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首例!男子死於陰莖增大及增長手術!
2017.08.04
首例!男子死於陰莖增大及增長手術!
最近於瑞士發生了因為陰莖增大術而死亡的首例,一位健康的30歲瑞士男性希望將腹部脂肪轉移至陰莖,來增加陰莖的直徑及長度。   《鑑識科學期刊》指出,整形醫師先對男子進行陰莖增長術(elongation),亦即先做一個切口將陰莖基部的韌帶鬆開,接著再進行增大術—將2盎司(fluid ounces)的脂肪細胞注入陰莖。不過,在注入完畢前,該位男士的心跳便開始加快,含氧量及血壓也降低,最後心臟病發。醫師們對男子進行CPR急救程序,並隨即將之送至急診,但男子在不到2小時內就宣告不治。   根據過去的經驗,陰莖增長術及增大術被認為是安全且簡單的手術,但是兩項手術同時進行會增加併發症的風險。報告指出,男子有輕微的氣喘,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病史,其死因是脂肪栓塞,亦即脂肪組織經過血液輸送而在肺部及其他部位的血管中產生阻塞,導致呼吸衰竭。   泌尿外科醫師Tobias Kohler提醒,這起案例是陰莖手術最糟的結果,手術還可能導致其他後果,如陰莖畸形、永久性勃起障礙。Tobias醫師認為陰莖手術不僅完全沒有效果還會帶來傷害。此外,性健康顧問Kevan Wylie指出,過去有研究追蹤受術男性並發現結果並不理想,這些結果包括留疤、有腫塊及感染等。   NHS認為還在實驗階段的「生物可分解的管狀物(tube-like biodegradable frame)含有組織細胞的管狀物,用陰莖的皮膚包覆此器材使陰莖增大」的效果可能比注入脂肪來得好,Wylie說明原因在於所注入的脂肪經過一段時間後身體會進行吸收,使陰莖回到原來的大小。   Wylie補充,增大術平均可以增加2公分的陰莖長度,但不會改變勃起後的長度。並且經過增長術後,因為陰莖基部的韌帶被鬆開,未來勃起的「挺」度會降低,而很多受術男性其實並不喜歡挺度消失。   編譯來源:The Daily Mail(2017.07.31)、NHS Choice      
+ read more
減重之戰—為何男人比女人容易?
2017.08.04
減重之戰—為何男人比女人容易?
減重非奇蹟,是一項漸進的過程,需要下決心,持續的努力。而且必須了解每個人對於同樣的運動或固定的減重計劃反應皆不同。每個人的新陳代謝,基因組合,身體狀況,甚至性別決定其能否輕易達成減重的速度。   長久以來,認為男性比女性容易甩肉,是真的嗎?原因為何?   簡單來說,主因之一是男女身體的大小。男性有較多的肌肉和非脂肪組織,脂肪和肌肉的比例較女性少。多肌肉,少脂肪,比較容易消耗熱量。而女性一般脂肪組織多於肌肉,其脂肪比例比男性至少多出6-11%。這是男女減重難易的大異其趣的起點。   與女性相比,男性也可以更容易地建立肌肉,這和睾丸素有關。睾丸素是一種強大的男性荷爾蒙,它使男性的代謝率比女性高,且合成男性瘦肌肉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女性如果要減重瘦身,就必須多流些汗?不見得!平衡組合的心肺運動和承重的運動,常使身體變得幾近完美。可是必須要記住,均衡的飮食也很重要的。減重或維持體重,需要兼顧飲食均衡和足夠熱量的消耗。如果飲食習慣不佳或睡眠不足,是不可能減掉一寸或一磅的。   編譯來源:NDTV  Smart Cooky 2017.07.21    
+ read more
柳橙汁跟漢堡不配?
2017.08.03
柳橙汁跟漢堡不配?
