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2.12
興趣或「性」趣?傻傻分不清
常常可以聽到女性表示她們為建立、維持友誼而示好的舉止常常被男性誤解為性挑逗;反之,男性也認為自己發出的性邀約信息往往被女性解讀為友誼友好的表現。就竟是不是真有其事?又是哪一方比較容易誤解一性的舉止呢?對此,挪威科技大學心理學系近日發表了它們的研究成果。
這份研究總共有308位異性戀者參與,平均年齡為18~30歲,59%為女性;其中有一半的女性與4成的男性並非單身。研究人員以面談、提問等方式蒐集資料;其所使用的問題與美國2003年所進行的類似研究相仿,如:
你是否遇到過對異性表達友善卻被誤解為對對方有「性趣」的狀況?你是否曾對異性表示「性趣」卻被誤以為在表示友善?若有,這種情形有多常發生?
研究人員分析參與者的回答後發現,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將異性表達友善的舉止誤解為對自己有「性趣」;不過,若女性表現出「性趣」,男性解讀錯誤的機率則非常稀少,而且是否單身並不影響他們察覺女性傳遞「性訊息」的敏感度。
研究者Mons
Bendixen指出:讓人驚訝的是,即便挪威被視為是世界上性別平等、性自由度發展、落實最好的國家之一,但是,我們研究結果竟然仍與美國於2003年的研究發現不謀而合。而美國的平等落實表現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的排序為第20名。
Mons
Bendixen表示,若從演化心理學的觀點來分析此次的研究,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讓人意外。演化心理學關注人類的心智如何隨著時間發展、適應,其中一項該領域學者關注的議題就是不同性別在社會、文化影響下的心理發展。
根據演化心理學的假設:一個男性的後代數量多寡代表著他的生殖健康。而這取決於他能夠讓多少女人懷孕。因此,男性是否能抓住每一個可能發生性關係的機會對於其生殖能力的展現就變得極為重要。
但是對女性而言,能夠同時與不同對象享受性愛的機會相較之下是具週期性且時間短的;伴隨著性愛而來的代價是懷孕、生產及養育後代,這個過程中也喪失了與其他對象繁殖的機會。因此,在面對性事時,女性心理狀態的演化傾向設定較高的擇偶標準、在考慮到發生性行為之前會比男性更須要看到清楚明確的信息。
最後,Mons
Bendixen說明:這樣的研究發現支持演化心理學的假設,且驗證其能夠超越不同文化中的社會性別角色。不過,我們仍可以做出更多努力,教導人們了解、尊重性別之間的差異。同時,這將有助於降低性騷擾事件發生。研究團隊現正針對更年輕的男女、造成性騷擾發生的可能性等,展開下一階段的研究。
資料來源:Evolutionary Psychology
+ read more

2015.02.11
副作用層出不窮?日本政府大規模調查HPV疫苗
日本名古屋有數萬女性接種了子宮頸癌疫苗,但近日許多人懷疑出現副作用,市政府決定展開大規模調查,並要求神奈川縣、鐮倉市等10個市町同時啟動類似調查,規模之大相當罕見。
名古屋至少有7萬人接種了子宮頸癌疫苗,當中約有4至5萬名學生是經當局補助而接種。近日當局收到許多通報,指接種疫苗後出現全身疼痛及麻痺等副作用,更有受影響人士向市政府要求協助,因此名古屋市政府決定向這7萬人寄送問卷,調查副作用的情況。
目前日方並未提及是哪一款子宮頸癌疫苗涉及出現副作用。而厚生勞動省表示,一共收到約2500起副作用報告。(於慶中/綜合外電報導)
(以上原文引自【蘋果日報】)
關於HPV疫苗(俗稱子宮頸癌疫苗)副作用的爭議由來已久,不論是在歐洲、加拿大各地都一直有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消息傳出,使得歐洲議員Michele
Rivasi在2014年時呼籲歐盟會員國停止建議民眾接種HPV疫苗;同時,過去服務於生產HPV疫苗藥廠的醫師也指出其安全性堪慮;日本政府更是自積極推廣施打以來就不斷接獲副作用發生的通報,自2013年6月起,對待HPV疫苗的態度驟變,不再積極推廣。2014年底,新的HPV
9價疫苗通過美國FDA核准上市,但在短短一個月內又爆出疑似於印度進行人體試驗,未告知接種孩童並發生嚴重不良反應之醜聞。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大家,現階段HPV疫苗雖然已通過政府核准上市,在台灣也已有部分縣市實施公費施打,但事實上其有效性與安全性仍不明確,還需要更嚴謹的觀察與驗證,後續的通報系統也應有完善的建置。
+ read more

