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7.17
男性避孕的新契機!?
來自維吉尼亞醫學院研究室的分子生物學博士--John
Herr,在生殖研究技術上有了新突破,他和研究團隊發現了精卵結合時的關鍵分子,這項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中,不但擴展對於精卵融合時的分子結構的認識,也更了解是什麼分子干擾了精卵結合,進一步,這項發現極可能引導男性避孕技術的突破。
當精子剛接觸到卵子時,精子攜帶的酵素會協助它穿透卵子,並和其融合,放出酵素的這個過程稱為「頂體反應」,精子的頭部會經由此反應完全轉變,除了重新塑型之外,研究者也發現,有一個來自精子的特殊蛋白質會維持融合處的完整性,這一個在十五年前就被實驗室發現的蛋白質,不像許多蛋白會逐漸遺失,它在精卵結合過程中依然維持在原來的位置
證據顯示,此一蛋白,又稱為ESP1,功用是維持精卵結合處,也就是精子頭部赤道區域的穩定性,赤道區域似乎也在頂體形成的早期形成;ESP1則保存在精子的頭部,也就是在頂體反應後啟動精卵融合的位置,因此ESP1被認為扮演了關鍵性的結構角色。
所有的證據都指向ESP1是精子頭部區域的結構成分,參與和卵子的接合,研究團隊現在則是要釐清他們發現的另一醣分子和ESP1之間的關連,有一說是此醣分子在赤道區域濃縮前會被除去,問題是,為什麼赤道區域在頂體反映後,仍保持完好如初?什麼分子作用造成了此一穩定性?
藉由回答這些問題,研究團隊將可以找到阻止蛋白質作用,甚至可以阻止受孕。Herr表示「我們對於這些蛋白質間的作用仍不完全清楚,也還沒有其對於男性避孕的明確策略,對於分子藥物如何阻礙這些作用,仍處於一個較早期的研究階段,還有更多參予和ESP1作用的蛋白質需要被釐清。」
資料來源:Biology of Reproduction
+ read more

2015.07.16
夏日蟲蟲危機!小心水中寄生蟲!
夏季來臨、學生暑假開始,海洋、沙灘與燦陽經常成為大家計畫出遊時的目標之一,然而這些雖然吸引人,背後卻存在健康風險需要每個人小心在意。上週分享了關於防曬、熱病以及曬傷處理的文章,今天則針對夏季「水」安全提醒大家在享受清涼時也要避免生病。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發現,過去20年以來因泳池及溫泉中的寄生蟲而生病的案例逐年顯著增加。2011至2012年間,這種寄生蟲造成了1,788例病患、95起住院案例以及1位死亡人數。其中一種寄生蟲稱為「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它透過人們戲水、飲水時引發身體不適,包括:痢疾、胃痙攣、噁心、脫水、嘔吐與發燒等,並且是因戲水而生病的案例中最主要的病因。這種寄生蟲可以抵抗用以消毒泳池的氯,換言之,它可以在經常消毒的泳池及溫泉池中持續生存10天以上。此外,有痢疾者進入泳池或溫泉池中也可能會將「隱孢子蟲」透過水傳染給其他人。
因此為避免大家因夏日玩水生病,以下方法可以降低自己以及其他人被傳染的風險:
*
患有痢疾者不與他人共用泳池或溫泉池
*
入池前淋浴
*
避免池水下肚
*
不在池中小便或排便
*
確保孩童規律地如廁
*
不喝自來水,並於飲用罐裝水前確保瓶蓋是密封的
資料來源: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read more

2015.07.16
夏日蟲蟲危機!小心水中寄生蟲!
夏季來臨、學生暑假開始,海洋、沙灘與燦陽經常成為大家計畫出遊時的目標之一,然而這些雖然吸引人,背後卻存在健康風險需要每個人小心在意。上週分享了關於防曬、熱病以及曬傷處理的文章,今天則針對夏季「水」安全提醒大家在享受清涼時也要避免生病。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發現,過去20年以來因泳池及溫泉中的寄生蟲而生病的案例逐年顯著增加。2011至2012年間,這種寄生蟲造成了1,788例病患、95起住院案例以及1位死亡人數。其中一種寄生蟲稱為「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它透過人們戲水、飲水時引發身體不適,包括:痢疾、胃痙攣、噁心、脫水、嘔吐與發燒等,並且是因戲水而生病的案例中最主要的病因。這種寄生蟲可以抵抗用以消毒泳池的氯,換言之,它可以在經常消毒的泳池及溫泉池中持續生存10天以上。此外,有痢疾者進入泳池或溫泉池中也可能會將「隱孢子蟲」透過水傳染給其他人。
因此為避免大家因夏日玩水生病,以下方法可以降低自己以及其他人被傳染的風險:
*
患有痢疾者不與他人共用泳池或溫泉池
*
入池前淋浴
*
避免池水下肚
*
不在池中小便或排便
*
確保孩童規律地如廁
*
不喝自來水,並於飲用罐裝水前確保瓶蓋是密封的
資料來源: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更多夏日健康資訊請見台灣女人健康網【2015夏日專區】
+ read more