脂肪氧化能夠啟動脂肪分子分解,為人們提供長時間的精力來源,然而飲食的內容卻可能影響脂肪氧化過程。一項新的研究宣稱,柳橙汁搭配漢堡,會讓人感到更加疲憊,而且容易發胖。研究人員發現,食用蛋白質餐點搭配含糖飲料會使脂肪氧化率降低8%。   研究團隊招募了27位成年人,13位男性和14位女性,都擁有健康的體重,平均年齡為23歲。參與者進行了兩次24小時的研究訪問,第一次訪問時,在整夜未進食的狀態下,接受兩餐含15%蛋白質的餐點(早餐和午餐);第二次訪問時,在整夜未進食的狀態下,他們吃了兩餐含30%蛋白質的餐點。在第二次訪問中,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並以相同比例增加蛋白質成分。每一餐都以相同的食物製成的,皆含有17g的脂肪和500卡路里。在每次訪問時,參與者的其中一餐會搭配加糖的飲料,另一餐則飲用不含糖的飲料。   訪問期間,參與者被安置在有熱量計的室內,測量他們的活動、氧氣、二氧化碳、體溫和血壓,以了解每個人消耗多少能量,代表飲食變化影響能量消耗和營養素在體內的處理方式,研究人員從中判斷參與者每分鐘燃燒多少克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   研究發現含糖飲料會降低人們燃燒脂肪的能力。如果當參與者吃了含有15%蛋白質餐點並搭配含糖飲料,其脂肪氧化平均會降低7.2g;若含糖飲料搭配30%的蛋白質餐點,其脂肪氧化則平均會降低12.6g。   研究的主要作者Shanon Casperson博士表示,含糖飲料所提供之額外熱量約三分之一未被消耗,致使脂肪代謝減少,降低的代謝率可能會使身體儲存更多的脂肪。在攝取方面,由飲料而來的額外能量並沒有讓人們感覺更滿足。在消耗方面,額外的熱量並未被消耗,且脂肪氧化也減少。這個結果讓我們更加理解加糖飲料在體重增加和肥胖中潛在的角色。   該研究還發現,參與者在食用與含糖飲料搭配的餐點後約4小時,會渴望食用具有原始風味及鹹味的食物。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可能受限於飲食變化僅在短時間內被測量,並且參與研究者都是年輕且擁有健康體重的成年,將研究升級至更長時間的飲食變化時,必須謹慎使用研究數據。     編譯來源:BMC Nutrition201707、Daily Mail20170721、Medical News Today20170724    
+ read more
不要再說女生月經來時會變笨!
2017.08.02
不要再說女生月經來時會變笨!
過去研究認為,經期的荷爾蒙變化同時對生理、情緒及認知有影響,但是最近一份研究並不支持這樣的結論。   這篇研究發表於Frontiers in Behavioural Neuroscience,其分析樣本並不大-只有88位女性,但仍是目前此研究主題中樣本數最多的研究。研究團隊分析女性兩個月經週期中,雌激素、黃體素及睪丸素濃度的變動與認知功能測驗結果的關係。   研究發現,在第一個月經週期,用來做決定及理性思考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與黃體素的濃度有關,但這樣的現象並未發生在第二個月經週期中。而另外兩個荷爾蒙都沒有這樣的關聯。這顯示女性的認知功能與荷爾蒙濃度無關。   不過,Brigitte Leeners相信可能有些人對荷爾蒙變化特別敏感,這些人可能並未納入其研究被分析。此份研究也沒有紀錄參與者的情緒變化,因此無法說明月經是否會如過去研究所認為的會影響女性的情緒記憶(emotional memory)。可以確定的是,女性認知功能受到荷爾蒙變化的影響不是非常小或難以發現就是不存在。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7.7.24)、Frontiers in Behavioural Neuroscience(2017.7.4)        
+ read more
母乳哺育重要,但也要懂得斷奶!
2017.08.01
母乳哺育重要,但也要懂得斷奶!
