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7.31
吃避孕藥會影響你的大腦!
全球有1.5億女性在使用口服避孕藥,但對於此藥如何影響女性健康仍所知有限。去年10月一本書討論了避孕藥可能左右大腦進而影響情緒與記憶等,最近渥太華心理學院的研究發現,口服避孕藥影響大腦結構與功能。
研究作者N.
Ismail表示,數以百萬計的婦女一直在服用口服避孕藥,但是人們還不甚了解口服避孕藥中的合成荷爾蒙是否對行為和神經生理學有影響,特別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青春期。
研究團隊比較了青春期或成年後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與沒有服藥的女性,了解她們在壓力反應及腦結構和功能方面是否存在差異。
他們發現了什麼?
研究發現,服用口服避孕藥的人與沒有服用的人在大腦結構和功能上存在差異。
首先,當大腦處理負面刺激如槍枝、車禍照片等時,口服避孕藥和增加前額葉皮質的活動有關。
其次,當有社交壓力時,在青春期開始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的壓力反應較遲鈍,也就是說,與成年後開始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相比,她們對壓力的反應不大。
再者,相較於成年後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在青春期開始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在大腦處理中性圖像時,也會有不同的大腦活動。
總之,服用口服避孕藥與負責記憶和情緒的大腦區域的重大結構變化有關,而且它還會改變壓力反應。
Ismail說:「我們的發現對女性健康提供了重要見解,使人們認識到服口服避孕藥的潛在影響。」
研究也呈現了一種神經機制,解釋為什麼某些婦女在使用口服避孕藥後會出現與情緒有關的失調如抑鬱。一些婦女在服用口服避孕藥期間抱怨抑鬱症狀。如果女性遇到這些症狀,需要意識到這一點並諮詢醫生。
研究不是要讓女性擔心或勸阻她們不要服用口服避孕藥,只想向她們提供建議,以便她們在需要時可以做出明智的決定。
要充分了解口服避孕藥對婦女健康的影響,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編譯來源:
* Eureklaert(2020.07.28)
* Rupali Sharma et al. _Use of the birth control pill affects stress
reactivity and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_. Hormones and Behavior
Vol 124, August 202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7.30
男人的惡作劇反造就了美國第一位女市長!
1887年美國出現了首位女市長Susanna Madora
Salter,契機是當時的男性為了惡作劇而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提名她擔任公職。最後,雖然有種種困難,她還是贏了選舉!
Salter出生於1860年在俄亥俄州拉米拉的一個嚴格的基督教新教「貴格會」家族(Quaker),人們普遍認為她是第一批當選美國任何政治職位的女性之一。她20歲就讀於堪薩斯州農業大學,但由於病重她被迫在畢業前6週退學。
Salter在大學遇到了她未來的丈夫Lewis
Salter,他們於1880年結婚,並在德克薩斯州建立家庭。她總共生了9個孩子,並成為當地「婦女基督教節制會」的主管。這對夫婦移居後不久,她的父母也移居到同一鄉鎮。1885年,她的父親當選為新成立的鎮的第一任市長。他的女婿Lewis當選為第一位市書記
當時僅有居住在頭等、二等或三等城市的婦女才有權在美國投票。Salter夫婦所住的城市屬於第三等,因此婦女有資格投票。
婦女基督教節制會在1887年將執行堪薩斯州「禁酒法」作為其主要議題,並共同提名了一些可能的候選人。節制會還強調一個事實─婦女已經被允許在政治上有發言權。但當地人口不太接受這個事實。
一群約20名的男性對女性參政的想法感到不滿,因此,他們決定對婦女進行殘酷的惡作劇。他們向婦女基督教節制會提名Salter加入市長候選人名單。他們認為沒有男人會投票給女性。
但是,就是那時候創造了歷史!
惡作劇的目的是侮辱婦女基督教節制會,並阻卻任何婦女未來參與政治的可能。Salter在選舉日發現了這個惡作劇,當時當地的共和黨主席派了一群代表到她家,看看她是否真的在競選公職。有人問她是否願意當市長,她回答說是,因此,共和黨同意投票支持Salter,她於是獲得了婦女基督教節制會和共和黨的選票。最後,她贏得了60%以上的選票,成為美國第一位女市長。
Salter引起了媒體注意,這些媒體經常報導市政會議及詢問居民對女市長的想法。據報導有人表示在她的一年任期內相對平穩。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7.2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7.29
停經後體重增加有多少是因為藥物?
