究中關於女性與少數族群的情形。 婦女健康研究學會(SWHR)表示,這個法案將有助於消弭健康研究的性別不平等,他們並積極尋求其他國會議員的連署與支持,希望這個法案可以盡速通過。 事實上,過去已經有很多研究提出,醫學研究缺乏性別觀點及女性受試者,在台灣,台灣女人連線及黃淑英立委在2007年亦要求政府應鼓勵性別差異之健康研究,包括基礎研究,以瞭解各項健康議題的性別差異。     資料來源:Congressman Jim Cooper、SWHR    
+ read more
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就醫的性別差異
2014.07.09
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就醫的性別差異
  慢性病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過去曾有研究發現憂鬱症會影響女性心臟病患接受及遵循醫囑的程度,日前一項加拿大研究則指出,慢性病的病患因心理健康問題而求醫的情形也有性別差異,女性比男性在這方面就醫的比例較高與時間也比較早。   由於慢性病可能會引起憂鬱等心理健康疾病,所以研究團隊想要瞭解哪些慢性病患是會尋求心理健康服務的幫助,以便給予他們最佳的照顧服務。研究使用加拿大社區健康調查(CCHS)與臨床評估科學機構(IICES)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中所定義的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氣喘與慢性肺栓塞疾病,心理疾病則有憂鬱、焦慮、菸癮與婚姻問題。   資料分析的結果發現,在有至少一項慢性病的病患中,女性使用心理健康服務的比例比男性高出10%。若以每三年為一個單位,女性慢性病患因心理疾病問題就醫治療的時間,也比男性病患提早六個月。不過研究提到,他們只是發現這個性別差異的現象存在,並非直接表示女性就是需要被重點注意的目標。   研究目前從這個結果推測認為,與男性相比,對女性來說因心理疾病求醫可能不是有那麼大的心理障礙,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女性的症狀比較嚴重需要儘早治療,或者是男性延遲了就醫治療時間。這些問題都是後續需要繼續追蹤探究的研究方向。       資料來源: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期刊(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      
+ read more
憂鬱症另類療藥「金絲桃」 與西藥出現交互作用
2014.07.07
憂鬱症另類療藥「金絲桃」 與西藥出現交互作用
  聖約翰草(St. John's wort)又稱金絲桃,是一般最常被用來治療情緒相關疾病的草本植物,在歐美國家廣泛被拿來治療憂鬱症,然而最近一項由美國威克森林浸信醫學中心所做的研究卻指出,金絲桃與一般常見的處方藥併服,將引發藥效降低,甚至是沒有效果的交互作用。   為了瞭解金絲桃處方使用與其他藥物併用情形,研究團隊對1993-2010年間全美門診醫療照護調查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結果發現有28%使用金絲桃的案例曾出現嚴重交互作用。這些交互作用的影響包括發生化學物質血清素累積在體內的血清素症候羣;導致降血壓療法藥效降低而發生心臟病;避孕藥無法發揮藥效而非預期懷孕。   一般人會有錯誤的認知,認為草本植物的療法比較天然所以不會有危險,因此,研究提醒醫師應瞭解這些藥物的危險,並在藥物安全性上應與病患有充分的溝通。而金絲桃健康食品的外包裝也應提供注意事項與風險資訊給消費者,且醫師須在開立金絲桃藥物處方之前詳細了解病患使用其他健康食品、維他命、礦物質或草藥情形,避免藥物產生交互作用之不良反應。     資料來源:另類療法與當代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 read more
女性高血壓恐提高牛皮癬風險
2014.07.04
女性高血壓恐提高牛皮癬風險
  牛皮癬是一個常見的慢性皮膚病,會導致皮膚出現紅斑、鱗屑與搔癢等症狀,這個病時好時壞無法根治,往往令病患感到非常困擾,同時也因皮膚外觀的影響,造成病患的人際社交關係可能不佳,而身心受創留下陰影。   過去研究曾發現牛皮癬與糖尿病、心臟病及憂鬱症有關連性,日前又有一項進行超過10年以上的新研究指出,高血壓可能會使女性得到牛皮癬的機率提高!   這項由美國布朗大學針對超過7萬8千位女性所做的研究發現,在這些女性中,有6年以上高血壓病史者,比正常血壓者,罹患牛皮癬的風險增加27%。而在同樣都有高血壓的病患中,有服用β阻斷劑又比沒有服用,牛皮癬的風險提高將近40%。   不過這項研究並未證實牛皮癬、高血壓與治療藥物之間的直接因果關係,再者,參與者都是女性健康照護專業人員,可能生活型態較一般人更重視健康,因此研究表示這個結果無法推論至一般人口或男性身上,這些都是未來研究應進一步探究的重點。   研究最後提醒,正在服用β阻斷劑的高血壓病患目前仍不宜冒然停藥。同時有牛皮癬與高血壓問題的病患應讓醫師知道,醫病雙方應保持連繫以控制病況,而有牛皮癬的患者也需進行高血壓檢查。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協會皮膚科期刊(JAMA Dermat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