政府積極推動母乳哺育,告訴媽媽如何餵母乳,但卻沒有教媽媽如何斷奶,這是不負責任的態度。斷奶需要時間,特別是長時間哺餵母乳的情況。   以下的策略可以幫助母親和她的寶寶調整餵養方式,並且緩解過渡期可能有的壓力或不適。   一、知道什麼時候停止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嬰兒在其生命的頭6個月內完全由母乳哺育,6個月左右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之後,母乳哺育可以持續1年,持續時間長度隨著母嬰需求而定。但是,是否停止母乳哺育主要決定在媽媽,若還未準備好停止就不需要停止;若因為疼痛、乳房膨脹、或擔心嬰兒沒有足夠的奶或其他個人的因素而想停止,則可選擇不需要再繼續。媽媽不要因為社會的壓力或其他人的期待而持續母乳哺育。   二、確保營養充足 媽媽在嬰兒小於1歲時選擇斷奶,應用配方奶或其他母乳來代替。6個月以上的嬰兒雖然可以食用適合其年齡的固體食物,但仍然需要配方奶、配方豆奶或母乳來維持足夠的營養如蛋白質、鐵等。此外,對1歲以下的兒童不建議給予牛奶、豆奶或其他類似產品。如果擔心嬰兒營養不夠,父母可以諮詢兒科醫生適合嬰兒的營養水準。   三、消除壓力 有一些嬰兒很容易斷奶,有些會抗議。為可能面臨的困難做準備可以讓斷奶過程更容易,並且慢慢地調整也有助於避免母親和寶寶的壓力。 媽媽可以嘗試選擇一個沒有重大壓力的時間,例如避開工作進度的的最後期限或於休假時進行。如果可能,可以多花時間陪伴嬰兒以減緩他們嘗試斷奶的焦慮或緊張。父母應有心理準備斷奶可能會需要幾星期的時間,若父母希望嬰兒能在某個特定時期前斷奶更需要提早準備。   四、夜間斷奶 當嬰兒在6個月至1歲之間,大多數在夜間餵養的頻率較低。這個過程稱為夜間斷奶,可以讓母親獲得充分的休息,可能有助於媽媽將母乳哺育的時間拉長。   五、慢慢減少母乳哺育 一次就斷奶是誘人的,但這樣做可能會導致母親乳腺阻塞、乳頭疼痛和母嬰心情低落。更有效地的策略是在幾週內緩慢地減少母乳哺育。   從嬰兒吃得最少或是其他比較不重要的時候開始,並在停止下一次餵食之前,給嬰兒幾天的時間進行調適應。重複這樣過程慢慢地減少每次哺餵母乳的頻率直到最後。   斷奶最後階段,通常是清晨或晚間的哺育,往往是最難的。婦女應該讓寶寶和自己有足夠的時間適應。有些媽媽會選擇持續這個階段幾個月。   六、使用擠奶器 母乳產量與嬰兒喝多少或媽媽擠乳的頻率有關,母乳量會隨著嬰兒的需求降低而逐漸變少,但是許多媽媽在這段時間飽受腫脹和乳腺阻塞的不適。   為了減輕不適,媽媽可以嘗試一次擠出少量母乳。大約擠乳2-3分鐘,或直到任何疼痛消失為止。這些母乳可以提供給需要在下一個哺餵時間喝母乳的嬰兒,這將有助於快速地降低媽媽的母乳供應。   七、處理乳房腫脹/乳腺阻塞問題 如果第六個方法沒有幫助,其他減緩不適的方法有: * 在乳房上敷高麗菜葉,以冷水洗過的葉子其冰涼感可能有助於減緩腫脹。 * 服用非類固醇止痛藥(NSAID)以止痛 * 哺育前熱敷乳房或泡熱水 * 哺育後冷敷乳房,如使用冰袋 * 與醫生討論服用避孕藥。有些婦女發現服用避孕藥可以減少母乳進而減緩斷奶的不適。 * 按摩乳房以減少乳腺阻塞的風險。 * 穿有支持性的胸罩,並避免穿緊身衣,過緊或束縛可能導致乳房發炎。   