2015.02.11
親職壓力大不同 繼父憂鬱更嚴重
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型態已愈發多元,包括核心家庭、隔代教養家庭、單親家庭、新移民家庭等等,不同型態的家庭同時也會產生不一樣的親子關係。日前,美國楊百翰大學(BYU)學者所進行的研究發現,當男女同時擔任的親職角色愈多,可能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將愈高,其中尤以身為繼父又擔任多重親職者感受壓力的程度最高。
研究作者之一BYU社工教授Kevin
Shafer表示,過去當我們談到親職與憂鬱症,第一念頭都會想到新手媽媽的產後憂鬱,但事實上繼親家庭的父母所面臨的親職角色也會帶給他們沈重壓力。
研究團隊分析全美超過6,000位病患的資料,發現繼親家庭的雙親通常有三種親職角色,包括面對兩人各自原有的兩個家庭、及兩人後來結合又生小孩的混合家庭。同時需扮演這三種角色的家長比起其他僅擔任一種親職角色者,罹患憂鬱症的風險高出57%。這項風險的上升尤其在那些未與原來家庭的親生子女同住的父親身上更為顯著,研究推測部分原因可能是這些父親由於與新家庭中的孩子相處時間比較多,因而對過去家庭的小孩感到罪惡、虧欠。
Shafer教授表示,在我們的社會中有親職的文化規範,但針對繼親卻完全沒有。這項研究發現並強調兩個重點:男人在需要協助時比較不傾向尋求專業諮商服務;這種混和型態的家庭正愈來愈普遍常見,因此有愈來愈多的雙親須面臨多重親職角色的重擔與壓力。
研究者希望此研究結果能鼓勵更多有此壓力的家長出面尋求幫助;而心理健康領域的專家及醫師也應瞭解到憂鬱症的形式有非常多種,已當家長的病患憂鬱症症狀表現會與非家長者不同。
資料來源:社會工作期刊(Social Work)
+ read more

2015.02.10
綠茶+運動 減脂強身好夥伴
綠茶富含兒茶素,一直被視為是對人體健康有助益的飲品,日前已有研究指出具備抗癌的功效。而根據英國Anglia
Ruskin大學最新的研究發現,配合良好的運動習慣,喝綠茶能夠有效幫助減少人體體脂肪並提升運動效能。
這份研究總共有14位平均年齡為21歲且平日休閒時即有運動習慣的男性參與實驗。研究人員將受試者平分為兩組,一組每天食用一顆無咖啡因綠茶萃取膠囊,另一組則食用安慰劑。同時要求每一位受試者一週完成3次單車運動,每次1個小時,實驗進行長達4週。
研究結果發現,食用綠茶膠囊的受試者比起另一組人多下降了1.63%的體脂肪、脂肪代謝率則增加了25%;同時,他們的運動效能也提升了10.9%,騎單車一小時的平均距離從20.2公里增加到22.4公里。
研究人員強調,為了避免咖啡因可能造成的影響,本次實驗特別選用無咖啡因的綠茶,這也是第一次有研究關注無咖啡因綠茶與減重、運動成效之間的關係。研究主持人Justin
Roberts博士說明,綠茶之所以對人體健康有這麼多益處是因為含有大量的EGCG。EGCG是兒茶素的一種,會因為茶葉發酵而流失。因此,綠茶中的EGCG含量是最高的,反觀紅茶、普洱茶中就沒有ECGC。
Roberts博士表示,本次實驗讓受試者所食用的膠囊內含400mg的EGCG,日常生活飲食若要達到足夠的劑量,一天大約需要飲用6~7杯的綠茶。最後,他建議未來相關的研究應擴大參與者的人數,以獲得更詳盡的資料。
資料來源: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 read more