許多高血壓、糖尿病和抑鬱症的藥物會導致體重意外增加。不幸的是,普遍超重或肥胖的停經婦女,更有可能在更年期由於這些各種健康問題而接受這些藥物的治療。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更年期使用抗抑鬱藥、降血壓藥物β受體阻滯劑(如「優心」、「心全」)和胰島素是造成此時女性的體重增加的部分原因。
研究人員建議,在為停經婦女開各種藥時,醫師必須提高警覺。具體而言,醫師需要確定各種藥品是否絕對必要、是否有替代選擇以及是否已經以能夠帶來效果的最低劑量開立處方藥。
研究如何進行
這項新研究利用「婦女健康倡議」(Women's Health
Initiative)研究的資料,量化增加體重的藥物與停經婦女3年間體重變化之間的關聯程度。
研究團隊在一開始和3年後測量了停經婦女BMI(身體質量指數)和腰圍,並用處方藥清單進行交叉核對,這些處方藥包括抗抑鬱藥、β受體阻滯劑、胰島素和/或糖皮質激素。
結果發現,與未服用這些藥物的女性相比,服用至少一種會增加體重的藥物與BMI和腰圍的增加較多有關。這兩種測量均隨處方藥物的增加而增加。那些服用抗抑鬱藥或胰島素,或同時服用抗抑鬱藥和β-受體阻滯劑的人,與非服用者相比,BMI增加最顯著。
北美更年期學會醫療主任S.
Faubion說:「這項研究強調肥胖對健康的嚴重不良影響,以及中年婦女使用抗抑鬱藥、降血壓藥和胰島素等藥物與體重增加之間的關聯。除了應確保合理及在能夠帶來效果的最低劑量來使用這些藥物外,應強調可以減輕這些不良影響的策略,如飲食品質、運動量及睡眠的品質與持續時間等。」。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7.1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7.28
什麼樣的工作最傷膝蓋?
因膝蓋關節炎所需的關節置換手術越來越普遍,人們想知道除了跑、下樓梯等,究竟哪些工作最會導致傷害。
根據涵蓋100萬的工人的71個研究做的分析,風險最大的職業有農業、建築、採礦、服務業和料理家務;工作需要過度的跪、蹲、站立高舉和爬樓梯都會增加風險。
澳洲悉尼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及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
*
木匠、砌磚工以及地板安裝工人膝蓋關節炎的風險是久坐工作者的3倍;
*
農人的膝蓋關節炎的風險多達64%,比營造商和建築工人的63%稍微高些;
*
料理家務的人也承載著風險,而無薪家務勞動者面對的風險則多了93%;
*
有些職業對膝蓋的負荷較少。研究發現商界、林業、捕漁、機械工、水電工、技術人員和郵差膝蓋關節炎的風險在統計上不明顯。
悉尼大學的資深研究員Dr.David
Hunter指出,膝蓋關節炎是全球失業和失能的首要原因,所以預防職災很重要。
根據紐約骨科外科醫師,關節炎發生的開始是軟骨衰退,骨頭相接觸,引起疼痛和腫脹,限制功能,因而影響生活作息。大部分的時候原因不明,也可能是因為受傷。
紐約市Lenox Hill醫院的Dr. J.
Schildhorn指出:「關節炎有基因的關係,也有生活型態之故。最大風險因素是過重或肥胖。各階層的人皆有關節炎的案例。」。
膝蓋關節炎是老化的疾病,人們壽命越長,難怪越來越多受苦,關節置換手術的數目也大增。但沒有奇蹟般的痊癒。
軟骨沒有真正再生的能力,使得關節炎難以治療。最好的辦法是,營養的飲食、注意體重。伸展和瑜珈類的運動,幇助關節更有彈性。
治療包括止痛藥、物理或行為療法,若無效,則要膝蓋置換手術。
膝蓋關節炎是機械式的磨損,有些人的軟骨比其他人更有彈性。如果軟骨很軟且薄,任何治療都沒有辦法,和生活型態或工作完全沒有關係。雇主可以做的是,協助提供物理治療,教導員工工作如何減低對膝蓋的壓力,會有幫助。
研究發表在《關節照謢和研究》期刊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0.07.1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7.27
結婚後三分鐘離婚,因為他叫她這個
科威特當地媒體報導說,一對夫婦結婚後僅三分鐘就離婚了。
是這樣的,新娘在結婚禮的幾分鐘後,在要離開法院的儀式上絆倒了。她的新丈夫在來賓面前數落她是「愚蠢」。這名婦女非常生氣,她要求法官立即解除婚姻並將他們離婚。Q8新聞報導說,法官同意了新娘的要求,並在同一家法院同意他們離婚。據報導,這對夫妻維持3分鐘的婚姻是有史以來最短的一個。
許網友把這事件貼文在社交平台上,祝賀這位前新娘的勇敢,並寫道,如果新婚丈夫說她們是「愚蠢」或以任何形式或事情嘲笑他們,尤其是在婚禮嘉賓的前面,他們也會這樣做。沒錯,如果他在結婚三分鐘後就有這樣的舉動,那將是一個巨大的危險信號。當下就地解散是正確的作法!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7.2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07.26
每上升1℃武漢肺炎死亡率下降15%,引發第二波冬季大流...