八、能辨別需就醫的情況 需要就醫的情況主要為乳房感染及嬰兒營養不良,若出現以下情形應盡速就醫: * 媽媽發燒 * 乳房腫脹、發紅且有灼熱感 * 綠色或有異味的液體從乳房流出 * 媽媽有憂鬱的症狀 * 媽媽難以與嬰兒親密 * 嬰兒尿布少有液體或固體排泄物 * 嬰兒睡眠作息劇烈變化並持續了2周以上   九、安撫嬰兒 母乳除了是嬰兒的營養來源外,也在嬰兒焦慮或害怕時提供了安撫。斷奶期間安撫嬰兒的策略包括: * 與嬰兒保持皮膚與皮膚的接觸 * 提供奶嘴 * 透過玩、唱歌或散步分散嬰兒注意力 * 抱著嬰兒輕搖 * 嬰兒長牙的話,可提供他們冰凍過的固齒器(teething ring)減緩長牙不適 * 創造新的睡前儀式,幫助寶寶睡著   若父親或家人幫忙安慰嬰兒可以大大減輕母親和嬰兒的壓力。   父母應該耐心地讓嬰兒斷奶。嬰兒可能會暫時退化到早期發展階段,或者比平常更焦慮或緊張,這些現象會在幾星期後有所改善。 女人連線表示,斷奶看似是母親的事,但父親在安撫嬰兒部分也有重要的角色。分擔母親的辛苦及給予嬰兒安全感,是斷奶重要的一環。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07.21        
+ read more
冷藏卵子?還是卵巢?
2017.07.31
冷藏卵子?還是卵巢?
最新一項研究提出,婦女可以考慮冷藏卵巢,取代泠藏卵子,來保存生育能力。這項研究檢視了1999至2016年10月間每一個冷藏卵巢組織的案例。   目前選擇冷藏卵子,花費約在一萬美元上下,且必須到人工受孕的診所。若過了更年期則必需接受荷爾蒙治療,才能有自己的卵子生孩子。   Oktay博士指出冷藏卵巢比冷藏卵子更好。冷藏的卵巢組織,再放入女性身體後,其未成熟的卵泡會發展為成熟的卵子。這會啓動她每月的月經,釋放雌激素(主要女性荷爾蒙)。其潛在的發展,可以讓健康的女性延後生育、反轉更年期、恢復生育能力,不需經過人工受孕的治療,可以自然懷孕。   英國第一個將卵巢取出冷藏的患者,九歲時因得了罕見的血液疾病接受化療。長大後,重新植入冷藏的卵巢,去年十月生下一個男孩。   研究發現40歲以下的女性,有309位冷藏卵巢組織後,生了84個孩子,且有8位超過兩個孩子。有2/3的婦女恢復生育能力或反轉更年期。其中約2/3能自然受孕,約1/3仍需要人工受孕。   這項研究報告也指出,案例中卵巢組織平均只冷藏兩年多,如果年紀較大,容易失敗。而其收集的資料中有其限制,一方面在美國不能比較冷藏卵和卵巢的懷孕機率,因為缺少全國性的統計數字;另一方面,很多失敗的案例可能沒有很確實的呈現在各個診所提出的資料裏。   研究主持人Pacheco博士和Oktay博士指出,這二十年來,移植冷藏卵巢組織,雖然臨床上有進展,但仍停留在實驗性的範圍。根據最近的研究,這項手術應該可以成為維持生育能力的可行選項。   現今冷藏卵巢組織的長期影響仍屬未知,而冷藏卵子已經很普遍,且是確認的技術。將來還是需要更多機構來做研究,以更嚴𧫴的方法,做更廣泛的案例來調查冷藏卵巢的有效性。   倫敦大學生育健康的婦科專家,Melanie Davies博士則以為婦女雖然可以考慮使用冷藏卵巢的技術,延後生孩子的時間,來保存生育能力,但仍需要有去了解已有的資訊,才能做明智的選擇。     編譯來源:Reproductive Sciences201707、Daily Mail20170713、Medical News Today20170717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