2015.02.09
家裡東西發霉了會影響健康嗎?
對很多人來說,冬天是又濕又冷的季節,牆壁、衣服、家俱沒有一樣躲的過霉菌的侵襲,不過,我們應該要擔心家裡有霉菌嗎?霉菌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嗎?如果會的話,我們又要怎麼預防家裡的東西發霉呢?
霉菌的孢子通常是經由空氣或附著在物體和人體身上進到屋內,開窗、開門或開空調系統也都是讓孢子進入屋內的管道,衣服、鞋子、寵物更會幫助霉菌的生長;不過霉菌的孢子只有附著在夠潮濕、且有充足養份的地方才會生長,不然通常不會造成任何問題。
美國疾管局(CDC)認為霉菌不一定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但是有些人的確對霉菌較敏感;此外,對有氣喘的人來說,霉菌的存在可能更容易觸發氣喘的症狀。
世界衛生組織(WHO)則認為霉菌會惡化室內的空氣品質,而這可能會影響呼吸系統,因為霉菌、細菌這些微生物會釋出孢子、細胞、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進入室內空氣中;或生成一些可能有害人體的物質,例如:過敏原、黴菌毒素等刺激物,可能會影響敏感體質者。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認為即使沒有過敏,霉菌仍然會使眼睛、肺部、鼻子、皮膚、喉嚨感到不適。霉菌過敏的症狀和對空氣中其他物質過敏的症狀類似,包括:鼻塞、流鼻水、鼻子癢、喉嚨癢、打噴嚏、流眼淚。
英國肺臟基金會(British Lung Foundation)董事長Stephen
Spiro認為某些霉菌的菌種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肺部感染,例如:有些氣喘病患若吸入曲黴(Aspergillus)會引起過敏性支氣管與肺的麴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原本免疫和呼吸系統不好的人,便容易因此不適,若病人有血液方面的疾病,更可能因為吸入霉菌而出現致命的症狀。
雖然已有許多證據顯示室內過度潮濕的環境和呼吸系統健康有關,包括:氣喘、呼吸道感染、咳嗽、打噴嚏、呼吸困難,但是目前有關霉菌與健康的研究還沒有最終的結論。不過,養成良好習慣讓家中沒有霉菌,也可以生活的更沒有疑慮。
美國疾管局和國家環境保護局都建議,如果發現有東西發霉應立即處理。在室內若發現漏水或有水溢出,應盡快修理並弄乾,若能在48小時內使其乾燥,霉菌就不會生長。另外,要預防霉菌生長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室內的濕度,開窗戶或開抽風機讓空氣流通、不要在室內晾衣服等。
若要清除物體表面的霉菌,可以使用清潔劑、肥皂或清水,並在清潔過後立刻將表面擦乾,以免又生成霉菌。布和木頭這類容易被滲透的材質若是發霉則較難根除,即使清除掉了,往後也很容易再生成霉菌;如果已經發霉一段時間,大部分的情況都只剩丟棄一途。
資料來源:Medical News Today(作者:James McIntosh)
+ read more

2015.02.06
智慧型抗癌戰士:兒茶素
根據最近的研究發現,綠茶中含有的一種成分:兒茶素,不僅能抵抗口腔癌,還能在抗癌同時避免健康細胞受損,不同於化療會連同殺死健康細胞。過去已有研究指出兒茶素具有抵抗口腔癌的效果,然而科學家對於抗癌過程一直不甚了解,直到最近才揭開了其中的秘密。
研究者在培養皿上分別繁殖癌細胞與健康細胞,再放入兒茶素,以螢光試劑觀察照片中兩種細胞的變化,拍攝大量照片記錄過程。
食品科學副教授同時也是研究發現者Joshua
Lambert在觀察其中的變化後說明,細胞中有一種蛋白質稱為Sirtuin
3,是抗癌過程的關鍵。Sirtuin
3使細胞的能量製造廠-粒線體-運作,同時是使器官能抗氧化的重要蛋白質。兒茶素對此蛋白質的作用在於抑制癌細胞中的Sirtuin
3蛋白質,使癌細胞中的粒線體受損,其後繼續釋放更多氧分子持續傷害癌細胞直到細胞死亡為止。然而,對於健康的細胞,兒茶素不僅不會抑制Sirtuin
3蛋白質,還會活化它讓細胞有更強的抗氧能力達到預防癌症的效果。
Lambert表示,目前化療藥物的問題在於它不僅針對癌細胞,還會一併殺掉健康細胞。造成這種結果是因為用於化療的藥物是以殺死快速生長的細胞為目標,而生長快速的細胞除了癌細胞外還有人體毛囊的細胞以及大腸細胞等,因此化療一定會產生副作用,但是這些副作用卻沒有在上述實驗中看到。
為了進一步確定兒茶素對人體抗癌的效果,Lambert認為下一個目標應該是觀察動物或者人體中細胞的變化,而不僅是在培養皿上觀察。並且Lambert認為兒茶素的抗癌效果應不僅能抵抗口腔癌,還能作用於其他癌細胞。此篇研究的經費來自美國癌症研究所。
資料來源:Penn Stat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