科學家警告今年夏天新冠病毒疫情減緩,但是今年冬天第二波COVID-19的流行是一大隱憂,因為在溫暖的月份,這種病毒活動力原本就較輕,因此,可能只是一種暫時的緩解。
追蹤大流行的全球科學家發現,溫度升高1℃與冠狀病毒導致的死亡人數下降15%有關。
由此看來,夏季將應該是趕走病毒的「機會之窗」。
但是,研究主持人流行病學家Tim
Spector教授說,這對英國來說是一個
「特別的擔憂」,因為疫情已經在減緩,下降速度在7月初停止了。現在,
每天大約仍有2,000例病例在發生,而且夏末已經臨近。如果這些趨勢持續下去,這將令人擔憂。
再過一個月,天氣將開始變冷。科學家反覆警告過,由於冠狀病毒仍在傳播,寒冷的天氣又有危險,因為在冬季,許多其他病毒(例如感冒和流感)的危害要大得多。
專家說,氣管內的細胞在寒冷時復原力較差,人們在室內花費更多的時間,他們彼此靠近並接觸更多的相同表面,從而增加了病毒傳播的風險。
疫情降低是醫療有效?還是天候影響
Spector教授說:「在歐洲,有7家醫院記錄溫度和時間的數據,我們發現,每升高1℃,死亡率就會降低約15%。…因此一般而言,隨著天氣轉暖,疾病的嚴重程度降低,死亡率隨時間降低。 」。
Spector教授還使用他在英國設立的APP查看了37,000人的數據,發現由於天氣溫暖,人們似乎患病時間較短,病情較輕。
他與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合作,研究了在克羅地亞、西班牙、義大利、芬蘭、波蘭、德國、英國和中國的因COVID-19而入院的近7,000名患者的數據。
儘管死亡率和嚴重疾病(通過重症加護入院來衡量)隨著歐洲的升溫而下降,但在中國卻沒有改變,因為大多數情況發生在冬天。
研究發現,最有力關聯是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那裡的死亡率在3月2日至5月19日之間每天下降了4.1%。
總體而言,歐洲的醫院發現,從2月下旬到5月下旬期間,重症加護的需求每天減少了2.2%。而每天將患者轉移到呼吸器上的需求下降了2.1%。
與此同時,1月17日至3月21日,在中國鎮江,在類似的時間範圍內,未發現任何變化。
他們說,這種疾病的減弱幅度似乎太大了,以致於無法僅僅以「更好的治療」來解釋。他們還指出,東亞炎熱潮濕的國家發生了COVID-19疫情,其死亡人數沒有像涼爽的歐洲那樣嚴重。
這可能是因為亞洲國家由於18年前爆發的SARS作了更好的準備,他們有更快速的測試和對這種疾病的更好的理解。但研究人員認為天氣也起了一定作用。儘管歐洲的溫度確實很高,但與亞洲空氣較潮濕的亞洲相比通常比較乾燥。而疫情的發展熱度與濕度同樣重要。
如果今年冬天英國確實有再一波的新冠病毒感染浪潮,那可能與每年的流感季節重疊,這將給NHS帶來了巨大壓力。
這項研究顯示了溫度與症狀嚴重程度之間的關聯,但沒有證明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關聯。可能是因為低溫延緩了我們鼻道中感染病毒的正常粘液清除。
University of Reading細胞微生物學副教授Simon
Clarke博士說:「我們目前不知道COVID-19病例是否與季節有關。」。他指出,儘管氣溫升高,美國目前的病例仍在上升。
Spector教授和其他國際專家的論文已發表在MEDRXIV網站上,未經獨立科學家審查。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0.07.2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