2015.07.15
紅斑性狼瘡婦女懷孕比想像中安全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種自我免疫系統的疾病,這個疾病會攻擊皮膚、關節、腎臟、腦部或其他器官的健康組織,過去的研究並不建議有紅斑性狼瘡的女性懷孕,因為對母親和胎兒可能有潛在的風險;不過最近一份研究指出有紅斑性狼瘡的女性,若其紅斑性狼瘡症狀較不活躍的話,通常都能順利懷孕生產,更重要的是這份研究也指出一些會影響懷孕生產的風險因子。
這份名為PROMISE的研究由紐約市特殊專科手術醫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的研究團隊所負責,研究為期超過十年且橫跨美國和加拿大八個醫療中心,總共有385位懷孕婦女參與研究,這些婦女在懷孕的前12週就加入研究,而且當時她們的紅斑性狼瘡都屬於輕度到中度的狀況且較穩定。
研究結果發現81%的婦女懷孕生產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併發症,10%胎兒出現體重過輕,9%的早產發生,5%的流產發生。此外,研究也發現大部分併發症的發生和下列的風險因子有相關性:
*
血液中有抗磷脂抗體(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
有高血壓
*
低血小板記數(Platelet count)
*
整體功能評估量表(global assessment score)的分數高於1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婦女懷孕時紅斑性狼瘡並不活躍的話,那麼大多可以預見一個好的懷孕結果;這份研究將會是醫師在分析懷孕風險時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5.07.14
EULAR提指引 幫助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健康懷孕
自體免疫疾病指的是人體內免疫系統攻擊自身正常細胞的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SLE)、抗磷脂症候群(APS)皆屬此類疾病,前者影響到患者的腦、神經系統、心、肝、腎、皮膚、關節等,主要患者是女性(女性患者的數量約為男性的10倍),常發生在20歳和30歲之間;後者的主要症狀則有動脈或靜脈的血栓、血小板減少、懷孕期間時的高血壓、自發性流產、早產或胎死腹中等。一般認為患有此兩種病帳的婦女,少孕和懷孕的併發症會增加。
歐洲抗風濕性關節炎聯盟(EULAR)在2015年的年會中,對患有SLE和APS的婦女,依其家庭計劃、生育、懷孕和更年期等健康問題,提供重要的指南。
EULAR建議SLE或APS的婦女在準備懷孕時,應接受醫生的諮商,衡量病情的進展、血清資料、高血壓和用藥(重點放在奎寧,也是治療SLE的方法之一);並且考慮如何保存生育能力,協助生育。
EULAR的建議包括:
*
SLE和APS的婦女,基於她們的病情和血栓的風險,應考慮節育的方法,特別是有APS
的抗體時。
*
在使用alkylating
agent(一種治療SLE的抗癌藥物)前,應考慮人造的GnRH(可促進卵子的成長),以保存生育的能力。
*
協助生育的技術,在病情穩定或潛伏期時,可安全使用,但仍必須考慮預防血栓或突發症狀的方法。
*
病情的發展、血清的標誌(可找出血清的抗體,確認感染)和腎功能的指標皆可用來監控懷孕時突發的症狀和不良的反應。
另外,瑞典從人口註冊資料中,檢視SLE患者在懷孕及相關併發症時(妊娠高血壓),對心臓血管的影響,也在EULAR年會上提出報告。在3232個患有SLE的婦女中,發現從未有過生育經驗者,其心臟血管症狀發生的機率最高;而懷孕或併發症,並不會促使心臟血管症狀的增加。
資料來源:歐洲抗風濕性關節炎聯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
+ read more

2015.07.13
壯陽藥到底會不會讓你得皮膚癌?
為了使性生活更美滿,不少男性會服用壯陽藥解決勃起功能不全的問題,目前市面上有三種壯陽藥(PDE5
抑制劑),分別是大家所熟知的「藍色小藥丸」威而鋼(Viagra)、犀利士(Cialis)和樂威壯(Levitra);其副作用是會讓血壓下降,因此不可以和降血壓的藥物一起服用。
除了影響血壓之外,近年來的醫學報告則指出服用壯陽藥的更大隱憂。2014年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PDE5抑制劑會增加得皮膚癌的風險,且被解釋為會刺激癌細胞的成長。不過,今(2015)年瑞典和紐約的研究團隊在美國醫學協會的期刊(JAMA)上所發表的報告則有不同的結論。
在新的研究報告中,研究對象的數目是哈佛大學所做之研究的30倍。在2006年到2012年間,20,000名瑞典男子中有4,065人得皮膚癌;有2,148人服用PDE5抑制劑,其中有435人得皮膚癌。
雖然只拿過一次PDE5
抑制劑處方的男子,得皮膚癌的風險增加了20%;但是拿多次處方的人,其風險則不明顯。PDE5抑制劑的劑量增加,卻沒有更嚴重的反應,所以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令人質疑。學者表示,和PDE5抑制劑唯一相關的是早期、表面的皮膚癌,晚期的皮膚癌或其他不同類型的皮膚癌則無相關性。
同時也有學者根據調查數據推論,服用PDE5抑制劑的瑞典男子多有較高的收入,這些人買得起昂貴的壯陽藥,自然也有較多的假期做日光浴;另一個特質是多有較高的教育程度,因此對健康較注意,皮膚長痣也多會找醫生治療,導致診斷出皮膚癌的人數也較多。
最後,研究團隊表示,適當的服用PDE5抑制劑,有其效益,可增加男子性生活的品質。而引起皮膚癌最重要的原因,仍然是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所以防止紫外線的暴露,仍然是預防皮膚癌的基本。醫生可繼續審查男子皮膚癌的風險,但不必把服用PDE5抑制劑列為審查的指標之一。
資料來源:JAM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